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17

Being (木並不存在)

「木」並不存在。枱上的木碗、手裏的木筷、坐著的木椅都存在,「木」並不存在。

「樹」並不存在。窗外的橙樹、園裏的松樹、門前的影樹都存在,「樹」並不存在。

由不存在,變成存在,就是把「樹」這個「概念」跟「木」這種「材料」結合在一起。然而,是什麼把它們結合的呢?

木椅是匠人用斧、鑿、銼等工具,加上心思勞力做出來的。那松樹呢?松樹的匠人在哪?

科學家說,是「隨機」。大爆炸時,不同的「材料」隨機組合。沒有成形的,自然消失。「恰巧」成形的,變成越來越複雜的結構。

不同的結構,又「隨機」地進化,「恰巧」變成了生命。生命繼續「隨機」變化,在數以億萬計的可能下,在簡單的汰弱留強下,「恰巧」孕育出智慧。

科學家迷信「隨機」。他們相信如果我們把一疊樸克牌拋向空中,只要拋很多次,總有一次落下時排成同花順。

道家不想這個問題。由無到有,只是三個字:「無生有」;由簡單演變成複雜,也只是四個字:「三生萬物」。如果這一刻的「無」,能生出下一刻的「有」,那這一刻的「有」,亦能隨時隨地變成「無」。今天你身邊的一切,明天隨時隨地消失無踪。因此不要執著,不能執著。

佛家認為,「樹木」跟本不存在。「樹木」是因緣和合而生,是陽光空氣與水相遇,是樹幹樹葉樹根的集合,拆開來便不是「樹木」。但為什麼樹幹樹葉樹根會集合在一起?為什麼陽光空氣與水生出的是一棵樹而不是一匹馬?有佛學家提出,那是因為種子有「樹」的「自性」,因此不會變成馬。又有佛學家提出,上一刻的存在是下一刻存在的因,下一刻的存在是上一刻存在的果。剎那生滅。這些都無法解釋為什麼「自性」能由無到有?為什麼上一刻的存在在下一刻又會消失?

神學家認為,由「樹」變成「窗外的橙樹」,多了一個東西。他們叫這個多了的東西「存在」。今天的花朶明天變成塵土,是因為「花朶」失去了一個東西:它失去了「存在」。儘管這朶花仍然存留在我們的記憶裏,這朶花確實已不存在。這個叫「存在」的東西,他們稱之為「神」。

因此,「神」不是一個長著長鬍子的爺爺,也不是在創世時的鐘錶設計師,在啟動鐘錶後便撤手不管。「神」是每分每秒在供應著「存在」這東西的源頭,也是想出「樹」或「馬」等概念的設計師,亦是把松樹造出來的匠人。所以,討論「神是否存在」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只要把「神」定義好,命題便變成「存在是否存在」,即「X = X」。

「新紀元」經常把整個世界與存在等同「神」,這就墮入了泛神論,一花一草都變成了神。然而,世間萬物都在變化,都在向著真善美前進;「神」卻是「真善美」的標準,是完美,亦因此永恆不變。不變的東西不能等同會變的東西。所以世間存在物不等於神。神是世間萬物背後的「存在」,是一匹馬有而獨角獸沒有的那東西,是無中生有的力量。

近代哲學家認為,神是人想像出來的,目的是讓自己感覺良好。馬克斯因此主張信仰是窮人的鴉片。也許,一個救苦救難的神是人的想像,一個推翻地上暴政的神也是人的想像,但「存在」並不需要想像。

在聲稱自己是「信神者」或「無神論者」前,在與人家辯論前,先把「神」定義好是最重要的。

2016-11-13

Will (願)

早前因緣拜訪了一間很特別的公司:《溫暖人間》的編輯部.承蒙創辦人吳總編與他太太的厚愛,我與朋友很榮幸能與編輯部同仝共享了一頓美味的住家素食,菜式都是由公司的廚師研發的.他們曾把菜譜輯錄成書,吳總編更特別向我保證曾親嚐書中每道菜,絕無虛構.有興趣的朋友可在到他們的網站訂購《素便當,好好吃!》

自己色弱無法搞烹飪,故並無買食譜,但卻破例買了兩本實體書 (近年買的書都是電子書).一本是我藏文老師侯松蔚教授的《顯密佛法淺談》,主要是捧捧場;另一本是《念佛與西方淨土》,主要因為其中一位作者是我中學時的偶像之一:潘宗光教授.

中學時的我,醉心電子電腦工程,由中二開始便苦讀大學程度的《電晶體大全》,研製 TTL/CMOS 電路設計,更用一台 Apple II 和鴨寮街的破銅爛鐵,參加聯校科學展覽,比賽了四屆,得過季軍.早期的評審便有潘教授.以潘教授的科學造詣,信佛不出奇,奇就奇在他最後選擇了「淨土」.我曾在這裏解釋過,「淨土」就是一種像基督教一樣的「他力」救贖.不過潘教授說得很對:「末法時代的眾生很自我,自以為很了不起」,所以「淨土」雖然簡單,卻反而是「難信之法」.道理和只有變成小孩才能進入天國一樣.

百忙中仍想寫點東西,是因為讀到書中安徽宏願寺淨宗法師的一句話.淨宗法師認為,小乘佛法就像種子,內裏蘊含了大乘的基因;而這些基因之一,就是「對願力的崇拜」.在大乘裏,有很多著名的大願:阿彌陀佛憑四十八個大願,生起了整個西方淨土、藥師佛發了「眾病悉除、轉女為男」等十二個大願、地藏菩薩則發了個「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像毒咒一般的願.這些願其實是什麼?就是菩提心,就是慈悲,就是愛,愛眾生的愛.

我最近除了新的崗位工作繁重外,更因為在研讀《神學大全》,所以無暇筆耕.不過,這句「對願力的崇拜」,讓我想起《神學大全》第一部裏天主聖三的定義:父是創世的第一因,在祂內有兩種「運作」(Operations):一是「念」(Intellect),而另一種,就是「願」(Will).當父的思想裏出現一個念頭時,這「念」會變成一個說出來的字,這就是「聖言」,也就是子.父藉子創造萬物;萬物都本是父的念頭.這就等於《華巖經》裏「心如工畫師」的意思.至於「願」,這是父和子在萬物裏種下的向真善美推進的力量,是神對萬物的愛,是祂呼出的一口氣,也就是聖神或聖靈.所以在《神學大全》裏,聖子與聖神,被定義為「聖言」與「旨意」,或「智慧」與「愛」,也就是佛經裏四處就是的「念」與「願」、「般若」與「淨土」.

順帶一提,讀《神學大全》時,由第二到第四十三個問題都是在討論三位一體的奧秘,過程只能用「波譎雲詭」來形容,差點讀到一夜白頭.有天我忽然記起自己小學時,無端端想,三位一體不也就是水、冰和水蒸汽一般的概念,為什麼竟有那麼多的討論與異端?於是竟然就用水、冰和水蒸汽的譬喻寫了篇幾百字的稿,投了去《公教報》.那不用問,當然沒有刊登啦!現在回想還是覺得很好笑.

2016-10-15

The Three-Body Problem (三體)

很久沒有讀完一套長篇小說,更加久的,是沒有被一本書如此深深地震撼,以至掩卷後的兩、三天裏,什麼書都不想讀。

把這套書歸類成科幻小說,雖然沒錯,但卻大大眨低了它的價值。如果讀《紅樓夢》讓你得到清代百科全書式的知識,那這套書等於是當代物理科學、天文學、社會學、心理學、道德哲學、歷史哲學、以至文學的百科全書。每次讀到一本這樣的作品,就會想起以前友人說:自己讀的書還遠遠不夠,那談得上寫作。

這套史詩式的鉅著,就是賣得火紅的《三體》。這個絕對有資格寫書的,是作者劉慈欣先生。


坦白說,我剛開始讀了首十分一時,差點想放棄。然而,到了第二部的時候,已是欲罷不能。到了最後一部,幾乎是廢寢忘食地讀完。在故事剛開始時,三體世界的構想是頗有趣的,作者特別用了電腦遊戲來比喻,但未至於很精彩。到了面壁者與破壁者的出現時,我已經開始拍案叫絕。當然,這需要對一些科學知識的掌握。我相信只要花點時間與耐性,對一般人來說是不會太難的,也達到作者普及科學的知識的目的。然而,到了未日戰,我已經對作者的想像力與所運用的理論物理學嘆為觀止。當我以為不可能再更厲害時,作者卻無端端加插了三個童話故事,故事卻隱藏了極深奧的理論。太陽系的最後結局完全是意料之外,以至我一點都不想在這裏劇透。

套用作者自己的說法,全書寫法採用了「宏微觀」:他能很仔細地描寫太空城的生活、未來人的衣著、太空船的設計、在接近光速飛行時窗外的風景等等。每一個細節都讓人嘖嘖稱奇,彷如親歷奇景。

坦白說,網上有關這本書的情節與討論已經汗牛充棟,我是不想再在這裏重覆。我猶豫再三,才寫這篇,只是因為我發現還有朋友未聽過此書,因此我特別在這裏推薦一下。在面對個人的死亡、人類的滅絕、太陽系的消失、甚至整個宇宙的災難時,我們會被迫思考一些從來不用思考的極深刻的哲學問題。當書讀完,回過神來重新在為五斗米籌謀時,一切已變得虛幻而不真實。

2016-09-23

State (狀態)

經常聽運動員說他們今天不在狀態。其實除了運動,不少活動都需要先進入狀態。

友人為香港建築師學搞了個展覽,叫「築.自室貳之家−城÷」,有很多很有心思亦有訊息的展品。我下班時專誠去參觀,才發現自己不在狀態,走了一圈卻什麼都看不見。於是我在門外收斂心神,清空腦袋,再走一遍,才頓然感到趣味橫生,處處發人深省。特別是有關籠屋的「愛麗絲夢遊香江」,我很喜歡。離開時很警覺過去這段時間太專注工作,也許已錯過了很多東西。


除了欣賞藝術要在狀態,讀哲學更一定要在狀態。這麼多年來,我都可以隨時隨地讀書,包括等人等位等飛機、在家在街在廁所,只要有五分鐘空隙,我便能跳出這個世界,進入另一個世界……但哲學不可以。我翻譯完《中論》後,開始挑戰聖多瑪斯.阿奎那的《神學大全》。針對同一個問題,如靈魂、時空、相對空等等,龍樹和阿奎那都有很獨到的見解。如果能像《當約伯遇上維摩詰》那樣寫出《當龍樹遇上阿奎那》,則將會是印歐哲學能併發出最壯麗的火花。然而,當我每次拿起《神學大全》,都無法把字讀進腦裏,因為不在狀態。結果也是要找個地方,收斂心神,差點要沐浴焚香才能返回狀態。

其實在不同的場景,面對不同的人,擔當不同的角色,都需要先進入狀態,否則只能走馬看花、水過鴨背,過一個行尸走肉的人生。

2016-08-19

Drama (當約伯遇上維摩詰)

《約伯傳》與《維摩詰經》,分別代表猶太智慧傳統與大乘般若文獻的高峰。兩本原著都充滿戲劇性,也隱含了深刻的道理,為世間眾多苦難,特別是義人與菩薩遇上的苦難,作出了分析,並提供了解脫的方法。我有天不禁想,如果約伯遇上了維摩詰,一個真病一個假病,那會併發出怎樣的火花呢?

於是數年前,我開始構思寫一個劇本,叫《當約伯遇上維摩詰》,卻一直沒有時間實行。直到最近,終於把這稿子寫出來,卻是雷聲大雨點小,明明厚厚的兩部經書,竟被我濃縮到只剩七頁,只能怪我懶。真拿來作劇本看是不成了,那就在這裏和大家分享吧。

隨帶一提,由於我的老外朋友 Michael Edge 對佛學很有興趣,我於是把劇本譯成英文給他看,他竟花時間為我校閱。不想浪費他的心機,我把英文版也一併放到以下的連結:

中文版:《當約伯遇上維摩詰》

English: When Job Meets Vimalakīrti

2016-08-04

Metaphysics (形而上學)

「形而上學」(Metaphysics),字面是指在「物理」(Physics) 或泛指科學以外的知識。我們的所謂知識,分成兩類。第一類,是「自然科學」(Natural Science),有關物質 (Matter) 與變化 (Motion)。第二類,是數學 (Mathematics)

有關物質的知識,主要是命名、分類與屬性。紅色的這顆,名叫蘋果;橙色的那顆,名叫橘子。蘋果與橘子,均屬於水果。但凡水果,都有汁,是水果的屬性;紅色則是蘋果的屬性。把個別的蘋果,概念化成泛指全世界所有蘋果的「蘋果」這個概念,叫「抽象」,亦即把蘋果與蘋果之間並通的形象或屬性抽出來。再高一級的抽象,就是把蘋果與橘子的共同屬性抽出來,成為「水果」這個概念,而「水果」的屬性,將能被套用到全世界所有個別的水果上。這樣不停地抽象下去,最高級的抽象概念,就是「存在」。「存在」要能被套用到所有物質上,就不能有任何屬性,因為屬性是把一個物質從另一個物質裏區分開來的方法,如顏色是把紅蘋果與青蘋果這兩個概念區分的方法。對「存在」的研究,叫「本體論」(Ontology)

有關變化的知識,主要是由「因果」構成的。在物理上,質量是因,重力便是果。在化學上,鈉和氯是因,鹽便是果。在生物上,細菌是因,病便是果。由鈉和氯到鹽,是一種變化;由健康到生病,也是一種變化。這種研究,叫「自然哲學」(Natural Philosophy)。小孩子會不斷問「為什麼」,這是人類天性裏對「因」的追求。變化,離不開物質。所以兩者合稱「自然科學」。

如果我們把世間的變化抽象出來,遠離物質的話,那就變成「數學」。一個蘋果加兩個蘋果,變成三個蘋果;一個橘子加兩個橘子,變成三個橘子。反正一加二,就是三,不管指的是什麼物質。這個能與物質分離地研究的 (拉丁:separatio),純粹是「變化」,也包括邏輯推理等,就屬於「數學」。

與「物質」與「變化」都分離的學問,例如「非物質」的上帝與天使等,亙古不變,傳統上屬於「神學」(Theology)。「數學」因此被認為是介乎「自然哲學」與「神學」中間的學問,也是橋樑,特別是有關邏輯推理等應用,在我們無法直接接觸和經驗到神的限制下,是我們唯一能用來間接瞭解神的工具。

現在,問題是,究竟什麼知識屬於「形而上學」(Metaphysics) 呢?

首先,對「存在」的研究,即本體論,本身的對象雖然是沒有實體的抽象概念,但這些概念或所謂「共性」(Universal;即佛家的「相」),仍是從物質推斷出來的。這個「存在本身」(拉丁:ipsum esse) 的另一個名字,就是「神」。那豈不是在說所有存在的東西,包括你我,都是神?不是的。神是一切存在背後的原因,祂每分每秒都在提供「存在」這屬性,讓一切繼續存在,因此祂不可能是存在的世界的一部份。行星是因為太陽的引力而公轉的,太陽不可能也被自己的引力推著轉。太陽消失,行星便飛散隕歿;「存在」消失,世間一切便會消失。如前述,「存在」不可能有屬性。沒有屬性的「存在」是全世間最單純的,不可能由物質合成出來,否則便會有物質的屬性。不可能被合成的「存在」也就不能被分割,因此不能散居於不同的存在體裏,也所以「存在」本身必然是唯一的。「存在」是一個動詞,不是名詞,是一個現在進行式。「存在」,就是「神」。

至於對變化或因果的研究,主要是尋找眾因之因的「第一因」。掌握一個現象的因,就是掌握這個現象的知識。掌握一個「共性」的因,就掌握了更多知識,因為結論不單能套用在一顆蘋果上,而是全世界所有蘋果,甚至所有水果上。越是高級別的「共性」,越推得前的「因」,便越遠離世間物質,越是「非物質」。因此,掌握所有物質共性的終極「共性」,即「存在」,以及產生所有因果變化的「第一因」,就是掌握了所有「非物質」與最終極的知識,即所謂「智慧」,也就是「神」。「神」同時作為「存在」與「第一因」,代表祂並不是世界的設計者,在大爆炸的一刻把自然定律設定好便從此徹手不管。「神」是讓世間一切存在繼續存在的因,祂提供了「存在」這個屬性與原因。

因此,「形而上學」就是研究終極物質或「存在」的「本體論」,也是研究終極變化或「第一因」的「自然哲學」,亦是研究終極遠離物質或「非物質」的「神學」。這就是《神學大全》(Summa Theologiae) 的作者聖多瑪斯‧阿奎那 (St. Thomas Aquinas) 以亞里斯多德 (Aristotle) 為基礎推論出來的結果。

如果我說這個世界有神,信者得救,而你就信了,這是迷信。能夠傳承千年的信仰,都是智信,也就是能把理性 (Reason) 與信心 (Faith) 結合的信仰。既然神賜予我們理性,而且眾生之中只有人類獨有,那便是一條通往神的路。這條路,叫「自然神學」(Natural Theology)。不過,信仰裏也有無法透過理性掌握的所有的真理,例如三位一體、道成肉身等等,則需要啟示 (Revelation),也就是《聖經》存在的原因。

研究形而上學或神學的目的,也就是「認識神」、「尋找智慧」或「觀照存在」,端視乎你喜歡那一個啟示的說法而已。

2016-07-26

Islam (伊斯蘭)

在每天都有恐怖襲擊的今天,不少人對「伊斯蘭」(Islam) 有很多誤解。「伊斯蘭」的意思是順從與皈依真主,因此舊稱「回教」。伊斯蘭教徒亦叫「穆斯林」(Muslim)

伊斯蘭教是亞伯拉罕諸教之一,與猶太教和基督教信仰同一個神,有著同一位祖先:他就是亞巴郎、亞伯拉罕 (Abraham) 或易卜拉欣 (Ibrahim)。伊斯蘭的經典則是《古蘭經》(Qur'an),是天使加俾額爾、加百列 (Gabriel) 或吉卜利里 (Jibril) 誦讀給先知穆罕默德聽的。「古蘭」的意思就是誦讀。亞巴郎 (為免麻煩,以下全用思高聖經翻譯) 當年有位妻子叫撒辣 (Sarah),又有一位「非傭」、來自埃及的婢女,叫哈加爾 (Hagar)。由於哈加爾先有孕,生下了依市瑪耳 (Ishmael),聖經說她「看不起自己的主母」(Gen 16:4),即「妹仔大過主人婆」,於是被主母撒辣趕走了。後來撒辣生了依撒格 (Isaac),成了猶太人的祖先,最後誕下了耶穌。至於依市瑪耳,神說要「祝福他,使他繁衍,極其昌盛。他要生十二個族長,我要使他成為一大民族」(Gen 17:20)。這個「大民族」就是阿拉伯,最後誕下了先知穆罕默德。因此,猶太人與阿拉伯人、基督宗教與伊斯蘭教,其實是兄弟。我查過族譜,先知穆罕默德是耶穌誕生後六百年,晚耶穌四十四輩的疏堂侄孫。也因此,《古蘭經》並不反對猶太教與基督教,它把亞巴郎、梅瑟 (Moses)、耶穌等都稱為先知,即神的使者 (The Qur'an 2:87; Bewley & Bewley, 2011)

我確已把經典賞賜穆薩 (梅瑟),並在他之後繼續派遣許多使者,我把許多明証賞賜給麥爾彥 (瑪利亞) 之子爾撒 (耶穌),並以玄靈 (聖神) 扶助他。

We gave Musa the Book, and sent a succession of Messengers after him. We gave 'Isa, son of Maryam, the Clear Signs and reinforced him with the Purest Ruh.

並把這些信唯一真神的信徒稱為「信奉天經的人」(People of the Book; The Qur'an 3:65)。這個天經,包含了《討拉特》(Torah)、《引支勒》(Injil) 和《古蘭經》。《討拉特》就是舊約《托辣》或《梅瑟五經》;《引支勒》就是新約福音。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史上唯一一段三教和平共融的時候,就是伊斯蘭統治西班牙安達魯西亞 (Andalucia) 的時候。那時候猶太人能在西班牙安居樂業,讓猶太哲學迅速發展,出現了像邁蒙尼德 (Moses Maimonides) 等大師;也因為伊斯蘭保留了亞里士多德的哲學,才會有聖湯瑪斯.阿奎那 (St. Thomas Aquinas) 的《神學大全》(Summa Theologiae)。可以說,沒有伊斯蘭當天的寬容,就沒有今天的神學。

此外,在公元六百年時,全球民智還未開發的年代,先知穆罕默德所提出的人道主義是超越時代的,比西方的啟蒙運動早了千多年。首先,他是第一個提出要提升女性地位的領袖。他要求遺產不止要分給兒子,也要留給女兒 (The Qur'an 4:11)。他不容許人們把剛誕下的女兒殺掉 (The Qur'an 16:58-59, 81:8)。他不容許男人休妻後卻不讓前妻再娶 (The Qur'an, 33:4),也不得取回聘禮 (The Qur'an 2:229)。如果兒子需要喂哺但父親卻休了母親,父親需發工資給前妻,因為養育孩子是父親的責任 (The Qur'an 2:233)。這些律例,在全球女人地位都和貨物一樣低的年代,是極為罕見的。就算在今天大家為了贍養費而對簿公堂的年代,也發人深省。

要求女子蒙頭的說法,其實只是先知為了保護女子的建議 (The Qur'an 33:59),所以如果附近不會有男人對女子不利,女子就不用這樣保守 (The Qur'an 24:31)。而且,阿拉伯原文「adna al-jilbab」是俚語,意思是不要太暴露,並沒有「包裹」的意思。伊斯蘭教的確讓教徒娶最多四位妻子,但有條件,就是要能公平對待她們,不能貪新忘舊 (The Qur'an 4:129)。先知穆罕默德自己也不能例外,被神親自訓諭不能多娶美女 (The Qur'an 33:52)

除了女權,又因為阿拉伯的先祖哈加爾是黑人,所以從來沒有種類歧視,黑人白人一直和平共處。伊斯蘭提倡的動物權益也是超越時代的。《古蘭經》要求屠宰動物必須人道:「禁止你們吃自死物、血液、豬肉,以及誦非真主之名而宰殺的、勒死的、捶死的、跌死的、觝死的、野獸吃剩的動物……凡為饑荒所迫,而無意犯罪的 (雖吃禁物,毫無罪過),因為真主確是至赦的,確是至慈的。」(The Qur'an 5:3)。在先知穆罕默德的《聖訓》(Hadith) 裏,連殺死螻蟻都不許,因為它們的存在也是在榮耀神。

很多人認為伊斯蘭好戰,並用武力威脅迫使其他信徒轉信伊斯蘭教。這是大錯特錯。儘管先知穆罕默德在被麥加人迫害時也有這樣想過,但神並不容許他這樣做,不斷要求他有耐性。《古蘭經》只讓信徒用武力自衛 (The Qur'an 2:190, 22:39)。當先知穆罕默德為了傳教而焦急時,神這樣說 (The Qur'an 10:99)

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信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

If your Lord had willed, all the people on the earth would have believed. Do you think you can force people to be believers?

《古蘭經》如此超越時代,讓人相信它真的是天啟的經文。最令人莞爾的,是神不時會教訓先知穆罕默德。如果《古蘭經》只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創作,他肯定不會寫自己歧視了傷殘人士 (The Qur'an 80:1-10)、自己的太太泄密 (The Qur'an 66:3)、自己的兒子夭折而被異教徒恥笑 (The Qur'an 108:1-3) 等等。

然而,《古蘭經》卻又與其他天啟的經書有所分別。如果說《托辣》是故事,《福音》是教訓,那《古蘭》就是詩歌。前文提過,如果你抱著讀歷史故事與箴言的心態,讀任何一本譯本,我保證你無法完成。《古蘭經》是詩,要抱著讀《唐詩三百首》的心態來讀。最好選一本詩體的譯本。如第五十章 (The Qur'an 50:6-8) 的三個版本:

Have they not looked at the sky above them:
how We structured it and made it beautiful
and how there are no fissures in it?
And the earth: how We stretched it out
and cast firmly embedded mountains onto it
and caused luxuriant plants of every kind to grow in it,
an instruction and a reminder for every penitent human being
(Bewley & Bewley, 2011).

Do they not see the sky above them – how We have built and adorned it, with no rifts in it; how We spread out the earth and put solid mountains on it, and caused every kind of joyous plant to grow in it, as a lesson and reminder for every servant who turns to God (Haleem, 2004).

難道他們沒有仰觀天體嗎?我是怎樣建造它,點綴它,使它沒有缺陷的?我曾展開大地,並將許多山岳投在上面,還使各種美麗的植物生長出來,為的是啟發和教誨每個歸依的僕人 (馬堅譯本;其他中譯http://www.islam.org.hk/cqse/surah.asp?surahno=50)

明顯地,只有第一個譯本能掌握少許原文的美。不少經文都是這類內容的,如十六章、三十五章、五十五章等,都是非常美麗的詩篇。

除了體裁,內容也和聖經有些出入。有小小的差異,例如:十二支派的祖先若瑟,在聖經裏是被誣陷入獄的 (Gen 39:1-23),在《古蘭經》裏卻是因為太多狂蜂浪蝶,自己跑進牢裏避難的 (The Qur'an 12:23-35);也有別處沒有的插曲,例如:梅瑟曾經尋找神秘主義,遇上了「希爾」或所謂「綠人」(al-Khidr),見證了三個類似塞翁失馬的故事,明白了神的計劃有多神奇 (The Qur'an 18:60-82)。後世有認為希爾就是厄里亞或以利亞先知 (Elijah),也有認為他是蘇非主義的遠祖。關於耶穌,《古蘭經》記載了他是因聖神受孕,由童貞女瑪利亞所生 (The Qur'an 3:45-47, 19:20),但誕生的地方不是馬槽,而是椰棗樹旁 (The Qur'an 19:23)。《古蘭經》也記載了耶穌童年顯奇蹟,用泥土捏出小鳥,並吹氣把它們變活 (The Qur'an 3:49)。這個故事也載於《多馬童年福音》(Infancy Gospel of Thomas)。《古蘭經》明確地說,耶穌來是要除去教條主義:「(我奉命來) 証實在我之前降示的《討拉特》,並為你們解除一部分禁令。」

然而,《古蘭經》與聖經最大的差異在於,《古蘭經》是徹底的一神主義,反對三位一體:「麥西哈‧爾撒——麥爾彥之子,只是真主的使者,只是他授予麥爾彥的一句話,只是從他發出的精神;故你們當確信真主和他的眾使者,你們不要說三位。你們當停止謬說,這對於你們是有益的。真主是獨一的主宰,讚頌真主,超絕萬物,他絕無子嗣,天地萬物只是他的。」(The Qur'an 4.171)。其實這個想法並不只是伊斯蘭獨有,在基督教剛開始的三百年裏,基督徒都是這樣相信的,這叫「阿里烏主義」(Arianism),耶穌自己也說過「父比我大」(Jn 14:28)。這個說法一直到 325 年尼西亞大公會議才被定為異端,並因此令東方教會分裂。

但若耶穌不是神,又如何能復活呢?對此,《古蘭經》這樣說:「他們沒有殺死他,也沒有把他釘死在十字架上,但他們不明白這件事的真相。為爾撒而爭論的人,對於他的被殺害,確是在迷惑之中。他們對於這件事,毫無認識,不過根據猜想罷了。他們沒能確實地殺死他。」(The Qur'an 4:157)。在伊斯蘭傳統裏,當時是有一位門徒代耶穌被釘十字架,有說正是要出賣耶穌的猶達斯或猶大 (Judas)。耶穌並沒有被釘死,隨後更被提升天 (The Qur'an 4:158)。《古蘭經》用的是「擢升」(rafa'a) 而不是「復活」(ba'atha)。耶穌在末日再降臨參與和敵基督 (al-Dajjāl) 的決戰,才最終戰死,並在末日審判時和眾人一起復活。至於為何會釘錯人,那有很多傳說。試想想,耶穌那麼出名,有成千上萬人跟著他四處去,為什麼還要猶達斯吻他才能把他認出來 (Mt 26:49)?比較正常的說法是:那些捉耶穌的士兵並不認識祂;比較詭異的說法是:耶穌能不斷變臉,並經常變成小孩的臉。那天晚上,耶穌與猶達斯正是交換了樣貌,上演古代版《奪面雙雄》。其他有關對比基督教與伊斯蘭教中的耶穌,可到《伊斯蘭、基督教、真理》這網站看,但留意這網站的立場並不中立。

伊斯蘭不只是反對崇拜耶穌,而是要徹底地破除迷信。因此清真寺裏不會有聖像、聖相、聖物、也不會有先知穆罕默德的畫像,只會用《古蘭經》的經文作裝飾。

儘管在「耶穌是神」的問題上伊斯蘭持反對意見,作為一個一千四百年前的「信仰」(dīn,不止是宗教,也包含生活),伊斯蘭教絕對當時最文明最理性的。不論是對不同性別、種族、宗教等的寬容,對動物權益的保護和對破除迷信的努力等等,都是超越時代的。其後的一千年裏沒有一個文化與信仰能相提並論,難怪它的版圖能不斷擴大,差點把歐亞非大陸都佔據了。這樣輝煌的文明,落到今天的真主黨、阿爾蓋達、塔利班、伊斯蘭國等恐怖份子手上,變成了全球最反文明的組織,你說怎能不痛心疾首?伊斯蘭國違反教義的程度,連同是恐怖份子的阿爾蓋達都認為是非法的 (Haram)。我還是希望年輕人在加入任何宗教組織前,先瞭解一下正統的教義,判斷一下組織領導人是否一個真的信徒才入會吧。

2016-07-20

Independence (新約寓言之島獨)

從前,有個小島。島上有個特別的民族,營商能力特高,累積了不少財富。然而,島民一向對政治漠不關心,因為一直以來,他們都被軍事強大的波斯王統治。波斯王奉行一國兩制,任由島民建自己的聖殿、講自己的語言、穿自己的服飾。島民於是努力賺錢,生活質素不斷地提升。

好景不常,數百年後小島被羅馬人佔領,開始委任當地人做傀儡統治者,並實施極權統治。這時,民眾出現了分化,發展成四大黨派:「民主法利賽黨」、「建島撒都該黨」、「島獨奮銳黨」以及「獨立艾賽尼黨」。

「民主法利賽黨」的黨員認為,小島有小島的核心價值,包括拼搏向上、和衷共濟等等,統稱錫安山下的精神。因此,無論是誰在統治,只要島民同心同德,維持小島的法制、文化、信仰等等,便能把小島的光榮傳統延續下去。他們以前不會和波斯王反目,現在亦不會和羅馬人對著幹,因為「法利賽」的意思就是「分離」,即與俗世的權力與物慾分離,追求精神上的團結。他們重視法治,黨內有不少律師與教師,因而讓不少人覺得他們保守。但由於他們重視地區民生問題,所以仍是獲得基層普遍的支持。

「建島撒都該黨」則是比較入世的黨派,認為與其與羅馬人劃清界線,甚至對抗,倒不如妥協,與他們一起把島務搞好,讓小島經濟繼續起飛。他們代表著島上的上流社會,是既得利益者,內心希望社會穩定,不希望出現各種動亂而威脅到他們的事業與資產。故此,撒都該黨是一個親羅馬的政黨。他們同時尊重羅馬的法律與羅馬頒布給小島的「基本律法」。他們也支持反動亂的立法,因為只有安定才能繁榮。由於不相信來世,他們只重視現世的幸福,並漸漸受羅馬的腐敗影響,盛行享樂主義。

「獨立艾賽尼黨」是一群禁欲的修道人。他們見地上的王國已敗壞,於是在小島藏風聚水的山洞裏修練升天術,完全不參與政治。他們吸引了不少信徒,但也有不少人認為他們是邪教。

「島獨奮銳黨」是一群對小島有著強烈身份認同的人,認為小島必需獨立,心需用暴力結束羅馬人的極權統治。他們剛開始的時候只是遊行、示威、集會等。後來開始絕食、自焚、並佔領羅馬總督府。然而,羅馬不像後世的大英帝國,不會因為一個傻子絕食便徹離印度。奮銳黨黨員於是把行動升級,開始刺殺羅馬官員,甚至刺殺島上反對他們的人。結果,奮銳黨變成一群可怕的恐怖份子,不單羅馬人要殺之後快,連島民都畏之若虎。不同的黨派都異口同聲地讉責他們「野蠻」、「暴徒」,但他們卻變本加厲,組織了一支游擊隊,最終佔領了政府總部與各立法行政的機關。羅馬帝國當然不會坐視。經過四年斡旋不果,帝國派兵重新佔領小島,殺了不少奮銳黨人,並進行了比以前更高壓的統治。

奮銳黨剩下的九百六十位黨員,逃到馬薩達山,築起碉堡,抵抗了帝國軍隊三年。最終因為糧絕,全部自盡。這就是島獨的下場。

後記:這是應馮兄的邀請在《蘋果日報》 寫的第三篇實驗品。馮兄提議把小弟的一樣專門知識,混合一個香港人有興趣的題材,寫出有《新春秋》風格的文章。我現在回看,好像有點不倫不類。不過幾好玩,又有稿費,我還是挺感謝馮兄的邀請。

2016-07-19

Identity (禪門公案之誰是香港人)

不少人認為自己是香港人,與中國大陸的同胞劃清界線,涇渭分明。根據香港大學的民意調查,只有兩成人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有四成人認為自己是香港人,但亦有覺得自己是中國的香港人或香港的中國人等等混合身分。對此,善財童子拜訪了佛門各部派的傳人,看看大家有什麼看法。

大家也許不知道,就在佛陀涅槃後幾百年,經過幾次大會,佛教已經百家爭鳴,分裂成十幾廿個部派。他們對於「人」的本質有很不同的定義。

「分別說部」的大師認為,這個問題是多餘的。一個中箭的人,最重要的是拔箭療傷,而不是去研究「是誰射的箭」、「箭是用什麼造的」、抑或「為什麼要射中我」等等問題。是中國人還是香港人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有飯吃、有樓住。如果今天叫自己做香港人有更多自由,就做香港人;如果明天叫自己做中國人有更多工作,就做中國人。反正都是一個名稱而已。

「說一切有部」的大師同意「香港人」只是一個假名,但不同意大家能隨意自稱香港人。他們把「香港人」這個概念拆散,成為住在香港的人、講廣東話的人、寫繁體字的人、崇尚民主自由的人等等「組件」。他們認為,縱然「香港人」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但出生地、廣東話、繁體字等,是實實在在的東西,不是隨便能冒認的。

這當然引起了不少困惑:那移居美加的是否不能再自稱香港人?土生土長但講潮州話的,是否又不是香港人?茶餐廳裏在餐牌上寫簡體字的,又是否香港人?

「說轉部」的大師於是提出,你心裏相信自己是香港人,便是香港人,等於信耶穌便是基督徒一樣。大家別忘了,大部分香港人的先祖都是大陸移民來香港的。那為什麼早來的便是香港人,晚來的便不是?同樣,移民外國也好,留學出差也好,只要你認為你是香港人便是香港人,並不需要別人認同或客觀證據。反正人生如浮萍,總是在不同的地方轉來轉去,正是「此心安處是吾鄉」。

「犢子部」的大師覺得這個想法很危險,很容易讓人墮入輕飄飄的無重狀態。他們提出了「香港魂」這個概念,學名「香港補特伽羅」。他們認為無論一個人身居何處,持什麼護照,只要有獅子山下的精神,諸如拼搏、奮鬥、同舟共濟等特質,那便是生為香港人、死為香港魂。就算香港再無墳地龕位,人人都被化骨揚灰,香港魂仍會在這遍彈丸之地上永存不朽。

在眾說紛紜的情況下,善財童子遇上了「大乘」集團的創辦人。他淡然地說:「中國香港,不一也不異;新舊移民,不來也不去;經濟政治,不常也不斷;香港精神,不生也不滅。」善財童子似懂非懂,唯有拜謝離去。從此,「誰是香港人」這個問題,變成了禪門公案。不少高僧大德更由此破迷入悟,頓生法喜。

註:原文刊於《蘋果日報》(2016-07-17)

2016-07-04

Ten (漢傳打工仔十大流派)

前言:友人馮睎乾邀稿,叫我把不同領域的東西混合一下,於是寫了下文。可惜太長未能刊登,那就在此公諸同好吧!

我國文化博大精深,不少外來學問都被改良、優化、昇華。例如三星變小米、eBay 變淘寶、社會主義變「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等等。作為印度哲學的顛峰之作,佛教來到中國後亦演變成「漢傳十宗」,即:俱舍宗、成實宗、律宗、三論宗、法相宗、禪宗、天台宗、華嚴宗、密宗、淨土宗。這十個佛教流派,經過上千年的潛移默化,早已和儒道思想一起滲入了國人心中,一代一代地傳承下來,變成今天觸目皆是的「打工仔十大流派」。

俱舍宗成實宗,為十大流派中的小乘流派。前者為「小乘有宗」,後者則為「小乘空宗」。小乘者,渡己;大乘者,渡人。因此,小乘流派主要信徒為基層打工仔,一般只想默默耕耘,無興趣參與管理與行政工作;大乘流派一般愛管別人,成為管理層主力。

先解釋一下什麼是「俱舍」。「俱舍」是印度梵文「kośa」,來自《阿毗達磨俱舍論》(Abhidharma-kośa),意譯「進階-法-寶藏」,而「法」在這裏是指組成事物的主素。簡單點說,儘管「森林」只是一個概念,但組成森林的樹木、花朵、鳥獸等「法」都是真實存在。因此,俱舍宗的信徒相信「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因果律。對俱舍打工仔來說,工作就是薪水、福利、職位名稱等「法」構成的,前景是虛幻的,培訓是多餘的,鼓勵也不過是出口術,最重要是薪優糧準。一份好工,重點在公平,好能在加班後開公數叫的士,最好連晚飯也能報銷,總之付出後要有相應的收穫,不能吃虧。

成實宗則是來自《成實論》(Satyasiddhi-śāstra),意指返工是痛苦的,但若你跟隨「成實宗」,便能「成就」解除痛苦的「真實方法」。成實宗的主張是:不但「森林」是一個概念,連組成森林的樹木、花朵、鳥獸等,都其實是由更小的原素組成,諸如細胞、水份等;而細胞等又是由電子、中子等組成。如此類推,所有東西都只是集合、概念,即所謂「假名」,並不真實,都是「空」。瞭解這個道理,便能解除痛苦。試想,什麼是職位?職位只是一個稱呼。總裁經理與阿豬阿狗,也不過是一些無意義的音頻。升職與否,又有什麼區別?同事賺得比我多,也是一樣到飯堂食同一個飯盒,多賺幾百又如何?老闆責罵與顧客投訴,無論有罪還是冤枉,也不過一句,和地盤的噪音無分別。只要把每樣事情分拆再分拆,變成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你便解脫了,從此再無煩惱。

相對俱舍和成實,律宗簡單多了。顧名思義,律宗就是研究並嚴守戒律的流派。他們認為痛苦來自放縱,所以只有通過律人律己,才能從痛苦中解脫。他們的門人普遍見於中層管理層,一般熟讀公司章程,背誦如流,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道貌岸然,令人望而生畏。他們特別喜歡流程,買塊橡皮擦都要填十張表格,收集廿個簽名,還是把收據用心對齊黏貼,一絲不苟。遲到早退更是不能姑息的重罪,必需在大會上公開批鬥,並罰抄公司規條五十次。

三論宗,來自對三本論著的研究,分別是《中論》、《十二門論》、《百論》,源自印度龍樹菩薩的中觀派。三論宗看似有很多理論,但中心思想只有四個字:「緣起性空」。「緣」即條件。「緣起」即所有現象都是因為條件成熟而生起的,隨著那些條件消失,現象亦消失。例如,一般人認為先要有「父」,才會有「子」。然而,在父未生子之前,「父」並不為父,卻只是平凡男人一個。「父」是在有「子」這個條件底下才出現的。同樣,若你覺得返工痛苦,是因為老闆凶惡刻薄,那你老闆回家後可能是個軟弱的女婆奴,又或是個廿十四孝爸爸。他的刻薄,純粹是在公司給他的崗位與壓力下產生的。他一旦離開了這個崗位,到另一個崗位,便又變成另一個人了。你問,那誰才是他的本性?答案是沒有。所有不同的性格,都是在不同條件下迫出來的,並沒有所謂原始的「本性」,這就是「性空」。這亦解釋了為什麼納粹黨的士兵會服從殘忍的命令,屠殺猶太人。心理學家叫「路西法效應」(Lucifer Effect)。這派的打工仔,看破一切,寵辱不驚,一般能待在一間公司幾十年,幾過無數朝代更替與風風雨雨,卻仍慢慢地攀上了高位,直到榮休。

法相宗,基礎是《瑜伽師地論》、《唯識論》等。唐三藏法師玄奘拖猴帶豬地跑到老遠的印度,要取的主要就是這一派的經論。法相宗的理論很複雜,簡單來說,便是一切世間現象都是你內心主觀地投射出來的。同一杯水,你說冷他說暖,你說半滿他說半空,卻仍是同一杯水。因此這個世界並無客觀與絕對的事實,只有從心而發的境界。來自法相宗的打工仔,每天上班無論遇上什麼事,都覺得是好的。捱罵,是老闆有心栽培你;加班,省掉家裏的燈油火蠟;凍薪,是保住大家飯碗的努力。這類打工仔,每天都在累積快樂,這些快樂如香薰般「薰染」著他們的內心,讓心裏的快樂「種子」再生出更加多的快樂,漸漸從痛苦中解脫。

據說當年佛祖拈花微笑,沒說一字,便創立了禪宗。之後達摩祖師一葦渡江,在少林寺山洞裏面壁九年,把禪宗帶到中國,再由六祖惠能的一句「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發揚光大。禪門打工仔人數較少,不易碰到。他們主要是技術人員,終日埋首解決高深的技術問題,經常若有所思,答非所問。到老闆忍無可忍,迫他們解釋現時狀況時,他們會最少的字數回覆,尤其會省略主格受格,彷彿在發送電報密碼,例如「應該是塞住」(究竟是什麼塞住什麼?)、「好棘手、好棘手」等等。一旦問題解決,亦不會告訴你,便飄然下班,高深莫測。

華嚴宗,依於被奉為「經中之王」的《華嚴經》,內裏有佛教中最為複雜的世界觀。簡單來說,每個人皆可成佛,而每位佛都可憑願力創造一個世界,所謂「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即出自《華嚴經》。此派打工仔,上班只為學東西,準備授業完滿則自立門戶,滿腦子創業想法,要有自己的天地。因此他們會像《華嚴經》中的善財童子那樣,不停轉工,四處拜師,閒來則愛讀富豪傳記、哈佛案例等等。

當然不是人人有華嚴信徒那般的毅力與勇氣。不想創業的打工仔,不少成了淨土宗的信徒。淨土宗依於《佛說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與《無量壽經》,「無量壽」是「阿彌陀」的意譯。阿彌陀佛是一位創業者,他有感於各大企業風歪氣戾,發誓要創立烏托邦式的企業,店名「淨土」,即一般人所謂的西方極樂世界。淨土打工仔,一心想著跟個好老闆。一旦找到了,便隨著他打拼江湖,不離不棄。就算被老闆罵得狗血淋頭、身心飽受蹂躪,仍然會為他盡說好話;老闆過檔,他們亦跟著過檔,成為老闆的班底與籌碼,忠心耿耿,直至老闆退休之日。

天台宗,有別於印度入口的其他佛門流派,是完全的中國製造。天台宗由智顗大師於天台山創立,以《妙法蓮華經》為依據,所以又叫法華宗,是一個有理論有實際的流派。傳到日本後變成「日蓮正宗」,之後又演變出有名的「創價學會」。天台宗認為,一個佛教,之所以演變出小乘大乘密乘,又分圓教漸教頓教等等,無非是因為眾生的學習能力不一樣,才因材施教。所以天台宗的信徒,一般是經理級,有很強的變面能力。碰上好員工時,便和顏悅色;根器魯鈍的,便嚴詞厲色;碰上客人,則巧言令色;向老闆請罪,則面如土色。當變面能力到達爐火純青時,每每能在一剎那之間發生,瞬息間把任何劣勢扭轉過來。

密宗的「密」,是「秘密」的意思。既然是秘密的教法,靠的是師徒相傳,外人自然無從瞭解。不過,無論是透過咒語、手印、灌頂、觀想、明點、脈輪、還是儀軌等等方法,密宗修練的方向是清楚的,就是「極速成佛法」。既然法相宗認為苦樂全是心的投射,華嚴宗進一步認為世界也是心的投射,那為什麼不能把上師投射到自己身上,讓自己變成上師?然後再變成上師的上師?如此類推,最終便能成佛。密宗的打工仔,一點不神秘。他們模仿老闆的聲調、態度、姿勢、作息等等,直至臣在如君在一樣。當他們最終成了老闆後,他們又開始模仿成功人士的談吐、衣著、生活各樣,直至打入上流社會,直至名成利就,直至完全迷失。

綜合打工仔十大流派的理論與修煉,可以總結出一個道理:就是不要低估「心」的力量。只要你改變你的想法,你便能改變一切,離苦得樂,善哉善哉!

2016-06-03

Qur’an (古蘭經英譯本)

前文提到《神曲》的眾多譯本,分別主要在藝術與鑑賞層面。然而,另一本極多譯本的著作--《古蘭經》,卻是因為不同教派在爭取信眾時衍生的。早於中世紀時,已有基督徒把《古蘭經》翻譯,好讓西歐的軍隊知道敵人是什麼人,故此內容必然會眨低伊斯蘭教 (或回教)。到回教徒自己翻譯時,又因為遜尼、什葉、蘇非等教派的差異,而各自詮譯,以至譯出來的意思竟然可以完全相反。難怪信徒認為《古蘭經》是不能被翻譯的,應該讀神聖阿拉伯文原文。但對大部分不懂阿拉伯文的讀者來說,又有什麼辦法呢?因此,我整理了下表,列出了現今比較流行的譯本,謹供大家參考。

譯者書名年份教派目的與附註
George SaleKoran, commonly called the Alcoran of Mohammed1734基督教反伊斯蘭
Maulana Muhammad 'AliThe Holy Qur'an 1917阿赫邁底亞派 (Ahmadi)流暢,但不相信神蹟
Muhammad Marmaduke PickthallThe Meaning of the Glorious Qur'an1930英國遜尼派優美文學版
Abdullah Yusuf AliThe Holy Qur'an: Translation and Commentary1934英國印度人,什葉家庭,蘇非派最流行版本,反猶太
Arthur. J. ArberryThe Koran Interpreted1955劍橋學者學者版
N. J. DawoodThe Koran1956伊拉克猶太最易讀版本
Muhammad Taqiyuddin Al-Hilali and Muhammad Muhsin KhanInterpretation of the Meanings of the Noble Qur'an1977埃及遜尼反猶太、反基督
Syed V. Mir Ahmed AliThe Holy Qur'an1988印度什葉派什葉派官方版
Saheeh InternationalThe Holy Qur'an1997三位美國女性 (為首是 Aminah Assami,亦名 Umm Muhammad)最保守,受賽萊菲(Salafi) 運動影響
Abdalhaqq Bewley and Aisha BewleyThe Noble Qur'an: A New Rendering of Its Meaning in English1999蘇非派夫妻檔最忠於原文
M. A. S. Abdel-HaleemThe Qur'an2004埃及學者保守但共融
Seyyed Hossein NasrThe Study Quran2015美國學者團隊,有蘇菲與長青哲學 (Perennial) 傾向集合百家註釋

什麼叫做反猶太、反基督?例如把「你所祐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1.6) 改成「你所祐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 (如猶太人) 的路,也不是迷誤者 (如基督徒) 的路」(Hilali/Khan)。又例如把「你們要與他們戰鬥,直到迫害 (Fitnah) 消除」(8.39) 改成「你們要與他們戰鬥,直到不信真主者與多神論者全被消除」(Hilali/Khan)。什麼是保守?把「我們比你們更臨近他,但你們不曉得」(56.85) 譯成「我們 (的天使) 比你們更臨近他,但你們不曉得」(Saheeh)。什麼叫忠於原文?保留「Shaytans」(Bewley/Bewley, 2.14) 而不翻譯成「Evil Ones」(Abdel-Haleem),讓你知道「惡魔」其實是「撒旦」(Satans)

可能因為認同長青哲學,又傾向神秘主義,我個人最喜歡蘇非派夫妻檔的譯本 (Bewley/Bewley, 1999)。他們研究了伊斯蘭教廿多年,翻譯了無數阿拉伯文的經典,文句非常流暢,出版後亦未見各大派系群起攻之,應該是比較適合初學的。然而,他們有時會像玄奘一樣五不翻,例如不把 Allah 譯成 God、不把 Isa 譯成 Jesus 等,以至教外的朋友無法理解。這時,若配以學者版 Abdel-Haleem (2004),便能以最中立的角度理解原文。

我讀了一下最新出版的 The Study Quran,近二千頁紙來自各大門派的百家集釋,很快讓我有種被淹死的感覺。以我有崖之生,只能望書興嘆了。

為什麼花這個時間呢?我覺得,要學一門學問,有兩步預備功夫:一、讀它的歷史;二、找最好的譯本與注釋。 譬如讀哲學,要先讀哲學史;讀神學,則要先讀教會史。你隨手找一本譯本讀,不知它在歷史長流裏的那一個時間點,又不知它代表那一個流派,是很容易被誤導的。

2016-05-30

Divine Comedy (神曲)

友人倉海君近年用筆名「馮睎乾」在《蘋果日報》寫專欄,有這樣的一句:「英文以外,我學的第一種外語是意大利文,因為想看《神曲》……」(《我的九十年代》,1/5/2016)。後來他邀請我也一起寫,我於是用《神曲》的一段在《蘋果日報》發表了《七百年前的 MBA》(15/5/2016)

說起《神曲》,很多人有無從入手之感,就連和我熟稔的一位意大利銀行家,都說沒有讀過。然而,在歐美,《神曲》卻是一流大學裏的專修課程,不少學者會窮一生的精力去研究。究竟它有什麼魅力呢?

《神曲》(Divine Comedy) 分三部分:《地獄》、《煉獄》和《天堂》,是詩人但丁 (Dante Alighieri) 在流亡其間用了十二年時間寫成的。在他生前,《地獄》和《煉獄》已經被廣為傳頌,但他一寫完《天堂》,還未修改,便逝世了,最後要靠他的兒子在他家裏找回原稿才能出版。後世不少譯者都要花上幾倍的時間與精力,才能把原著註釋好,可謂嘔心瀝血。原因在於《神曲》並不是一本簡單的地獄遊記,也不是一本文學詩集,而是中世紀的百科全書。要完全讀懂《神曲》,必須對古希臘神話、羅馬帝國歷史、聖經、教會歷史、聖人傳記、當時意大利的政治形勢、亞里士多德的哲學、多瑪斯.阿奎那的《神學大全》、奧古斯丁的《上帝之城》、托勒密的天文學、以及生物學、醫學、地理等等有一定的認識才成。

此外,《神曲》是一本史詩,就像白居易《長恨歌》一樣,全書用「三韻體」(terza rima) 寫成,即一、三句押韻、二四六句押韻、五七九句押韻等,如此類推。堆疊起來,便形成一個個的三角形,代表神的三位一體。但丁還嫌不夠難,在不同地方設計了不同的結構。例如三部曲都是三十三篇,加上序曲,剛好一百篇。三部曲都在差不多相同的地方遇上相類似的人;而每一部的最後一個字,剛好是「星」(stelle)。詩中又隱藏了「離合詩」(Acrostic),即每句第一個字母拼起來是另一個字。但丁又不同意多瑪斯.阿奎那的看法,認為詩體也可以用來討論神學哲學,於是攪盡腦汁地在詩中論述「外邦義人能否得救」、「受造天使為什麼會背叛」、「嬰兒能否升天堂」等問題。但丁認為,討論這些嚴肅題目,不一定要用學術界用的拉丁文,於是用了不少意大利俗語和方言,甚至創造新字。這就像我們今天用粵語與潮語寫一首超長的打油詩來討論宋明理學。總之,對學者來說,《神曲》就像一本謎語書:你越解得多謎題,就代表你越博學。因此七百年來的學者們可謂前仆後繼地去分析與破解這本巨著。我相信我國可能只有《紅樓夢》與所衍生出來的「紅學」能媲美。

要開始讀《神曲》,首先要對但丁作為一個十三世紀的佛羅倫斯人有一定的瞭解。今天,意大利可能會讓你聯想到皮鞋、意大利粉、足球等等,又或負債纍纍的「歐豬五國」。然而,在中世紀,意大利人並不叫意大利人,而是神聖羅馬帝國的子民,也是「唯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天主教會的總部。簡單來說,全歐洲的法律、權力、信仰等,都是來自意大利。這個身份,就等於過去幾千年身為亞洲領導民族的中國人一樣,可謂天朝大國、龍的傳人的歐洲版。到了十三世紀,羅馬一直衰落,連殘存的東羅馬帝國都在 1204 年被西歐十字軍洗劫了,羅馬在歐洲可謂名存實亡。此外,法國的勢力越來越大,法王腓力四世甚至在 1303 年派兵到羅馬把教皇博義八世 (或波尼法爵八世;Boniface VIII) 打死,並另立教皇克雷芒五世 (Clement V) 於法國的亞維農 (Avignon),教會亦因此進入了黑暗時期 (Avignon Papacy;亞維儂之囚)

但丁作為天朝大國的後代,對此當然痛心疾首。他於是追溯到羅馬帝國的祖先:埃涅阿斯 (Aeneid)。大家都可能熟識希臘詩人荷馬 (Homer) 在《伊里亞德》(Iliad) 與《奧德賽》(或《奥德修斯》;Odyssey) 裏紀錄的「木馬屠城記」。大家都會從希臘人的角度覺得希臘軍的統領奥德修斯足智多謀,想到用「木馬」把士兵混入特洛伊城 (Troy),把特洛伊人打敗,並在歸途上屢次化險為夷,平安回到希臘的老家,是位英雄。然而,如果你從特洛伊盟軍領袖埃涅阿斯的角度,奥德修斯絕對是陰險狡詐,而且荒淫凶殘。大家未必知道的是,埃涅阿斯在戰敗後帶同舊部來到意大利拉丁平原,把當地的聯軍打敗,成為羅馬帝國的祖先。

後來羅馬詩人維吉爾 (Virgil) 用拉丁文寫下了《埃涅阿斯紀》(Aeneid),加上奧維德 (Ovid) 的《變形記》(Metamorphoses),成為羅馬帝國起源傳說的藍本,意義等同把黃帝大戰蚩尤與立國紀錄下來的《史記》與《山海經》。他們不叫奥德修斯的希臘名字,而叫他的拉丁名字:尤利西斯 (Ulysses)。因此,大家熟識的英雄奥德修斯,在改名成尤利西斯後,會被但丁打落了地獄底層。那正因為但丁是羅馬帝國的後裔,亦以此為榮,因而仇視算計自己祖宗的尤利西斯。加上他模仿了《埃涅阿斯紀》的史詩形式寫《神曲》,因此選了維吉爾作書中重要的人物,是他在《地獄》和《煉獄》裏的嚮導。

回到那被打死的教皇博義八世。他發表了一道訓諭,叫「至一至聖」(Unam Sanctum),要求地上所有政權都服從教皇,國君都應該由他任命。好像當時西西里王國的弗雷德里希三世 (Frederick III of Sicily) 得人民擁戴登基稱王,博義八世不許,竟把弗雷德里希三世逐出教會 (Excommunicate),甚至對整個西西里王國發出禁令 (Interdict),不許舉行教會儀式。也是因為他的干預,惹來法國的不滿,因此失去了法國的財務支持,結果要創立「禧年」(Jubilee),叫人到羅馬朝聖,從而增加收入 (也因而發展出史上第一次的人潮管制)

當時的佛羅倫斯本是羅馬帝國的自治城市,市內分為教皇支持的蓋爾非派 (Guelph) 和皇帝支持的齊伯林派 (Ghibelline)。結果在 1289 年,蓋爾非派把齊伯林派打敗,並把他們的首領驅逐出城。屬於蓋爾非派的但丁親身參與了戰爭,因此在戰後攀上了佛羅倫斯市的市長職位 (City Prior)。怎料六年後,因為不滿博義八世的訓諭,蓋爾非派又內部分裂成黑蓋爾非派和白蓋爾非派,黑蓋爾非派繼續支持教皇,但白蓋爾非派則反對。這次但丁不再支持教皇,加入了白蓋爾非派,結果被誣衊成貪贓枉法的官員,判了火刑。但丁於是逃出佛羅倫斯,終身流亡,至死都無法回到家鄉。一直到了百多年後,麥第奇家族 (Medici) 統治佛羅倫斯,並以無比財力開啟了文藝復興時期,佛羅倫斯才再重拾光輝。現在你便不難明白,為什麼造成佛羅倫斯派系鬥爭的,包括博義八世,統統都被打落地獄最底那幾層。

好了,當你對以上神話與歷史有一定的瞭解,你便可以開始讀《神曲》。你會發現,《地獄》和《煉獄》還好,到了《天堂》便是讀者的地獄,也許也是譯者的地獄。因為《天堂》牽涉到神學,這就不是三言兩語可以搞定的了。

無論你讀的是中譯本還是英譯本,註釋都會是原著的好幾倍長度。為免跳來跳去完全喪失原詩的韻味,我建議你一口氣讀一節,一般是二、三十句,盡量記,才翻去註釋研究。不少朋友都有個問題:假設不懂意大利文,只懂中文或英文,亦不是學貫東西,應該讀那本譯著最好?

由於英文與意大利文都是拉丁語系,英譯會比中譯好一點,那些人名地名亦不會因為不同的譯法而產生混淆。英譯來說,自十八世紀開始,比較流行的便已經有過百部 (參看《維基》)。綜合讀者們與個人意見,Mark Musa (1967-2002) 與 Allen Mandelbaum (1980-1984) 的散文體《神曲》是最易讀的,讓讀者對故事有基本的認識。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1867) 作為美國第一位譯者,其詩體譯作有著經典的地位,經常被引用,但由於用的是兩世紀前的英語,因此不易理解;再加上當時有關但丁的研究未算多,註釋便不會很全面。

詩體譯本來說,Charles H. Sisson (1981) 應該算易讀的,但我會推介詩人 John Ciardi (1954-1970),因為他最忠於原著,音韻鏗鏘,甚至不時模仿三韻體。然而,我最欣賞,亦是讓我真正明白《神曲》精華的,是 Robert Hollander 與 Jean Hollander (2000-2007) 兩夫婦的鉅著。Robert Hollander 是普林斯頓大學的教授,教了但丁四十年;Jean Hollander 是他妻子,也是著名詩人,在哥倫比亞大學與普林斯頓大學教授文學與寫作廿多年。丈夫持著深厚的學術根底,加上妻子的文字功力,造就了七百年《神曲》翻譯史上的巔峰。他們老是讓我想起錢鍾書與剛去世的楊絳先生。如果神創造了但丁作為祂的抄寫員 (Scribe),那 Hollander 伉儷肯定是祂為了把《神曲》現代化而天造地設一對。他們的註釋,是以嚴謹的學術規格寫成的,絕對是旁徵博引,還要加上教學四十年裏堂上與學生砥礪的結晶,保證你讀完之後不會錯過原著任何一個值得品味的細節。有興趣的讀者可到「普林斯頓但丁專案」(PDP) 觀賞他們的成果。不過,我覺得最好還是用 Kindle 讀電子書,可以方便地在原文與註釋間跳來跳去。

至於中譯,下表是我所知的版本:

譯者 年份 文體 根據
王維克 1939 散文 意原文
朱維基 1964、84 詩體 英譯
田德望 2000 散文 意原文
黃文捷 2000 詩體 意原文
黃國彬 2003 三韻體 意原文
張曙光 2005 詩體 英譯

據說文革時去世的天才吳興華所譯的《神曲》是神品,但早已失傳。在以上的版本裏,我只有王維克、朱維基與田德望的版本。作為詩人,朱維基的版本最流暢,但註釋有不少錯漏,像 Longfellow 一樣,最適合用來引用。王維克的註釋較優,但可能因為年代久遠,不少名字中譯並未標準化,故此理解上會有困難。田德望教授的版本是最好的,註釋字數達原文的五倍!他在七十五歲的高齡,用了十五年從意大利原文翻譯,功力深厚,可惜年事已大,完成原文的翻譯後,只能註釋到《天堂》的首六章。因此,我同意網民這樣的提議

「拿著朱版的譯文查閱田版關於《地獄》和《煉獄》的註解以及王版的《天堂》的註解,順便再欣賞朱版的美妙插圖。」

參考:

附文:

我曾經想過用三韻體模仿《神曲》的尋道旅程,始於儒家心學,終於佛家悟境。以王守仁、善財童子、維摩詰來代替維吉爾、貝緹麗彩 (Beatrice di Folco Portinari) 與 聖伯納德 (St. Bernard of Clairvaux) 作嚮導,再加上《山海經》的怪獸、中印的歷史人物與哲學家等等,希望二次創作出中國版的《神曲》。結果,我很快便明白這有多不自量力,無魄力繼續下去。以下是當時寫的序曲。留待將來也許會有高人可以完成這項壯舉吧。

《二次創作之地獄.第一曲》

瞬間年已屆不惑
正見邪說卻難分
衣食無憂手加額

無奈心中滿貪嗔
倦極昏沈墮迷霧
霧裏紫微是明燈

思量躊躇聞獸嚎
抬頭細看心暗驚
鴸猙蠪姪在攔路

傲慢凶殘不厭精
不讓迷者再知返
回頭竟聞急步聲

傳習師喝別往還
福至心靈問究竟
陽明先生言至簡

人生至此心不明
不經黃泉業不清
何以龍場悟心性

今我知行業已精
奈何以儒為優勝
未將般若作緯經

伴君走過黃泉徑
自有大聖來接應
盼君早日見光明

2016-05-28

Pen (不二情書)

電影一直扮演了把文學介紹給大眾的重要角色。最近上演的《馬克白》、《分歧者》、《殘穢》等,都是文學作品改編。以前看完電影,不期然會想讀讀原著,特別是想搞清楚電影交代得太含糊的情節。後來,當知道有暢銷小說將會被改編成電影,便會趕快讀一讀原著,好像將要上映的《列車上的女孩》,便值得先讀讀。因為文字留下的想像空間大,加上沒有篇幅限制,一般比電影精彩很多。像電影版的《格雷的五十道陰影》,便讓不少讀者大失所望,甚至被金酸莓獎選為全年最爛電影。又如《殘穢》是本推理小說,藉著故事探討佛家「虛妄」這個概念。作者小野不由美讀佛學出身,因此對怪談有頗有趣的哲學反思。然而,一旦被包裝成恐怖片,便變成一套沈悶的電影。

比較有趣的是《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電影中的兩位主角因為上世紀一本叫《查令十字路84號》的書,而像書中人那樣變成了素未謀面的筆友。在今天短訊與電郵如此普遍的年代,這簡直匪夷所思。電影數次把《查》說成一本只有多情少女才讀的情信集。沒讀過原著的,不期然會以為書中人雖然遠隔重洋,但仍互相愛慕,開始透過一封又一封的情信傾訴心曲,最後卻無法相愛的故事。

這並不是《查》的故事。《查》的確是一本書信集,但內容卻是紐約一位女編劇海倫.漢芙 (Helene Hanff) 與法蘭克.鐸爾 (Frank Doel) 以及他的同事和家人的書信。首先,海倫並不是一個多情少女,而是一個又煙又酒,口裏潑辣風趣,內心卻慷慨重情的獨立女子。法蘭克也不是一個又帥又富又痴情的漢子,而是已經結婚兩次,有兩個女兒,卻連一輛車都差點買不起的古董書商買辦。海倫寫信給法蘭克,主要是要訂書;而法蘭克則主要是要告訴海倫有什麼新貨上架。那為什麼此書會如此有名呢?

那是因為他們維持了二十年的友情。海倫在戰後的 1949 年開始寫信給法蘭克任職的「馬可與柯恩書店」訂書,因為她覺得到郵局寄信比到書局近!那時法蘭克已經是年屆四十的兩女之父,並在古董書交易商之間深受敬重。海倫卻從來不賣帳,謔稱他「大懶蟲」(Sloth),說他找一本書都要找兩年。然而,有天海倫從友人口中得知英國政府仍正在配給食物、英國人都在捱餓時,她卻開始慷慨地把雞蛋、火腿等食物托運給書店的員工,令整個書店的員工以及法蘭克的家人都感激不已。儘管法蘭克一直不許其他人寫信給「他的海倫」,書店員工、法蘭克的太太、鄰居等都禁不住背著法蘭克寫信給她道謝。

之後她與他們一直互相問候送禮,並一起經歷老員工過身,小孩子長大成家等變化。其間書店的員工曾多番邀請海倫到英國旅遊,好讓他們好好報答她,她亦想過到英國看英女皇加冕,最後卻因為把錢都花在「為自己的四隻蛀牙加冕」上,而不夠錢去。結果海倫到法蘭克六十歲離世時亦從未與他見過面。

由此觀之,《查》結集的不是情書,也不是什麼「愛書人的聖經」:它是一位幽默豪爽的女子與大西洋對岸的一班老朋友維持了二十年的真摯友情的紀錄。一如既往,電影再好看,書總是更好看。因為讀書就像友誼:花的時間越久,味道越醇。

2016-04-27

Madhyamaka (中論)

經過了兩年三個月的漫長時間,讀了一大堆譯本與參考書,還要溫習梵文文法,我才終於把《中論》的 27 品 448 偈逐字逐句翻譯成一般人會明白的意思。你在這裏每看到一篇網誌,就代表我譯完一品。為什麼要花這個精力呢?這要從龍樹講起。

龍樹菩薩被稱為「第二佛陀」,亦同時被尊為「八宗共祖」,包括三論宗、法相宗、天台宗、華嚴宗、禪宗、淨土宗、密宗和律宗等,主要就是因為他寫的這本《中論》。《中論》奠定了大乘佛學的正統,把其他邪見一概掃走,並為修道的方法提供了哲學上的基礎。

然而,《中論》是本極為深奧的論書,因為它在「頌」的文體限制下,高度濃縮,於是留下了大量詮釋的空間。過去千多二千年裏已有無數人註釋與翻譯,包括月稱、清辨、吉藏、鳩摩羅什、宗喀巴、印順法師、稻田龜男 (Kenneth Inada)、David Kalupahana、Jay Garfield 等等印、中、日、藏、歐專家。他們揉合了不同學派的思想,有些要證明龍樹是來自部派佛教的、有些則說他是大乘般若的、有些又要整合瑜伽師地論,讓初學者更加難以理解,更遑論應用在生活上。因此我決定盡量用譬如形式,嚐試去解釋《中論》所隱藏的智慧。

在近代譯本中,稻田龜男 (1970)、David Kalupahana (1986) 與 Jay Garfield (1995) 三家是我覺得最有幫助的。他們都是以梵文原文為藍本,卻分別加入中、印、藏三個傳承的解釋。David Kalupahana 參考了稻田龜男的版本,並提出不少批評;Jay Garfield 作為三位中最晚的譯者,並對照了藏文版,因此亦有很多不同意兩位前輩的地方。在他們三位大師隔代砥礪切磋所閃耀出來的智慧光芒下,我們現在要破解《中論》算是容易多了。然而,他們的著作都只有英文版,讀者亦需要俱備一定的佛學甚至西方哲學的基礎,才能看懂他們的解釋。

因此我非常痛苦地搞了個「通俗版」出來,務求毫無背景的讀者都能讀明白,試過一個譬喻構思了三天。

信一個宗教,是很容易流入迷信的,佛教亦然。《中論》是一股清泉,把佛教的智信傳統重新提倡,破除大眾的誤解與信徒的執著。至此,我想請問各位一直有追看的朋友,會否認識一些高僧學者,能撥冗看看小弟的譯本有什麼錯漏的地方?亦想看看有沒有認識的出版商會有興趣把全文出版,好讓更多人能接觸《中論》的智慧。若有任何建議,請把電郵發到:khsin@technologist.com,謝謝!

下表是這兩年多以來有關的網誌,是原文的摘要:

鹹性
骨牌
三、四傷感
生命就是經驗
十、十一薪火相傳
十二痛苦
十三
十四、十五、十六解脫
十七
十八妄想
十九
二十因果
二十一剎那生滅
二十二如來
二十三無明
二十四
二十五涅槃
二十六十二因緣
二十七宇宙

Universe (宇宙)

《尸子》:「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

宇宙,就是時間與空間,包含存在的整體。然而,人卻有個愛妄想的天性,會想像宇宙的邊際,時間的始終,繼而產生有關「創世」、「末日」等種種學說。然而,宇宙的定義就是包含一切的時空,若它有邊際,那邊際以外的又是什麼呢?

其實我們的世界 (Lokadhātu) 與我們的生命一樣,都是一個在不斷變遷的現象。若我有前世今生,前世的我所經驗的世界,與今生的我所經驗的世界,肯定大有不同:語言演化了、潮流改變了、高樓重建了、科技進步了、甚至連宇宙的背景溫度都降低了。那還是否是同一個世界?

再者,世界的存在建基在觀察者的存在上。同樣一間公司,你覺得是天堂,他卻覺得是地獄。如果「我」消失了,「我的世界」也就一併消失。因此,你大可以說,「前世的我的世界」已經隨著「前世的我」的消失而「末日」了。當「今生的我」出生時,「今生的我的世界」又「創生」了。「世界」既然依賴「我」才能生起,那就揭示了「世界」本身是「空」的,亦即因緣和合而生。如果生命像骨牌一樣,一刻一刻、一生一生地倒下去,世間也是一樣,每分每秒地從上一個世界變化成下一個世界,互為因果,不一也不異,不常也不斷。討論世界何時開始與何時終結,等於討論生命是否永恆,結果只是「戲論」,是妄想。

一切法空故 世間常等見
何處於何時 誰起是諸見
--《中論:觀邪見品第二十七》

世界的真相、生命的真諦,必須透過直觀去經驗,千萬不要添加理論與妄想,否則便容易產生執著。《中論》二十七品,背後只有一個道理,就是「諸法皆空」;而這個「空」,若用兩個字解釋,就是「變化」。正因為一切都能變化,所以我們要常存希望,別讓環境與過去把自己束縛住,努力讓生命與世界變得更好更美更精彩。正因為一切都能變化,所以我們也要隨緣放下,別老是要抓緊要消失的東西,要明白沒有一樣東西是永恆的但也沒有一樣東西是真正消失了的。

最後要聲明:這裏寫的,都是來自龍樹;而龍樹自己又聲明:他寫的,都是來自佛陀。

瞿曇大聖主 憐愍說是法
悉斷一切見 我今稽首禮
--《中論:觀邪見品第二十七》

《中論》系列,至此完結。

2016-04-26

Link (十二因緣)

要從輪迴中解脫,首先要瞭解它的本質。輪迴是由「十二因緣」構成的,即「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等十二個環節,一環扣一環。只要能打破其中一環,整個輪迴過程便瓦解,人世間的所有痛苦便從此消失。但那一個環節才是輪迴的破綻呢?

「無明」,是缺乏智慧的意思,即愚昧。因為愚昧,我們腦裏產生了很多念頭,繼而變成說話與行為。這些「行為」慢慢變成習慣,變成性格,再變成我們自我的「意識」。過去的挫折總結成「『我』是一個失敗的人」;過去的佈施總結成「『我』是一個慷慨的人」。這個「我」的意識一旦出現,便會結合心靈與肉體,即「名」與「色」,變成胎兒。「無明、行、識」是前世所作,「名色」則是今生的開端。

有了胎兒,就有眼、耳、鼻、舌、身、意等感官,即「六入」。有了「六入」,便能「接觸」世界,產生「好看」、「難吃」等等「感受」。這些「感受」又讓我們產生「愛欲」,繼而變成執著,即「取」。「取」有四種:「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意思是:對擁有物質外物的欲望、對學習思想理論的追求、對儀軌戒律的執著、對永恆生命的迷思。於是我們見到有人日夜縱慾、有人四處拜師、有人苦修自殘、也有人念咒燒香。

這些執著,產生了在輪迴中流轉不已的生命,即「有」。這個「有」便是來生「生」與「老死」的基礎。

破綻,就在「取」。只要停止愛恨執著,「有」便不再出現,輪迴便消失。

因愛有四取 因取故有有
若取者不取 則解脫無有
--《中論.觀十二因緣品第二十六》

若能透過修證智慧來破除「無明」,更能當下解脫,從此不再痛苦。

Freedom (涅槃)

誤解「空」,便容易誤解「涅槃」(nirvāṇa)。「涅槃」是自由、解脫的意思,但並不是說我們從現世或「輪迴」(saṃsāra) 中逃離,進入另一個像「天堂」一般的時空。早期佛教的論師叫「涅槃」做「無為法」,意思即是不依靠因緣和合而生的存在,聽起來好像一個自有永有的空間一樣。這個理解並非佛陀的意思。

「輪迴」泛指整個服膺「緣起法」的現象世界,意思是在我們身處的這個時空裏,所有現象都是因果、集合或相對地出現,互助依靠才存在。簡單點說,「輪迴」就是「存在」的全部。當有人認為「涅槃」是跳出了「輪迴」或「存在」以外的地方,那它還是不是「存在」?還是「不存在」?這純粹是語言做成的障礙,是把東西過度概念化的妄想,即所謂「戲論」(prapañca)

龍樹有一識別「戲論」的絕招,叫「四句」(catuṣkoṭi)。方法是看那「概念」是否能用「是」、「非」、「同是」或「同非」來表述。如果都不能,那就是「戲論」,本性是「空」。例如某一生物,一是男,一是女,一是雌雄同體,一是無性。若四者都不是,那「性別」這屬性便不能配給這生物。若我問你「一家人」是什麼性別?這便是「戲論」。因為「家」是一個集合,不是父母兄弟姊妹本身,因此儘管每位成員都有性別,「家」沒有。「家」是「空」。

同樣,「涅槃」又不是存在又不是不存在,「四句」都套不上,因為它是相對「輪迴」的束縛而出現的概念,因而是「空」。若不叫「涅槃」,叫「自由」,便容易明白了。若我把你縛在樹上,你便被束縛了;當我釋放你的時候,你便自由了。但請留意,你由始至終都沒有離開過這個時空或這個世界。「自由」是相對「束縛」而出現的概念,是「空」。因此,世間與「涅槃」,並非兩個不同的地方,而是站在不同的境界去看同一個世界

涅槃與世間 無有少分別
世間與涅槃 亦無少分別
--《中論.觀涅槃品第二十五》

記得兩年前我剛開始寫《中論》時,寫了一篇叫《骨牌》,解釋生命是一連串的骨牌在倒下,一塊推倒一塊,看似有東西在前進,但其實骨牌都只動了一剎那,並留在了原地。這就是生命流轉的真相。今天的我跟昨天的我,無論是肉體、感情或思想等等,都不一樣;但昨天的我是因,今天的我是果。因此每一刻、每一天、每一生的「我」,都不一亦不異。每分每秒的努力,都能讓下一刻的「我」活得更好。

那「涅槃」是什麼?「涅槃」就是一塊不會被推倒的骨牌。如果「輪迴」是一個骨牌的圓環,那「天堂」的概念只是改變了骨牌的方向,讓它向無限遠伸延開去。「涅槃」不是提供永恆福樂的「天堂」。「涅槃」是那塊不倒下的骨牌。它不會被因緣左右,因此有無限的可能性,能倒向任何一個方向。這就是「自由」的意思。它不被推倒,完全靜止,所以又叫「寂滅」。但它並不是已經倒下的骨牌。那些已經倒下的骨牌,已經死亡;它卻蠢蠢欲動、躍躍欲試,充滿生命力。這才是「涅槃」的真義。

我們看見美味的食物,嘴裏便流出口水;看見性感的美女,心裏便生出貪戀。這是條件反射 (Conditioning)、動物本能,是「緣起」。別人罵我,我反唇相譏;別人摑我,我揮手還擊。這也是條件反射,是「緣起」。我們聽到一個殊勝的修練、一個卻病的陣式、一個靈驗的寺廟等等,便趨之若騖。這亦是「緣起」。一塊骨牌倒下,你立即跟著倒下。這就是束縛。幾時你看見美好的東西,心裏如如不動;幾時別人摑你右邊,你轉過左邊;幾時你看見異象,腦裏不作妄想,這才是真正的「自由」。這樣的你,變成了一塊不會倒下的骨牌,讓世間紛擾的一切,如水過鴨背一樣,不再騷擾你的平安。這個境界,就是「涅槃」。這裏,就是「涅槃」。這一刻,就是「涅槃」。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



另附:

第五福音《多默/多馬福音》(Gospel of Thomas) 有這樣的一段說話,說明天國並不是另一個地方,而是就在當下的一個境界:

Jesus said, "If your leaders say to you, 'Look, the (Father's) imperial rule is in the sky,' then the birds of the sky will precede you. If they say to you, 'It is in the sea,' then the fish will precede you. Rather, the (Father's) imperial rule is inside you and outside you... What you are looking forward to has come, but you don't know it." (Gospel of Thomas 3, 51; Pagel, 2004).

耶穌說:「如果你的領袖們跟你說:『看,天國就在天上』,那飛鳥便會比你更早到達。如果他們對你說:『它就在海裏』,那魚兒便會比你更早到達。然而,天國卻在你內,也在你外……你在等待的,早已來臨,只是你不知道而已。」(多默/多馬 3, 51;筆者譯)

也因此,婁卋鐘在《耶穌靈道論語‧多瑪斯福音》裏寫到:「要是把《福音四書》 比作基督宗教的淨土宗,那麼《多瑪斯福音》就是基督宗教的禪宗。」甚是。

2016-04-21

Temple Theology (聖殿神學)

從前,有一個被揀選的民族,掌握了一個神秘的儀式。這個儀式,能讓人上升到天上,受傅聖化,與神合一,然後成為神的眾天使之一,從而參天地之化育,跟天地萬物融為一體。

為了讓人進行這個儀式,神啟示了人如何建造「聖殿」。第一步,是建立「至聖之處」或「至聖所」(Kodesh ha Kodashim;Holy of the Holies),讓神光輝的「臨在」(panim,與「臉」同,故常被譯為「聖容」) 能出現在人間。「至聖之處」裏放的,是一個寶座,座下有法律與權柄的象徵。神的指示是:「有光」。

第二步,是用帷幔 (Veil) 把這至聖之處圍起來。神的指示是:「將水分開」。

第三步,是把用麥做的餅 (Showbread) 供奉在聖殿內,把創世智慧的印記印在餅上。神的指示是:「地上要生出青草……蔬菜……樹木……種子」。

第四步,是把象徵日、月、金、木、水、火、土等七顆星體的七燈燭臺 (Menorah) 供奉在殿內。神的指示是:「在天空中要有光體」。

第五步,是放上用來祭祀牲畜的祭壇。神的指示是:「水中要繁生蠕動的生物,地面上、天空中要有鳥飛翔」。

第六步,就是讓這民族的領袖,即受傅的王,也同時是大祭司,帶著羔羊的血,與整個民族的罪,進入「至聖之處」,進行「贖罪祭」(Atonement),然後與神結成一體 (At-One-ment),回到萬物從神裏流溢 (Emanate) 出來的那一刻。神的指示是:「讓我們我們的肖像,按我們的模樣造人……造了一男一女」。

聖殿的建造於此完成。第七步,是靜止、默觀:「停止了所作的一切工程」。

由於神 (Elohim,眾數) 的肖像裏有一「男」,也有一「女」,因此聖殿裏除了父神,也供奉了母神。父神名為「El」,是創世的神。祂的妻子叫「阿舍辣」(Asherah),亦會以「El Shaddai」出現,是大地與生育之母。他們的兒子們,就是眾天使。父神是存在的整體,萬物是構成整體的部分:「他在萬有之先就有,萬有都賴祂而存在」(哥/西 1:17)。至於母神「El Shaddai」裏的「Shaddai」,是「乳房」(Shadayim) 的意思,後世譯為「全能」(Almight)

由於父神在整體,因此不會干預萬物的意志,因此每次下凡與人說話的,都是母神。母神的象徵包括了有雙乳的女神像、有翅膀的日輪 (即「革魯賓/基路伯」)、燃燒中的樹等等。厄則克爾/以西結見過她在聖殿的寶座上出現 (則/結 4:5)、梅瑟/摩西曾見過她在「荊棘叢的火焰」中出現 (出 3:2)、耶肋米亞/耶利米則記載「母女揉麵給天后做餅」(「天后」乃「Melekhet ha Shamayim」即「Queen of Heaven」;耶 7:18)

因此,在公元前十至九世紀,撒羅滿/所羅門王用三萬人花了七年把聖殿建成了 (列/王上 6:1-13),並把父神母神的象徵都供奉在聖殿裏。他解釋,聖殿是為了讓人從罪裏解放出來,並與神重新合一而建的 (列/王上 8:31-39)。聖殿建成了,誰是祈禱與獻祭的大祭司?就是身兼司祭與君王兩職的撒羅滿/所羅門王自己 (列/王上 6:54, 62)

撒羅滿/所羅門王承繼的傳統,來自身兼司祭與君王的默基瑟/麥基洗德:「撒冷王默基瑟德也帶了餅酒來,他是至高者天主的司祭(創 14:18)。在聖殿裏,司祭王變成「主」(Lord),並回到人中間,成為神的臨在,名叫「厄瑪奴耳/以馬內利」(依/賽 8:8),即神與我們同在。

這個聖殿,叫第一聖殿或撒羅滿/所羅門聖殿,屹立了四百多年。直至在公元前 586 年巴比倫入侵,把它燒燬為止。之後這民族流亡了,直到公元前 539 年波斯王居魯士大帝 (Cyrus the Great) 打敗了巴比倫人,讓這民族重建了聖殿,亦即第二聖殿:「波思王居魯士這樣說:上主的神『雅威』將地上萬國交給了我,囑咐我在猶大的耶路撒冷為他建築一座殿宇」(編/代下 36:23)。這聖殿存在至約公元七十年,這民族在羅馬人統治下叛亂,才被羅馬人焚燬。

就在第二聖殿建成後,八歲的約史雅/約西亞 (King Josiah) 成了王,並於進行了宗教改革。這次改革簡單來說,就是引進了「一神論」(Monotheism)。當時的祭司號稱找了一卷「法律書」,也就是《申命記》(Deuteronomy),並把神定義成「忌邪」的神 (申 5:9)。於是聖殿內所有阿舍辣女神的像都被拿走燒掉,把不在耶路撒冷的各地廟宇拆掉,把僧侶裁撤甚至殺掉揚灰等等 (列/王下 23:4-20)。被焚燬的包括了「奉獻給太陽的車輛」,也就是代表母神的「革魯賓/基路伯」,以及象徵母神的木和柱,從此加入了全球「父權主義」的潮流。

在這次改革之中,舊約聖經被重新修訂 (Deuteronomistic Redaction),所有女神阿舍辣的名字,都被隱去或改掉。例如她向梅瑟/摩西顯現時說「我是阿舍辣神」(Ehyeh Asherah YaH),被詮釋成「我是自有者」(Ehyeh Asher Ehyeh,這是因為希伯來文是不標響音的;出 3:14),並禁止放「燃燒中的樹」亦即「生命樹」在聖殿裏:「在你為上主你的天主所建的祭壇旁,不許豎立任何木頭的神柱(申 16:21)。祭司的權柄從猶大達味/大衛的後裔手裏,轉交到肋未/利未的後裔手裏。自此,母神不再下凡,祭司亦不能超凡入聖,與神合一,變成天使,亦即「神的兒子」。神秘經驗完全被禁止,只剩下律法:「隱密的事,屬於上主我們的天主,已啟示的事,卻永遠與我們和我們的子孫有關,為叫我們實行這法律上的一切話」(申 29:28)

第一聖殿的祭司與僧侶,為了保存對女神的記錄與崇拜,用了另一個名稱代表她:智慧。他們指明「智慧」代表著神的妻子:「我愛慕智慧……因她與天主共同生活……萬有的主宰也喜愛她。她實在透澈天主的奧秘,自行決擇天主的工程。」(智 8:3-4)。在「她為掌握她的人,是一株生命樹;凡堅持她的,必將納福」(箴 3:18) 裏的「納福」或「快樂」,與「阿舍辣」的發音是一樣的。這代表他們會「堅持」守護住第一聖殿與女神的傳統。

「聖殿神學」認為,這就是耶穌時代的背景。耶穌的來臨,是重新把君王職與司祭職合併,並透過用「聖神/聖靈」(女性位格) 來代表智慧女神、代表他天上的母親:「聖神有如鴿子降在他上面;又有聲音從天上說:『你是我的愛子,我因你而喜悅。』聖神立刻催他到曠野裏去。」(谷/可 1:10-12)。因此,耶穌來是要恢復第一聖殿的信仰。他示範了進入「至聖之處」變成「神的兒子」或天使的過程:「在他們面前變了容貌發光有如太陽,他的衣服潔白如光」(瑪/太 17:2)。並用自己的血進行了一次而永遠的贖罪祭,讓人與神從此合而為一,永不分離。耶穌被稱為「納匝肋/拿撒勒人(nazōraios),就是「守護者」(nôṣrî) 的意思;他的跟隨者就是「納匝肋/拿撒勒教派」(nōṣrîm,即「守護者們」;宗/徒 24:5)。他們守護的,就是在第一聖殿時期父、母、子三位一體的信仰、讓人成聖並與神合一的神秘儀式、以及反對學究般遵守申命記的律法。

聖殿神學」是瑪格麗特.巴克 (Margaret Barker) 所提出的學說。巴克是新教衛理會的神學博士,亦是舊約研究學會的主席。在尋找證據支持「聖殿神學」觀點的過程中,巴克引用了不少典外經,特別是近幾十年出土的「拿戈瑪第經集(Nag Hammadi Library)。因此,她所說的是否正確,就要靠大家自行判斷了。我傾向相信巴克所提出的大框架,並認同早期基督徒是神秘主義者。不過巴克的辯證也有太牽強的時候。無論如何,她一系列的著作還是挺有趣的。不想花錢買書的話也可以先讀她放在網上的論文

2016-04-18

Emptiness (空)

不少人誤解佛陀所謂「空」的意思,以為一切都是虛幻,就像電影《廿二世紀殺人網路(The Matrix) 一樣。這樣想的話,人生一切痛苦便都是幻覺,得失喜悲都是多餘,還為什麼要修道?要離的「苦」與會得的「樂」都是幻覺的話,苦、集、滅、道等「四聖諦」與佛、法、僧等「三寶」都毫無意義。印度人早就有這個想法,他們叫這個幻覺做「摩耶(Māyā)

這種「空」,並不是佛陀的「空」(Śūnyatā)。要明白「空」,首先要明白佛陀提出「空」時所針對的是什麼。「空」的對頭是「自性」(Svabhāva)。「自性」的意思,大概等於「本質上的存在」。例如,人之初,性本善或性本惡,背後的意思就是人有善或惡的本性,無論這人做什麼,本性都不會改變。又或有人認為眾生皆有佛性,都會成佛,那便無論大家幹什麼,甚至殺人放火,都會成佛,只是時間問題。當我們說人生是苦,「苦」便成了人生的本質,有了苦的「自性」。無論你生於幸福家庭還是苦海孤雛,樂觀豁達還是怨天尤人,生活都是「苦」。把「善」、「惡」、「苦」、「悟」、「輪迴」、「涅槃」等等概念想像成本質上的存在,是人類腦袋天生的傾向。但這又有什麼問題呢?

舉個例,有隻小豬很聰明,主人把它訓練到能跳舞算數做家務,但它始終是一隻豬,今生都不會變成人,因為它有「豬」的本質,或「自性」。當我們說「男人」都是這樣、「女人」都是那樣的時候,我們抹殺了所有可能性。「自性」的問題,在於否定了變化的可能。那「空」的意思是什麼呢?真正的「空」,有三種:因果、相對、集合

「種子」在陽光泥土空氣與水等適合的條件下變成「樹」,這是因果或「緣起法」,此中間「種子」和「樹」都沒有本性,否性便會像「豬」不能培訓成「人」一樣,「種子」永遠不會變成「樹」。「長」必需有「短」,才顯出「長」;「長壽」必需有「早夭」,才顯出「長壽」。這是相對的空。在花草鳥獸所組成的「森林」中,並沒有一個事物叫「森林」,「森林」只是一個集合或所謂「假名」。這三種「空」,概括了我們世間一切現象與我們日常會提到的所有概念。

這三種「空」,背後都是指一個現象依靠另一個現象而生起。「樹」依靠「種子」,「長」依靠「短」,「富」依靠「貧」。因此,「緣起」(Pratītyasamutpāda) 的梵文是由「相對」(Pratītya)、「集合」(Sam) 與「生起」(Utpāda) 組成的。「空」,其實就是「緣起法」

眾因緣生法 我說即是無
亦為是假名 亦是中道義
--《中論.觀四諦品第二十四》

當人把「空」的現象想像成本質上的存生,便會生起種種執著,導致貪嗔癡等煩惱。例如,因為父母婚姻有問題,便對自己建立家庭失去信心,有問題便把責任推給原生家庭,這便是把家庭幸福與否當成一種「本性」存在,像基因一樣能被遺傳。事實上,家庭幸福與否端視乎你每天的努力。一旦覺得性格不能改,命運不能變,怨恨不能恕,那幸福便與你無緣了。迷的人看見「幸福」,悟的人看見背後的因果,明白「幸福」是空。

同樣,賺多少錢才算富有?有家庭月入幾萬,覺得很富足,因為鄰居都未能吃飽;有家庭身家千萬,卻覺得貧乏,因為朋友都有遊艇名錶。迷的人看見「貧富」,悟的人看見背後的相對性,明白「貧富」是空。

又有不少母親,在子女長大離巢後,老是覺得不快樂,因為「家不成家」,再無辦法經常一家人團聚吃飯,甚至因為有子女未能結婚生子,而感到失敗。她們心裏渴望得到的,是那個其實沒有實體存在的「大家庭」。迷的人看見「家庭」,悟的人看見背後的集合,明白「家庭」是空。

若「幸福」是空,那是否便沒有天倫之樂?非也。每天的噓寒問暖,都是窩心的、真實的,只是「幸福」這個詞兒是「假」的,是一個抽象概念,是不能被抓緊的。家庭裏沒有一個東西叫幸福,也沒有誰比誰更幸福。有的,只是每天一點一滴的關心與照顧。但是,我們日常仍會用「幸福」這個字兒,那是因為方便。用「幸福」比用「上班前的一吻」、「回家後的擁抱」、「失意時的鼓勵」等等方便,沒有那麼累贅。就像獵人跟太太說,我一會到「森林」裏去打獵。他不用解釋他是去有堆花草鳥獸的地方打獵,因為「森林」是一個約定俗成的概念。儘管「森林」只是一個假名。

我們日常為了方便而用著一堆假名,它們不是幻覺,背後有現實裏的經驗,龍樹稱這些假名為「世俗諦」。然而,迷的人容易把這些假名當真,繼而產生執著。悟的人內心保持清明,永遠記得這些假名背後是因果,是相對,是集合,也就是「空」。這個「一切皆空」的真相,龍樹稱為「第一義諦」。這不是說凡夫俗子與得道高僧看到的世界不一樣。其實後者「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分別只是不會把經驗概念化,從而產生執著,特別是修道時出現的境界。那是修道人最大的障礙。那些境界,就如「幸福」一樣,不能被追求,也不能被抓緊。當條件成熟,自然會生起。輪迴與涅槃的差異,也就是這一念之差。

諸佛依二諦 為眾生說法
一以世俗諦 二第一義諦
--《中論.觀四諦品第二十四》

那佛陀傳教時為什麼還是要提「善惡」、「業力」、「輪迴」、「涅槃」等等假名?因為不利用「世俗諦」的概念,無法解釋「第一義諦」裏一切皆空的道理。

若不依俗諦 不得第一義
不得第一義 則不得涅槃
--《中論.觀四諦品第二十四》

大智大慧的老師都會利用「世俗諦」作比喻。聖經便曾有這麼一段:

門徒們前來對他說:「為什麼你用比喻對他們講話?」耶穌回答他們說:「因為天國的奧妙,是給你們知道,並不是給他們知道。(瑪/太 13:10-11)

《觀四諦品第二十四》是《中論》的高潮,也可能是最多人引用,同時亦最多人誤解的一篇。

2016-04-04

Siddhartha (流浪者之歌)

很久沒有讀到一本讓我熱淚盈眶的書。

《流浪者之歌》(Siddhartha),一本德國小說家赫曼.赫塞 (Hermann Hesse) 於 1922 年所寫的名著,留下了很久沒有過的感動。

年少時,看見書名,以為是佛陀的生平,錯過了。

後來,未讀完第一部分,以為是一般尋道者最後皈依佛陀的故事,又錯過了。

時至今日,我才明白,書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在尋道者拒絕了皈依佛陀之後才開始。尋道者把一生的時間都花在尋找上,太忙了,以致竟沒時間讓自己「找到」,結果一生都在尋找,險些兒浪擲了一生。

我讀的是英文版,保留了不少詩意。書中有不少對話,都能撥動我的心弦。有些書,是要先有人生的歷練,才能夠好好品味,產生共鳴。

赫塞在一個新教家庭長大,父母曾因宣道而到過印度,少年時與父母鬧返,亦曾試過自殺。因此,不少書中的句子也可能是赫塞的親身感受。書中的主角在兒子離開後,傷心不已,看著河裏自己的倒影,卻驚覺自己和當年的父親有多像,而自己當年也是這樣傷了父親的心。我想,那肯定是很深刻的一種感慨。

祝願在努力地生活的各位,終有一天能找到你要找的東西。

2016-04-02

Avidya (無明)

一切痛苦,來自生命在輪迴中遇上的種種煩惱。然而,無論煩惱抑或輪迴本身,都源自「無明」。

「無明」,就是無知,會做成兩種錯誤的見解,導致兩種錯誤的態度。

第一種錯誤的見解,是「以不淨為淨」。我們每次大快朵頤,吃肉吃得津津有味時,都沒有想起正在吃動物的屍體。這些食物如果放著一、兩天,都是會發臭的穢物。但我們卻甘之如飴。我們每次見色心喜,擁著美女心跳加速時,都沒有想起正在擁著一團血汗肉骨等混合的身體。當美女衰老腐朽時,亦會變成發臭的穢物。當我們「以不淨為淨」時,便產生了第一種錯誤的態度,那就是「以苦為樂」。

第二種錯誤的見解,是「以無常為常」。我們一旦擁有渴望的東西,不論是青春美貌權位財富等等,便老是想如何去保著它們,牢牢抓住不放。到真的失去了,便痛不欲生,完全不接受世間一切現象都是變化不定的,都是「無常」的。當我們「以無常為常」,便產生了第二種錯誤的態度,那就是「以無我為我」,即把自己的生命想像成「常」或不朽也不變的實體,然後為自己累積錢財聲望。

這四種錯誤的思維,被稱為「常樂我淨」等四種「顛倒」(Viparyāsa),都源自「無明」。

然而,四顛倒並不是一隻病毒,像感冒一樣會被感染。四顛倒的本質是對世間現象出現了錯誤的看法。它是在「美女」等外在條件,加上我們內心的思考,例如覺得「美」、「想擁有」等想法,因緣和合而生。只要任一條件消失,顛倒便消失,煩惱也因而消失,無明便不存在,輪迴亦隨之而瓦解。

如是顛倒滅 無明則亦滅
以無明滅故 諸行等亦滅
--《中論.觀顛倒品第二十三》

2016-03-27

Tathagata (如來)

世人付出努力,總有一些追求。世人信一個宗教,總有一個目的。

在早期的佛教,目標很簡單,就是脫離輪迴,進入涅槃。成功者,被稱為「阿羅漢」(Arhat)。能找到並傳授這個法門的,就是佛。每一個世界裏,就只限量產出一個佛。出現在我們這個世界裏的,就是二千五百多年前的釋迦牟尼佛。

後來,大乘佛教出現,把這個壟斷打破了,把信徒的目標提升了:不再是成為「阿羅漢」,而是要成為「佛」。大眾都接受了,都發大願,都行菩薩道,都打坐觀照,都渴望開悟,都在等成佛。

然而,誰都無法解釋清楚什麼是「佛」。成佛後會如何?生活有改善嗎?會發達嗎?會更英俊或漂亮嗎?會有神通嗎?會長生不老嗎?

這真是一個難以置信的現象:無數人信佛修道,努力精進,卻不知道目的地在哪。如果我告訴你,佛的境界叫涅槃,意思即是寂滅,那你願意永遠待在「寂滅」裏嗎?寂滅和死掉又有什麼分別?修道成佛豈不等於提早自殺?

在未討論之前,先要提一提,佛陀有十個尊稱,分別是:「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而「如來」(thatāgata) 這個字最能代表大乘佛教徒努力的目標,因為「如來」就是「如此而來、如此而去」的意思。。

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如來」和你我一樣,都是因緣和合而生,都是透過一樣的肉體、感覺、思想、意識等等而出現的生命。他一樣有父母把他誕下,有太太,有兒子,不吃不睡也一樣會死。事實上,他也曾差點把自己餓死。那即是說,他不是神的兒子,不是外星人,沒有超能力,沒有基因突變。他甚至不是祭師的兒子,小時候沒有學過哲學神學或咒語手印。他,就只是這樣,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如此而來到世上,也就如此而死去。沒有天崩地裂,沒有死後復活,也沒有火馬車接送。否則,你我都不用奢望能成佛。如果要神的兒子或外星人才能成佛,那等於要含著「神湯匙」出生才有機會。然而,佛陀從來沒有這樣說過。

佛在涅槃後,理論上已脫離輪迴,那是否一個永恆的存在?還是像涅槃的意思一樣,寂滅了?連佛陀的弟子耶摩迦 (Yamaka) 也出現混亂,要十大弟子中外號「智慧第一」的舍利弗 (Sāriputta) 向他長篇大論地解釋 (SN 22.85)。那真相究竟是如何呢?

明顯地,組成佛的零件或「五蘊」,即肉體、感覺、思想、意識等等,都沒有特別為佛訂造,本質上和我們一樣。那是否有個叫「佛性」的東西降臨在佛身上,讓他成佛成聖呢?記得生命就像「森林」一樣,是「五蘊」聚在一起所產生的經驗,本身並無永恆不變的實質嗎?如果凡人的生命並無一個叫「自性」的東西依附在五蘊上,那佛陀亦不會有一個叫「佛性」的東西依附在他的五蘊上,就如沒有一個叫「森林」的東西依附在鳥獸花樹之上。簡單點說,佛不是神,而是一個概念。所謂「佛性」,也就是「空性」。既然眾生都是「空性」,眾生便都有機會成佛,因為大家的本質一樣:就是無本質。

如來所有性 即是世間性
如來無有性 世間亦無性
--《中論.觀如來品第二十二》

輪迴就是生命。從輪迴中解脫,不是把生命消滅了,而是從「森林」中看到樹木,嗅到花香,聽到鳥鳴,嚐到果甜。我們的生命,是由每天的生活拼湊出來的;而我們的生活,則是由每分每秒的感受與念頭拼湊出來的。凡人老想在這些不斷變化的感受與念頭中抓緊永恆不變的東西,因而過著焦慮與懊悔的一生;佛則很清楚,在一切不斷變化的現象中,並無不變的實質,都是妄想

勾心鬥角想保著「權位」的人,根本沒法享受工作的挑戰與成長;多疑善妒想保著「婚姻」的人,也沒法享受伴侶的關懷與陪伴。這些例子還有很多:追求「名次分數」但失去學問、追求「美貌魅力」但失去健康、追求「富貴榮華」但失去快樂等等。這些目標,無論是「權位」、「婚姻」、「名次」、「魅力」、「富貴」等等,都只是概念,沒有實質存在,是依附在某些條件底下出現的妄想。它們有個特別的名稱,叫「假名」。

試想,在一群豬之中,你再俊美,又何來「魅力」?沒有下屬願意跟隨你,你官階再高,又何來「權位」?極端一點,沒有仗打,「將軍」又代表什麼?沒有學生的「老師」又是誰?沒有嚧寒問暖,「幸福」又是什麼?難道是一張婚書?沒有夢想,再多錢都不是「富有」:對一個想去迪士尼樂園的基層兒童來說,幾百元就是富有;對一個想建火箭移民到火星的人來說,幾百億都不夠。

眾生都是這樣,被林林種種的「假名」迷惑,生活得一點都不平安。佛則是個能用最開放的心去迎接每分每刻的人,並總能活在內心平靜、祥和安樂的狀態之中。這,才是成佛的意思,才是真正的「寂滅」。

2016-03-22

Momentariness (剎那生滅)

任何思想一旦走向極端,便離開真理,因為真理總在「中」。

佛陀說,生命是因緣和合而出現的現象,像種子加上適量的陽光、空氣、泥土與水等,而成為一棵樹一樣。因此,生命並不是一個自有永有的固定實體,而是能透過你每一刻的所思所想,不斷產成變化的動人過程,內裏蘊含著無限的可能

一旦想像生命背後有個固定的靈魂,便再沒有成長與解脫的可能。試想,如果你擁有「種子」的靈魂,你便不是「樹」,永遠都無法長成一棵樹。這叫「常見」。

相反,你不能說今天的你與明天的你完全無關係。今天你多吸一支煙,明天你的健康便差一點;今天你努力耕耘,明天你便能有收獲。說今天的你與明天的你無關,或說今生與下世無關,便等於說種子與樹無關一樣不符合經驗。這叫「斷見」。

之前的討論,集中在瓦解「常見」,即永恆存在的靈魂觀。現在,讓我們看看另一個走向「斷見」的極端:剎那生滅

在討論「因果」時,曾提到當種子變成樹的當下,「種子」不能消失,亦不能和「樹」同時出現。這個矛盾是源於我們把「種子」和「樹」當成實質存在,忘了它們只是我們內心概念化出來的妄想。

不過,有人卻提出「種子」的確消失了,因為「諸法無常」。但「種子」在消失時生起了「芽」,「芽」消失時又生起了「葉」,「葉」又生了「技」,諸如此類,最終成為「樹」。所以,儘管「種子」消失了,樹的出亦非無「因」。他們認為這便完滿解決了「諸法無常」與「因緣和合」之間的矛盾。

這個方案的問題在於:雖然「種子」與「樹」的連繫被解決,但卻衍生了「種子」與「芽」中間的關係。於是,同樣的邏輯再次套用,「種子」與「芽」之間再加入千千萬萬個階段,直至每一剎那的「種子--樹」混合體都和下一剎那的不一樣,但都是「因果」關係。前一剎那較近「種子」,下一剎那則較近「樹」。結果,每一階段都被切至無限小,每一剎那都被縮至無限短,以至那一剎那的存在再也不能被感知,變成「剎那生滅」,亦被稱為「相續」(santāna)。於是,我們看見像是真實不虛的大樹,卻原來是不斷在消失後又再閃現的假象,像電影底片的一格,只出現了二十四分之一秒,卻予人連續不斷的錯覺。這就是將「無常」推向極端的結論。

這個理論在「生」與「滅」之間的時間被縮短到零的時候便崩潰了。首先,那等於說「生」與「滅」之間並沒有東西存在。仔細一想,「存在」包含了佔用了「時間」與「空間」兩個條件。體積無限小,或時間無限短,便等於不存在。無論把多少個「零」加在一起,都不能變成「一」。而「生」與「滅」這兩個現象,是針對「存在」來說的。如果沒有「存在」,「生」與「滅」是不能獨立存在的。其次,當「生」與「滅」之間再沒有時間分隔,那等於說「生」與「滅」在同時進行。正如一個人不能一邊生一邊死,「生」與「滅」亦不可能同時出現。

提出「剎那生滅」的人不明白,問題不在於存生本身,問題在於我們把那存在定義成「種子」、「芽」、「樹」等概念,然後搔著頭問「種子」跑哪了?「樹」怎麼忽然出現了?真相是,「種子」、「芽」、「樹」等等從來沒有真正出現過,它們只出現在我們的心裏。那個東西一直就是那個東西,你可以在不同的時候叫它不同的名字,「種子」也好「樹」也好,但它就是它,英文叫「Suchness」,梵文叫「Tathātā」,中譯叫「真如」,粵語叫「咁」:「咁,咪就係咁」。

既然「種子」、「芽」、「樹」等等都只是心中妄想,自然沒有真正「生滅」。他們的「生滅」只出現在我們的眼裏、在我們的心中。生死輪迴,亦復如是。

若謂以眼見 而有生滅者
則為是癡妄 而見有生滅
--《中論.觀成壞品第二十一》

2016-03-17

Blockchain (區塊鏈)

連續寫了一陣子哲學,來寫點別的。

最近「區塊鏈」(Blockchain) 成了金融科技界裏一個很熱的話題,原因是中國人民銀行在一月時召開了「數字貨幣研討會」,行長周小川、副行長范一飛與花旗銀行、德勤等都有出席,可想而知中央有多重視「數字貨幣」(Digital Currency)、「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 等的應用。話說人行早於 2014 年時便開始研究了。

那究竟「區塊鏈」是什麼呢?它其實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比特幣」(Bitcoin) 背後的技術。網上對這些貨幣的加密和運算都有詳細論述。然而,我發現每次有新技術出現,大家都在討論手段,卻很少人解釋目的。因此,我又拋磚引玉,在這裏嚐試解釋一下。

講到貨幣,就要由古時以物易物說起。那時候我用一隻雞換你一隻鴨,是很公平的,因為我無法不付出勞力便變出很多雞,把你辛苦養大的鴨都換走。

後來,我們有貨幣,如貝殼與金幣。那時候,誰擁有沙灘或金礦,他便可以不勞而獲,把別人努力的成果換走。為了民生,政府唯有把金礦銀礦收歸國有,嚴禁私採

然而,怎樣禁,也禁不住有人在森林裏發現一個金礦或去河裏淘金,否則三藩市不會興盛起來。因此,政府唯有印製私人印不出的防偽鈔票

說來說去,貨幣的關鍵,就是個人不能大量生產,非否就會社會大亂,通貨膨脹,百物騰貴,貧富不均。

自從政府印製鈔票後,政府便變成社會大亂的根源。每當一個政府要不斷打仗或極度貪腐,便會不顧一切地亂印鈔票,結果在民國時期通脹達每月三倍的速度,而日本軍票更全是廢紙。

時至今日,貨幣早就數碼化,由銀行的系統儲存。銀行就算沒有實質的現金,也可以把錢貸給你,方法是把你戶口的結餘更新一下。於是,銀行就成了社會大亂的根源。一家銀行所擁有的現金,只是所有客戶存款的五分之一。若大家跑去「擠提」一家銀行,沒有一家能不倒閉。若然銀行倒閉的話,你的財產便隨即消失。畢竟,那只是一個硬碟上的數字。今天,世界最硬的貨幣--美元,也是由聯儲局操控的;而聯儲局,並不是政府部門,而是由銀行組成的。

隨著銀行取替了政府,掌握了貨幣的控制權,一個前所未有的現象出現了:政府會破產。今天的政府,如希臘等,失去了隨意印製鈔票的能力,所以會破產。

不過,銀行也會出現過度投機,以至威脅到升斗市民的情況。因此,像在雷曼事件時,政府必須救銀行,否則大家的血汗錢便全變廢紙。

你說你把錢都換成黃金,是否很安全?問題是,你的黃金存在哪?你不會放在家吧?若你把黃金存在交易所,你怎知道交易所沒有把你的黃金拿去投資或炒賣?

不論是政府、銀行或交易所,他們都可以騙你,都可以倒閉。我們稱此為「交易對手風險」(Counterparty Risk)。見過這麼多風浪,我們新一代不信權威,不信政府,不信銀行,不信交易所。大家信自己,亦即民眾。這,就是「區塊鏈」與「比特幣」出現的原因。

很多人聽過,有人專門用超級電腦從事「比特幣」的挖礦,又有人因炒賣「比特幣」致富或破產。這些,都不是「比特幣」出現的目的。

它的目的是,把你擁有多少錢的記錄,交還到你的手上,而不是存在銀行系統裏,或依靠政府印製的鈔票。

這裏要解決的問題,只有一個:如何防止你在花錢後,為自己錢包無限充值?

若你手上有的是張銀行信用卡,那你在刷卡後,商戶會立即通知銀行,等銀行確認你的結餘更新了,才把卡還給你。你跑去另一間商戶刷卡,他們在通知銀行的時候,銀行會告訴商戶你沒錢了。

現在若把銀行拿掉,你把錢給了甲,又同時給乙,乙沒法知道錢已被甲收下了,那便變相等於印銀紙。所以當初開發「比特幣」的中本聰 (Satoshi Nakamoto) 利用了一個叫「分佈式賬薄」(Distributed Ledger) 的概念,即把你每次花錢收錢的紀錄,發報給全世界能處理「比特幣」的電腦。要看這個紀錄,要先破解一條複雜的數學題,最厲害的電腦也要七至十分鐘才能算好。如果這段時間裏,你又花同一筆錢,那等不同的電腦以不同的速度算好後那數學題後,你錢包的紀錄便有出入,那這筆交易便作廢。若然沒有出入,大家便把新的交易或叫「區塊」串連在以前的交易之後,成為一條長長的交易紀錄鏈,這就是「區塊鏈」。

那等於說,你每次用「比特幣」做交易,便有千千萬萬的電腦做證人。這些證人要花很多運算力與電力,因此會被獎以一個「比特幣」。這就是為什麼它們又被稱為「挖礦機」。當然,有人專門用這些電腦去生產「比特幣」,但它真正的價值在於做證人。這樣,你的資產與交易便不會因為一、兩間銀行的倒閉,甚至政府的破產而消失。在一些政府信譽度低或銀行不普及的地方,「比特幣」便特別快地流行起來。

回到信用卡的例子,由於銀行擔任了公證人的角色,所以一般會收商戶 2-3% 的交易費用。在金融體制不健全的非洲,匯款的成本高達 12%。然而,「比特幣」的證人某程度上是義工,因此「比特幣」的交易成本特別低,對很多商戶與消費者來說都很吸引。

其次,由於每筆消費都公告天下,所以政府亦不怕你逃稅。試想,不少自營業務如的士司機,由於收的是現鈔,政府是無法得到其收入證明的。「比特幣」與「分佈式賬薄」解決了這個問題。可以想像,這會是人民銀行有興趣的地方。

不過,「比特幣」有一個缺點,就是不能逆轉。如果你發現有一筆信用卡簽賬不是你簽的,你是可以要求銀行把交易撤消,還原結餘,損失由銀行承擔。用了「比特幣」,交易一旦被各方證人確認,便紀錄在千千萬萬部電腦裏,好像明星淫照一樣,無法消除。說到底,「比特幣」就是要取替銀行,所以沒有人會像銀行一樣承擔欺詐的損失。其實銀行的部份收費,也是用來為顧客買保險。

一如既往,為了簡單明瞭,以上內容難免不夠精準,只能當作是引子,大家可再在網上作進一步的搜尋與研究。

2016-03-16

Assemblage (因果)

很多人都信「因果」:搞宗教的信,搞科學的也信。然而,「因果」這概念卻能帶來很多迷思。

先假設,種子是「因」,樹是「果」。

當然了,種子不會無端端變成樹,它還需要適量的陽光、空氣、泥土與水等等,我們姑且叫條件或「緣」。所以,我們優化一下原先的假設:「因」加「緣」,生出「果」。

現在問題是,樹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是早就存在於種子裏?還是等種子消失後才出現?還是由種子變成樹之間有這麼一點點的重疊時間,兩者都同時存在?

如果樹早就存在於種子裏,那樹早就在了,不用等條件成熟才出現。

如果種子消失了,樹還能長出來,那樹根本不需要有種子的存在,它可以四處無端端地出現。

如果種子與樹有重疊的時間,那等於說我們有段時間有兩顆種子或兩棵樹。想想都覺奇怪。

再弔詭一點,如果「推」是輪子「滾動」的「因」,一旦我停子推動輪子,「滾動」便會消失吧?那「種子」豈不是要一直存在,「樹」才可以一直存在?

究竟問題出現在什麼地方呢?

關鍵就在於我們認為「種子」和「樹」是兩個獨立而不相同的實體

試想,如果「樹」是一個實質的東西,它不可能消失;如果我把它砍下,並重塑成一張椅子,那「樹」跑哪了?

明顯地,「樹」只是一個概念,不是實質存在,就如世間千千萬萬的現象一樣,都是「空」的,是我們從經驗中概念化出來的一個名字

如果「果」是「空」的,亦即說它的實質從來沒有出現過,所以也不會消失。在「種子」變成「樹」再變成「椅子」的過程中,「樹」的實體可以說沒有出現過,也因此沒有消失過。若「樹」的實體有真的出現過,那當只有「種子」時,它藏在哪?當「椅子」出現後,它又跑哪去了?因此,你不能把「種子」與「樹」當成兩個完全一樣的實體,否則變化便不可能發生。

這就是為什麼當一切現象皆是「空」時,一切現象都「不生不滅」。生滅的,只是我們心裏的妄想,是一個又一個的概念。

果空故不生 果空故不滅
以果是空故 不生亦不滅
--《中論.觀因果品第二十》

這個討論要破解的,乃是無數宗教與哲學上的因果觀。舉例,我們說「前世是因,今生是果」,相信有很多人同意。然而,前世的「生命」不過是肉體、經驗、意識等集合起來的一個名字,本質和「種子、陽光、空氣、泥土與水」一樣。今生的「生命」,也是另一堆「種子、陽光、空氣、泥土與水」的集合。說「前世是因,今生是果」,等於說前世的生命與今生的生命是兩個獨立而不相同的實體,結果便會出現上文所有的謬誤,例如:前世的生命是否未消失?否則它怎能作為今生業報的因?若說前世的靈魂一直跟著你,「推」著今生的禍福,你說多恐怖。若說前世的生命與今生的生命是相同的實體,那為什麼會有變化?真是如此的話,生生世世的「生命」都應該一樣,等於說「種子」就是「樹」。那又談什麼「因果」?

說到底,要有「果」,「因」才叫「因」。沒有「樹」,種子又怎能稱得上「因」?未有來生,今生種什麼業?

這不是說,種子、陽光、空氣、泥土與水不會影響樹的生長。水多了少了,當然會影響樹的高矮粗幼。我們要破除的,是把這些不斷變化,前後猶如骨牌般相關的現象,硬按上不同的概念與名字,結果產生大大小小的執著與不安。

一切一切,都是妄想,本質都是「空」。

2016-03-15

Time (時)

我們經常慨歎,還是「以前」好。我們會後悔,都是「過去」不夠努力。我們會擔憂,不知「未來」會有多壞。以至修道人也很關心:不知「前世」的業是否已消除掉、「來生」不知能否升上天國享福。我們老是因為「時間」,而失去平安。

「過去」、「當下」、「未來」等時間概念,是否真實存在?明顯地,它們沒有實體,不能抓著研究。那時間的本質是什麼?

試想,在一個沒有事情發生的空間,連一個念頭都不生起的空間,你如何能知道時間流逝?如果你盯著一個錄像,畫面上一切靜止,鐘不轉、心不跳,你如何能判斷影卷在轉動還是被定了格?如果兩球相撞,再原路彈開,那你如何能判斷影卷是向前放映還是向後?由此可見,時間是一個需要有「運動」才能定義的概念

我們所能觀察的,並不是時間本身,而是運動。一日,本來就是地球自轉的時間;一月,也是月球轉一圈的時間。我們用的計時工具,由古時的銅壺滴漏,到今天的石英鐘、原子鐘,那一個不是在不停運動的機器?

因此,若沒有「物」在動的話,「時間」便無法被定義。然而,世間的「物」或現象,本身也不是真實的存在,都不過是概念化的妄想。「時間」的存在既然建基在這些妄想上,本身也必然是妄想,不會是實體存在。

因物故有時 離物何有時
物尚無所有 何況當有時
--《中論.觀時品第十九》

2016-03-14

Defector (擁有七個名字的女孩)

很久沒有讀過能讓我廢寢忘餐的書,終於給我遇上了它:《擁有七個名字的女孩:一個北韓叛逃者的真實故事》(The Girl with Seven Names: A North Korean Defector's Story)。又一次證明現實裏的人生,很多時比小說裏虛構的情節更傳奇與精彩。也證明了傳記式的記錄,比不少宏觀微觀的研究與報告更能立體地呈現真相。畢竟,政治經濟意識形態等等,都不過是不真實的概念。在極權統治下的每一個人,所流的每一滴血汗與眼淚,都比那些冷冰冰的記錄來得震撼多。

書中主角叫李晛瑞,是一位「脫北者」,亦即叛逃北韓朝鮮的人。作為共產主義國家,北韓是一個極度講究階級的地方,完全體現「所有動物生來平等,但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平等」的精神。李晛瑞來自上流社會,父親 (繼父) 是軍人,因此家中衣食無缺,不但不時收到賄賂,也能幹著走私等非法生意而不怕被抓。所以,李晛瑞的叛逃,並不是因為什麼迫害或饑荒,而是純粹對對岸中國的好奇。她沒想到,好奇有時是很致命的。她一旦過了河,再回家的話便會被定性為叛國者,還要連累全家。結果她唯有流落在沈陽做黑市居民。作為北韓的友好國,中國對待叛逃者一點都不仁慈,基本上一抓到便交還北韓處置,等於送他們進地獄。

靠著堅韌的意志與上天的眷顧,她又跑到了上海,還弄到一張身份證。她的生活開始改善,還在中國愛上了一位南韓人,於是她又想盡辦法投奔南韓。然而,面對著永遠再見不到自己親愛的家人,她每天都過得很痛苦。她最後說服了母親,嚐試把家人接過來。於是她又搞盡腦汁,萬分驚險地把他們從中國北邊的邊境,靠著公車,送到中國最南的邊境,跨境到了寮國,坐了好幾個牢,受盡折磨,把所有積蓄都花在賄賂上,還是一路上遇上很多貴人,才終於在一年後一家團聚。

在這個過程中,讓我感受最深刻的,是我們的一廂情願。我們老是覺得富裕是好的,自由是好的,民主是好的。我們自小便被灌輸這些概念。然而,對北韓人來說,來到繁華的上海,或去到自由民主的南韓,都及不上一切有黨安排的祖國。對朝鮮的上流社會來說,只要你對金氏皇朝忠心耿耿,你便一生衣食無憂。如果你有讀過《飢餓遊戲》(The Hunger Games),北韓基本是「施惠國」的現實版:在四處饑荒以至屍橫遍野的時候,首都人民還是在大魚大肉。如果你住在首都,那為什麼要叛逃呢?在書中,李晛瑞便提過數次:在沒有外國的情況與之比較下,他們是幸福快樂的。就算後來她的家人千辛萬苦地逃出來了,卻一點都不適應,還三番四次想潛回去!

其次很深刻的,就是中國、寮國等國家的腐敗。叛逃者差不多在每一個關卡,都會被各式各樣的官員與警察「打劫」,完全無人會顧他們的死活。那些「蛇頭」(協助人偷渡的販子) 就更是擇肥而噬,毫無人性。當然,在人性的黑暗上也有光輝的一面。路上不少陌生人都曾對李晛瑞他們施以援手,幫助過他們騙過警察,也幫助過他們繳付賄款。

雖然作者是北韓人,成人後才學英文,但她的英語非常之好。當然,她有得到另一位作者的協助,但你亦可以看她在 TED 的英語演講,顯示出她的語言能力。她在中國被抓後,也是靠漢語能力來說服警察她不是北韓人,十分厲害。也因此,讀這本書 (我是讀英文的) 是一個很好的享受。每次你以為今次死定,她卻憑著聰明與運氣化險為夷;每次你以為鬆一口氣,她卻又墮進無法醒來的夢魘裏。不少懸疑小說都做不到這個效果,但這卻是她的真實經歷,令人拍案叫絕。難怪這書排名那麼高,實在值得一看。

2016-03-13

Delusion (妄想)

談「業力」時談到,「罪名」與「刑罰」都不是實質存在,都是「空性」,最後暗示了「輪迴」亦不過是一個概念,於是相對於輪迴而存在的「涅槃」也就是另一個妄想。

常人的想法是人一旦死亡,「靈魂」便會離開肉體,掉進輪迴之中,在某一形態下再投胎。如果不想再投胎做人,甚至墮落畜生餓鬼地獄等惡道,便需要修行,直至解脫,到達如天堂一般的境界,叫「涅槃」。

這個講法,並不是真正的佛法。在這個講法裏,我們幻想了一個不死的生命存在方式,叫「靈魂」,又幻想了一個不存在於世界裏的地方,叫「涅槃」。於是,俗人執著於「愛」、「恨」、「名」、「利」這些妄想中,修道人卻執著於「天國」、「涅槃」、「大羅天」、「淨土」、「罪」、「業」、「功德」等等沒有實質存在的妄想中,然後再發明了「大赦」、「迴向」、「輪迴」等等系統與手段。

重用「森林」的比喻,如果我們不把花草鳥獸概念化成「森林」,我們便不會說:春天時森林甦醒了,冬天時森林死亡了。森林從來沒有出現也沒有消失。就算所有動植物都死了,只要仍有種子在泥土裏,森林還是會隨著各種條件的成熟而重現。如果「森林」是一個實體,如古人相信的「森林之神」,那它便有被殺死的機會。然而,當「森林」的本質被認清後,「森林」便又是永遠存在,又是不存在。你可以反過來說,由始至終,都沒有「森林」,因此它是「不生不滅」的。

我們錯,錯在把一堆動植物概念化成「森林」。當我們的思想停止把現象與經驗概念化,那言語便會一起停止。屆時,現象與經驗便如流水般來去,心中卻不會動一念,現象世界的一切便從此不生不滅,而這才是佛陀所說「涅槃」的意思。

諸法實相者 心行言語斷
無生亦無滅 寂滅如涅槃
--《中論.觀法品第十八》

生命也是如此:它像「森林」一樣,又存在又不存在。一年又一年的春天,森林從冬天的死寂裏復甦,不能說是同一個森林,也不能說不是同一個森林。這才是「輪迴」的本質。除了生命,世間一切現象都是這樣。

一盤水,甲說它熱,乙說它冷,丙說它又冷又熱,丁說它不冷不熱,那「冷」與「熱」便不是一個真實的存在。它只是一個在比較兩個物件的溫度時出現的方便說法。更準確的說法是水的溫度,但那也依賴對零度的定義,其實也不過是與水的冰點、鹽水的冰點或絕對零度等標準的比較而已。須留意的是,水是真實存在;對甲來說它真的是熱,而對乙來說又真的是冷。故此,雖然「冷」與「熱」是概念,你不能說讓甲與乙跳出水面的水是幻覺。

現象世界能被經驗的一切,都像「冷」與「熱」一樣,又真實又不真實。我們的煩惱,來自對「冷」與「熱」等摡念的追求、執著和厭惡,懵然不知「冷」與「熱」是隨著與其他環境因素比較而來的。

舉例,有人有份穩定的工作,每天三餐不缺,也有安居之所。某天,他碰到一位舊同學,比他多賺幾千塊錢,正計劃去渡假。相比之下,這人立即有「窮」的感覺,覺得不足。「窮」與「富」正是一個相對的、不真實的概念。然而,它卻在在影響了這人的心情,打擾了他內心的平安。同樣,我們會把現狀與過去比較,特別是遭遇破產、離婚、喪親等情況。我們忘了在一切發生之前,即在未富有時、孑然一身時,我們本來是生活的快樂無憂的。現在卻忽然覺得自己窮了、孤獨了,可見「窮」與「孤獨」等都是不真實的概念。當我們一口一口地咀嚼飯菜的時候,如果能好好感受飯菜的味道,感受這一刻的滿足,明白貧富並無實質區別,那便是平安喜樂,也就是「寂滅」的意思。

當然,這不是說人不需要吃飯。肚餓的感覺是真實的。然而,大多數人並不是因為真實的感覺而痛苦,而是因為概念化出來的種種妄想

把妄想概念化得最厲害的,是修道人與各派的宗教人士。我們把智行悲願四種品質變成四個菩薩、把六道變成六種顏色的光、把七宗罪的補贖變成煉獄、把天體變成「密特拉」與「阿波羅」、把毫無實質的天空變成「荷魯斯」等等。修道人要時刻留意,別把作為生命本質的各種經驗,妄想成各式各樣的抽象概念,然後對這些妄想產成執著與迷信。

2016-03-06

Adultery (不忠)

連續來了幾篇《中論》,來點輕鬆點的。我個人覺得,同時看幾本不同類型的書,比一本接一本地讀較有效率,所以近年讀書都是四、五本平行的讀,一般包括一部佛經 (如《中論》)、一部西方經典 (如《神曲》)、一本武俠小說 (如《日月當空》) 和一本暢銷小說。這次不如介紹一下最近讀完的暢銷小說。

對這裏的讀者來說,保羅.科爾賀 (Paulo Coelho) 應該不會陌生。他就是《牧羊少年奇幻之旅》(The Alchemist) 的作者,我也曾多次提過。無意中在機場看到他的近年的作品《外遇的女人》(Adultery),勾起了我的好奇心。科爾賀後期的作品少了早期的靈性與故事性,多了說教,所以已經一段時間沒有留意他的新作。這次《外遇的女人》題材有趣,所以姑且一看。

書中女主角過著大部分人心目中的完美生活,擁有美貌、事業、丈夫、兒女、大屋、財富等等。但她總是覺得欠缺,覺得為了別人而活,覺得抑鬱與窒息。也許這就是中年危機吧。反正她因而展開了一段婚外情。然而,女人與男人其中一個不同的地方,是大部分女人都不能活在謊言中。於是她最終想向丈夫懺悔,卻竟然被丈夫的愛與智慧阻止了、包容了。故事最後在一個神秘經驗之後結束。

其實書中描述不同的心理狀態,不少成年人都會經過,因此不難寫出讓人產生共鳴的作品。然而,好的作品的本質,就是不把那些概念化的詞直接寫出來,而是透過書中人的遭遇體現出來。那些概念化的詞包括了:「安全感」、「思念」、「妒忌」、「愛」等等。寫「我很感動」,比不上寫「我的眼淚忍不住流下來」或「我用力地捉住他的手,說不出話來」來得動人。藝術電影之所以能成為藝術,也是這個原因。

科爾賀以前是一個很好的小說作家。他能把一些很抽象的靈性經驗用比喻與寓言寫出來。然而,他的崇拜者開始把他書中的「金句」摘錄,甚至結集成書與網站,結果科爾賀不知有意還是無意地,把小說弄得越來越像金句集。這樣,感覺便像一位老人在說教了。至少,我有一點點覺得。不過,作為一位男作家,膽敢以第一身寫女性心態,勇氣還是可嘉的。

同樣是有關不忠的故事,《列車上的女孩》(The Girl on the Train) 卻是一本驚慄小說。驚慄小說的特點,是節奏越來越緊湊,而結局卻是出人意料。經典作如《七宗罪》、《鬼眼》等,都是上乘之作。作為一本小說,《列車上的女孩》的佈局不錯,結局也不是一開始便會被猜到的那種。然而,你要留心每一章的日期,判斷事情發展的先後,那是比較累人的。最大的問題,還是節奏。還記得讀《別相信任何人》(Before I Go to Sleep) 時,我忍不住一口氣讀到凌晨三點,直到結局。英文所謂「Page-Turner」或中文所謂「愛不釋卷」就是這個意思。這本《列車上的女孩》,我卻竟然差點翻不到結局。雖然看得出作者在舖排上別出心裁,但節奏是小說與電影好不好看的重要原素,主要看編輯與剪接的功力。簡單點講,就是廢話少說。我雖然未讀 (完),但我見網上對另外兩部作品的劣評也是針對節奏,雖然它們的作者都是我很喜歡的:薛慶的《極限》與黃易的《天地明環》。不知是生活的步伐太急速了,還是我年紀大了,不知什麼時候失去了以前讀《紅樓夢》或《聖殿春秋》(The Pillars of the Earth) 的耐性了。

聽說《列車上的女孩》會被拍成電影,我並不寄予厚望。《別相信任何人》那麼好的故事,到了大銀幕便大打折扣。雖然編劇很聰明地把書中主角寫的日記變成自拍錄像,但節奏與氣氛卻仍是差了一截。想像不到《列車上的女孩》那樣不斷插敘倒敘的故事如何能搬上銀幕。近年在這方面能做得精彩的作品,我覺得可能是電影《愛的成人式》吧?

2016-03-04

Karma (業)

有人認為,每當我們做了一件善事或惡事,無論是透過行為、說話、還是純粹一個念頭,一個叫「業」的「吊靴鬼」變被製造了出來,暗伺機會,把善果或惡果報應回在我們身上。如果今生找不到機會,便隨著我們轉生到下世,甚至影響我們的轉生,把我們送上天界或打下地獄。

又有人認為,當我們做了一件事之後,雖然沒有「吊靴鬼」,但卻產生了一連串的化學反應,最終變成我們應得的果報。例如我上午罵了個同事,那人含恨在心,向老闆告發我另一件事,以至次日老闆找我罵了一頓。這個說法讓「業」像「接力棒」似地被傳來傳去,最終傳回作業者身上。

亦有人認為,「業」是一盤帳或一本「帳簿」,會把善惡加在一起,最終結算後的淨盈虧會體現在輪迴轉世上。

更多人認為,死後有判官,會根據我們所作所為「判刑」,把我們分派到不同的地方受罰,再投胎轉世。

然而,龍樹已解釋了為什麼「輪迴」本是空。若不繼續解釋「業力」,大家便有機會誤以為這個世界並無果報,行善避惡亦毫無意義。

先來一個譬喻。如果有人殺了人,那人便會背負「殺人犯」這個標籤或罪名。無論有沒有被捉拿,他都是一個「殺人犯」。過了一段時間,他被抓了,法官判了十年的刑,被丟進了監獄。十年後,他刑滿出獄。現在我想問大家,「殺人犯」還存不存在?

如果存在,那但凡「殺人犯」都應該被抓進監獄,是否可以再把這人抓進去?如果不存在,那是什麼時候開始不存在?是被丟進監獄的一刻,還是刑滿出獄的一刻?如果關了五年後,他越獄,還是不是「殺人犯」?若被特赦呢?再者,他是什麼時候變成「殺人犯」的呢?是殺人那一刻,還是被判有罪的那一刻?

你看,「殺人犯」根本不存在。的確,有人殺了人,「殺人」這事發生了,但「殺人犯」只是一個概念,不是實質的一個人。他坐完牢出來,悔改了,你卻仍當他「殺人犯」,你便是歧視他。

同樣,這人被判了十年的「刑罰」。「刑罰」是怎樣出現的呢?是凶手殺人的時候?還是法官判決的時候?是凶手被關在牢裏的時候?還是凶手覺得痛苦的時候?這問題之所以沒答案,是因為「刑罰」本身也只是一個概念。

凶手殺人的這個動作,並沒有製造出一個有實質的東西叫「業力」。他只是觸發了一連串的後果,諸如死者親人的哀慟、執法機關的搜捕或他自己的內疚等,最終導致他鋃鐺入獄。坐在牢裏,有多痛苦,也得要看他的主觀感受。不少囚犯在牢裏待久了,也不想出獄,害怕外面的世界。這端視乎他對外面的世界有多少渴望與牽掛。

若「刑罰」本身只是一個抽象概念,製造「刑罰」的人也就不存在。在以上的例子,那十年刑罰並不是「殺人犯」自己製造出來的,也不是法官製造出來。這「刑罰」是先要有人犯了罪,加上執法與司法機關,還要有監倉設備等等,才能出現。這,就是「因緣和合」而生的意思,也就是當我們說「刑罰是空」的意思。

不止「刑罰」是空,「殺人犯」、「罪」等等,都是空。同樣,「作業者」、「業」、「果報」等,都是空。「空」不是不存在,而是沒有實體。把「業」想像成「吊靴鬼」、「接力捧」、「帳簿」或「判刑」等,都是妄想。

「業力」沒有亦不需要有實體。今天你齋戒,餓了半天,明天你吃的第一口飯,便彷如天賜甘糧;今天你吃到撐,明天你吃同一口飯,便要反胃。你每一刻的行為與想法,都影響著你下一刻的苦樂。帶著喜樂平安的心看世界,世界美如天堂;帶著憤怒執著的心看世界,世界便是地獄。何需大興土木建造六道輪迴?

諸煩惱及業 作者及果報
皆如幻與夢 如炎亦如嚮
--《中論.觀業品第十七》

2016-03-03

Release (解脫)

上文提到,「經驗是真的,生命是空的」。要理解這句說話,要思考我們口中的「生命」是什麼意思。

在我們的文化裏,只有軀殼的,我們叫「屍體」;只有意識的,我們叫「鬼魂」。閉著眼吸著氣,卻不能和外界交流的,叫「植物人」。都恐怕不是我們日常所定義的「生命」。

於是,有人認為,「生命」雖然不只是肉體、不只是意識、也不只是外界,而是這三個原素的「集合」。然而,但凡集合,像「森林」一樣,本性必然是「空」的。「空」,不代表不存在:眼是存在的,光也是存在的,看見光的經驗也是存在的;但這三個存在是同一個存在。缺少了其中一個,其餘兩者就不存在:沒有眼或沒有光,都不會有「看見光」的經驗。只有不同的東西才能結合一起,本來就是同一個存在,就不能說因為結合而產生新的存在

異法當有合 見等無有異
異相不成故 見等云何合
--《中論.觀合品第十四》

就如花樹鳥獸,本來就是「森林」本身;沒有樹的「森林」就不是森林,所以「森林」並不是一個由花樹鳥獸合成出來的新東西。它根本不是一個東西,只是一個概念。因此,不同經驗的集合不會產生一個新的東西叫「生命」。經驗本身就是生命

在輪迴中流轉的「生命」,只是一個接一個的經驗在「相續」,就如骨排一樣。由於每一刻的經驗都不一樣,「生命」的本質在不斷變化中。今天你是新手,若干年後你便是高手;今天你是兒子,若干年後你便是父親;今天你是少年,若干年後你便是老年。

你覺得你變化了,是因為你比較。你長高了,是與昨天的你比較;你富有了,也是與昨天的你比較。然而,昨天那個較矮較窮的你,早已消失,無法拿再出來比較。因此,你也不應該是高的你、富的你。你就是你,你也應該是昨天的你。

「少年時的你」與「老年時的你」,無論身體與思想,都完全不一樣,卻又是一步一步地走過來,一天一天地相續到現在。所以「少年時的你」與「老年時的你」又是同一個你,亦不是同一個你。「前世的你」、「今生的你」、「來生的你」亦復如是

如果「少年」是一個實質的存在,那當你變成「老年」時,「少年」又跑哪呢?「少年」若有實質,便會成為一個永恆不變的東西;到「老年」出現時,便必需先把「少年」消滅掉。明顯地,我們並不會看見這種交替過程,因為「少年」和「老年」都不過是一個概念,並無實質,或所謂的「自性」(svabhāva)。若它們是實質的存在,便根本不能變化:

若法實有性 後則不應異
性若有異相 是事終不然
--《中論.觀有無品第十五》

同樣,「前世」和「今生」,其實與「少年」和「老年」一樣,並不是實質存在,而只是概念,是變化。在流轉的,又是同一個你,亦不是同一個你。你不會說「生命」是「少年」、「中年」和「老年」等結合在一起的成品,你也不應該說「輪迴」是「前世」、「今生」和「來生」等結合在一起的成品。因此,作為最終極的經驗集合,「輪迴」(saṃsāra) 本身就是「生命」

有人認為,我們是被「輪迴」困住了,我們要從「輪迴」解脫出來。脫離了「輪迴」之後的自由境界,他們叫「涅槃」(nirvāṇa)。然而,離開輪迴的主體是什麼呢?離開輪迴,即離開生命,那還有什麼進駐涅槃呢?若「輪迴」是車輪,「生命」是「轉動」,那離開車輪的「轉動」又是什麼呢?沒有車輪的「轉動」要如何理解呢?

不離於生死 而別有涅槃
實相義如是 云何有分別
--《中論.觀縛解品第十六》

也許你難以接受,但真相就是:輪迴就是涅槃。束縛與解脫並無分別。同樣,天國在人間:離開人間,也就沒有「愛」,天國又能在哪?再說,福樂是和痛苦比較才出現的概念:沒有在受苦,怎知自己在享福?相反,未嚐過樂,又怎會覺得痛?沒有病,怎知什麼是健康?

在痛苦中無法解脫,不是因為你被束縛,而是因為你有分別心。把分別心放下,就叫做「悟」。

Disposition (行)

接上文,把一塊木頭概念化成「椅子」,這「椅子」叫「(saṃskāra),也就是佛陀所說「諸無常,一切苦」中的「行」,是內心活動的結果。同樣,把花草樹木飛鳥走獸集合而成的「森林」,也是「行」。「椅子」也好,「森林」也好,都只是概念,並無實體。

正因為它們只是概念,它們會不斷變化。今天那塊木製品叫「椅子」,因為它有四腳一背。明天當椅背被砍掉,它就變成了「几子」。同樣,少年、成年、壯年、老年等都不存在,都只是概念。如果一位「少年」是實體,那他就永遠不會變成「老年」;等於一隻狗不會變成貓一樣。但凡無實體的概念,就是「空」。

仔細一想,世間一切現象都是空。你以為那個人一天是你妻子,便永遠是你的妻子,卻沒想到離婚之後她便什麼都不是,最多是你的「前妻」;你又以為你永遠是那個人的「兒子」,但當他患上退化症失了憶,你便又什麼都不是,只是一位探訪者或「看護」。痛苦,就是這樣來的。痛苦就是執著這些概念或「行」,而無法接受它的改變:無法接受她已不再是你的「妻子」、你已不再是他的「兒子」、以至你不再「富有」、你不再「當權」、你不再是「專家」等等等等。懵然不知這些都只是「概念」,都可以變化,都是「空」。

擁抱對方那一刻的體溫是真的,「愛情」是空的。咀嚼美食那一刻的味道是真的,「富足」是空的。聽見諂媚那一刻的聲音是真的,「面子」是空的。經驗是真的,「生命」是空的。最重要的:「空」也是一個概念而已,所以「空」也是空的:

大聖說空法 為離諸見故
若復見有空 諸佛所不化
--《中論.觀行品第十三》

人生裏所有感覺與思想,都是因應不同的環境條件而生起的,卻又無實質的存在,簡稱「緣起性空」。執著空,就痛。

2016-02-12

Suffering (痛苦)

生死可以無解,但可以沒有痛苦嗎?

問題是,痛苦又從何而來?

有人說,痛苦是自作孽,於是自怨自艾。

有人說,痛苦是別人害的,甚至是神的懲罰,於是怨天尤人。

有人說,痛苦的出現,是大家的責任,是「共業」。你又拋垃圾,我又倒污水,結果一起住在烏煙瘴氣裏。

有人說,痛苦和中獎券一樣,端看命數,所以我們才叫「不幸」。

這四種說法,有個假設:無論痛苦是誰造出來的,它是一個實體存在。但痛苦和火一樣,必需有火柴才能燃燒。如果我要製造痛苦,再給予你,那我自己首先要痛苦,正如玫瑰花必需從玫瑰花的種子裏長出來。痛苦不會無端端出現,於是又要有另一個痛苦的人把痛苦傳給我。那痛苦的源頭究竟在哪呢?因此,這四種說法,都是不合邏輯的。

非但說於苦 四種義不成
一切外萬物 四義亦不成
--《中論.觀苦品第十二》

非但痛苦,世間所有現象都一樣。匠人從木頭裏鑿出一張椅子,那椅子是木頭還是椅子?「椅子」真的被「製造」出來了嗎?若大家不用來坐,它還是椅子嗎?若它的一隻腳斷了,再不能站穩讓你坐,那它還是椅子嗎?

就如「椅子」並不是實體一樣,痛苦亦不是實體。若痛苦是一個不能消滅的實體,那誰都不能解脫。正正因為痛苦不是實體,所以才有離苦得樂的方法。只要你不坐上去,椅子便不再是椅子。你不用怪匠人,也不用把所有木頭都燒掉。你只需要不坐上去。任何一個條件不成立,痛苦以至世間的所有現象,都會消失。所以耶穌才會說:

若是你的右眼使你跌倒,剜出它來,從你身上扔掉……若你的右手使你跌倒,砍下它來,從你身上扔掉,因為喪失你一個肢體,比你全身投入地獄裏,為你更好。(瑪 5:29-30)

地獄再痛苦,也必需有你的感官與思想才能生起。沒有眼睛,再刺眼的光也不會刺痛你。



後記

觀察「苦」的成因,明白佛陀宣講的四聖諦,從而離苦得樂,叫「聲聞乘」,最後成為「阿羅漢」。觀察「生」與「老死」等十二個因果關係,從輪迴中解脫,叫「緣覺乘」,最後成為「辟支佛」。這兩條修行的路,又被稱為「小乘」。龍樹的《中論》從根本上推翻這兩個修道的目標。明白「苦」與「輪迴」的本質,便不再執著解脫,並能幫助其他人離苦得樂。這條修行的路叫「菩薩乘」,最後成為「佛」,用願力創造自己世界。「菩薩乘」又被稱為「大乘」,龍樹亦因此是大乘佛教的創始人,被尊為「八宗共祖」,即三論宗、法相宗、天台宗、華嚴宗、禪宗、淨土宗、密宗和律宗的共同祖師。

Fire (薪火相傳)

相信輪迴的人,曾經舉過一個譬喻:肉體如火柴,靈魂如火焰。儘管火柴會被燒盡,火還是會被下一支火柴傳下去的。

這個譬喻有個邏輯上的問題:沒有火柴,火能獨自存在嗎?不能罷。如果火能憑空存在,那便不需要有火柴,火便能永恆存在。

那火跟火柴,會像花香與花一樣,是火柴的一部份嗎?又不是。若是,則上一支火柴的火與下一支火柴的火便不是同一個火。

甚至乎,沒火的火柴,還能叫火柴嗎?不能。火柴是一個「假名」,只有在能燃燒的條件下才叫火柴,否則只是一支木條。

因此,火不是火柴,亦不可以沒有火柴。火柴不是火,亦不可以沒有火。一支火柴的火與下一支火柴的火又是有關,又是無關。這就是「中道」。

因可燃無燃 不因亦無燃
因燃無可燃 不因無可燃
--《中論.觀燃可燃品第十》

由火與火柴,引申到另一個問題:若一支火柴燃點起下一支火柴,那火是由什麼時候不再屬於前一支火柴,變成下一支的呢?回到真正的問題,如果「生」是因,「老死」是果,那「生」是在哪一刻生出「老死」的呢?明顯地,在「生」的一刻,「老死」便已開始了。生死本是一體,是同一回事,就像燃燒與火柴,是同一回事一樣。

有人以為,世上有只生不死的方法,窮盡一生去尋找長生不老藥;有人則以為,世上有不再「生」的方法,所謂「不還」,不生便不會再死,於是窮盡一生去尋找解脫。問題是,從生死輪迴中解脫出來的,是什麼呢?這等於火對火柴說,燃燒太痛苦,我要永遠離開一支又一支的火柴。那火還能存在嗎?

因此,「生」、「老」、「死」等現象,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實體或力量,而是一個不斷進行中的過程。說它們其中一個比另一個早出現,是因,另一個晚出現,是果,抑或說它們同時出現,其實都不恰當,都是將動詞名詞化,都不合邏輯。

若使初後共 是皆不然者
何故而戲論 謂有生老死
--《中論.觀本際品第十一》

2016-01-08

Dana (布施)

若伊隆.馬斯克 (Elon Musk) 能如此成功,那創業者是否要像他那樣先變成一個暴君?也許吧。

不過,佛陀曾說,這世界有三種布施,有無量功德:財施、法施、無畏施。

作為一位僱主,你出糧,養活下屬們以及他們一家,是「財施」。你努力讓公司生存,好能定時發薪,免於倒閉,甚至年終有花紅,實在功德無量。

作為一位創業者,你為下屬賦予生命的意義,給予他們挑戰、機會、資源、動力等,讓他們成長,更花精神培訓他們,幫助他們超越他們自己,是「法施」,更為殊勝。

作為一位領導,若能控制自己的焦慮,讓員工上班時不用擔驚受怕、如履薄冰;著急的時候能避免人身攻擊、動輒以罰款甚至辭退作威脅,弄至人心惶惶,戰戰兢兢,可算是「無畏施」。

馬雲、伊隆.馬斯克、喬布斯 (Steve Jobs) 等,肯定達到「法施」的地步;至於莊偉忠,應該就是「無畏施」了。布施,要自己先擁有;施「無畏」,必先自己無畏。莊偉忠明知一田百貨瀕臨倒閉,仍然接受這份工作;面對日本海嘯、輻射污染,都依然樂觀面對,甚至親身到日本採購新產品。如此無畏,才能作「無畏施」。

2016-01-04

Entrepreneur (創業者)

趁著假期,讀了幾本關於管理的書,其中有三本很值得推介,特別適合那些經常想著創業的朋友。

一本是《阿里傳:這是阿里巴巴的世界》(Alibaba's World: How a Remarkable Chinese Company is Changing the Face of Global Business),一本是《硅谷鋼鐵俠:伊隆.馬斯克的冒險人生》(Elon Musk: Tesla, SpaceX, and the Quest for a Fantastic Future;好像還未有中譯本),而最後一本是《不開會的 CEO》。不少人早已讀過這幾本書,書中的金句名言亦早被轉載至汗牛充棟,隨便在網上搜尋就能知道書中大概,因此我亦不打算拾人牙慧。我只想分享一下一個少少的感悟:創業者的特性。

馬雲、伊隆.馬斯克、莊偉忠三位分別在不同的領域創業,都擁有亮麗的成績表。眾所周知,馬雲是中國亞里巴巴、淘寶網、支付寶等的創辦人;伊隆.馬斯克今天則是美國特斯拉 (Tesla) 電動車、太空探索技術公司 (SpaceX) 及太陽能公司 (SolarCity) 的創辦人。莊偉忠則現任一田百貨的行政總裁,曾經創辦安信信貸並賣了給渣打銀行。他們的文化背景不同,從事的工作不一樣,性格也不一樣。馬雲搞的是電商、科網;伊隆.馬斯克是工業家,生產汽車、火箭;莊偉忠則從事傳統服務業。馬雲是很有幽默感的銷售專家,讀書求職都不太成功,剛開始時只能勉強靠教英文維生。伊隆.馬斯克是暴君,也是天才學生。他過目不忘,年紀小小便能把整套百科全書記下。如果不是為了創業,早已是史丹福大學的物理博士。莊偉忠則做過六種行業、十四間機構、中資英資美資日資等公司都服務過,保持每年讀六十本書。他出名沒架子,每逢優惠日便和前線員工一起拾紙皮、購物籃。不單止這些客觀的背景有所不同,他們的管理風格甚至自身性格,都是南轅北轍。

舉個例,在《阿里傳》裏,有所謂四十個教訓,其中提到團隊的履歷表並不重要,最重要是有團隊精神,能互相合作;馬雲常自嘲,自己也畢竟只是個不懂科技的英文老師。伊隆.馬斯克則相反。他寧願三顧草廬請一位諸葛亮,都不會忍受三個臭皮匠。他理想的員工是那些不用和人合作便能獨力完成工作的天才程序員。莊偉忠呢,則堅持轉工不帶舊部,努力把原班人馬的潛力發揮出來。在對待員工的態度上,反差就更加明顯。馬雲初初裁人的時候,會痛哭;伊隆.馬斯克則連對自己忠心耿耿、胼手胝足服務了十二年的助理都裁掉。個人的犧牲程度亦是不一樣。馬雲為了事業忽略了兒子,以至兒子終日流連網吧;伊隆.馬斯克可以一天只睡一小時,花在飛機上的時間比任何地方都多,結果離婚兩次。莊偉忠呢,朝十晚五,還不時早退,有美滿家庭。這樣看來,成功好像並沒有一個定律,難道只是靠運氣?

當然,你可以說我是用億萬富翁與一位本地打工仔比。若論身家,相信莊偉忠與前兩位總裁是完全沒法比。然而,若創業為的是快樂與成就,我倒覺得他們三位都值得參考。表面上,他們是完全不一樣的領袖。實際上,他們有著一個共通點,就是:強烈的信念。不是要名成利就、腰纏萬貫的信念,而是自信能解決一個問題的信念,以及伴隨而來的價值觀。

馬雲並不是為了發達才成立亞里巴巴的。他曾經說過,如果當初有其他選擇,就算早知有今天的輝煌,他也不會創業。他當初看見的問題,是眾多國內的中小企,無法有效地把產品賣往全世界。他於是成立了「中國黃頁」,讓外國的客人認識中國的廠商。他甚至曾想過與政府合作,推廣商貿。亞里巴巴可謂他最後的選擇。為了這個目標,他依靠極低薪水,捱了很多年,才最終於成功。很多人沒想過的是,「中國黃頁」早為他賺了五百萬。那是二十年前的中國。如果他要發達,他早已完成目標。他大可用那五百萬在湖邊買一打物業收租,從此泛棹西湖,享受人生。

伊隆.馬斯克也不是為了發達才成立他的帝國的。信不信由你,他是覺得人類繼續待在地球的話,遲早會滅亡。所以他努力開發廉價火箭、太陽能、以及電動車與其他交通工具,讓人類移民火星。他甚至與專家討論如何改造植物基因,讓它們能在火星生長,把火星綠化。他為了這個目標,不斷鞭策他的團隊,創造一個又一個工程界的奇蹟,大大減低航天科技與電動車的成本。為此,他多次瀕臨破產,壓力大到會在睡夢中尖叫。同樣,他早於 1999 年時便以三億美元的高價賣掉他與弟弟所創辦的 Zip2;再於 2002 年時以十五億美元賣掉他與合夥人創辦的 PayPal。任何人有這樣的身家,都不用幹了吧?可他卻把所有賺到的錢,全投入到自己的火箭公司,到了要考慮把岳父母的屋子都按給銀行的地步。對他來說,錢,不過是幫助他解決問題、實現夢想的工具。為此,他寧願舉債,都不肯讓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上市,以免有其他股東為了短線的利益而阻礙他的計劃。

莊偉忠與友人創辦安信,運作了六年,於 2004 年賣給渣打。你道賣了多少錢?九億八千萬。如果你是創業者,有這個成績,也可以收工了吧?為什麼還要去一家瀕臨倒閉的超級市場,趟這渾水?他就是覺得「型」。他不帶舊部,把一田起死回生;他不理數期,提早付款給供應商;他不打領帶、不定銷售目標、不開無謂的例會。當日本海嘯後出現核洩漏問題時,他跑到日本去入新貨,搞日本食物安全的推廣,務求協助日本大受打擊的農民。他是以「俠客」自居,講情義,專門救急扶危,著重的,是長遠關係。不論是與員工還是供應商,他都不希望為了面前的利益而犧牲長遠的關係。

就如我多次寫到,財富,是副產品。就算快樂,也是副產品。只要你真心想幫別人,解決別人面對的問題,其他的自然都給你。相反,如果你是因為不滿所任職的公司、頂頭的老闆、或每月的薪水,你還是轉工吧。別貿貿然創業。為了發達而創業,我不敢說一定失敗,但大部分情況下是不會成功的。到你發現了很多人都在面對一個問題,無法解決,而你又可能有方法,並願意犧牲一切去解決這問題時,那你就可以去創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