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20

Gospel of Judas (猶大福音)

最近《國家地理雜誌》播出了一個尋找與翻譯《猶大福音》的節目,引來很多討論。朋友們不約而同都對這個題目產生了些興趣。

很多人以為福音書只有正統的四本:Matthew (瑪竇、馬太)、Mark (瑪爾谷、馬可)、Luke (路加) 和 John (若望、約翰)。其實教會有紀錄的福音書共五十多部 (Gigot, 1909),而《猶大福音》只是其中之一。這些一般被稱為 Apocrypha (Reid, 1907) 的次經或偽經,以 Gospel of Thomas (多默、多瑪、湯瑪士福音) 最為有名,還曾被拍成電影《神蹟魔兆》(Mancuso & Wainwright, 1999)。至於《猶大福音》的爭論點,即 Judas (猶達斯、猶大) 乃是耶穌最親密的門徒,肩負交出耶穌的宿命,甚至不惜為此遺臭萬年,亦見於另一本著名小說與同名電影:《基督最後的誘惑》(Kazantzakis, 1998)。

這些論點,在早期教會是很流行的,特別是耶穌死後的一百至二百年之間;那時第一批門徒 (包括 Thomas 或 Judas 自己) 都過世了,也沒有誰會出來辨證真偽。難道 Judas 會在交出耶穌與吊頸自殺的倉卒之間,趕起一部書乎?很多也可能是像《基督最後的誘惑》般的想當然的創作而矣。

這情況一直持續到公元三百多年,教會不再受羅馬帝國抑制,並舉行「尼西亞公會會議」(Council of Nicaea),明定正統為止。

自教會將這些次經定為異端邪說 (heresy) 後,壟斷所有教育組織的教會便有效地消滅了市面上的「毒草」。直到近幾十年,人們發現了死海古卷和埃及的納.哈馬地文庫(Nag Hammadi Library) 後,這些古籍才重見天日。我手上最齊全的紀錄與翻譯,要算 Robert Miller (1995) 的 The Complete Gospels,此書正巧在復活節送了給倉海君作洗禮的禮物;當年香港還沒有售,要到 Amazon 訂購;據檸檬茶透露,今天你已可在「塔冷通心靈書舍」買到 (註)。

教會反對或不去承認的異端邪說,不外乎以下幾點 (如果你信仰薄弱,便不要看下去):

  • 耶穌的出生: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耶穌並非公元零年出生的,而是公元前約六年出生。至於聖誕節,其實是教會與以「拜日教」(或稱祅教) 為主流的羅馬帝國妥協,而一起慶祝的日子。聖誕節實在是太陽神的誕辰,因為那天是冬至,是日最短夜最長的一天,之後太陽神 (白天) 便越長越長了 (Smith, 1991)。羅馬的教會,亦因著這種妥協,而能罷黜百家,成為當時本來平等的五個教會的首領;羅馬的主教亦從此成為教宗。

  • 耶穌的兄弟:有說耶穌有兄弟 (Mt 12:46),就是後來留守耶路撒冷的 James (雅各伯),更有說,耶穌其實有雙胞胎 (見 Acts of Thomas; Internet Sacred Text Archive, 2002),就是「號稱狄狄摩 (Didymus) 的多默 (Thomas)」(「狄狄摩」就是雙胞胎),後來甚至出現了一個崇拜雙胞胎的教派。此說之所以大逆不道,乃是因為教會相信耶穌的母親是終身童貞 (雖然聖經只是說她在生耶穌的時候是童貞女)。

  • 耶穌的成長:傳說,耶穌幼時濫用神力,處死了玩伴,經父親教訓後才將他復活,並要向對方家長陪罪 (Miller, 1995)。十二歲後耶穌己超越了司祭與經師的見識,於是向東方出發,最遠達印度 (Prophet, 1988)。以至 Gospel of Thomas 有很多東方哲學的內容。

  • 耶穌的婚姻:不知為何,大家都認為耶穌是獨身的,可能既然今天的神父要獨身,當年做老大的也必定獨身罷?其實很少宗教領袖是獨身的。二千年前,人們很短命,二十歲便一定已立冠成人兼成家,再不成家便來不及看見子女長大。第一任教宗 Peter (伯多祿、彼得) 亦已婚,其岳母曾在福音裏出現 (Mt 8:14)。穆罕默德有共十一個妻子,佛祖就更是後宮佳麗三千人 (其父不欲其子如預言般出家,故設下了美人關)。那為何耶穌不能呢?

  • 耶穌的女人:關於婦女,又有很多說法,包括聖母瑪利亞 (Mary) 乃是女神崇拜的延續,或是瑪利亞.瑪達肋納 (Mary Magdalene) 是耶穌的原配,而在「加納婚宴」(Jn 2:1) 裏,耶穌便是因為身為新郎與主人,所以要變水為酒待客 (否則關他和他母親啥事)。亦有說法,謂瑪利亞.瑪達肋納乃 Benjamin 支派之後,而耶穌則是 Judah 支派之後,恰恰是以色列最早兩個皇帝 (Saul、David) 的後裔。如能結成夫婦,則能團結十二支派對抗羅馬統治云云 (Baigent, Lincoln, & Leigh, 1982)。此亦是現在甚流行的《達文西密碼》(Brown, 2003) 的寫作背景。姑勿論是否屬實,後來教會的男性領袖排斥女性領袖,卻是有見於《瑪利亞.瑪達肋納福音》(Gospel of Mary Magdalene; Miller, 1995),以至今天男性獨占所有神職的局面。

  • 耶穌的使命:有說耶穌是來為地上的王,但無奈起義失敗,故他的死刑與罪名是實至名歸。政教合一一直是游牧民族的理想,而穆罕默德則是成功的例子 (Baigent, Lincoln, & Leigh, 1988)。

  • 耶穌的死亡:關於耶穌的死,一個異端說法便是今期的主題:Judas 是聖人。但最異端的說法莫過於耶穌其實沒有釘在十架上,而死的是另有其人!記載此事的,竟是另一本經典《古蘭經》(4:157):「又因為他們說:『我們確已殺死麥爾彥之子麥西哈‧爾撒,真主的使者。』他們沒有殺死他,也沒有把他釘死在十字架上,但他們不明白這件事的真相 (And their saying: Surely we have killed the Messiah, Isa son of Marium, the apostle of Allah; and they did not kill him nor did they crucify him, but it appeared to them so)。」那耶穌去了哪?據說祂後來在公元七十三年領導以色列人起義時戰死了 (Baigent, Lincoln, & Leigh, 1988)。

現在看來,Gospel of Judas 又算什麼?更誇張、更能產生所謂「信仰危機」的資訊,實在俯拾皆是。我這裏只是就我所記得的隨意寫寫,二千年來還有很多不同的謠言與「創作」。活在二千年後的我,並不覺得辨明真相是人生最重要的任務,你亦不用急於反駁;反之,你的信仰對你的生命有什麼影響才是最重要。就算耶穌曾好像正常人一樣結婚產子,那亦無損祂教誨的重要性。更何況,以上的說法,有很多可能是隱喻,好像所謂「雙胞胎」,可能是神智派 (Gnosticism; Arendzen, 1909) 一個思想的比喻。關於神智派的思想,其實還有很多可以寫的,等我有空寫「新紀元運動」(New Age Movement) 時再談。

Reference:
Arendzen, J. P. (1909). Gnosticism. The Catholic Encyclopedia, 6. Retrieved from http://www.newadvent.org/cathen/06592a.htm

Baigent, M., Lincoln, H., & Leigh, R. (1982). Holy Blood, Holy Grail. Bantam Doubleday Dell Publishing Group.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0440136482

Baigent, M., Lincoln, H., & Leigh, R. (1989). Messianic Legacy. Dell Publishing.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0440203198

Brown, D. (2003). The Da Vinci Code. Doubleday Publishing. Retrieve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0385504209

Gigot, F. E. (1909). Gospel and Gospels. The Catholic Encyclopedia, 6. Retrieved from http://www.newadvent.org/cathen/06655b.htm

Internet Sacred Text Archive. (2002). Christianity. Retrieved from http://www.sacred-texts.com/chr/index.htm#gnostic

Kazantzakis, N. (1998). In P. A. Bien (Trans.), The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 Simon & Schuster Adult Publishing.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068485256X

Mancuso Jr., F. (Producer), & Wainwright, R. (Director). (1999). Stigmata [Motion picture]. United States: MGM Pictures.

Miller, R. J. (1995). The Complete Gospels. Polebridge Press.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0944344496

Prophet, E. C. (1988). The lost years of Jesus: Documentary evidence of Jesus' 17-year journey to the east. Summit University Press. Retrieved from http://www.amazon.com/gp/product/091676687X, see also http://www.reluctant-messenger.com/issa.htm

Reid, G. J. (1907). Apocrypha. The Catholic Encyclopedia, 1. http://www.newadvent.org/cathen/01601a.htm

Smith, H. (1991). The World's Religions: Our Great Wisdom Traditions. HarperCollins.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0062508113

Bibliography:
The Gnostic Society. (2005). The Gnostic Society Library. Retrieved from http://www.gnosis.org/library.html

註:如你身在香港,很多天主教的書籍,包括次經,皆可於「塔冷通心靈書舍」買到,地址:油麻地彌敦道 523 號禮基大廈一樓 AB 室。

2006-04-09

Slogan (口號)

相信你早已知道誰是喬治.奧維爾 (George Orwell)。就算忘了,總也記得他寫的《動物農莊》(Orwell, 1944) 和《一九八四》(Orwell, 1949)。特別是《一九八四》,任誰讀過都會留下深刻印象;Orwellian 一詞更已變成一個代表極權主義的形容詞。書中的社會是由一個叫「英社」的黨專政,由「老大哥」領導,並用三句很有智慧的口號來教育人民:「戰爭即和平,自由即奴役,無知即力量」(War Is Peace, Ffeedom Is Slavery, Ignorance Is Strength)。不用看《一九八四》,只要仔細思考,你也能領會這三句口號的精彩之處。時至今天,仍有很多政治領袖用類似的方法去治理國家。且說「戰爭即和平」,為了和平,美國不能不冷戰;蘇聯瓦解,不得不打伊拉克;侯賽因倒台後,不得不向全球恐怖份子宣戰。總之,戰爭即和平。人們卻因為「自由即奴役」而「逃避自由」(Fromm, 1994),繼續選這些白痴領袖,以至出現紀錄今天仍然存在的荒謬政策的網站 (Jura, 2006),甚至有一個叫「老大哥獎」每年在全球各地頒發。

之所以會提起《一九八四》,是因為有天我和一位現已定居泰國的多年友人兼同事談起「新話」(Newspeak)。《一九八四》裏曾說,用縮寫能將一些文字的意思扭曲。譬如「納粹」(Nazi),是「國家社會主義」(Nationalsozialistische) 的簡稱,和其他國家的社會主義並沒有原則上的分別。然而憑著縮寫成「納粹」,德國人便也忘了本來的意思,只記得是好東西,卻借用了來提倡民族沙文主義,開始迫害其他民族。

我們回想,其實我們任職的跨國企業,絕對少不了《一九八四》裏的機制,否則怎可能控制那麼大的機構?我們用的縮寫,多至公司要特別建造一個網站來翻查。我們的電腦系統都配備即時對話的軟件,變相讓老板隨時監察你上班下班的時間;隨著科技發達,我們什麼時候收電郵、電腦內安裝了什麼軟件、每天到過什麼網站等等,全都紀錄在案:真是「老大哥在看著你」(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

黃仁宇博士 (1997) 也曾說過,以前的皇帝相信,要管治中國這麼大的土地,靠法治是不行的,一定要從民風 (即文化) 著手,宣揚孔孟思想、傳播孝悌精神云云。

可能工作壓力大,我和友人亦開始自創「新話」,諸如「壓力就是快樂」(Pressure Is Pleasure) 等等。誰知正當我們高興地在閒聊時,公司又出了一句「新話」:「用更少 (資源) 做更多 (工作)」(Do More With Less)

Reference:
Fromm, E. H. (1994). Escape from freedom. Henry Holt & Company.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0805031499

Jura, J. (2006). Orwell today. Retrieved from http://www.orwelltoday.com

Orwell, G. (1949, 2004). 1984. 1st World Library.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1595404325

Orwell, G. (1944, 1996). Animal farm. Signet Classics.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0451526341

黃仁宇 (1997, 2004).《萬歷十五年》.北京:三聯。

2006-04-08

Cities (城市印象)

上星期在印尼雅加達開會,工作時間朝九晚九,晚上在酒店還要清理堆積如山的電郵直到夜深;所以這星期在台北工作,又有機會到忠孝敦化逛逛,彷如回到天堂。

淡水台北市是繼曼谷以後又一個我很喜歡的亞洲城市。台灣也是全亞洲除了香港以外,唯一一個四處張貼繁體中文字的地方。在曼谷,我特別愛到暹羅廣場 (Siam Square) 信步閒逛;而在台北,相似的地方在忠孝敦化站一帶。在這兩個地方,充滿創意的人將他們的心思都放在他們的小店裏,營造出一種藝術的氣息。這些心思,幻化成一間又一間的主題餐廳和精品小店,令人目不暇給,更常常不禁莞爾。忠孝敦化區附近的「金石堂」和「誠品書店」,更是讓濃濃的文藝氣息襲人而來。

度小月與一年前比較,忠孝敦化區有不少小店都結束了,但更新更有趣的店子又開了。工作不同旅遊,不能走馬看花地四處去,一來時間有限,二來下班後身心俱疲,所以一般都是「定點深度」旅行。忠孝敦化是忠孝東路與敦化南路的交會點,與忠孝路垂直的叫巷,與忠孝路平行的叫弄,而我則常在這些巷弄之間找到很多特別的店子:好像門口有一排電單車 (台灣人叫機車或摩托車) 的時裝店,賣的都是哲.古華拉的 T-Shirt;又好像門口幾乎給藤蔓掩蓋的香薰店,坐在櫃台的是兩隻熊啤啤。

陽光空氣花和水至於嗜吃的我,醉心的依然是各家大小餐廳。它們的名字便已夠新奇,諸如「紅九九」(火鍋店)、「菜真的很香」(海鮮店) 等;門面就更拍案叫絕,有用火車軌做入口的,有大笨象公仔坐著裝客人的,有像七十年代戲院一樣貼滿海報、甚至有售票處的。我個人最喜歡的,是一間叫「陽光空氣花和水」(Sun-Nature) 的餐廳,單是名字便已賞心悅目,能在店裏的梳化喝杯咖啡、聽聽音樂、看看書,便不難明白為什麼這裏的項目總是會延期完成了:不竟沒有什麼值得趕著做的吧?

牛爸爸牛肉麵中國歷史述說的,大都是文弱書生一次又一次南遷的故事,故江浙文風不少都來台了吧?這裏的書都美一點多一點,音樂人亦全能一點,食物也就講究些吧?從「度小月」的 NT$ 50 (約 HK$ 12) 一碗肉臊麵,到「牛爸爸牛肉麵」賣到 NT$ 3,000 (約 HK$ 730!) 的牛肉麵,都一樣有名。數千元一碗麵我自問吃不起,但卻試食了 NT$ 300 (HK$ 73) 一碗的那款牛肉麵,感覺好像吃了個牛排餐,離開時大有肚滿腸肥之感。據說那碗三千元台幣的牛肉麵用的湯底,一條牛才能熬出三碗。如果你想試,可以用 NT$ 80 (HK$ 20) 買兩茶匙加進你的麵裏。廉價的食市也是俯拾皆是。公司同事帶我去午餐,便選了間火鍋店。我生平第一次午飯時間食火鍋,一個有菜有肉有飯有無限酸梅湯任飲的火鍋餐,才 NT$ 150 (HK$ 37),實在無得頂!

公幹總是來去匆匆。如果有時間,實在應該再到淡水一遊,感受一下夕陽斜照下、咖啡香氣中、淡淡的一點點浪漫。

淡水

Try Again (再接再厲)

弟,你見過的齊白石四點流鬚,我找不到,只好想當然矣。這次總算滿意,明天交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