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30

2013 (盛世)

讀罷《開羅三步曲》,需要休息一下,結果從偶爾聽到的訊息中得到啟示,一口氣讀了三部主旨幾乎一樣、形式大相逕庭的作品。這三部作品,中心思想都是源自喬治.歐威爾 (George Orwell, 1949) 的政治諷刺小說《1984》,諷刺的對象是極權主義 (並不是共產主義;歐威爾自稱是民主社會主義者)

首先想寫的,是將《1984》混入王力雄的《黃禍》,成了新世紀中國政治經濟預言小說:陳冠中先生的《盛世:中國 2013 年》。陳冠中在香港長大,於 1976 年創辦著名的《號外》雜誌,在台灣待過六年,再用了十年的時間居住北京,才寫出了《盛世》。他曾說:「要住在內地十年,才敢寫中國的事情。」因此,《盛世》的材料非常紮實,但構想卻天馬行空,極之荒誕有趣。還記得王力雄在《黃禍》裏,曾預言中國會在台灣投放核彈,因為聯合國並不承認台灣是獨立國家,而是中國的一部分,所以在台灣投放核彈跟在內蒙古試爆性質一樣,聯合國亦無可奈何。當然,這不竟是太誇張。陳冠中的《盛世》正是有著這種誇張,特別是最後謎底揭開時,幾乎讓人啞然失笑!

《盛世》裏最精彩的,是談到人民對混亂的恐懼,本身已足以讓他們忘掉甚至歡迎極權的政府。到最後,原來政府做的,就是等待恐懼發生,再撥亂反正,隱瞞少許真相,加上一個很搞笑的陰謀,人民便早已對政府感動流涕、夾道歡迎了。《盛世》算不上是對現今中國社會很詳實的分析,但它的娛樂性以及發人深省的能力,加上陳冠中說故事的深厚功力,足以成為你今年不能不讀的書之一。讀罷全書,除了主旨外,齒頰留下甘甘的,是中、港、台各自文化相互交錯而產生的特別味道。

要用漫畫表達人民如果因為對混亂的恐懼,以致大家一起歡迎極權政府,那最成功的一定是浦澤直樹的《20 世紀少年》。曾經看過電影第一集,覺得不知所云。最近因故看了漫畫,才明白它為什麼是「神作」!果然是充滿張力、極有電影感的漫畫。碰巧它的故事竟又和《盛世》相類,也是談預言、恐懼與極權社會。只是這次的舞台不是金融風暴後的中國,而是細菌肆虐後的日本。

最後一套書是我本來無計畫看的《1Q84》。只是有天想起張敏儀小姐將《盛世》與《1Q84》一起推介,不知是什麼原因,便在圖書館網上先預約了。都知道要排長龍,也不急。怎料竟成為這套新書的第二批讀者。於是也就在這個月底還書期前一併讀完。「Q」與日文「九」發音相同,就是說《1Q84》是對《1984》的致敬。村上春樹的小說雖然比喻極華麗、故事超現實,但背後一直有反暴力、反戰爭、反極權、反制裁的思想,支持每個人的自由、尊嚴與愛。他曾說,若弱者起來反抗壓迫者,將像把雞蛋擲向石牆一樣毫無勝算,他還是要站在雞蛋那邊。所以他要搞一本超現實的《1984》,作為他一生最重要的作品,是可以理解的。他還說,寫這本書,是被奧姆真理教的法庭審判所啟發。在現今這社會,善惡難辨,特別是在宗教的領域裏,如果設定普世認同的善,已變成一個很複雜的問題。

關於《1Q84》,以村上春樹的吸引力,網上早已亦繼續會有無數的討論與評析,我也就不再多說。且讓你欣賞一下什麼叫「華麗的比喻」(以下是書中一處對酒店大堂的描述,幾乎與故事無關的隨便一段)
大倉飯店本館闊大廳的天棚挑得很高,有點昏暗,令人聯想到巨大而高尚洞窟。坐在沙發上談著什麼的人們,聲音聽來就像五臟六腑被掏空的生物的嘆息般空洞地響著。地毯厚厚軟軟的,令人聯想到極北海島上的太古青苔。那把人們的腳步聲,吸進蓄積的時間之中。往來於大廳的男女彷彿一群被詛咒過的幽靈,從久遠以前就被束縛在這裏,重複扮演著被賦予的角色。身上彷彿包著鎧甲般穿著毫無瑕疵上班西裝的男人們。為了趕赴某大廳所舉辦的盛會而穿著時髦黑色洋裝的年輕苗條女孩子們。她們身上所配戴的昂貴小巧飾品,彷彿嗜血的吸血鳥般,希求著反射的微弱光源。一對身材高大的外國夫婦則像盛年已過的老王和王后般疲倦地在一角的寶座上休息著。

聽說今年夏天便會有第三部,大家拭目以待吧。

2010-03-29

Secret (秘密)

最近,有朋友在席間提起「吸引力法則」(Law of Attraction);雖然知道那是來自一本很暢銷的書,但由於對流行心理學有點厭倦,所以從沒有拿起來讀。不過,既然它已經成為日常閒談的一個詞彙,便也就撥出個多小時讀讀。它就是包裝得十分吸引的《秘密》(The Secret)

事實上,《秘密》中那「吸引力法則」的道理,早就在不同的書裏提到過,不外乎是「心想事成」的道理,詳見《心如工畫師》。不少人對這很有懷疑,最常聽到的,是如果這是真的,那我一直想發達,為何還不發達?

就此,我想在這裏分享一下。心想而事不成,主要因為:
  • 心想的東西太多。事業、財富、理想、家庭等,不少事情有潛在的沖突。以前談星相時提過,好的星星就只有那幾顆,放了在財帛宫便不能再放在夫妻宫、放在夫妻宫便壞了疾厄宫。要心想事成,還是佛祖那句:「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 心想的東西不存在。「發達」是最好的例子。什麼是「發達」?朝思暮想要一疊樓的人,遲早都會成功;朝思暮想要餐餐魚翅撈飯的,一定有得食。但是「發達」?不少人累積了我認為很多財富,還是覺得不夠。「發達」是手段,不是目標。你要定目標,而由你相信的神或由宇宙意識去決定手段。德蘭修女從不慕捐,卻有資源建痲瘋病院;因為她要的,不是錢,是痲瘋病院。
  • 心想的東西只是恐懼。若你朝朝暮暮想著不要患上癌症,保證你會因而生癌。不少作者提過,你要不生病、不遲到、不潦倒等,神或宇宙就是聽不到開頭那個「不」字。那並不是「不」字的問題,而是你對生病的恐懼,產生了很大的負能量,滋養了癌細胞。恐懼威力之大,影響了整個社會。對失去工作的恐懼,讓同事們勾心鬥角,降低實際產出,最後導致大家都失去工作;對失去伴侶的恐懼,讓夫妻倆互相猜疑,破壞親密信任,最終大家還是要分手收場。恐懼是一位很狡猾的朋友,一不留神,你心裏彷彿很積極正面的想法,其實也可能是恐懼。例如讓子女學不同的東西,背後有著很大的恐懼;不少人連生兒育女都是源於恐懼:對老來無依的恐懼。又好像許願有拖拍的人,一定要想:是害怕寂寞還是想分享快樂?
  • 心想的東西出現時抓不緊。就算過年時祝願了一千次,這個世界並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意志的吸引力只能吸來機會,但機會只留給準備好的人。如果你很想要一樣東西,那自會有訊息告訴你該怎辦。若你視若無睹,不去行動,那還是一無所有。多年的觀察所得,成功的人與失敗的人,分別不在頭腦,卻在執行時的堅忍與毅力。
我經常跟別人分享「心如工畫師」的道理,因為在過去這許多年裏,我用它完成了不少的目標,而它從來沒有讓我失望過。

時至今天,問題已不再是我們有沒有這種力量,也不是如何去召喚它,因為已經有太多書講過了;我覺得,問題已經變成,如果你真的有阿拉丁神燈,你會用它來做什麼?做什麼才有價值?怎樣才不會好心做壞事、打破平衡、或者在這短暫虛幻的世界裏最終變得毫無價值?

2010-03-14

Mahfouz (馬哈福茲)

在鳳凰衛視製作的《千禧之旅》裏,許戈輝曾在埃及介紹過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也是第一位阿拉伯世界得此殊榮的作家納吉布.馬哈福茲 (Naguib Mahfouz) 常到的咖啡室,亦提到了馬哈福茲最重要的作品《開羅三部曲》(Cairo Trilogy):《兩宮間》(Palace Walk, 1956)、《思慕宮》(Palace of Desire, 1957) 與《怡心園》(Sugar Street, 1957),也就是我過去這兩個月在看的千頁鉅著。



《開羅三部曲》描述的,是艾哈邁德.阿卜杜.嘉瓦德 (El-Sayyid Ahmad Abdel Gawad) 一家三代,經歷了埃及由 1917 獨立到 1944 二戰結束為止的故事。要瞭解《開羅三部曲》的背景,便要對埃及的近代史有認識。有趣的是,關於文明古國,我們一般只認識它們古老的部分,好像金字塔和法老王、泰姬陵和孔雀王或兵馬俑和秦始皇等,而對近代的歷史一無所知。其實早於公元前五百多年,即佛陀的年代,波斯帝國著名的大流士一世 (Darius I) 便統治了埃及,結束了法老王長達二千五百年的皇朝。題外話,若不是大流士進攻希臘敗北,我們今天也不會有馬拉松賽。

波斯統治了埃及二百年後,便被另一位人兄取代了:他就是來自希臘亞歷山大大帝。可惜他英年早逝,埃及便因而被封了給他的將領托勒密 (Ptolemaeus),並興建了亞歷山大港作為首都。托勒密時期維持了三百年,期間以希臘文取代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外加七個新字母,成為了後來的科普特文 (Coptic)。多得科普特文,早期基督教以及靈智派的古卷才能流傳至今,亦成為我們破解象形文字的橋樑。托勒密時期最後傳到了克莉奧特拉七世 (Cleopatra VII),亦即埃及艷后。留意她是希臘人,不是非洲人,所以是位膚色白晢的歐洲美女;今天埃及仍有很多金髮藍眼的希臘後裔。她色誘了凱撒與他的大將,結果還是阻止不了埃及在耶穌出生前三十年成為羅馬帝國的一部分。做就了耶穌一家可以不帶護照仍能逃到埃及過童年。

羅馬統治埃及六百年後,便又輪到打敗拜占廷的阿拉伯帝國,直到中世紀完結。期間,埃及由阿拉伯世界的一部分變成了什葉派的一個分支:法蒂瑪王朝。法蒂瑪王朝又被一位遜尼派的大臣推翻了。他就是屢敗十字軍、打跑獅心王理查的薩拉丁。他的阿尤布王朝維持了一百年,卻又敗在名震天下的蒙古兵鐵蹄之下。蒙古兵撤走後,土耳其人僱用的奴隸兵馬木留克 (Mameluke) 統治了埃及,埃及成了土耳其奧斯曼帝國 (Ottoman Empire) 的一部分,直到三百年後拿破崙在金字塔戰役裏把馬木留克軍隊打敗為止。法兵撤走後,土耳其派了一位「帕夏」(Pasha, 即總督) 穆罕默德.阿里,到埃及維持秩序。穆罕默德.阿里屠殺了剩餘的馬木留克領袖,建立了現代化的埃及,並從奧斯曼帝國手中爭取到自治,甚至能挑戰奧斯曼帝國。

就這樣,差不多見盡西方歷史上、傳說中的英雄好漢,才終於見到今天的埃及。在穆罕默德.阿里死後不到一百年,埃及淪為英國的殖民地,主要因為埃及有蘇伊士運河,方便英國與東方搞貿易做生意,結果引來英國的覬覦。為了獨立,埃及民族主義者組成華夫特黨 (Wafd Party),推翻英國統治,並主張君主立憲。由於憲法損害國王的利益,於是國王便和英國靠攏,鎮壓人民。這便是《開羅三部曲》的開端。


《兩宮間》講述的,正是在二十世紀初,住在「兩宮間」,專制傳統的艾哈邁德.阿卜杜.嘉瓦德,如何以暴君的姿態統治著他的大家庭,長期軟禁著自己的妻子,禁止自由戀愛,表面飾演虔誠的穆斯林,晚上卻夜夜笙歌的情況。他雖然是位商人,但他的朋友卻有傳統的回教「謝赫」(Shaikh,即教長)、土耳其的帕夏、著名的歌后等等,從而復原了一百年前埃及的世界與生活。老實說,一邊讀,一邊覺得埃及文化和價值觀與中國文化真的十分十分相像。故事裏,艾哈邁德的一位兒卻偷偷地去支持獨立運動,另一位兒子卻和英軍交起朋友來。民族主義,可謂貫徹全書。

《思慕宮》則寫到艾哈邁德的子女們長大了,開始結婚生子,並對權威作出反抗。當中主角們遇到的問題,包括在學校裏選科、在職場找工作、在書本裏找真理、在愛情裏找幸福等,跟我們的實在沒兩樣。有些父子間的爭辯,好像讀法律還是讀師範,相信我們這一代也不會感到陌生。有趣的是作者把初戀的煩惱、婆媳的爭執、嫖妓的細節等都詳細地寫下來,可謂包羅萬象。在這部書裏,讓人清楚見到埃及在第一次大戰之後,社會階級產生的問題,以及埃及人對政治的失望與不滿,架起了最後一部曲的舞台。

《怡心園》開始時,已是艾哈邁德的孫子的天下了。當時的執政的華夫特黨開始有腐敗的情況,加上二戰爆發,艾哈邁德的孫子分別加入了不同的陣營,包括了開始分裂的華夫特黨、信奉原教旨主義的穆斯林兄弟會 (Muslim Brotherhood)、進行階級鬥爭的共產黨等等,加上主角們的朋友裏,有家道中落的帕夏後人、有科普特 (Coptic) 人、有出國到伊拉克賺快錢的、有住在猶太區貧民中的、有想嫁有錢人的等等,形形式式,琳瑯滿目。透過他們的對話,讀者能瞭解到當時不同社會階層的人對政局的看法。我認為,當中不少辯論,可謂放諸四海而皆準。

作為人民的,為的不外乎能三餐溫飽、養妻活兒,誰有空去管那麼多不同的意識形態!然而,為了追尋幸福,作者亦質疑信仰與婚姻這兩條途徑。面對無可避免的死亡和營營役役的夫妻生活,他一方面羨慕那些不去思想便全心去幹的人,一方面卻又忍不住懷疑是否真的能帶來幸福。作者將他內心的掙扎,全都寫在書裏,亦順便解釋了為什麼自己等到 43 歲才決心結婚。

在書中充滿矛盾的爭論後,作者似乎得出了一個結論:
「生活就是工作、結緍和履行普通人的責任……人總的責任是永遠革命,那就是堅持不懈地去實現生活的目的,使生活向著最高的目標發展。……人要有信仰,不管是什麼信仰,不管信仰的目的是什麼。……我相信生活,相信人類,我只要堅信人們的理想是真理 (按:包括婚姻與幸福),我就會去追求,退避畏縮是臨陣脫逃的懦夫行為;同樣,我如果認定人們崇拜的是荒誕的東西,我也會去革那些東西的命,望而却步則意味著背叛,這就是永遠革命的含義!」(《怡心園》.286 頁.上海譯文)
作者馬哈福茲自己是抱著一種人道主義去評論當時的埃及社會的。他認為,文要載道。所以,當他寫元千多頁的《開羅三部曲》後,埃及正巧真正獨立了,並廢除了國王而共和了,他竟再三考慮還要不要出版這套書。他怕社會已不再需要內裏的訊息。幸好他還是出版了,我們才能看得到這套鉅著。作者三番四次強調,他的作品裏可以不寫愛情、不寫任何主題,但一定會寫政治。他亦透過書中主角解釋:
「鑒於我國的政治狀況,寫文章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文章有目共睹、直截針眨時弊,所以是很危險的,尤其是上邊有許多雙眼睛盯著我們。而小說則有無數的表達方法,它是一種狡猾的藝術,當今已成為一種流行的文學形式,在不久的將來,將奪取文學界的首要位置。你難道沒發現,許多文學泰斗沒有一個不是通過創作--哪怕是一部小說來確立自己在這個領域裏的地位的嗎?」(《怡心園》.179 頁.上海譯文)

事實證明,他是對的,亦成功了。然而,終其一生,馬哈福茲都是一位富有人文主義精神的作家。他無黨派,反對激進極端的手法,評擊穆斯林兄弟會的原教旨主義者。就算他對社會主義充滿同情,他一生都沒有參加過共產黨。他只想利用藝術作出貢獻:
「藝術就是要表現人類世界,為此,文學家用自己的藝術在世界輿論戰中作出貢獻,藝術由他的手變成了世界鬥爭中的武器,藝術不可能是一項沒有用處的活動。」(《怡心園》.129 頁.上海譯文)
書中透過一家人來述說歷史的方法,很像電影《悲情城市》的手法,特別是鎮壓遊行的片段。對埃及上世紀生活的細節描寫,也讓我想起《歲月神偷》背後的精神。由於原著是阿拉伯文,橫豎看不懂,我決定看圖書館裏的中文譯本。原則上都算良好的閱讀經驗,只是讓那些超長的阿拉伯名字搞到頭昏腦脹!阿拉伯人的名字是由自己的名字,拼上父親的名字,再拼上祖父的名字而成。所以艾哈邁德.阿卜杜.嘉瓦德就是阿卜杜.嘉瓦德的兒子,阿卜杜.嘉瓦德又是嘉瓦德的兒子。艾哈邁德.阿卜杜.嘉瓦德的兒子變成凱馬勒.艾哈邁德.阿卜杜.嘉瓦德。然而,孫子為了紀念爺爺,又取他的名字,結果來來去去都是那些名字,A.B.C 跟 C.A.B 談天,A.C.B 又跟 B.A.C 逛街,往往看到一章的一半才記得誰是誰!不過,這也無損一個中國人去理解一個埃及人的世界,因為,我們的世界實在太相似了。

2010-03-10

Strange (奇特的一生)

我認為,最長的信就是那些推薦你看一本書的信。因為那意味著你要看完整本書才明白對方的意思,並作出回應。最近朋友就推了一本百多頁的書,結果我總算在書和書之間讀畢。那確是一本很特別的書,卻只在國內有發行,連英譯本也沒有。那是因為它本是俄文,而國內能翻譯俄文的譯者明顯比全世界都多。

那就是《奇特的一生》(This is Strange Life),乃是格拉寧 (D. A. Granin) 為俄國昆蟲學家柳比歇夫 (Aleksandr Aleksandrovich Lyubishchev, 1890-1972) 寫的傳記。柳比歇夫奇特之處並不在於他對昆蟲的研究,而在於他的博學與他一生完成了的工作。說「完成了的工作」,並不等於「成就」。比如說,他在 1967 年內便寫了 1,500 頁論文,沖曬了 420 張照片,讀完俄文書 50 本、英文書 2 本、法文書 3 本、德文書 2 本。為什麼我們會知道得那麼清楚呢?因為他一生都忠實地使用「時間統計法」,也就是不斷記錄自己如何使用著每分每秒,並每月每年總結一次,分析什麼值得做什麼不值得做,還為來年作出預算,務求將我們最寶貴的「時間」全都用在最有意義的地方。

無疑,這做法讓柳比歇夫有著驚人的生產力 (Productivity),那為什麼他名不經傳呢?那是因為他的學術工作主要是批判主流的思想,好聽點是學術界的良心,難聽點便是跟主流唱反調、自命清高、不合時宜的怪人。舉例,他其中一樣反駁的,竟是連教會都接受了的「進化論」。難怪他寫了那麼多,但能刊出的又那麼少。他亦不惜得罪權貴,指出農產欠收跟害蟲無關,而是因為地方政府的腐敗。結果他終其一生都只能成為一位外省小教員,還數次差點被逐出研究所。

朋友讓我讀這本書,也許是看得起我,以為我像柳比歇夫一樣規劃和珍惜時間,才能同時做那麼多無聊的東西。事實上,我的生活並沒有時間表。除了跑步,我甚至不戴手表。再者,我又怎敢和柳比歇夫相提並論。我是一個絕對入世、識時務的俗人,對學術更是得過且過、人云亦云。如果他朝有人肯刊登我的論文,要我寫什麼垃圾都成!和柳比歇夫的清高相比嘛,當然是俗不所耐。

如果「時間統計法」是柳比歇夫的秘密,那我的秘密就在《佛遺教經》:「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我一直不相信學校一天上七、八種不同課堂的教育法。讀書時,已喜歡不管老師在講什麼,也不管考試的範圍,自己一科一科、廢寢忘餐地讀完一整本一整本的書。還記得自己蹲在屋村公園讀那千多頁的有機化學,每晚蹲到凌晨,每晚讓警察懷疑是失蹤少年並查身份證,一直蹲到讀完為止。後來工作也是這樣,為了做一份標書,一坐五、六小時,不食不喝不動不大小便:那當然是十分不健康,更因為不斷用滑鼠畫設計圖,導致手臂神經劇痛。然而,「制心一處」,絕對能讓你完成比別人多的工作。

再說,讀完這本書,更覺世間的真人真事,往往比奇幻小說更有趣、更感人。難怪奧斯卡提名電影裏,不少都是真人真事改編,好像《不敗雄心》(Invictus)、《守護有心人》(The Blind Side)、《少女失樂園》(An Education) 等等。

2010-03-07

Marriage (紀伯倫論婚姻)

我最近在讀著一套阿拉伯世界的千頁鉅著,遲些會介紹。無獨有偶,朋友跟我分享了另一位阿拉伯世界的大師的一篇精彩作品,那就是紀伯倫 (Kahlil Gibran) 的《論婚姻》。我決定公諸同好。

You were born together,
and together you shall be forevermore.
You shall be together when the white wings of death scatter your days.
Ay, you shall be together even in the silent memory of God.
But let there be spaces in your togetherness,
And let the winds of the heavens dance between you.
你們一塊兒出世,也要永遠合一。
在死的白翼隔絕你們的歲月的時候,你們也要合一。
噫,連在靜默的憶想上帝之時,你們也要合一。
不過在你們合一之中,要有間隙。
讓天風在你們中間舞蕩。
Love one another,
but make not a bond of love:
Let it rather be a moving sea between the shores of your souls.
Fill each other's cup
but drink not from one cup.
Give one another of your bread
but eat not from the same loaf
Sing and dance together and be joyous,
but let each one of you be alone,
Even as the strings of a lute are alone though they quiver with the same music.
彼此相愛,卻不要做成愛的系鏈:
只讓他在你們靈魂的沙岸中間,做一個流動的海。
彼此斟滿了杯,卻不要在同一杯中啜飲。
彼此遞贈著麵包,卻不要在同一塊上取食。
快樂地在一處舞唱,卻仍讓彼此靜獨,
連琴上的那些弦也是單獨的,雖然他們在同一的音調中顫動。
Give your hearts,
but not into each other's keeping.
For only the hand of Life can contain your hearts.
And stand together yet not too near together:
For the pillars of the temple stand apart,
And the oak tree and the cypress grow not in each other's shadow.
彼此贈獻你們的心,卻不要互相保留。
因為只有「生命」的手,才能把持你們的心。
要站在一處,卻不要太密邇:
因為殿裡的柱子,也是分立在兩旁,
橡樹和松柏,也不在彼此的蔭中生長。

2010-03-06

Oscar (奧斯卡電影)

二月是一個完全沒有目標的一個月,卻不知不覺間看了不少書和電影,那是因為我總是跟隨「訊息」(Message):誰突然向我推介,我便去看看。結果竟然看了大部份今年奧斯卡提名的電影

其中一套是《少女失落園》(An Education)。網上那麼多朋友寫影評,我就不寫了。事緣倒是有趣:老友一天致電,神秘兮兮地告訴我必定要看這齣戲。驟耳一聽片名,加上他的語氣,還以為是色情片。卻原來是為了裏面描述一位「Killer」(情場殺手) 怎樣欺騙無知少女的感情。

我和這位兄台由幼稚園時開始認識,卻一直到中學畢業才熟絡,原因是之前除讀書,並沒有共同興趣。到了預科時,我們因為開始一起研究如何追女仔,竟變成死黨。不用說,最初都是失敗收場。我知,相比現在小學便濫交吸毒,我們是比較遲熟。我們竟等到十八歲才相約一起看人生第一套三級片!結果,由於讀男校,我們的知識只能來自那些不成材的日本卡通男主角,就是那些等二十集都未敢示愛的垃圾教材。熬了很多年,我們才學懂《少女失落園》裏兩個小時教完你的秘技。與其說那是少女的「教育」(An Education),倒不如說是男生必讀。那當然不是叫你有老婆還四處胡搞,只是在適當的時候說適當的話、做適當的事。簡言之,八個字:「欲擒先縱、欲拒還迎」。如果我有兒子,我一定不會讓他看什麼《橙路》、《相聚一刻》等垃圾,而讓他先看《少女失落園》!

不少朋友在看《寡佬飛行日記》(Up In The Air) 時都想起我。是的,那就是顧問的生活,也是我現已告別了的生活。其中,主角在機場幫那位新丁丟掉行李裏的雜物那一幕,我最深刻。當你要日以繼夜地出閘入閘,你自然會發展出一套高效率的習慣:零金屬、鞋易脫、少行李、不寄倉、電腦常待機等等。主角的看法是對的,亞洲人在這方面是最高效率的。

記得新年和表弟妹團拜時,大家問為什麼還要讀博士。我說想將來教書,離開商業社會,寧願嫌少點。這種想法,別人很難瞭解,以為是炫耀自己有錢、賺夠、甚至「嫌錢腥」。大家不明白,公司或客戶願意花這麼多錢請你,還讓你四處出差、住五星級酒店,他們一定要在其他地方賺回來。而無論我是做流程改造、IT 規劃、企業重組、積效管理、平台外判、抑或收購合併,最終的回報仍是來自精簡掉的人手。只不過,現實世界很少像電影一樣,那麼直接和血淋淋地面對被開除的員工而已。至於教書,則有點救贖的成份:彷彿可以帶來幫被裁掉的員工增值、讓他們重新找到工作的感覺。

其他的電影中,我是頗喜歡《拆彈雄心》(The Hurt Locker) 和《不敗雄心》(Invictus) 的。老實說,我是因為嘉芙蓮碧嘉露 (Kathryn Bigelow) 與占士金馬倫 (James Cameron) 之爭才看《拆彈雄心》的。同行的舊情人在與你同爭一個獎,不知是什麼滋味?當然,我知這種想法很幼稚。無論如何,電影初段我還怕是一套悶片,估不到後來還是越來越緊湊。我不懂電影,但純粹從娛樂性來說,是十分不俗了。

至於《不敗雄心》,那是由於朋友說摩根費曼 (Morgan Freeman) 跟曼德拉 (Nelson Mandela) 很像,我才看的。早就知到美國演員很專業,卻估不到摩根費曼連南非口音都學得那麼似!跟我以前的南非同事一樣難聽!當然了,電影的內容與訊息都是一流的。


談到訊息,最震撼和感人的,還是看了在公教進行社買回來的《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 of Calcutta)。她完全服從神的意思,不畏懼、不憂慮,燃燒自己,然後安全交托。如果一件善事,遇著障礙,她會認為是衪心中的時機未到,而不會怨恨連善事都阻礙的政府、居民、甚至教會本身。如果缺乏錢,她也不擔心,因為需要的時候,祂自然會給予。亦因為這樣強大的信心,她十分不喜歡規劃、組織、制度和系統。這對我來說,是很大的撞擊,因為我是一個會為生活過度規劃的人,而且還靠為大公司搞制度和系統為生。我忽然反思,我是否留下太小的空閒,讓祂的意旨承行呢?也許,祂就是想我像過去這個月那樣,學著即興點。


這又讓我想起,恐懼的人,無論是害怕失去工作、愛情、或財富的人,都是會變得越來越醜陋的。事事計劃,其實也是恐懼和缺乏安全感的表現。是時候添點信心了。

2010-03-01

Marathon (又一馬)

眨眼間二月又過去了。也許因為假期、天氣、老化,總之好像沒做過什麼有意思的事情,尤其提不起勁寫東西。不過,為了感覺自己的存在,即管簡單地記一記,先由昨天寫起吧。

所謂物以類聚,以前都不覺得有那麼多朋友跑步。自從自己開始跑馬拉松後,竟發現不少朋友有跑,在此希望昨天有跑的朋友都平安完成,成績理想。至於我,則違背了上年對自己的承諾,又發神經報了全馬 (麻煩來年找人阻止我)。結果在有史以來最濕熱的比賽天,在未起跑便已汗流浹背的清早,我便開始詛咒自己的決定。賽道經過了香港最貴的橋:昂船洲、青馬、汀九和長青,又經過無數條隧道,包括一滴風都無的南灣隧道、見到都反胃的西隧和充滿廢氣的畢打隧道等。吸收了上兩次的教訓,我不斷提醒自己:不要亂吃東西、不要飲電解液、不要停下步行、不要排隊小便、不要聽抒情歌曲、不要理會身邊加速或停下的朋友、不要胡思亂想神遊太虛等等。由於香港馬拉松有嚴格的時間限制,每十公里左右都有時限,超時便「出局」,被迫乘「回收巴士」返回終點;所以我出發前先將每個點的時限抄在手心,並訂下了一個卑微的願望,希望可以五小時內完成。

結果到五小時才完成了四十公里,還剩下兩公里要跑;但總算快過「回收巴士」,走畢全程。其中大部分都是走的,主要因為跑了三十公里後,行痛過跑,只好繼續跑,實在我都好想行 (或爬)。真的痛得不成時,便在路邊做瑜伽:什麼拜日式、蝴蝶式、貓式都做齊。我一邊在拜日,工作人員則在一邊提醒你,前面二十分鐘後關閘解封,請跑快兩步,壓力認真大!

一星期前我才在六度低溫下跑山頂,穿著風褸跑畢全程都沒流一滴汗,還要不斷擤鼻 (還讓大會拍下);真估不到,一星期後我竟要在廿幾度高溫下跑!不知道如果天氣好一點我能否如願五小時內完成。最記得在三號幹線回程時,太陽竟一度在烏雲背後現身;我當時心想:完了,立即又神遊太虛 (心理防衛機制)。幸好在我魂魄回來時已到了西隧入口,否則我現在也可能躺在醫院。不久又到了前年讓我爆粗的馬師道天橋。今年我早有心理準備,只是跟身旁的跑手苦笑了一下;但我們後面卻立即傳來一遍「普通粗」,因為緊跟著的是國內的隊伍,面對這條橋都忍不住爆出一連串普通話的咒罵聲。

沿途也有一些趣事:今年由於有練習 (明顯還是不夠),竟能跟著「鯊魚」跑,以「鯊魚」做領跑員 (Pacer)!當然,也因為今年太熱,穿著鯊魚套裝實在不能跑太快,我才跟得上。我又和「猴子」一起跑了一段時間,看見「猴子食香蕉」的奇景,還因此被引誘,破戒食了兩口香蕉!

不過也就只是兩口香蕉而已。結果回到家附近的茶餐廳,一口氣食了七十幾元下午茶:又叉雞飯又餐蛋麵,好像餓了幾天一樣。然後兩條腿才記得痛,一直痛到現在。

關於昨天,大概便是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