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06

Adultery (不忠)

連續來了幾篇《中論》,來點輕鬆點的。我個人覺得,同時看幾本不同類型的書,比一本接一本地讀較有效率,所以近年讀書都是四、五本平行的讀,一般包括一部佛經 (如《中論》)、一部西方經典 (如《神曲》)、一本武俠小說 (如《日月當空》) 和一本暢銷小說。這次不如介紹一下最近讀完的暢銷小說。

對這裏的讀者來說,保羅.科爾賀 (Paulo Coelho) 應該不會陌生。他就是《牧羊少年奇幻之旅》(The Alchemist) 的作者,我也曾多次提過。無意中在機場看到他的近年的作品《外遇的女人》(Adultery),勾起了我的好奇心。科爾賀後期的作品少了早期的靈性與故事性,多了說教,所以已經一段時間沒有留意他的新作。這次《外遇的女人》題材有趣,所以姑且一看。

書中女主角過著大部分人心目中的完美生活,擁有美貌、事業、丈夫、兒女、大屋、財富等等。但她總是覺得欠缺,覺得為了別人而活,覺得抑鬱與窒息。也許這就是中年危機吧。反正她因而展開了一段婚外情。然而,女人與男人其中一個不同的地方,是大部分女人都不能活在謊言中。於是她最終想向丈夫懺悔,卻竟然被丈夫的愛與智慧阻止了、包容了。故事最後在一個神秘經驗之後結束。

其實書中描述不同的心理狀態,不少成年人都會經過,因此不難寫出讓人產生共鳴的作品。然而,好的作品的本質,就是不把那些概念化的詞直接寫出來,而是透過書中人的遭遇體現出來。那些概念化的詞包括了:「安全感」、「思念」、「妒忌」、「愛」等等。寫「我很感動」,比不上寫「我的眼淚忍不住流下來」或「我用力地捉住他的手,說不出話來」來得動人。藝術電影之所以能成為藝術,也是這個原因。

科爾賀以前是一個很好的小說作家。他能把一些很抽象的靈性經驗用比喻與寓言寫出來。然而,他的崇拜者開始把他書中的「金句」摘錄,甚至結集成書與網站,結果科爾賀不知有意還是無意地,把小說弄得越來越像金句集。這樣,感覺便像一位老人在說教了。至少,我有一點點覺得。不過,作為一位男作家,膽敢以第一身寫女性心態,勇氣還是可嘉的。

同樣是有關不忠的故事,《列車上的女孩》(The Girl on the Train) 卻是一本驚慄小說。驚慄小說的特點,是節奏越來越緊湊,而結局卻是出人意料。經典作如《七宗罪》、《鬼眼》等,都是上乘之作。作為一本小說,《列車上的女孩》的佈局不錯,結局也不是一開始便會被猜到的那種。然而,你要留心每一章的日期,判斷事情發展的先後,那是比較累人的。最大的問題,還是節奏。還記得讀《別相信任何人》(Before I Go to Sleep) 時,我忍不住一口氣讀到凌晨三點,直到結局。英文所謂「Page-Turner」或中文所謂「愛不釋卷」就是這個意思。這本《列車上的女孩》,我卻竟然差點翻不到結局。雖然看得出作者在舖排上別出心裁,但節奏是小說與電影好不好看的重要原素,主要看編輯與剪接的功力。簡單點講,就是廢話少說。我雖然未讀 (完),但我見網上對另外兩部作品的劣評也是針對節奏,雖然它們的作者都是我很喜歡的:薛慶的《極限》與黃易的《天地明環》。不知是生活的步伐太急速了,還是我年紀大了,不知什麼時候失去了以前讀《紅樓夢》或《聖殿春秋》(The Pillars of the Earth) 的耐性了。

聽說《列車上的女孩》會被拍成電影,我並不寄予厚望。《別相信任何人》那麼好的故事,到了大銀幕便大打折扣。雖然編劇很聰明地把書中主角寫的日記變成自拍錄像,但節奏與氣氛卻仍是差了一截。想像不到《列車上的女孩》那樣不斷插敘倒敘的故事如何能搬上銀幕。近年在這方面能做得精彩的作品,我覺得可能是電影《愛的成人式》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