2006-11-18

Index (目錄與小結)

這篇小小總結,不算我第一篇「序」以及「搬遷啟示」,是小弟第五十篇網誌,寫於此網誌成立一週年的時候,亦紀念到訪次數已然突破了一萬,真的要感謝各方親戚朋友一直無言的支持。當然這亦有賴數獨愛好者無間斷的點擊《Sudoku (數獨.數讀.數毒)》。我亦不知從何時開始,自我 (Ego) 忽然膨脹起來,開始留意到訪人數、搜尋器排名、連結數目等等最不重要的事情,實在罪過。加上最近實在很疲累,左思右想後,我決定休息一下

我留意到,有很多朋友都是第一次到訪。由於敝站文章良莠不齊,為免浪費了你寶貴的光陰,我決定回顧一下這堆垃圾,看看有什麼有價值的。以下是小弟的小小推介。

這三篇,是少數寫親情與友情的:
我好愛讀不同的宗教書籍,而這三篇則是我嘗試以不同方法,介紹所知的給大家:
我還寫了兩個系列,一個是旅遊的,主要是五篇印度與一篇台灣,以及六篇紅番系列:
關於電影與小說的,有復仇惆悵、和但丁俱樂部

關於心理學的,有意識森林定律、和長生三篇;至於想讀心理學的,可看心理學博士學位

雖然貽笑大方,仍是曾發佈了些畫作;也曾聊起我熱愛的電腦遊戲

重看一次自己這一年漫無目的的塗鴉,深感浪費了你們不少時間;然而,我還是挺開心的。只是,是時候改變一下了吧。

在此亦應該推介友人倉海君成立的《新春秋》,當中匯聚了不少比小弟博學得多的高人呢。

2006-11-15

Boston (自由小徑.紳士派詩人.但丁俱樂部)

因為工作關係到了康乃狄克州兩星期。週末的時候不想與大伙兒到紐約,於是開了四小時車到美國文化發源地、一度被譽為美洲大陸的「雅典」的波士頓。

波士頓最為人所知的,是她孕育了美國的獨立革命。將英國茶葉全倒進海裏,把英國人激怒的,正是波士頓人;首次與英軍對壘的,也是波士頓人。

然而,波士頓之所以成為革命的起點,有賴當地商人如約翰.漢考克 (John Hancock) 的財源滾滾、政治家如山姆.亞當斯 (Samuel Adam) 的雄辯滔滔、以及雲集當地的文學家、哲學家等的前衛思想;班傑明.富蘭克林 (Benjamin Franklin) 便是其中之一。最早在這裏定居的清教徒,主要是為了不滿英國教會的腐敗;之後他們提倡了解放盲目的宗教信仰、解放英國統治、以及解放黑奴。波士頓因而被認為是「自由之子」的誕生地。

是故,波士頓的主要名勝是一條貫穿全市的「自由小徑」(Freedom Trail),在地上用紅磚指引。經過的全是二百多年前與革命有關的教堂、會堂、墳場、戰場、以及一艘戰艦一位名人的故居。那艘戰艦,乃是美國最著名的戰艦,三十多戰未嚐敗績,名為「美國憲法號」(USS Constitution),暱稱「老鋼鐵號」(Old Ironside);那位名人,曾單騎匹馬,半晚突破重重崗哨,預警英軍的進攻:他便是保羅.李維爾 (Paul Revere)。

葛拉威爾 (Malcolm Gladwell) 在其《引爆趨勢》(The Tipping Point; Gladwell, 2002) 裏亦多次引用李維爾的故事。然而,李維爾之所以著名,全靠一位詩人幫他賣廣告。

那位詩人名叫亨利‧沃茲沃恩‧朗費羅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乃是第一個斐聲國際的美國詩人。李維爾便全因他寫的「李維爾午夜快騎」(The Midnight Ride of Paul Revere) 一詩而名垂千古。

至於建於 1795 年、多次面臨被拆毀的命運的「美國憲法號」,亦全因另一位詩人奧利佛‧溫德爾‧侯姆斯 (Oliver Wendell Holmes) 所寫的「老鋼鐵號」(Old Ironside) 而得以保存。

這兩位著名詩人,加上詹姆斯‧拉塞爾‧婁維爾 (James Russell Lowell) 等,被稱為「紳士派詩人」(The Brahmin Poets) 或「爐邊詩人」(Fireside Poets)。

然而,我之所以提到他們,主要是因為他們是第一批將但丁《神曲》從意大利文翻譯成英文的美國人,並將《神曲》引進美國。他們便是美國但丁學會 (The Dante Society of America) 的前身,名為「但丁會」(The Dante Club)。

說到這裏,相信很多朋友已經知道我繞了這麼大個圈子而準備寫的,是以「但丁會」為名的懸疑小說:《但丁俱樂部》(The Dante Club; Pearl, 2004)。



但丁 (Dante Alighieri),與莎士比亞、歌德並稱世界三大文學巨匠。儘管他如此著名,很多朋友,甚至我美國的同事,都沒有聽說過。他寫的《神曲》(意:La Divina Commedia;英:The Divine Comedy),將死後的世界描述成「地獄 (Inferno)」、「煉獄 (Purgatorio)」、與「天堂 (Paradiso)」。人在地獄裏受到與其罪相稱的懲罰: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但丁則稱這概念為「Contrapassio」。是的,有點像龍豹別墅的地獄模型,極度血腥殘忍。

「煉獄」這個概念,一直在羅馬天主教會裏流傳至今。「煉獄」裏的靈魂,罪不至受永火之苦;他們的罪是愛的罪,愛了不應該愛的東西或人,還是可以用火來煉淨。煉淨後便能回到天堂。時至今日,每年十一月,仍是天主教會的「煉靈月」,教友為「煉獄」的亡魂祈禱,望他們早升天國。

但丁寫「煉獄」(1308-21),比教會正式將其納入教義 (Council of Ferrara-Florence, 1438?) 還早了百多年。但丁本身卻是因為天主教會的迫害而流亡,至死未能回到佛羅倫斯 (Florence),他的故鄉。

朋友,如果你還是覺得但丁很陌生,那讓我再告訴你甚麼人在「煉獄」裏受苦。「煉獄」分七層,裏面的人分別犯了:驕傲 (Pride)、嫉妒 (Envy)、忿怒 (Wrath)、懶惰 (Sloth)、貪婪 (Greed,或 Avarice & Prodigality)、貪饕 (Gluttony)、與迷色 (Lust) 等七種罪。很熟悉了吧?對,它們便是天主教教義裏的七罪宗,或電影《七宗罪》的主題,或我甚喜愛的《鋼之鍊金術師》的人造人的名字。與它們相對應的懲罰,便是由但丁判決的。



且說回《但丁俱樂部》。由於丹‧布朗 (Dan Brown) 的《達文西密碼》(Brown, 2003) 賣到洛陽紙貴,出版社便乘勝出版了另外兩本以兇案、文學、以及歷史古蹟貫穿全書的懸疑小說。他們便是《四的法則》(Caldwell & Thomason, 2004) 與《但丁俱樂部》(Pearl, 2004)。

丹‧布朗最為人詬病的,是其語文水準,以及抄襲《聖血.聖杯》(Baigent, Lincoln, & Leigh, 1983)。說到底,他只是一名中學教師。於是出版社找來出自名校普林斯頓大學與哈佛大學的作家,以文藝復興時的艱澀鉅著《尋愛綺夢》(Hypnerotomachia Poliphili; Colonna, 2003) 及中世紀的但丁《神曲》(Alighieri, 1988) 為骨幹,出版了《四的法則》與《但丁俱樂部》兩部小說。

這次水準明顯提高了。出版社竟敢將《四的法則》與符號學家安伯托‧艾可 (Umberto Eco) 的《傳科擺》(Foucault’s Pendulum; Eco, 1989) 相提並論!而《但丁俱樂部》的作者馬修.珀爾 (Matthew Pearl) 則是哈佛文學系與耶魯法律系畢業,整部《但丁俱樂部》都在模仿十九世紀中用的英語。出版社以為這次定必更成功。

事實卻證明,叫好的東西未必叫座,叫座的亦未必叫好。這兩部小說都沒有做成什麼熱潮。其實震撼如《聖血.聖杯》、深奧如《傳科擺》,都從沒真正暢銷。丹‧布朗的成功,正正是因為其通俗易懂!我認識的美國人,連但丁都沒聽說過;七罪宗只能叫他們想起畢彼特,那又怎會買《但丁俱樂部》呢?

別以為我愛扮高深,這些小說我雖然全看過,但是老實說,如果想拿一本上飛機消閒,還是看丹‧布朗最醒神吧.

Reference:
Alighieri, D. (1988). The Divine Comedy. (D. L. Sayers, Trans.). Penguin.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EAN=9780140440065

Baigent, M., Lincoln, H., & Leigh, R. (1983). Holy Blood, Holy Grail. Dell.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EAN=9780440136484

Brown, D. (2003). The Da Vinci Code. Doubleday.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0385504209

Caldwell, I. & Thomason, D. (2004). The Rule of Four. Dell. Retrieve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EAN=9780385337113

Colonna, F. (2003). Hypnerotomachia Poliphili: The Strife Of Love In A Dream. (J. Godwin, Trans.). Thames & Hudson.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EAN=9780500511046

Eco, U. (1989). Foucault's Pendulum. (W. Weaver, Trans.). Harcourt.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EAN=9780151327652 (曾被譽為每位知識份子都應該有一本放在桌面的小說。)

Gladwell, M. (2002). The Tipping Point: How Little Things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 Little, Brown & Company.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EAN=9780316346627

Pearl, M. (2004). The Dante Club. Random House.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EAN=9780812971040

2006-11-04

Unbearable (惆悵)

聽著薛凱琪的《給十年後的我》,忽然有點惆悵:

這十年來做過的事,能令你無悔驕傲嗎?
區區幾場成敗裡,應該不致麻木了吧?
快樂嗎?你忘掉理想,只能忙於生活嗎?

如果十年前的你問現在你,你能說你「快樂」嗎?快樂,真的是我們應該追求的嗎?

抑或,真的麻木了嗎?



以前看過經典的《情留半天》(Before Sunrise, 1995) 與《日落巴黎》(Before Sunset, 2004; 簡介可看《香港影庫》與林輝的《香格里拉》),也讓人留下這種惆悵。在戲裏,主角在維也納遇上,過了浪漫的一夜,卻也失諸交臂;足足等了九年才再在巴黎相遇,其時男的已結婚生子了。在戲外,兩位演員亦真的渡過了九年的時間才再拍續集,面上都留下了歲月的痕跡。我很記得,他們說:

「回憶是精彩的……如果不用承擔過去的話 (Memory is a wonderful thing, if you don't have to... deal with the past)。」(可參看小牛的劇本)

生命中每個十年,都只會出現一次;二十歲到三十歲,與十歲到二十歲,已是完全不同的生命。只會發生一次的事,都會隨著時間而變淡、變輕、變得不再重要;試想,如果你的戲只會演一次的話,你會綵排多少次?

「如果生活的第一次排練便是生活本身,那生活有什麼價值呢?」(Kundera, 1999)

「Einmal ist Keinmal (英譯:Once is never)。」意思就是,只發生一次的事,就是壓根兒沒有發生過的事。

回憶,卻又總是縈繞不褪,變得越來越不能承受。這,正是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Kundera, 1999) :

「人類的時間不會走圓圈,而是直線前進。這正是人類得不到幸福的緣故,因為幸福就是渴望重複。」

《日落巴黎》的海報上問:「假如,你與錯失了的那位有第二次機會的話…… (What if you had a second chance with the one that got away?)」

米蘭.昆德拉答說:「人類生命只有一次,我們不能測定我們的決策孰好孰壞,原因就是在一個給定構情境中,我們只能作一個決定。我們沒有被賜予第二次、第三次或第四次生命來比較各種各樣的決斷。」

於是,人總是怕將來的自己後悔,怕過去的記憶襲來。

Reference:
Kundera, Milan. (1999).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M. H. Heim, Trans.). NY: Harper Perennial.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84).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EAN=9780060932138.

2006-10-15

Trip (公幹今昔)

曾幾何時,出國公幹是一件大事。機場總是擠滿送機接機的鄉親父老和依依不捨的良朋戀人。現在在機場等候的,只有酒店派來的司機。

曾幾何時,出國公幹是一種榮耀。現在只有剛剛畢業的學生才會熱衷於公幹,求職者的要求變成「不得離家多於 20% 」。

曾幾何時,出國公幹有很多福利。食的住的都是最好的,飛遠一點都有商務客位,每三天可以在酒店洗熨一次衣服,還要每天有現金津貼 (Per Diem、Hardship、Allowance 等)。現在衣食住行都要省:每兩人分住一間月租平房、環遊世界都是經濟艙、長途電話報平安止於五分鐘、津貼免問……

大公司大都已外判訂購機票酒店的工作,而那些代理的工作是幫你找出最便宜的機票,以至每次公幹乘的航班都不一樣。航空公司的安全性從不在他們考慮之列,所以你若要飛得安全或累積飛行里數,便要在你想選乘的班機前後,滿滿地安排不同的會議,然後跟他們說你沒有其他時間可選擇;否則你便可能要和異國的異味一起乘飛機了。

飛機上亦因縮減成本,變得樣樣都要收費,甚至包括只值幾塊錢的汽水與三文治。機場就更節約:好像堂堂上海國際機場,竟會整個翼十多個閘口一起停電,難怪常常誤點。

這樣下去,又有誰會想公幹呢?



多年奔波於各大機場,亦有不少趣事。其中最深刻的,是在印度機場。當大部分城市都有電子機票的時候,印度仍然堅持要有印在紙上的即日機票,才讓你進入機場。小弟會議長短不定,天天有突發事件,所以改機票是例行公事;怎料那次用電話改早了機票,卻忘了去取修改時間的貼紙。於是機場門口荷槍實彈的軍官便認定我是巴勒斯坦恐怖份子,無論如何都不讓我進去,亦不肯幫我叫櫃位的職員確認。在機場外邊的航空公司辦公室,卻只開朝十晚三,中間午飯兩小時。當時才早上七時半時,飛機卻在八時半起飛,情況異常凶險:流落在印度與流落在亞洲其他地方,簡直不能同日而語!

最後我靈機一觸,以落後治落後,用筆硬將自己機票上的時間改掉,再試試闖關。那軍官對我儘管一臉疑惑,但明顯地對自己國家落後的情況並不懷疑,於是我便順利闖過了。如斯保安,認真兒戲!



無論如何,隨著世界變得更平,海外公幹便變得很難避免;我老板便索性搬到東涌,方便出差。路上的戰士們 (Road Warriors) 亦發展出一套學問,包括行李盡量輕便和不要寄倉、鞋子要盡量容易脫掉、皮帶扣要用膠的、要帶水甚至帶面膜上機、什麼 Qantas 比 Cathay 容易累積飛行里數、要有 Lounge 最好申請大來信用卡、早了到機場可以改早一班機離開、在最後一刻才到又能增加升級為商務客位的機會等等,再加上最近一連串新的保安措施,以及如何應付亞洲四處潛伏的颱風、地震、政變等等,簡直應列為大學必修科之一

也不知電訊發達的成果在哪裡?電話、電郵、視像會議等裝備又有什麼用?

2006-10-08

Red Indian #6 (紅番之女權)

豬油:「我最近覺得,隨著女權高漲,單親家庭越來越多,我們可能會從父系社會變成母系社會呢。」

紅番:「人類很久以前便是從母系社會開始的,甚至當時的神都是女神。」

豬油:「真的?但是從進化來說,不是以前的父系社會合理一點嗎?族人裏最強最有錢的,成為族主,娶很多妻妾,將基因與資源傳下去。遊牧民族的時代便已經有這個想法,所以雅各伯 (Jacob) 才會娶四個太太,誕下一整個民族;更莫說中國皇帝後宮佳麗三千人。這個亦做成兄弟間的鬥爭,以便從最強的族主中選出最強的血脈,延續強盛的血統:所以有加音 (Cain) 殺害亞伯爾 (Abel)、厄撒烏 (Esau) 與雅各伯 (Jacob) 爭做長子、李世民玄武門之變、雍正胤禛奪嫡等。大自然亦有相同的情況,好像蒙古馬便是由最強的公馬與眾多母馬繁衍。母系社會的形成卻好像沒有什麼進化的動機?」

紅番:「還記得時近效應 (Recency Effect) 嗎?為什麼人類那麼多迷信,甚至相信打仗前強姦處女會帶來勝利 (Levitt & Dubner, 2005)?那是因為時近效應。時近效應誤導人們相信每件事的成因便是最近發生的事。就像吃了十個漢堡包,忽而覺得飽,便認為第十個漢堡包才吃得飽,其他九個吃了都多餘一樣。」

豬油:「那與母系社會有什麼關係呢?」

紅番:「試想想,人類如何知道懷孕生子,與九個月前發生的事有關呢?由於時近效應,懷孕一直被認為是不同的成因做成,包括女子被風吹過 (所以風一直與靈魂有關,如神的噓氣、聖神聖靈等)、吃了豆 (傳說每粒豆都有一位先人的靈魂)、甚至『見大電繞北斗樞星,感而懷孕』(史記‧五帝本紀)。性,在那個時候,純為歡愉;數數愛神維納斯有多少情人便可看出來。在這個前提下,民族的存亡與男人完全無關,子女亦不知誰是父親,更遑論父系社會了。」

豬油:「哈,又有點道理,估唔到人類曾經比馬兒還蠢!再說,為什麼古人會認為豆特別與靈魂有關?」

紅番:「因為吃了豆會有胃氣和放屁,屁者、風也!」(Graves, 1975, p. 69)

Reference:
Graves, R. (1948/1966/1975). The white goddess.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EAN=9780374504939

Levitt, S. D. & Dubner, S. J. (2005). Freakonomics: A rogue economist explores the hidden side of everything. Retrieve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EAN=9780060731328

Hand (母親的手)

遠遠回看,媽一點都不像五十多歲,除了有點老花,總是像三、四十歲的樣子,一臉堅強與活潑。與兒子姊弟相稱也不算太誇張。

卻可能正因為這樣,從來沒有想過她要攙扶,也沒有習慣拖著她的手。

聽媽說,兄弟倆還小的時候,總是拖著她,像「三劍俠般四處去」。這對小兄弟身高總是差不多,穿的總是相同的衣服,看上去像孖生一樣,在母親眼中,想必是十分可愛。

不知從何時開始,小男孩要變成男子漢,不再要別人拖著走,而要自己走自己的路。男孩的自尊與驕傲,築起了一道圍牆,再也容不下親人的接近,叮嚀都變成囉嗦。

最傷心的,可能是小男孩開始拖其他的小女孩,卻再也沒有再拖著她了。



我想,在孩子心中,媽是負責拖著弱小的我們,免得我們跌倒;所以當我們長大了,不再跌倒了,便不要再做弱小的男孩,卻想扮演堅強的男人,拖著別的弱小女孩。

難道真的要像今天神父所說的:我們一定要「離開自己的父母,依附自己的妻子」(創 2:24)?

常常覺得,生仔,太過傷心;還是生女好,無論嫁了沒有,總是體貼細心。

除非,你的兒子像我弟弟。他有著親密的鑰匙。

也許,那裏根本沒有門,只有自己築的牆?



遠遠回看,兩老都托賴,還算健壯靈活;然而,媽的神色總像是有點落寞,可能行上雪山有點累吧?

我一直走在前面,終於等到了機會:下山的時候到了。我盡量自然地扶了媽一把,拖著她的手。

整個旅程,我迷過路、趕過飛機、第一次開大大架的貨車,卻都沒有那一刻那麼緊張。差點引發高山症。

總算是一個開始。



後記

在回程的飛機上,看過《相約星期二》的作者 Mitch Albom (2006) 的新作:《For One More Day》。書中的男人一直以父親為榜樣,總想討他歡心;但一直在他身邊支持他的,是他的母親。所以到他母親死去之後,他便開始酗酒,甚至自殺。

其中最動人的,是他將母親支持他的事列出來,也將他傷母親心的事列出來;儘管都是一些成長中的瑣事,卻看出做母親有多難,特別是一個驕傲男孩的母親。當中他母親說了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會因母親而感尷尬 (Embarassed) 的孩子,只是還沒有長大的孩子。

BlackBerry (黑莓癮)

終於一年一次真真正正地放假,遁跡深山。小弟的工作是只要有網有電話,便是在上班,因此只有在沒有電訊覆蓋的地方,才沒有工作。

以往,像這次過了兩個星期沒有網的生活,會很不習慣;加上放完假回來的時候,總是有數以百計、甚至千計的電郵等著;假期所充的電可謂一天用盡。

幸好,現在行政人員都有「黑莓」(BlackBerry)。假期中每天一次清理屯積的電郵,回來時便不用恐慌。你可能說,那便破壞了整個假期。我卻認為,這樣減少了回家時的心理壓力,假期充的電也持久些。

然而,同行很多都很抗拒用「黑莓」,認為公司有心侵占我們的私人時間。那其實是很天真的想法。公司要侵占你的私人空間,根本不用「黑莓」;我便試過為了一個緊急事故,老板緊急致電查詢,累我緊急飛撲回家看電郵理解情況。

現在我可以約朋友食下午茶,而不必擔心有緊急事故但我卻不在「圈」裏 (Not in the Loop;即沒有被告知最新的情況)。

當然,凡事有利有弊。用「黑莓」,要有自制力,否則 BlackBerry 變 CrackBerry (Crack 指毒品),用到染上「黑莓癮」,有說會勞損手指、破壞家庭、中斷睡眠、甚至分神撞車等。不記得孔少林還是方卓如亦曾寫過,約會時偷看「黑莓」是死罪。我有個在美林工作的老友,真的每五分鐘看一次,頗令人反感;據說他老板還要廿四小時開震機!《命運自選台》(Click) 和《穿 Prada 的惡魔》(The Devil Wears Prada) 這些電影便是為他們而拍的。

所以說到底,「黑莓」是工具,工作狂便是工作狂,別怪科技。

Reference:
蘋果日報 (2006, 10 月 2 日).似酗酒症狀,曾導致撞死人:BlackBerry 會用到上癮.轉貼於:http://discuss.com.hk/redirect.php?tid=2442163&goto=lastpost

路透社 (2006, 8 月 25 日).美國學者發表論文警告,雇員可能因科技成癮控告雇主.轉貼於:http://news.yam.com/reuters/computer/200608/20060825231918.html

成報 (2006, 10 月 2 日).寄存 BlackBerry 暫脫枷鎖.載於:http://www.singpao.com/20060609/international/847798.html

2006-09-15

Pan-Horus (守護星)

天文學家曾宣稱發現了第十個行星,經過研究,最近終於決定不再添加這顆新行星,甚至要把冥王星除名。

作為金牛座的我,正是因為行星太少而星座太多,故此要與天秤座分享同一顆守護星 (Ruling Star),也就是象徵愛神的金星維納斯 (Venus)。守護星維納斯,讓天秤座與金牛座的弟兄姊妹們都變得浪漫、和諧、富有藝術氣息。

然而,金牛座的維納斯始終是借來的。金牛座一直在等它真正的守護星出現,名叫 Pan-Horus (Goodman, 1999)。Pan 是羅馬與希臘神話裏的牧羊神,而 Horus 卻是埃及神話裏的復活神。可以說,如果沒有 Horus,法老王的木乃伊有再多乾坤都是白費,因為只有 Horus 才能讓他從死裏復活。

這個意味其實很有趣。和金牛座相對的是象徵性與死亡的天蠍座,守護星是冥王星,亦即神話裏的死神。金牛座與天蠍座一向都是相對應的星座,例如前者掌管頸咽喉,後者掌管性器官:正是發育時期一起發生變化的地方。

愛神雖然有很多情人,但與冥王卻沒有什麼淵源。勉強來說,愛神曾與冥王的妻子冥后爭一個人間美男子,卻又因愛神的情人戰神 (Mars) 吃醋,於是變成大熊將他殺死。死亡對冥后來說自是小兒科,她於是復活了那男子,並與愛神分享他,一年各佔六個月云云 (Constellation Chamber, 2006)。

如今真相大白,金牛座的守護星到底並非愛神,而是復活神,那便完美地和天蠍座成為一對了:一死一生,生即是死,死即是生。這個意象,世界各個宗教都有,包括印度教的濕婆之舞 (祂一跳舞,便會世界末日,亦是下一個世界的開始)、基督教的復活奧蹟等。

可惜,舉世星學家所期盼的第十行星,不單沒有成為金牛座的 Pan-Horus,還累得天蠍座也失掉了冥王星。生即是死,死即是生耶?

Reference:
Constellation Chamber. (2006). Taurus: Ruling Planet. Retrieved from http://www.novareinna.com/constellation/taurusplanet.html

Goodman, L. (1999). Linda Goodman's Love Signs: A New Approach to the Human Heart.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EAN=9780060968960

2006-09-03

Red Indian #5 (紅番之破惘)

「紅番,你有否留意在茶餐廳食煙的,大都是西裝友?」

「嗯,那又如何?」

「我在想,這證明了西裝友的工作壓力大比其他藍領大,也一定更短命。」

「豬油,此言差矣。要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必需小心驗證有什麼可能的漏洞。」

「我知啦,一定是我的樣本 (Sample) 不夠大吧?」

「此其一。你每朝都到同一間茶餐廳食早餐,你的樣本是有偏頗,我們認真做學問的,便認為缺乏『外在效度』(External Validity)。

「其次,你一下子將『食煙』等同『壓力大』,削弱了你的『構念效度』(Construct Validity)。

「再者,西裝友食煙可能比較礙眼,你才特別留意,那叫『錯覺關聯』(Illusory Correlation)。事實上,可能有更多藍領工人食煙,只是你在這間茶餐廳看不見吧。

「還有,你在金融區碰見的,大都是西裝友;如果你放眼全港,看到的東西便可能不同了。就好像報紙常常報導飛機的意外,令人以為機率很高,其實車禍的機率卻高得多一樣。這個是常犯的錯誤,又叫『便利法則』(Availability Heuristic)、『代表性捷思』(Representative Heuristic)、或『基本發生率謬誤』(Base Rate Fallacy)。」

「哎呀,紅番,我只是說說罷。如果要認真做研究,我便會隨機抽三十個白領、三十個藍領,問問他們每天食多少支煙啦!」

「這也未算『認真』。你問他們,他們可能自恃身份,不告訴你真實數字,這是問卷的偏差 (Self-Report Bias)。你的命題既是『西裝友的工作壓力較大』,那你這樣做只能算是『準實驗設計』(Quasi-Experiment),不能算是真的實驗。真的實驗要用剛剛畢業的學生,隨機編成白領和藍領,再量度他們的壓力;量度最好用生理指標,如血壓、心跳等。」

「嘩,不必那麼大工程吧?再說那些成績好卻被迫做藍領勞工的學生也可能很不滿吧?」

「當然了,那是倫理 (Ethic) 與研究操守的考慮。但只有真正的實驗,才能保證高度的『內在效度』(Internal Validity)。最好能多做幾組,確保高的『信度』(Reliability),而且你不能自己做,免得你不自覺地流露了你渴望的結果,讓那些學生刻意迎合你 (Experimenter Bias、Observer-Expectancy Effect)。被迫做藍領勞工的學生也可能含恨在心而刻意做出與你期待不同的結果。所以最好學生與實驗的執行者都不知你想做什麼研究 (Double-Blind)。你不如請茶餐廳的事頭婆幫你做吧!」

「哈,紅番,你說的這些,只是在象牙塔裏的博士才要知的吧。與我們日常生活有什麼關係?」

「關係便大了。先問你,象牙塔裏的知識是怎樣走進社會大眾的認知裏呢?」

「唔,我想是報紙雜誌吧?」

「對了。那你有沒有見過象牙塔裏的博士出來寫專欄?」

「不是沒有,但說起來真的很少!」

「當然了。他們的目標是要將研究登在學術期刊,而不是坊間雜誌。學術期刊的文章,有很多特殊的要求與格式,至使普羅大眾不易明白。閱讀這些期刊,並為大眾傳遞這些資料的,叫科學記者 (Scientific Jounralist)。他們說到底,是記者,不是科學家,未必受過嚴謹的思考訓練。其中有一位寫心理學的記者,現在已比當代大部分的心理學家出名了。」

「噢,是不是寫《引爆趨勢》(The Tipping Point; Gladwell, 2002) 和《決斷兩秒間》(Blink; Gladwell, 2005) 的葛拉威爾 (Malcolm Gladwell)?我三番四次和人說起心理學,大家便提起這兩本書,彷彿是教科書一樣;知名度可能早超越了佛洛依德的《夢的解釋》!」

「正是。無可否認,葛拉威爾很漂亮地將心理學的一些理論介紹給大眾,雖然有些已經過時,但仍不失為一本誠意之作。然而,他有一般科學記者的兩個特色:愛與商業應用扯上關係,以及愛用特別的單一事例。前者是無可厚非,對這些書的暢銷亦肯定有幫助;但後者便會誤導讀者。譬如其中最引起大家興趣的『破窗理論』(Broken Window Theory) 便是其一。

「『破窗理論』的意思,便是大學『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話說如果一個城市有一扇窗破了沒有人修,那便會給人一個感覺,以為在這裏做什麼都沒有人會管,於是整體治安便會變差。在九十年代,紐約市長 (對,也就是因九一一而出名的 Rudolph Giuliani) 與他的警察局長,根據這個理論,嚴禁人在地鐵塗鴉,並不斷將塗鴉清除;他們更進一步嚴打地鐵逃票。他們宣稱犯罪率便是因此而大跌。

「這個理論,有著很多我們剛才所說的謬誤。其中最重要的,是『關聯』(Correlation) 與『因果』(Causation) 的分別。兩件事一起發生,不一定是 A 引致 B,可能是 B 引致 B,更可能是有 C 同時引致 A 與 B。像剛才的理論,其實是因為實行的時候需要很多警察,而警力的增加一向都能減少犯罪率。忽略因果的方向,可能會得出『但凡多警察的地方便多賊,所以減少警察治安便會好』這等理論。

「在這方面演繹得最好的,當數葛拉威爾自己也推薦、經濟學家李維特 (Steven D. Levitt) 所寫的《蘋果橘子經濟學 (大陸譯作:魔鬼經濟學)》(Freakonomics; Levitt & Dubner, 2005)。李維特是一個很不典型的學者,他研究的東西瑣瑣碎碎的,由地產經紀有沒有盡力到黑人的姓氏有沒有受歧視都有。而他用數據證明了『破窗理論』的是沒有效的 (Statistically Insignificant)。他提出了一個更具爭議的理論:犯罪率急降,全因二十年前墮胎合法化。原因很簡單,沒有能力或意欲生育的母親如果將小孩生下來,她很大機會不會照顧與教育這小孩,而這小孩便很大機會變成罪犯。這個在道德是有爭議,但在數據上是毫不含糊:事實又一次勝於雄辯。李維特與葛拉威爾正好是一個學者與一個記者的對照。」

「這樣說來,我們每天看的報導也就不知那些是真的、那些是假的了。」

「是的,好像有專家說,與小孩子一起睡,他長大後便不懂獨立;卻又有專家說,分開睡,他長大後便缺安全感。作為資訊消費者,你只好後果自負了。」

Reference:
Gladwell, M. (2002). The tipping point: How little things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 Little, Brown & Company.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EAN=9780316346627

Gladwell, M. (2005). Blink: The power of thinking without thinking. Little, Brown & Company.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EAN=9780316172325

Levitt, S. D. & Dubner, S. J. (2005). Freakonomics: A rogue economist explores the hidden side of everything. Retrieve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EAN=9780060731328

Bibliography:
Mitchell, M. L., & Jolley, J. M. (2004). Research design explained (5th Ed.). Belmont, CA: Wadsworth/Thompson.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EAN=9780495092230

2006-08-27

Devil (靈魂買賣)


魔鬼,我想將我的靈魂賣給你。

「那你為什麼要賣靈魂給我呢?」

「因為我不想再跟神討價還價.」

小時候考試前,總是祈禱願意做個乖孩子,來換取合格;

少年時示愛前,總是祈禱願意做個乖孩子,來換取垂青;

成年了遇意外,總是祈禱願意做個乖孩子,來換取平安。

後來我什麼都有,卻仍然會犯錯,做不成乖孩子,唯有不斷祈求祂的寬恕。

「現在的我,已不想再為祂的恩典而內疚,所以想賣了靈魂給你。」

「嗯,那你想要什麼。是否物質享受?」

「不是的。」

住的地方太大,又寂寞又要打理;

買的衣物太多,又費神又會忘記;

吃的品味太高,又傷身又易早死。

「那你要的是?」

「我要任性地生活、任性地愛!」

「如果我們真的交易了,你會怎樣生活、怎樣去愛?」

「我會不顧世俗的不羈絆,不再為其他人的認同與自己的責任,去做自己想做的東西。」

「例如?」

「嗯……我暫時想不到……」

「那,世俗有什麼羈絆?」

「譬如說,我不能在這裏隨地撒泡尿。」

「何不撒來看看?」

「哎,要罰款的。」

「好,不過千五元是吧?我付.」

「哎,別人會怎樣想呢?」

「別人的腦袋是別人的,幹卿底事?聽著,就算我買了你的靈魂,如果你那麼介意別人的目光,你永遠不會有任性的自由。」

「那也是……那我只想任性地愛,可以吧?」

「任性的愛是怎樣的愛?」

「喜歡愛誰便愛誰,沒有責任的伴隨。」

「那你怎樣為愛定義呢?」

「唔,我想另一個人開心,便是愛吧?」

「沒有責任的愛,是指說走便走吧?那有多少人能夠在這種情況下還開心呢?」

「那我為另一個人做點什麼、作點付出,便是愛吧?」

「你給我聽著,愛,是你那個神的口頭禪,不是我魔鬼的用語。愛與任性,怎能混在一起:祂是責任,我是任性祂是愛,我是慾。你來找我,便是慾,不是愛。別跟我說什麼付出、什麼犧牲。我們在地獄不作興談這些的。這樣罷,你既給我靈魂,我讓你成萬人迷,要和誰風流快活都可以,爽不爽?」

「無愛地縱慾,只會令人更空虛吧?」

「你他媽的是否在浪費我的時間?榮華富貴你不要,自由自在你又慌,食色性也你又嫌,隨地撒泡尿你都不敢,你是否在他媽的消遣你老子我?你那個蒼白的靈魂還是你自己他媽的留著吧,給我滾!」

2006-08-20

Bubble (氣泡的聲音)



我潛到五米的水深。很靜、很靜,只有氣泡的聲音。

不下水的,都害怕被淹沒;下了水的,才明白這多難。

我吃力地向下游,呼出所有空氣,才來到五米深的池底。

沒有呼吸,只有氣泡。

我向上望,都是些拚命向前游的人。

來來回回的,不停地游。不知是被追趕,還是在追趕。

留下了一堆堆白色的泡沫,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龐大的壓力,似要把我耳朵壓碎,暈眩之中,我看到了天使。

她就在三米處。

沒有呼吸,只有氣泡。

很靜、很靜,只有氣泡的聲音。

2006-08-18

Red Indian #4 (紅番之疏導)

豬油一身行政打扮,正在茶餐廳歎報紙與馳名的絲襪奶茶。

「紅番,你知嘛,亞洲發展中各國都開始為銀行業設利率上限,包括息口奇高的日本 (曾達 40%)、泰國、印尼等等,目的莫非為了討好選民。」

紅番一邊聽著茶餐廳的電視新聞,一邊整理著自己的羽毛頭飾,一邊吸著自製的墨西哥草煙。

「那不是很好嗎?客戶不用捱貴息?」

「哈,你以為銀行的風險管理部的人工都是白支的?以現在的息口,每十二個人裏有多過一個人不還錢,銀行便要蝕本。利率一旦設上限,銀行便只好收緊信貸要求,於是很多人便要轉向高利貸借錢。結果只會有更多人受高息之苦。根治高息,靠的應是提高國民收入、增加外資、開放市場等措施。」

「噢,那怎麼情況倒像毒品。很多國家捉拿藏毒者,然而捉到的大部分都是吸毒者,捉拿他們並不會改善情況。

「其實,從健康角度來看,無論在身體的傷害抑或上癮的程度上,都比違禁的精神科藥物嚴重。舉個例,雖然鴉片癮發作的時候,病人會痙攣、發冷、涕泗縱橫,但對健康的影響連安眠藥都不如;相反,飲酒的人飲到要逐隻腳企切除,甚至整隻腳鋸掉,他們還是戒不到,別說其他對肝、心、腦等器官的損害,還未包括有關的交通意外傷亡。那為什麼不禁煙酒呢?再舉多個例,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 你一定識吧?他曾公開吸食可卡因 (Cocaine),並鼓勵親戚朋友吸食,三年後,他說戒便戒了,一點問題也沒有。然而他吸煙,越吸越厲害,最後一日要吸食廿支雪茄。他戒了二十年都不成功,後來下顎因癌症而爛掉,他還是吸煙;心絞痛,還是吸;做了三十三次口腔手術,還是吸;話也說不了、飯也吃不下,還是吸。那麼毒的毒品,還是隨處買得到,那為什麼可卡因不能呢?所以要禁毒,要成立合法地廉價購買毒品的途徑,然後再跟進每位來買毒品的吸毒者。這從根源打斷毒販的財源。比較開通的國家,好像荷蘭與瑞典等,都已經開始了,而且成效甚好,再沒有人非法販毒謀取暴利,連治安都好了 (Pinel, 2006)。」

「正是正是。香港警察經常檢控妓女,用的,是『引誘他人作不道德行為』;又用『依靠另一人賣淫的收入為生』封殺了『退休』妓女的生存空間。這樣反而將整個行業轉成地下運作,要靠黑社會把風、借貸,又難控制性病。最理想其實是正式發牌,要求她們定時作身體檢查,那對妓女、嫖客、與治安都會帶來好處 (陳寶瓊、陳惠芳、黎佩兒,1999)。」

「還有恐怖襲擊,歸根究底,都是因為石油。石油令中東的領袖發達,於是他們不用投資基建如教育、運輸等,人民普遍貧窮,於是將罪過歸咎西方與整個資本主義。動亂又反過來吸引了美國的軍隊,訓練當地人作戰。其他石油國領袖於是又將石油收益拿來資助恐怖分子,對抗美軍。說來說去都是石油。所以資源不應用來對付恐怖分子,應該用來開發新能源,也為環保出一分力 (Friedman, 2006)。現在?現在大家卻只懂燃起一顆顆用石油做的炸彈擲向對方罷了。」

「看,這個就是我們本末倒置的社會。大禹治水都用疏導,很多問題不是對著幹便會解決,而是從根源疏導嘛。」

「那般容易,就不用政客啦!」

「喂,那你幾時戒煙?」

Reference:
Friedman, T. L. (2006). The world is flat: A brief history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0374292795

Pinel, J. J. (2005). Biopsychology. Allyn & Bacon.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0205426514

陳寶瓊、陳惠芳、黎佩兒 (1999).《性是牛油和麵包》.紫藤、進一步多媒體

2006-08-16

Red Indian #3 (紅番之開卷)

「紅番,唉,日忙夜忙,如何可以早點放工、週末不上班呢?」

「去看看《與成功有約》吧。」

「真想可以自由自在地追尋自己的夢想呢!」

「看看《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吧。」

「其實商業社會和我的信仰有很多衝突,真不知如何才能在工作上活出基督的精神。」

「看看《耶穌談領導》吧。」

「喂,家陣開藥咩。和朋友傾偈,無非傾下呻下;你句句都是圖書推介,我倒不如跟圖書館交朋友!」

「對呀,其實和圖書館交朋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呀。」

「哈,你明顯地是吝嗇時間啦!一點都不投資在朋友身上!」

「哈,那也是,但從認知心理學 (Cognitive Psychology) 的角度來說,你自己看,一來是主動學習,自己建構自己的知識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Mayer, Moreno, Boire, & Vagge, 1999);二來每個人有不同的認知負荷 (Cognitive Load),於是你每次只看你吸收到的,便會停下休息,不會勉強 (Brunken, Steinbacher, Plass, & Leutner, 2002)。所以自己看,好過我將資訊硬塞進你腦子吧。」

「但是我看書看得很慢呢。」

「那是因為你看不慣。看電視電影,只會寵壞了你的腦袋,因為多媒體會同時用你的視覺記憶與聽覺記憶 (Dual-Processing),所以要求的整體認知負荷便很少。看書時,你卻要在腦裏將視訊變成音訊,無聲地讀,再整合成記憶。這是需要練習的,就像用器械操練肌肉一樣 (Tindall-Ford, Chandler, & Sweller, 1997)。一旦你開始熟悉那個範疇的字彙 (Schematic Knowledge),便不難整合同類書籍的資料了 (Strategic Knowledge; Plass, Chun, Mayer, & Leutner, 1998)。」

「噢,那為什麼我們不學那些會速讀的人,一目十行,心裏不讀出每句句子呢?」

「因為這樣雖然讀得快,但很難記住你讀了的東西,所以只適合一些好像報紙的即食資訊。在心裏讀一遍的話,你記下的資訊可以用視覺線索 (Visual Cue) 或聽覺線索 (Verbal Cue) 去翻查提取,記起旳機會高很多 (Dual-Coding; Mayer & Sims, 1994)。」

「好,停!問你生活的問題,你就不斷叫我看書;問你看書的問題,你就不斷給我研究論文。難道你不能正正常常地跟人聊聊天天?」

「你看不到我在改?我如果不是在改,你估你現在可以跟我聊天?你估你和我還會存在?」

Reference:
Brunken, R., Steinbacher, S., Plass, J. L., & Leutner, D. (2002). Assessment of cognitive load in multimedia learning using dual-task methodology.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49(2), 109-119.

Mayer, R. E., Moreno, R., Boire, M., & Vagge, S. (1999). Maximizing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from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 by minimizing cognitive load.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1(4), 638-643.

Mayer, R. E., & Sims, V. K. (1994). For whom is a picture worth a thousand words?: Extensions of a dual-coding theory of multimedia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6(3), 389-401.

Plass, J. L., Chun, D. M., Mayer, R. E., & Leutner, D. (1998). Supporting visual and verbal learning preferences in a second-language multimedia learning environmen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0(1), 25-36.

Tindall-Ford, S., Chandler, P., & Sweller, J. (1997). When two sensory modes are better than on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pplied, 3(4), 257-287.

Red Indian #2 (紅番之孤獨)

「紅番,孤獨真難受,有你真好。」

「為什麼孤獨難受呢,豬油?」

「每天的努力,很想是為了所愛的人而努力;說到底,自己吃的穿的,所需甚少。」

「那你豈非有要求?」

「怎會呢?如果我真的愛他們,一定是無條件的。」

「如果他們不領情拒絕了呢?如果他們不心存感謝呢?如果他們不體諒你一天的辛勞呢?」

「沒問題,我的愛比我的自我大。」

「如果他們還是活得不高興呢?」

「嗯……」

「所以嘍,你還是有要求的:你要他們快樂,甚至最好因你而快樂!真正的愛連這個也不需要的,只求成全。」

「會否難了一點?如果每天努力,身邊的人卻不快樂,那生命好像沒什麼意義吧?」

「生命的意義,不在乎目的;生命本身便是意義吧。你們的禪師們也說,吃飯拉屎,便是禪耶。看你自己,悶悶不樂,難道你不愛自己耶?也不是吧。快樂不一定是生命的追求,更不是測量愛的方法。」

「唉,每天都有不同的際遇,有喜有悲,還是很想有人分享。」

「站遠一點,悲喜都是剎那的,跟不跟別人說,還是會忘掉。靜靜坐著,看著自己的情緒起伏,好像看戲一樣,那它們便不見了。」

「哈,說得真容易!什麼什麼『觀照』,我也懂得說!難就難在如何坐著坐著而不睡著嘛。」

「不是坐著難,是單獨難。單獨 (Alone) 而不孤獨 (Lonely) 更難。兩個靈魂一起生活亦不易,大家獨立而互相支持 (Interdependence) 當然理想,做不到時候,獨立 (Independence) 還是比共依存 (Codependence) 難一點,所以大部份人都是揀後者:兩杯半滿的水倒來倒去,卻總是只得一杯滿,不能兩杯都滿呢。」

「紅番,你究竟想說什麼呢?又單獨又獨立的,頭都痛起來。」

「很簡單:聲稱你愛其他人之前,必先能愛自己。自己的杯滿了、溢了,才有資格愛人。否則,你是付出了 (Give),心裏卻總想要回來 (Take),那可不是愛啊!」

「唉,這不已是老生常談嘛!」

「就是因為人總做不到,才談完又談罷!既嫌我煩,我還是去睡了。」

「唏,別那麼早嘛!陪我捉多盤棋啦!」

2006-08-15

Red Indian #1 (紅番之牛排)

今天,是一個天朗氣清的星期天;虔敬的信徒正紛紛離開教堂。

「紅番紅番,你知剛才神父在彌撒說什麼嗎?」豬油問。

昂藏七尺、面色紅潤的紅番,一邊在豬油身邊走著,一邊直搖頭。

「哎呀,那可是本教七件聖事之一,聖體聖事的奧義呢!」豬油說。

「那你問問你身邊的教友,看看有誰在聽?」

豬油於是問身邊的婆婆,她答說:「噢,我正話念緊玫瑰經,無聽到呀。」令一位先生說:「對不起,太累,睡著了。」

紅番吃吃笑道:「什麼聖體聖事,看來誰也沒興趣呢!」

豬油無奈道:「那倒是我們最神秘的儀式啊。」

「有多神秘?不外乎將一塊值一毫四仙的麥麵餅當成人肉,讓你吃進肚裏的原始『吃人儀式』吧!」

「紅番,所以話你原始,那可是耶穌的身體,是他將神性的一部分,分給我們呢。」

「豬油,你有沒有食過牛排餐?」

「哈?當然吃過啦。」

「在熱騰騰的鐵板上,有什麼?」

「唔,有牛排,有粟米、蕃茄、薯條、和甘筍吧,問來幹嗎?」

「豬油,你閉上眼睛,仔細點看,你能不能在鐵板上,看到一大塊田原,一大遍草地,上面有頭牛緩緩漫步,有鳥語花香;在藍天白雲低下,陽光遍佈,種著粟米、蕃茄、薯條、甘筍等等呢?」

「嗯……」

「那你現在能不能在牛排餐裏看到『神』?這個,也就是你相信的神,是我們千百萬年來在大草原上信的神。活在死亡邊緣的戰士,每天嗅著泥土香氣醒來的人,跟本不會和你討論這些形而上的問題:神就在四周,沒有什麼信不信的。這就等於我問你,你信不信有空氣?只有那些終日在四道牆之間、坐在一面螢幕前,週日在冷氣會堂中聽講道的,才會討論這些吧!」

「哈,形而上你都懂!那就不如一起去食個牛排早餐吧!」

2006-08-09

Evolution (森林定律)

今天的夫妻制度並不一定如聖經所說由創世時定下的。心理學裏有一門叫進化心理學 (Evolutionary Psychology),其中最具爭議的就是有關男女關係的「森林定律」(The Law of the Jungle)。

要瞭解「森林定律」,必先要瞭解進化論。大家都知道進化論的精神在於「物競天澤,適者生存」。然而,這兩句說話並未道出進化的精髓。進化論的精髓在於「繁殖」。

一個物種就算有最好的生存能力,諸如孔武有力、爪牙又利、掩護有色,但若不能將其基因傳下去,這個物種也只會絕種。要進化,要花千萬代的時間,所以一定要不斷地繁殖。

於是著名的進化心理學家,好像 David Buss (2003) 等,便說「男人須花心,女人皆善妒」(筆者撮)。為什麼?因為男人要將基因傳下去,只需數分鐘;女人卻要十個月。於是男人最有效的策略是增加配偶的數目,務求有最多帶有自己基因的子嗣。女人的需要卻不同。女人十月懷胎時,是沒有生產力的;要成功生育下一代,關鍵是牢牢鎖住自己的男人在身邊,直至下一代長大成人。

在你高聲反對之前,我想先說,這不是哲學或倫理的討論,也與道不道德無關,純粹是從「有效繁殖」的角度來說。

這個理論衍生出其他的理論:男人有財有勢便多女人喜歡 (因為有更多資源去養育下一代),女人年輕貌美便多男人喜歡 (代表餘下的生育時間與健康條件較長較優)。

因此,有很多物種都出現「一雄霸十雌,九雄半掩面」的情況。

這個也可解釋同性戀為什麼永遠是少數、被主流歧視:請問同性戀者怎樣將基因傳下去呢?如果人人同性戀,這個物種如何維持呢?

話說回來,在以往資源不足的原始社會,又沒有避孕,食物是很大的問題,所以控制生養與整個民族的生存息息相關。於是用「道德」來維持一夫一妻制便有進化上的需要。在猛獸雄據四周的環境,團結一致的社會有著生存上的優勢。

隨著人類的進步,生育的風險變得越來越低.更好的營養、醫療等,讓女人的理想生育年齡由十二、三歲延至三十多歲,不用再像以前的皇帝,毛都未出齊便結婚。加上成功將子女養育成人的機會變高,再不用生十多個子女來增加成功繁殖的機率。

社會的進步,出現了反進化的論調:人不再熱衷生育;社會階層越高,便越少子女。大家厭棄主流社會,不喜社會規範,甚至越來越多人隱世。其他的退化,包括每天要定時定量食三餐、睡八個小時:請問在森林有什麼動物不是暴飲暴食的?沒有能力在有食物時盡量食的,早便被淘汰了,別說要瘦身的那些。忍不住要再說,太瘦的女人,進化上是男人最差的選擇。

說起這些,其實是因為 Paulo Coelho (2005) 的《Zahir》裏,有一個比喻。他說我們現在的火車軌,都是 143.5 厘米闊。為什麼呢?只因羅馬時代的馬車車輪是那樣闊;而那又與兩匹馬栓在一起的距離有關。於是由羅馬時代到現今的電氣化火車,路軌都是 143.5 厘米闊;這竟一直影響到穿梭機的油箱大小,事關那油箱要用火車運去太空總署。他用那古老的 143.5 厘米,比喻夫妻的距離。在進化之始,我們便要在「有效繁殖」的前提下,找出男女最理想的距離。太遠,男人照顧不了自己的女人與子女;太近,男人不能拈花惹草,增加生育。於是他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撇掉因進化而產生的古老社會制度,純粹從愛 (留意,愛不同慾) 出發,怎樣的距離才是最理想呢?

我覺得,答案是次要。會提出這個問題,並去思考的,在我們的社會是絕無僅有的。我認識的朋友裏,大部分都是盲目地遵循社會的主流而生活。用 Paulo Coelho 的說法,他們是奴隸:社會期望的奴隸。他們結婚生子、買樓擺酒,卻從不能道出箇中意義。我有很多很多金融業的朋友,都不約而同地說他們的目標和夢想是「賺夠,在四十歲退休,做自己想做的東西」;你再問,什麼是你想做的東西?他們答不出來。有些人竟會答:到時我會創業,再賺多些!

我們的社會變了。我們不再活在森林,卻用森林定律去生活。好像我們遺傳了在遠古食物匱乏時對油脂與甜食的偏好,於是導致了現代的高膽固醇等病。

民主,是讓森林定律繼續下去的另一個原因。生活在低下階層的,主要娛樂只有性,但節育的資源少,於是他們的後裔也多,想想非洲便明白。如果一人一票,這個階層便會成為社會的主人。回想所有無產階級革命,都是用「民主」行頭的。再想,美國為什麼會選個白痴做總統?因為民主,再配合了我們「越高教育越少生育」的反進化思想。所以《世界是平的》(Friedman, 2006) 才說,在未有強大的中產階層之前,改革是要「批發式」的,亦既由少數人從上而下,好像鄧小平和李光耀那樣;到教育很普及時才可以有「零售式改革」,即真正的民主。然而,如果有教育的人都不生育,後果便不難想像。所以作者湯馬斯.佛里曼 (Thomas Friedman) 才說,要關心「未平的世界」,特別是教育。

其實,怎樣生活的模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意識地去選擇這個模式,而不是盲目遵循社會的規範,然後每日怨天尤人。「自由,不是沒有承擔,而是能去選擇並承擔對我最好的」("...freedom is not the absence of commitments, but the ability to choose - and commit myself to - what is best for me."; Coelho, 2005, p. 19).

這一段,是我特愛的 (會在回應裏試著為大家中譯)

I heard other people speaking in the name of freedom, and the more they defended this unique right, the more enslaved they seemed to be to their parents' wishes, to a marriage in which they had promised to stay with the other person 'for the rest of their lives', to the bathroom scales, to their diet, to half-finished projects, to lovers to whom they were incapable of saying 'No' or 'It's over', to weekends when they were obliged to have lunch with people they didn't even like. Slaves to luxury, to the appearance of luxury, to the appearance of the appearance of luxury. Slaves to a life they had not chosen, but which they had decided to live because someone had managed to convince them that it was all for the best. And so their identical days and nights passed, days and nights in which adventure was just a word in a book or an image on the television that was always on, and whenever a door opened, they would say:

'I'm not interested. I'm not in the mood.'

How could they possibly know if they were in the mood or not if they had never tried? But there was no point in asking; the truth was they were afraid of any change that would upset the world they had grown used to.
(Coelho, 2005, p. 10-11)

你進化了沒有?

Reference:
Buss, D. M. (2003). The evolution of desire: Strategies of human mating. Basic Books.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046500802X

Coelho, P. (2005). The zahir: A novel of obsession (M. J. Costa, Trans.). London: HarperCollins.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0060825219

Friedman, T. L. (2006). The world is flat: A brief history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0374292795

2006-07-30

Volunteer (義工的祈禱)


主,願你時常提點我,別要期待他們的回報。縱是一個感激的眼神、一聲舒適的嘆息、一剎的微笑,都絕非當然:要記得他們都在痛苦裏。

主,願你時常阻止我,對制度心存怨憤。對我們,這是跟隨你的榜樣去服務人;對很多的他們,這只是一份餬口的工作,且是一份很大壓力、很長時間的工作。

主,願你時常安慰我,人間的不幸裏,奇蹟的種子到處滿播;旅程雖是短暫,你卻永恆在彼岸。

主,願你時常鼓勵我,請別讓我灰心沮喪:退潮後岸上的海星雖多,每次可以送回大海的只有一顆。

主,虛榮感總是伺機蠶食我,成就感總在暗裏嘲弄我。願我左手不知右手在做什麼,願我別沾沾自喜如饒舌的了哥,也願我默默無聞甘於勞動與繁瑣。

2006-07-21

Totipotent (長生)

今天,《明報》(2006) 有一段很短的新聞:

美國參議院周二以 63 比 37 票通過一項擴大聯邦政府對幹細胞研究資助的法案,但白宮表示,反對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的總統布殊,將首次動用否決權否決議案。

這則小小的新聞,指的,是神經科學 (Neuroscience) 裏一個很重要性的研究。在未解釋什麼是「幹細胞」(Stem Cell) 前,你要先想想,人體那成千上萬種不同的細胞,有軟的硬的、長的短的、有透明的結實的,共二百多種,最初是由多少個細胞長出來的呢?

對了,是一個。全都是精子和卵子結合出來的那一顆細胞,再分裂出來的。所以,最早分裂出來的那些細胞,能夠變成身體上任何一部分的細胞,它們就是所謂「全能幹細胞」(Totipotent Stem Cell)。

這些「全能幹細胞」會根據身邊的細胞種類,而變成它們的一分子,亦即「百搭」。而且,它們會生生不息,不斷繁殖。

眾所周知,身體很多地方都有收復功能:皮肉傷口會癒合、神經線亦能重接;然而,腦細胞受損便很難再生 (不是完全不會,但很慢很少)。於是現代人越來越多因老人癡呆症、柏金遜症、中風等難治之症而老死。「幹細胞」的威力,來自它的全能百搭功能。數年前,曾經有人將「幹細胞」植入一隻半身不遂的老鼠的脊髓,「幹細胞」立即變成神經細胞,於是那老鼠竟能重新走動 (McDonald, et al, 1999)!

簡單點說,有了「幹細胞」,身體任何地方有問題,都能修補,最終結果便是人人長生不老!

那為什麼布殊反對呢 (Berger, 2001)?如果你記得我剛才說的,仔細一想,便會明白。「幹細胞」的製造,要來自胚胎。雖然那胚胎只有五十至一百顆細胞,但那仍是一個可以長成一個人的胚胎。所以早於 1995,美國克林頓總統便已禁止了聯邦對此研究的所有資助;而直至現在,我們還未有其他方法提鍊出「幹細胞」。究竟那數十粒細胞算不算有生命、有靈魂,我讓你去判斷。

在成人骨髓中的幹細胞,其實己被用來治療血癌。然而,那些幹細胞不是「全能幹細胞」,所以只能用來修補骨髓。另一方面,由於「幹細胞」生生不息,亦有人開始懷疑它們其實與癌症有關 (Clarke & Becker, 2006)。

其實,有很多電影都是以復製人為題材,諸如《第六發現》(The 6th Day)、《謊島叛變》(The Island) 等等,都是用復製人作為後備器官之用。現實裏,「幹細胞」的培育與移植,明顯地比復製整個人簡單與精彩得多。

Reference:
明報 (2006, Jul 20).美參院增幹細胞資助.載於:http://www.mingpaonews.com/20060720/tad1.htm

Berger, E. (2001, Jul 18). Research avenue adds fuel to stem cell controversy. Cable News Network (CNN). Retrieved from http://archives.cnn.com/2001/HEALTH/07/11/stem.cell.fact/

Cable News Network (2003). The stem cell debate: Scientists clone embryos. Retrieved from http://www.cnn.com/SPECIALS/2001/stemcell/

Clarke, M. F. & Becker, M. W. (2006, Jul). Stem cells: The real culprits in cancer? Scientific American. Retrieved from http://www.sciam.com/article.cfm?chanID=sa006&articleID=000B1BED-0C0A-1498-8C0A83414B7F0000

McDonald, J. W., Liu, X. Z., Qu, Y., Liu, S., Mickey, S. K., Turetsky, D., et al. (1999). Transplanted embryonic stem cells survive, differentiate and promote recovery in injured rat spinal cord. Nature Medicine, 5, pp. 1410-1412.

2006-07-15

Superman (超人教訓)

認真的網誌,要孕育很久;今次且讓我不扮高深,但求開心!

話說小弟看戲,只可以用一個字來形容:「濫」。來到我這個網站,你或多或少看過我弟弟倉海君、或 Mad Dog 等網站。單看我弟弟的「光影定格」,便知他們 (亦好有可能包括你) 的品味很高雅。別以為我很博學,他們不說,我不會知「高達」除了是一部機械人,還是一個導演。我看戲,是高中低檔通殺:不怕你文藝得不知所云,不怕你俗不可耐,不怕你血肉橫飛,甚至淫人子弟,我一概看得目不轉睛。如果你看到一個傻佬在戲院門外看 Trailer (節錄片段),看得津津有味,動也不動,看足半小時,甚至忘了買票,那一定是我。

但我不是時常到戲院的。很多好戲,有好戲本的或得獎的,我大都在飛機上看了。今屆得奧斯卡的電影,我全在那三寸的屏幕上欣賞,只有《斷背山》和《撞車》是在戲院看的。然而,有一種片,就是那些過千萬大製作、極多電腦效果、做足環迴音響,但很多人嗤之以鼻的商業片,我卻常到戲院看。事關它們沒有什麼劇情,故若之後看 DVD 或在飛機上三寸的屏幕上看,便很易會睡著。所以諸如《King Kong》、《X-Men》、《鬼域》、以及今次主題《超人強戰回歸》,必須到戲院看。《King Kong》是我們姊妹公司的製作,當然要看;《鬼域》是一幅幅電腦藝術品的合成,一定要在大銀幕看。我亦很欣賞現在在電影中心重播的奇斯洛夫斯基作品。但若你像我表弟那樣開始談戀愛,那你一定要看《超人強戰回歸》。它裏面實在有大多教訓,且讓我摘錄一些心得如下 (含內容)
  • 首先,乘坐飛機,一定要帶安全帶;
  • 如果你是女人,別找一個成日要飛又無手電的男朋友;
  • 如果你是個很忙的男人,別妄想感情不用投資時間;不管你有多英俊與成功,「潘驢鄧小閒」,獨不能缺「閒」;
  • 飛來飛去,又唔交帶一聲,就咪奢望別人等你,曉飛都無用;
  • 無時間養育,便要學節育;
  • 工作永遠也做不完,如果學不懂團隊的重要,全攬上身,便注定要妻離子散;要「Get Things Done Through People」,才能準時放工嘛!
是否很有教育意義呢?如果你像我一樣「濫」,便快點去看吧!(但不好看時可別怪我!)

2006-07-03

Consciousness (記憶、意識、靈魂)

終於一個月又過去,而我卻一直未能寫出這一篇文章。現在你能看到它,真要感謝經常延誤的上海航班。忙,有時是一個藉口,然而在短短三個星期內同時要去印度、泰國和上海公幹,實在令人疲累;加上最近研究的神經心理學 (Neuropsychology),讓我目眩神迷,腦袋充滿了大腦裏每一條高低坑紋的拉丁學名,什麼海馬迴 (Hippocampus)、杏仁核 (Amygdala) 等,差點以為身在火星學著火星語。最要命的是世界杯到了八強、同事又借了套《24》(一套講反恐的劇集) 給我,實在連睡覺都沒時間,別說寫網誌!

說起神經心理學,如果你也想感受一下它的魅力,千萬別錯過薩克斯醫生 (Sacks, 1985) 的《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而在薩克斯的眾多故事裏,有一個患了 Korsakoff's Syndrome (或譯「高沙可夫症候群」) 的病人,故且叫 G,讓我深陷於一些問題而幾乎不能自拔。

且說 G 是一個熱情樂天、有趣而善良、年近五十的男人。他能鉅細無遺地述說自己在十七歲時在海軍服役,參與二戰的日子。然而,他的故事就停在戰爭完結的時候。他患有 Korsakoff's Syndrome,一種由酗酒而導致缺乏維他命的失憶症。他無法將短暫的記憶搬進長期記憶 (用電腦來比喻,便是有 RAM 但沒有硬碟),他只記得剛剛那三分鐘裏發生的事,但其他的智力、溝通能力、體格卻一概健全。舉個例,他能高速解開高中的代數題,但如果太多步驟,他便會忘了之前的步驟,甚至忘了自己在做什麼;他從不記得自己為什麼身處療養院,亦沒法想信昨天的日記是他自己寫的。然而,你可能倘未能掌握到這病的恐怖之處:他尚生活在二十歲的意識裏,想像著自己的未來;當薩克斯讓他在鏡裏看到自己蒼老的臉容時,他差點嚇得瘋了 (如果你看過《害匙 (Skeleton Key)》,你便會明白那種恐怖);當然,他很快又忘了這經歷。他的世界,已經粉碎成為一堆零星的意識片斷而無法整合成一連串的意識。他亦不知道 (抑或「記得」?) 自己的問題。他的情況令人覺得詭異、悲哀、不寒而慄。薩克斯不自禁地說出了一個我想問的問題:他還有靈魂嗎?

這一切,只不過是 G 腦裏的一個小部分受損而已 (學名叫 Diencephalon,包括 Thalamus 與 Mammilary Bodies; Pinel, 2005)。不知道這是不是一個哲學題目,但看完 G 的病例之後,我想,其實所謂意識只是我們的記憶,所謂前世便是對前世的記憶,所謂死後的靈魂也就是死後意識不會消散。試想想,如果你到了永生的天國或涅槃境地,卻不再記得生前的一切,那還是不是你?如何和先人團聚?那還有什麼意思?然而,若果硬體 (腦部) 的損害便能停止記憶的增長與意識的延續,那叫人如何想信肉身死後有靈魂或輪迴?

當我再研究下去時,卻發現大部分失憶症患者都仍能不自覺地學習 (Implicit Learning);舉例說,昨天玩過的填字遊戲,今天雖然不記得,但再玩便會更快完成 (Priming Effect)。由此證明每天的經驗依然會被儲存,只是未能提取 (Retrieval Failure)。好像執筆忘字,想了半天想不到,但可能到了明天便會忽然想起,可見那記憶一直都存在。很多人「聲稱」自己在催眠下憶起很多忘了的事情 (「聲稱」,因為未能證明被憶起的事情真的有發生);這也是一般研究前世的方法之一。若說最科學,則莫過於 Penfield (1955/1967) 的電激實驗。他發現在腦科手術中,若大腦皮質受到輕微的電流刺激,那局部麻醉的病人聲稱能重新看到、聽到、或嗅到早已被遺忘的經歷。他於是寫了一篇著名的論文:意識的永久記錄 (The Permanent Record of the Stream of Consciousness)。是否因此有瀕死經驗 (Near-Death Experience) 的人都能回顧自己的一生呢?G 會否在死時串連起自己失憶後經驗與意識的碎片呢?

公幹時我和我老板閒聊,他也是個看很多有關靈性的書的人,他說可能我們的靈魂正在另一個空間。這不禁令我想,莫非真正的記憶並不儲在腦裏,而腦袋只是一部存取記憶、接觸靈魂的渠道?倉海君也曾提過有人嚐試用科學的方法去證明意識的存在,不知結果如何?

事實上,「遺忘」有它的生存價值。別說我們要將痛苦的經驗忘掉,便是日常瑣事也要忘掉。你能想像由出生到今天,每朝早餐吃了什麼都不斷被記著的生活嗎?別人一問,你要從成千上萬筆記錄裏尋找答案,不是太痛苦嗎?電腦的資料也要定時備份 (Archive) 並刪除 (Purge) 呢。至於大部分生物,本來都是沒有意識的,只會不自覺地學習 (Implicit Learning):有食物便走近、有危險便跑開。只有高等的生物,好像人,才會多了有意識地學習 (Explicit Learning),並慢慢進化出「自我」這觀念。Schacter (1999) 認為「意識」有它生存的價值與進化的意義:它讓我們能從一個情況學回來的東西應用到另一個截然不同的情況。話雖如此,我還是想相信我們的意識是來自神的一口氣呢!

Reference:
Penfield, W. (1955). The permanent record of the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Proceedings of the 14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ists. Acta Psychologica, 11, 46-69. (Reprinted in T. K. Landauer, Readings in physiological psychology. New York: McGraw-Hill, 1967.)

Pinel, J. J. (2005). Biopsychology. Allyn & Bacon.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0205426514

Sacks, O. (1970/1985).孫秀惠譯,1996.The man who mistook his wife for a hat and other clinical tales、《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New York: Summit Books、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0684853949

Schacter, D. L. (1999). The seven sins of memory: Insights from psychology and cognitive neuroscience. American Psychologist, 54(3), pp. 182-203.

2006-05-31

Tale (童話)


The Beginning (開端)
On a sunny and warm afternoon, three grandchildren of the old Papa were playing under an olive tree. The eldest one was named Adam, followed by his sister Sophia, and the youngest one, Thomas. They were discussing who planted the tree.一個陽光和煦的下午,老爺爺的三個小孫子正在橄欖樹下玩耍。他們分別是大哥小正、二姊小穎與小弟弟小明。他們正在討論關於橄欖樹的問題。
Thomas started in awe, "To plant such a big tree, you must need the strength of an ox! Perhaps it was our Ox that ploughs our field."小明讚嘆道:「要種這麼大的一棵樹,恐怕要我們家的大公牛才辦得到吧?」
"My little brother, an Ox would not pull up a tree without someone asking it to do so," said Adam, with a tone of authority. "Therefore, the Creator of the tree must be an adult, or a few adults, who are human like us. They ordered the mighty ox to plant the tree."大哥小正答道:「傻小子,公牛才不會無原無故去種樹呢!一定是有大人叫我們的公牛去豎起這棵樹的。他們才是創造這樹的人。」
"How can they order the Ox?" little Thomas asked.小明好奇道:「大人怎樣吩咐一頭牛呢?」
"Maybe they also created the Ox like they planted the tree... Yes, they must have created everything. When we grow up, we may be like them too! By then I can create a horse for you to ride!" Adam said proudly.小正說:「也許我們的公牛也是大人們造的。對了,大人們一定是所有東西的創造者。媽說我也快長大成人了呢!到時我便能像他們一樣厲害,我還可以變匹馬出來讓你騎騎!」
Sophia, who has been sitting quietly under the shade, spoke up. "If the adults are so powerful, then why would our Ox die last time?"一直坐在樹蔭下默不作聲的小穎忽然說:「如果大人真的那麼厲害,那我們之前的那頭牛便不會死了。」
"Hmmm… Perhaps it was naughty? They punish it for being naughty?" Adam said uncertainly.小正猶豫起來:「是否因為牠做錯了什麼事?也許死亡是一種懲罰?」
"Isn't it true that whatever the Ox does follows whatever the adults have instructed? Adults who created our ox must be not wise enough. They haven't figured out how to create completely obedient ox or ox without death. There must be a more mighty Power that can create everything, including all the adults and children, perhaps life without death too." Sophia said thoughtfully.細心的小穎說:「剛才我們不是說,公牛只做大人吩咐的工作?如果公牛不聽話,也是大人的責任吧?也許大人們根本不能造出一頭不會抗命、或都不會死的公牛。一定有更強大的力量創造了大人、小朋友、公牛,甚至不會死的生命。」
"Maybe it is what the adults named 'God'? I heard that if we misbehave ourselves, the adults will tell our God, and He will then punish us in the future!" Adam said sheepishly.小正囁嚅道:「也許那便是大人們說的『神』?好像有人說如果我們做錯事,大人們便會告訴神,神將來便會懲罰我們罷?」
"I believe we don't have to go through the adults to contact that Power. As it created us, we should be able to connect to the Power by ourselves, maybe through some charms?"小穎答說:「如果我們真是神的創造,我們便不需要大人們的教導或傳話,也應該能與它連繫起來吧。也許我們需要學些咒語之類?」
Bibliography:
Campbell, J. & Moyers, B. (1991). In Flowers, B. S. (Ed.), The power of myth. Bantam Doubleday Dell.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0385418868

Pagels, E. (1989). Gnostic gospels. Knopf.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0679724532
The Orthodox (正統)
Just then, their mother, Maria, passed by, returning from the river after doing the laundry. Maria overheard what they were discussing, and couldn't help smiling. She walked towards them and said tenderly, "Oh my dearest, you know, all the beautiful things in the world, including this tree, our ox, the sun up in the sky, as well as you three, my beloved children, are all the creation of the Lord our God."他們的母親剛好從河邊濯洗回來,隱約聽到他們的討論,忍不住微笑起來。她對他們溫柔地說:「傻孩子,這世上所有美麗的東西,無論是一花一草、陽光與公牛、以及我最愛的你們三個小精靈,都是全能的神的傑作啊!」
"So our God created everything?" Thomas exclaimed.小明讚嘆說:「那我們的神真的創了所有東西了?」
"Yes, my child. He is almighty and nothing is impossible for him."「真的,孩子。祂是全能的,在祂來說沒有東西是不可能的。」母親說。
"Then why would our Ox die?" Adam asked.「那為什麼我們的公牛會死掉呢?」小正問。
"Death is just a way to get closer to God. Our God lives high up in the sky, and our body is just too heavy to fly up there. When we die, we leave our body in earth, and our spirit will fly to the sky to meet Him."「死亡只是一個靠近神的途徑罷。神住在高高的天上,而我們用泥土做的身體卻太重,飛不上去,只好在死亡的時候把身體交還大地,讓自由的靈魂從此高飛,你能明白嗎?」
"O, so we'll meet God one day then! Is God like us?" Thomas asked.「噢,那我們最終會見到祂呢!祂怎麼樣的?是不是跟我們一樣?」小明問道。
"God has three faces. God can be the power of creation, God can be like us as a human-being, or God can be like wind that sustains life." Maria said softly.「唔,這樣說吧,祂有三個不同的面孔:祂有時是創造萬物的力量,有時像人一樣有血有肉有感情,也有時會像和風一樣,滋潤萬物。」母親輕輕地解釋著。
"So there are many Gods?" Thomas asked.「那就是說我們有很多不同的神了?」小明又問。
"No, my son. Let me ask you, how many water(s) are there in the world?"「孩子,不是的;不如你告訴我,世上有多少個或多少種『水』?」
"Water is water, isn't it uncountable, mom?" Adam answered.「水?水便是水,不是不能數的嗎?」小正說。
"Yes, Adam. However, water can sometimes be a power that can break through the rock on the mountain and split the earth into lands. Water can also turn itself into ice that you can feel and touch, or into snow that can touch your face. Water is sometimes like air or like wind, as cloud or as steam. It flies freely over the seas and over the hills, comes out from the trees and goes in your breath. It nourishes every life form yet its shape we don't know. So is water the stream, the ice, or the humid blow?"「不錯呢,小正。然而,水有時是一股能開山穿石的力量,有時又能凝固成你能觸碰的雪花,甚至能變成你看不到的水氣與雲朵,飛越大海與山嶺,穿過叢林並走進你每一口呼吸裏。它潤澤大地上的生命,卻沒有你能描述的形狀。現在你們說,水究竟是那河溪、那冰雪、還是那濕潤的春風呢?」
"It sometimes gives life but sometimes takes life. It cleans the dirt but never get dirt. It exists before all existence and will stay on till the end of Earth. Isn't it like God, the Love that we are trying to learn?" Coming to his wife and children, Francis joined the little discussion in his family.一把洪亮的聲音響起來:「它能賦與生命也能帶走生命,洗滌污穢卻永遠清明。它在萬物化生之前便已存在,一直到世界的終結。你說那像不像神、那塵世間的大愛?」
"Dad!" The children all screamed together and rushed to hug their father.「爸!」小孩們都興奮地跳起來,搶著要擁抱他們的父親。
"Someone admire God's power and have faith in Him. Someone follow His example and have love for the fellow men. Someone chase the wind and learn the wisdom to understand." Francis said to his children. "However, anyone who cannot find joy and peace in their faith, but judgment and obstinacy instead, they are going astray. A grateful heart is always filled with joy, and a faithful heart with peace."父親繼續說:「有的敬畏祂的大能而信靠祂,有的追隨祂的教導而服務人,也有的尋找祂的智慧而得平安與自由。誰若不能從信仰中活出平安與喜樂,心中充滿批判與執著,誰便是在信邪教。感恩的心,常樂;信靠的心,平安。」
"Who has the wisdom and can explain?" Sophia asked.「又有誰能給我解釋那智慧呢?」小穎問。
"Ask your old Papa and old Mama, my lovely girl," answered Maria.「去問你的老爺爺和奶奶吧,小穎。」母親答說。
Bibliography:
Gellman, M., Hartman, T., & Smith, J. A. (1997). How do you spell God? HarperCollins.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0688152961

Smith, H. (1991). The world's religions: Our great wisdom traditions. HarperCollins.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0062508113

Teresa, Mother & Vardey, L. (1995). Simple path. Random House.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0345397452
The Mystic (神秘)
Adam, Sophia, and Thomas went to visit the old Papa, but he was not at home. Old Mama took them in, and poured them her best tea.小正、小穎與小明一起跑到老爺爺處,但老爺爺卻正巧不在家。老奶奶於是讓他們在她家裏等待,並為他們泡了她很喜愛的紅茶。
Thomas starts asking, "Old Mama, as you have lived for so long, have you seen the God? Is he like the stream, the steam, or the ice rock?"小明開始問道:「奶奶,你活了這麼久,有沒有見過神呢?祂是否像爸爸說的小溪、浮雲或冰塊呢?」
Old Mama gently stroked his hair, and said with a smile, "My dear child, everyone can see God. If God is like the sea, you are the small water drop originated from Him. Go sit under the shade of a tree, and have you mind completely stops, stop even the idea of stopping your mind. You will then feel peace and eventually connected to the God."老奶奶一邊輕撫孫子的髮絲,一邊笑著說:「孩子,人人都可以看見神。神彷彿一個汪洋,而你則是從它那裏來的一滴小水點。去,坐在樹蔭下,把你的心完全停下,連要停下的心也停下。當你感覺到那無盡的平安襲來,你便是和我們的神連成一體了。」
"What if I cannot stop my mind, old Mama?" Adam frowned.小正皺著眉說:「如果我不能停下我的心,那可以怎辦?」
"Read the symbols on the tree bark, child. There is a loop here and a stroke there. From the bottom to the top, written the mystery of God. Smell the grass and count to nine, say 'Oum' and close your eyes. You will see God between the lines."「那你可以對著樹皮上的符號默想,那便是神寫下的暗語,由根部到枝條,滿載著神的秘密呢。深深地將草香吸進身體裏,由一數到九,閉上眼睛呼氣,一邊唱出『唵』這個音,神便會出現了。」
Sophia suddenly understood, and she kneeled down with tears rolling down her cheek. Adam thought she was so odd, and still believed it was their fault that separated them from God.小穎忽然有所瞭解,突然跪在地上並流下眼淚來。小正還未能明白,只覺得這些都很古怪;他還是有點相信神是會懲罰頑皮的小朋友的。
Bibliography:
Osho. (2000). Autobiography of a spiritually incorrect mystic. St. Martin's Press.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0312280718,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10832

Rinpoche, S. (1993). In Harvey, A. (Ed.). The Tibetan book of living and dying. HarperCollins.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0062508342
The New Age (新紀元)
Thomas was not satisfied. He had so many questions left unanswered. He was trailing along the river when he suddenly met the old Papa.小明還是覺得有點不足,彷彿心裏尚有很多問題未問似的。他沿著河邊徐徐地走著,竟給他遇上了老爺爺。
Old Papa took him up to the top of a small hill, and invited the little child to join him watching the sunset. They sat there in silence and it seemed neither one would talk.老爺爺帶小明走上一個小山丘,讓小明與他一起看夕陽與晚霞。他們一起坐著,誰也沒有說話。
Suddenly, old Papa spoke. "Son, we are all one."到太陽逐漸消失在地平線下時,老爺爺忽然說:「孩子,我們都是一體。」
"Old Papa, you mean you and I are one?" Thomas was puzzled.「老爺爺,你是說我和你都是一體?」小明迷惑地說。
"Yes, not only you and me, but also the sun, the hill, the cloud, the stream, the trees, the birds, and you and me. we all belong to the divine power. God was like the sea, sea of life, broken down into water-drops, water-drops that have boundaries. All water drops will one day join the sea, from where they may split and lock themselves inside the boundary again. One day they will learn what they need to learn, and return to help those waiting to be freed."「是的,但不止我和你,還有太陽、山丘、雲朵、小溪、樹林、飛鳥、我和你。我們都是祂的一部分。祂是海,我們是水滴。是我們的自我做成了水滴的界限。是我們的差別心、批判心、和執著的心,叫我們離開了汪洋。有一天,當我們學會了我們要學的東西,那界限便會消失,我們便又成為海的一部分。也許我們還會再回來,去教那些執著自我的人釋放自己,重回大海裏。」
"Old Papa, are you referring to the death of the Ox we have seen? Will it return as free? Is it part of the sea?"「老爺爺,那是不是就是死亡?好像我們家的牛一樣?那牠是否還會回來?牠是否也是神的一部分?」
"You shall not enquire the reality, for the reality is your fantasy. If you believe you will see your Ox again, again you will see. If a water-drop merges with the sea, and comes out again as a water-drop, do you consider that 'reincarnation'? Words are limited. Open yourself to divine guidance, see the ocean in the water-drop, and you will meet the eternality through synchronicity."「不要有限的語言去瞭解無限的真相,你現在見到的都是幻象。如果你相信你會重遇你的牛,很快你們便能再相遇。試想想,一滴水匯流到海裏,然後一滴水也從海裏流了出來,你會稱這為『輪迴』嗎?試試將生命開放給神,試試在水滴裏看到汪洋,留下空間讓祂的計畫因你而成就。」
"Do you mean I will meet God by chance?"「噢,那是否只要我不強求,便會遇上神?」
"God is only in your heart. God and you are one, like water and the sea."「神就在你心裏。神與你是一體的,就如海和水。」
"So will there be heaven and hell, and the fear I have for death?"「神不是住在天國嗎?壞人不是要下地獄嗎?那我應否害怕死亡呢?」
"For water drops not realizing they are part of the sea, losing boundary comes so scary. Without boundary, love among us becomes so easy. Heaven is always within and hell is the boundary."「若果你明白海和水的關係,失去界限實在沒有什麼可怕的。自我的界限就是地獄的疆界,天國本是在人間;沒有自我的靈魂,自然有愛與仁。」
Thomas was suddenly freed. From this point onwards he had no enquiry. Sitting side by side, they transcended their boundaries, and the Age of Aquarius had replaced the Age of Pisces silently.小明若有所悟,忽然覺得豁然開朗,甚至超越了和老爺爺之間的界限,也不知不覺間超越了這雙魚座紀元而進入了新的水瓶座紀元。
Bibliography:
Kübler-Ross, E. & Gold, T. (1998). Wheel of life: A memoir of living and dying. Scribner.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0684846314

Redfield, J. (1998). The tenth insight: Holding the vision - further adventures of the Celestine prophecy. Warner.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0446674575

Redfield, J. & Adrienne, C. (1995). The Celestine prophecy: An adventure. Warner.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0446671002

Walsch, N. D. (1996). Conversations with god: An uncommon dialogue. Penguin.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0399142789

Weiss, B. L. (1988). Many lives, many masters. Simon & Schuster.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0671657860
Epilogue (後記)
Just in time to publish this before the tab for May, 2006 disappears. This is my yet another trial to simplify my study on religion after the last article, Masters. As it turns out, my goal may be too aggressive for my writing skill to match. Anyway, I am glad that it is done.總算趕及在五月最後的一天登出這篇文章。這是繼《當受傅的遇上覺悟的》之後又一個眼高手低的嘗試,也是我第一次製作雙語文稿,還望大家不吝給我意見。
This month has been really hectic, with some major change in my job role, a residential program in US which totally disturbed my biological clock, as well as a number of examinations which keep my adrenaline level high. Let's look forward to more time and thus more publishing next month!抱歉要大家等了那麼久,這個月實在是我寫網誌以來最忙的一個月。一方面我的工作的角色改變了,二方面我要到美國上課,令生理時鐘大亂,加上各式各樣的考試諸如樂理、電單車(即機車)等,終於等到今天端午佳節才有空發表此文。希望下個月能勤些寫作吧!

2006-04-20

Gospel of Judas (猶大福音)

最近《國家地理雜誌》播出了一個尋找與翻譯《猶大福音》的節目,引來很多討論。朋友們不約而同都對這個題目產生了些興趣。

很多人以為福音書只有正統的四本:Matthew (瑪竇、馬太)、Mark (瑪爾谷、馬可)、Luke (路加) 和 John (若望、約翰)。其實教會有紀錄的福音書共五十多部 (Gigot, 1909),而《猶大福音》只是其中之一。這些一般被稱為 Apocrypha (Reid, 1907) 的次經或偽經,以 Gospel of Thomas (多默、多瑪、湯瑪士福音) 最為有名,還曾被拍成電影《神蹟魔兆》(Mancuso & Wainwright, 1999)。至於《猶大福音》的爭論點,即 Judas (猶達斯、猶大) 乃是耶穌最親密的門徒,肩負交出耶穌的宿命,甚至不惜為此遺臭萬年,亦見於另一本著名小說與同名電影:《基督最後的誘惑》(Kazantzakis, 1998)。

這些論點,在早期教會是很流行的,特別是耶穌死後的一百至二百年之間;那時第一批門徒 (包括 Thomas 或 Judas 自己) 都過世了,也沒有誰會出來辨證真偽。難道 Judas 會在交出耶穌與吊頸自殺的倉卒之間,趕起一部書乎?很多也可能是像《基督最後的誘惑》般的想當然的創作而矣。

這情況一直持續到公元三百多年,教會不再受羅馬帝國抑制,並舉行「尼西亞公會會議」(Council of Nicaea),明定正統為止。

自教會將這些次經定為異端邪說 (heresy) 後,壟斷所有教育組織的教會便有效地消滅了市面上的「毒草」。直到近幾十年,人們發現了死海古卷和埃及的納.哈馬地文庫(Nag Hammadi Library) 後,這些古籍才重見天日。我手上最齊全的紀錄與翻譯,要算 Robert Miller (1995) 的 The Complete Gospels,此書正巧在復活節送了給倉海君作洗禮的禮物;當年香港還沒有售,要到 Amazon 訂購;據檸檬茶透露,今天你已可在「塔冷通心靈書舍」買到 (註)。

教會反對或不去承認的異端邪說,不外乎以下幾點 (如果你信仰薄弱,便不要看下去):

  • 耶穌的出生: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耶穌並非公元零年出生的,而是公元前約六年出生。至於聖誕節,其實是教會與以「拜日教」(或稱祅教) 為主流的羅馬帝國妥協,而一起慶祝的日子。聖誕節實在是太陽神的誕辰,因為那天是冬至,是日最短夜最長的一天,之後太陽神 (白天) 便越長越長了 (Smith, 1991)。羅馬的教會,亦因著這種妥協,而能罷黜百家,成為當時本來平等的五個教會的首領;羅馬的主教亦從此成為教宗。

  • 耶穌的兄弟:有說耶穌有兄弟 (Mt 12:46),就是後來留守耶路撒冷的 James (雅各伯),更有說,耶穌其實有雙胞胎 (見 Acts of Thomas; Internet Sacred Text Archive, 2002),就是「號稱狄狄摩 (Didymus) 的多默 (Thomas)」(「狄狄摩」就是雙胞胎),後來甚至出現了一個崇拜雙胞胎的教派。此說之所以大逆不道,乃是因為教會相信耶穌的母親是終身童貞 (雖然聖經只是說她在生耶穌的時候是童貞女)。

  • 耶穌的成長:傳說,耶穌幼時濫用神力,處死了玩伴,經父親教訓後才將他復活,並要向對方家長陪罪 (Miller, 1995)。十二歲後耶穌己超越了司祭與經師的見識,於是向東方出發,最遠達印度 (Prophet, 1988)。以至 Gospel of Thomas 有很多東方哲學的內容。

  • 耶穌的婚姻:不知為何,大家都認為耶穌是獨身的,可能既然今天的神父要獨身,當年做老大的也必定獨身罷?其實很少宗教領袖是獨身的。二千年前,人們很短命,二十歲便一定已立冠成人兼成家,再不成家便來不及看見子女長大。第一任教宗 Peter (伯多祿、彼得) 亦已婚,其岳母曾在福音裏出現 (Mt 8:14)。穆罕默德有共十一個妻子,佛祖就更是後宮佳麗三千人 (其父不欲其子如預言般出家,故設下了美人關)。那為何耶穌不能呢?

  • 耶穌的女人:關於婦女,又有很多說法,包括聖母瑪利亞 (Mary) 乃是女神崇拜的延續,或是瑪利亞.瑪達肋納 (Mary Magdalene) 是耶穌的原配,而在「加納婚宴」(Jn 2:1) 裏,耶穌便是因為身為新郎與主人,所以要變水為酒待客 (否則關他和他母親啥事)。亦有說法,謂瑪利亞.瑪達肋納乃 Benjamin 支派之後,而耶穌則是 Judah 支派之後,恰恰是以色列最早兩個皇帝 (Saul、David) 的後裔。如能結成夫婦,則能團結十二支派對抗羅馬統治云云 (Baigent, Lincoln, & Leigh, 1982)。此亦是現在甚流行的《達文西密碼》(Brown, 2003) 的寫作背景。姑勿論是否屬實,後來教會的男性領袖排斥女性領袖,卻是有見於《瑪利亞.瑪達肋納福音》(Gospel of Mary Magdalene; Miller, 1995),以至今天男性獨占所有神職的局面。

  • 耶穌的使命:有說耶穌是來為地上的王,但無奈起義失敗,故他的死刑與罪名是實至名歸。政教合一一直是游牧民族的理想,而穆罕默德則是成功的例子 (Baigent, Lincoln, & Leigh, 1988)。

  • 耶穌的死亡:關於耶穌的死,一個異端說法便是今期的主題:Judas 是聖人。但最異端的說法莫過於耶穌其實沒有釘在十架上,而死的是另有其人!記載此事的,竟是另一本經典《古蘭經》(4:157):「又因為他們說:『我們確已殺死麥爾彥之子麥西哈‧爾撒,真主的使者。』他們沒有殺死他,也沒有把他釘死在十字架上,但他們不明白這件事的真相 (And their saying: Surely we have killed the Messiah, Isa son of Marium, the apostle of Allah; and they did not kill him nor did they crucify him, but it appeared to them so)。」那耶穌去了哪?據說祂後來在公元七十三年領導以色列人起義時戰死了 (Baigent, Lincoln, & Leigh, 1988)。

現在看來,Gospel of Judas 又算什麼?更誇張、更能產生所謂「信仰危機」的資訊,實在俯拾皆是。我這裏只是就我所記得的隨意寫寫,二千年來還有很多不同的謠言與「創作」。活在二千年後的我,並不覺得辨明真相是人生最重要的任務,你亦不用急於反駁;反之,你的信仰對你的生命有什麼影響才是最重要。就算耶穌曾好像正常人一樣結婚產子,那亦無損祂教誨的重要性。更何況,以上的說法,有很多可能是隱喻,好像所謂「雙胞胎」,可能是神智派 (Gnosticism; Arendzen, 1909) 一個思想的比喻。關於神智派的思想,其實還有很多可以寫的,等我有空寫「新紀元運動」(New Age Movement) 時再談。

Reference:
Arendzen, J. P. (1909). Gnosticism. The Catholic Encyclopedia, 6. Retrieved from http://www.newadvent.org/cathen/06592a.htm

Baigent, M., Lincoln, H., & Leigh, R. (1982). Holy Blood, Holy Grail. Bantam Doubleday Dell Publishing Group.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0440136482

Baigent, M., Lincoln, H., & Leigh, R. (1989). Messianic Legacy. Dell Publishing.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0440203198

Brown, D. (2003). The Da Vinci Code. Doubleday Publishing. Retrieve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0385504209

Gigot, F. E. (1909). Gospel and Gospels. The Catholic Encyclopedia, 6. Retrieved from http://www.newadvent.org/cathen/06655b.htm

Internet Sacred Text Archive. (2002). Christianity. Retrieved from http://www.sacred-texts.com/chr/index.htm#gnostic

Kazantzakis, N. (1998). In P. A. Bien (Trans.), The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 Simon & Schuster Adult Publishing.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068485256X

Mancuso Jr., F. (Producer), & Wainwright, R. (Director). (1999). Stigmata [Motion picture]. United States: MGM Pictures.

Miller, R. J. (1995). The Complete Gospels. Polebridge Press.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0944344496

Prophet, E. C. (1988). The lost years of Jesus: Documentary evidence of Jesus' 17-year journey to the east. Summit University Press. Retrieved from http://www.amazon.com/gp/product/091676687X, see also http://www.reluctant-messenger.com/issa.htm

Reid, G. J. (1907). Apocrypha. The Catholic Encyclopedia, 1. http://www.newadvent.org/cathen/01601a.htm

Smith, H. (1991). The World's Religions: Our Great Wisdom Traditions. HarperCollins.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0062508113

Bibliography:
The Gnostic Society. (2005). The Gnostic Society Library. Retrieved from http://www.gnosis.org/library.html

註:如你身在香港,很多天主教的書籍,包括次經,皆可於「塔冷通心靈書舍」買到,地址:油麻地彌敦道 523 號禮基大廈一樓 AB 室。

2006-04-09

Slogan (口號)

相信你早已知道誰是喬治.奧維爾 (George Orwell)。就算忘了,總也記得他寫的《動物農莊》(Orwell, 1944) 和《一九八四》(Orwell, 1949)。特別是《一九八四》,任誰讀過都會留下深刻印象;Orwellian 一詞更已變成一個代表極權主義的形容詞。書中的社會是由一個叫「英社」的黨專政,由「老大哥」領導,並用三句很有智慧的口號來教育人民:「戰爭即和平,自由即奴役,無知即力量」(War Is Peace, Ffeedom Is Slavery, Ignorance Is Strength)。不用看《一九八四》,只要仔細思考,你也能領會這三句口號的精彩之處。時至今天,仍有很多政治領袖用類似的方法去治理國家。且說「戰爭即和平」,為了和平,美國不能不冷戰;蘇聯瓦解,不得不打伊拉克;侯賽因倒台後,不得不向全球恐怖份子宣戰。總之,戰爭即和平。人們卻因為「自由即奴役」而「逃避自由」(Fromm, 1994),繼續選這些白痴領袖,以至出現紀錄今天仍然存在的荒謬政策的網站 (Jura, 2006),甚至有一個叫「老大哥獎」每年在全球各地頒發。

之所以會提起《一九八四》,是因為有天我和一位現已定居泰國的多年友人兼同事談起「新話」(Newspeak)。《一九八四》裏曾說,用縮寫能將一些文字的意思扭曲。譬如「納粹」(Nazi),是「國家社會主義」(Nationalsozialistische) 的簡稱,和其他國家的社會主義並沒有原則上的分別。然而憑著縮寫成「納粹」,德國人便也忘了本來的意思,只記得是好東西,卻借用了來提倡民族沙文主義,開始迫害其他民族。

我們回想,其實我們任職的跨國企業,絕對少不了《一九八四》裏的機制,否則怎可能控制那麼大的機構?我們用的縮寫,多至公司要特別建造一個網站來翻查。我們的電腦系統都配備即時對話的軟件,變相讓老板隨時監察你上班下班的時間;隨著科技發達,我們什麼時候收電郵、電腦內安裝了什麼軟件、每天到過什麼網站等等,全都紀錄在案:真是「老大哥在看著你」(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

黃仁宇博士 (1997) 也曾說過,以前的皇帝相信,要管治中國這麼大的土地,靠法治是不行的,一定要從民風 (即文化) 著手,宣揚孔孟思想、傳播孝悌精神云云。

可能工作壓力大,我和友人亦開始自創「新話」,諸如「壓力就是快樂」(Pressure Is Pleasure) 等等。誰知正當我們高興地在閒聊時,公司又出了一句「新話」:「用更少 (資源) 做更多 (工作)」(Do More With Less)

Reference:
Fromm, E. H. (1994). Escape from freedom. Henry Holt & Company.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0805031499

Jura, J. (2006). Orwell today. Retrieved from http://www.orwelltoday.com

Orwell, G. (1949, 2004). 1984. 1st World Library.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1595404325

Orwell, G. (1944, 1996). Animal farm. Signet Classics.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0451526341

黃仁宇 (1997, 2004).《萬歷十五年》.北京:三聯。

2006-04-08

Cities (城市印象)

上星期在印尼雅加達開會,工作時間朝九晚九,晚上在酒店還要清理堆積如山的電郵直到夜深;所以這星期在台北工作,又有機會到忠孝敦化逛逛,彷如回到天堂。

淡水台北市是繼曼谷以後又一個我很喜歡的亞洲城市。台灣也是全亞洲除了香港以外,唯一一個四處張貼繁體中文字的地方。在曼谷,我特別愛到暹羅廣場 (Siam Square) 信步閒逛;而在台北,相似的地方在忠孝敦化站一帶。在這兩個地方,充滿創意的人將他們的心思都放在他們的小店裏,營造出一種藝術的氣息。這些心思,幻化成一間又一間的主題餐廳和精品小店,令人目不暇給,更常常不禁莞爾。忠孝敦化區附近的「金石堂」和「誠品書店」,更是讓濃濃的文藝氣息襲人而來。

度小月與一年前比較,忠孝敦化區有不少小店都結束了,但更新更有趣的店子又開了。工作不同旅遊,不能走馬看花地四處去,一來時間有限,二來下班後身心俱疲,所以一般都是「定點深度」旅行。忠孝敦化是忠孝東路與敦化南路的交會點,與忠孝路垂直的叫巷,與忠孝路平行的叫弄,而我則常在這些巷弄之間找到很多特別的店子:好像門口有一排電單車 (台灣人叫機車或摩托車) 的時裝店,賣的都是哲.古華拉的 T-Shirt;又好像門口幾乎給藤蔓掩蓋的香薰店,坐在櫃台的是兩隻熊啤啤。

陽光空氣花和水至於嗜吃的我,醉心的依然是各家大小餐廳。它們的名字便已夠新奇,諸如「紅九九」(火鍋店)、「菜真的很香」(海鮮店) 等;門面就更拍案叫絕,有用火車軌做入口的,有大笨象公仔坐著裝客人的,有像七十年代戲院一樣貼滿海報、甚至有售票處的。我個人最喜歡的,是一間叫「陽光空氣花和水」(Sun-Nature) 的餐廳,單是名字便已賞心悅目,能在店裏的梳化喝杯咖啡、聽聽音樂、看看書,便不難明白為什麼這裏的項目總是會延期完成了:不竟沒有什麼值得趕著做的吧?

牛爸爸牛肉麵中國歷史述說的,大都是文弱書生一次又一次南遷的故事,故江浙文風不少都來台了吧?這裏的書都美一點多一點,音樂人亦全能一點,食物也就講究些吧?從「度小月」的 NT$ 50 (約 HK$ 12) 一碗肉臊麵,到「牛爸爸牛肉麵」賣到 NT$ 3,000 (約 HK$ 730!) 的牛肉麵,都一樣有名。數千元一碗麵我自問吃不起,但卻試食了 NT$ 300 (HK$ 73) 一碗的那款牛肉麵,感覺好像吃了個牛排餐,離開時大有肚滿腸肥之感。據說那碗三千元台幣的牛肉麵用的湯底,一條牛才能熬出三碗。如果你想試,可以用 NT$ 80 (HK$ 20) 買兩茶匙加進你的麵裏。廉價的食市也是俯拾皆是。公司同事帶我去午餐,便選了間火鍋店。我生平第一次午飯時間食火鍋,一個有菜有肉有飯有無限酸梅湯任飲的火鍋餐,才 NT$ 150 (HK$ 37),實在無得頂!

公幹總是來去匆匆。如果有時間,實在應該再到淡水一遊,感受一下夕陽斜照下、咖啡香氣中、淡淡的一點點浪漫。

淡水

Try Again (再接再厲)

弟,你見過的齊白石四點流鬚,我找不到,只好想當然矣。這次總算滿意,明天交收吧!

2006-03-22

Survival (自助者天助)

近年因工作需要,大家都常到國內公幹。開完會,同儕一般都會去找按摩;小弟自然乘機溜到各大書城去。國內的書城現在也和台灣金石堂等書店一樣,會將暢銷書堆成一堆堆螺旋形的柱子。而行色匆匆的我,很多時亦只能翻翻這些「暢銷柱」。現在最暢銷的,大多是與從商有關的書:如何創造競爭優勢呀、如何培訓領袖等等。當中有兩本倒是頗有趣,一本叫《歌舞伎町案內人》(李小牧,2005),另一本叫《水煮三國》(成君憶,2004)。

「案內人」是日文「導遊」的意思,也是李小牧先生對他自己的工作的堅稱。那他帶人到什麼地方呢?在世界知名的歌舞伎町,「遊客」去的當然是有點色情成分的酒吧、蒸浴、跳舞之類的地方,亦因此大家都叫他「扯皮條」。然而,小弟實在很佩服這位李先生。可能因為我總覺他的氣質與小弟有兩分似吧,我一看到封面便拿起來翻翻。原來他本是專業的芭蕾舞蹈員,在深圳是有房子的職員,但卻為了一個夢想,一個赴日學時裝設計的夢想,而放下一切,跑到日本。

在日本,語言不通、物價奇高,他從中國帶來的積蓄在交房租的按金時已用光了。他不得不一邊讀書,一邊從事些下三濫的工作,例如到「情人旅館」(即時鐘酒店) 以五分鐘的高速清理客人留下的穢物與體液、或到魚生店洗洗抹抹。然而,憑著他的勇氣、毅力、小聰明等,他輾轉做過畫廊模特兒、人妖的舞伴、時裝雜誌記者、客串演員、甚至後來的報館編輯;當然,最大的收入還是「導遊」一職。他用了十年的時間,可以說「買」通了黑白兩道,與很多店簽下回扣合約,並招攬了一班手下。

他最堅持的是不幹犯罪的勾當,諸如勾結行騙客人旳假卡集團、或是加入在彈珠機場作弊的同學,甚至不用黑市居民;其次便是注重顧客服務,好像客人玩累了回來,他作為「導遊」會為他們介紹好食的餐館。對初初一天要做幾分工才能餬口的他來說,竟能拒絕月入幾十萬日元的彈珠機場作弊,並一直熬到今天的成就,簡直是我偶像。

某程度上,我那麼欣賞他,可能和我與他有很多相似的想法有關;特別是自信樂觀的想法。我還記得我的第一份工是敲門「賣自己」賣回來的。當時我中七畢業,見到有招收中五、中七畢業生的電腦班,我便上門和櫃台的職員說:「你們招那麼多學生,總要導師吧?」她答:「我們的導師全是大學畢業,或快畢業的學生,亦不會請暑期工!」為免和她理論,我二話不說,便要見她的老板。之後和那中心的負責人在房內面談了三個小時,終於說服了她聘請我;而且由於我喜歡教書,暑假後便繼續留任為兼職導師至大學二年級。

隨著學生漸多,人面漸廣,當中有很多中小企的主管,我便亦開始了不同的生意,諸如為他們買賣電腦、安裝網絡、編寫會計程式等。晚上又為印刷公司做電腦中文排版印刷;當時還未有中文視窗,我們用的是那時「最先進」的國喬、莎士比亞、尖端橋等軟件。小弟甚至做過傳銷,但最終接不了那種文化;那簡直是我最黑暗的一段過去。

現在回想,背後的動力是「缺乏安全感」。李小牧也是一樣吧?他一個外國人在日文人地生疏,一個失敗便要回國從頭再來,所以才會那麼小心與拚摶吧?我最欣賞的,還是他在累過半死之餘,仍堅持學業,直至畢業的熱忱。

身邊很多人,很努力,但是背後只有那「缺乏安全感」,卻沒有夢想,與達成夢想所需的勇氣與毅力;那樣工作,是日復日的煎熬,是很累的。就像《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Coelho, 1995) 裏的牧羊少年,無論他賣水晶賣得多好、賺多少錢,他心裏還是只有那夢裏見過的寶藏。

成君憶 (2004) 在《水煮三國》的第一章裏,寫下了一個故事。話說劉備是一個窮書生,終於考進了大學,卻沒錢交學費,於是在絕望下向其吝嗇的叔叔借錢。他叔叔竟借給他,並說:「自助者天助。既然老天爺都願意幫助你,何況我這個做叔叔的呢?」成君憶跟著寫到:

自助者天助?劉備的心弦怦然而動。直到他來到大學,直到他大學畢業,直到他經歷每一次的困境,他一次又一次陷入沉思,一次又一次叩問蒼茫中的那個神靈:自助與天助之間究竟有什麼關係呢?

他給自己列出了下列答案:

  • 真正的自助者是令人敬佩的覺悟者,他會藐視困難,而困難在他的面前也會令人奇怪地轟然倒地:這個過程簡直有如天神相助。

  • 真正的自助者就像黑夜裡發光的螢火蟲,不僅會照亮自己,而且能贏得別人的欣賞:當人們欣賞一個人時,往往會用幫助的形式表示愛護,好運氣因此而降臨。

  • 人們相信,一個真正的自助者最終會實現他的成功,而所有幫助過他的人也會為此感到欣慰。

  • 如果自助者懂得報恩,人們就會給他更多的幫助,他因此可以更加輕鬆地面對生活。
各位,這是真的。李小牧先生便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所以別再懷疑自己,繼續為自己的理想努力吧!你還未找到你的夢想?留心細聽身邊的訊息吧!「你們求,必要給你們;你們找,必要找著;你們敲,必要給你們開!」(瑪 7:7)

Reference:
Coelho, Paulo. (1995). The alchemist: A fable about following your dream. San Francisco: Harper. Retrieved from http://www.amazon.com/exec/obidos/tg/detail/-/0062502182

李小牧 (2005).《歌舞伎町案內人》.北京:友誼.載於:http://www.leexiaomu.com/productshttp://lifestyle.mingpao.com/cfm/soccul3.cfm?File=20060122/scf/vzf3.txt

成君憶 (2004).《水煮三國》.台北:先覺.載於: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49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