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14

Mahfouz (馬哈福茲)

在鳳凰衛視製作的《千禧之旅》裏,許戈輝曾在埃及介紹過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也是第一位阿拉伯世界得此殊榮的作家納吉布.馬哈福茲 (Naguib Mahfouz) 常到的咖啡室,亦提到了馬哈福茲最重要的作品《開羅三部曲》(Cairo Trilogy):《兩宮間》(Palace Walk, 1956)、《思慕宮》(Palace of Desire, 1957) 與《怡心園》(Sugar Street, 1957),也就是我過去這兩個月在看的千頁鉅著。



《開羅三部曲》描述的,是艾哈邁德.阿卜杜.嘉瓦德 (El-Sayyid Ahmad Abdel Gawad) 一家三代,經歷了埃及由 1917 獨立到 1944 二戰結束為止的故事。要瞭解《開羅三部曲》的背景,便要對埃及的近代史有認識。有趣的是,關於文明古國,我們一般只認識它們古老的部分,好像金字塔和法老王、泰姬陵和孔雀王或兵馬俑和秦始皇等,而對近代的歷史一無所知。其實早於公元前五百多年,即佛陀的年代,波斯帝國著名的大流士一世 (Darius I) 便統治了埃及,結束了法老王長達二千五百年的皇朝。題外話,若不是大流士進攻希臘敗北,我們今天也不會有馬拉松賽。

波斯統治了埃及二百年後,便被另一位人兄取代了:他就是來自希臘亞歷山大大帝。可惜他英年早逝,埃及便因而被封了給他的將領托勒密 (Ptolemaeus),並興建了亞歷山大港作為首都。托勒密時期維持了三百年,期間以希臘文取代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外加七個新字母,成為了後來的科普特文 (Coptic)。多得科普特文,早期基督教以及靈智派的古卷才能流傳至今,亦成為我們破解象形文字的橋樑。托勒密時期最後傳到了克莉奧特拉七世 (Cleopatra VII),亦即埃及艷后。留意她是希臘人,不是非洲人,所以是位膚色白晢的歐洲美女;今天埃及仍有很多金髮藍眼的希臘後裔。她色誘了凱撒與他的大將,結果還是阻止不了埃及在耶穌出生前三十年成為羅馬帝國的一部分。做就了耶穌一家可以不帶護照仍能逃到埃及過童年。

羅馬統治埃及六百年後,便又輪到打敗拜占廷的阿拉伯帝國,直到中世紀完結。期間,埃及由阿拉伯世界的一部分變成了什葉派的一個分支:法蒂瑪王朝。法蒂瑪王朝又被一位遜尼派的大臣推翻了。他就是屢敗十字軍、打跑獅心王理查的薩拉丁。他的阿尤布王朝維持了一百年,卻又敗在名震天下的蒙古兵鐵蹄之下。蒙古兵撤走後,土耳其人僱用的奴隸兵馬木留克 (Mameluke) 統治了埃及,埃及成了土耳其奧斯曼帝國 (Ottoman Empire) 的一部分,直到三百年後拿破崙在金字塔戰役裏把馬木留克軍隊打敗為止。法兵撤走後,土耳其派了一位「帕夏」(Pasha, 即總督) 穆罕默德.阿里,到埃及維持秩序。穆罕默德.阿里屠殺了剩餘的馬木留克領袖,建立了現代化的埃及,並從奧斯曼帝國手中爭取到自治,甚至能挑戰奧斯曼帝國。

就這樣,差不多見盡西方歷史上、傳說中的英雄好漢,才終於見到今天的埃及。在穆罕默德.阿里死後不到一百年,埃及淪為英國的殖民地,主要因為埃及有蘇伊士運河,方便英國與東方搞貿易做生意,結果引來英國的覬覦。為了獨立,埃及民族主義者組成華夫特黨 (Wafd Party),推翻英國統治,並主張君主立憲。由於憲法損害國王的利益,於是國王便和英國靠攏,鎮壓人民。這便是《開羅三部曲》的開端。


《兩宮間》講述的,正是在二十世紀初,住在「兩宮間」,專制傳統的艾哈邁德.阿卜杜.嘉瓦德,如何以暴君的姿態統治著他的大家庭,長期軟禁著自己的妻子,禁止自由戀愛,表面飾演虔誠的穆斯林,晚上卻夜夜笙歌的情況。他雖然是位商人,但他的朋友卻有傳統的回教「謝赫」(Shaikh,即教長)、土耳其的帕夏、著名的歌后等等,從而復原了一百年前埃及的世界與生活。老實說,一邊讀,一邊覺得埃及文化和價值觀與中國文化真的十分十分相像。故事裏,艾哈邁德的一位兒卻偷偷地去支持獨立運動,另一位兒子卻和英軍交起朋友來。民族主義,可謂貫徹全書。

《思慕宮》則寫到艾哈邁德的子女們長大了,開始結婚生子,並對權威作出反抗。當中主角們遇到的問題,包括在學校裏選科、在職場找工作、在書本裏找真理、在愛情裏找幸福等,跟我們的實在沒兩樣。有些父子間的爭辯,好像讀法律還是讀師範,相信我們這一代也不會感到陌生。有趣的是作者把初戀的煩惱、婆媳的爭執、嫖妓的細節等都詳細地寫下來,可謂包羅萬象。在這部書裏,讓人清楚見到埃及在第一次大戰之後,社會階級產生的問題,以及埃及人對政治的失望與不滿,架起了最後一部曲的舞台。

《怡心園》開始時,已是艾哈邁德的孫子的天下了。當時的執政的華夫特黨開始有腐敗的情況,加上二戰爆發,艾哈邁德的孫子分別加入了不同的陣營,包括了開始分裂的華夫特黨、信奉原教旨主義的穆斯林兄弟會 (Muslim Brotherhood)、進行階級鬥爭的共產黨等等,加上主角們的朋友裏,有家道中落的帕夏後人、有科普特 (Coptic) 人、有出國到伊拉克賺快錢的、有住在猶太區貧民中的、有想嫁有錢人的等等,形形式式,琳瑯滿目。透過他們的對話,讀者能瞭解到當時不同社會階層的人對政局的看法。我認為,當中不少辯論,可謂放諸四海而皆準。

作為人民的,為的不外乎能三餐溫飽、養妻活兒,誰有空去管那麼多不同的意識形態!然而,為了追尋幸福,作者亦質疑信仰與婚姻這兩條途徑。面對無可避免的死亡和營營役役的夫妻生活,他一方面羨慕那些不去思想便全心去幹的人,一方面卻又忍不住懷疑是否真的能帶來幸福。作者將他內心的掙扎,全都寫在書裏,亦順便解釋了為什麼自己等到 43 歲才決心結婚。

在書中充滿矛盾的爭論後,作者似乎得出了一個結論:
「生活就是工作、結緍和履行普通人的責任……人總的責任是永遠革命,那就是堅持不懈地去實現生活的目的,使生活向著最高的目標發展。……人要有信仰,不管是什麼信仰,不管信仰的目的是什麼。……我相信生活,相信人類,我只要堅信人們的理想是真理 (按:包括婚姻與幸福),我就會去追求,退避畏縮是臨陣脫逃的懦夫行為;同樣,我如果認定人們崇拜的是荒誕的東西,我也會去革那些東西的命,望而却步則意味著背叛,這就是永遠革命的含義!」(《怡心園》.286 頁.上海譯文)
作者馬哈福茲自己是抱著一種人道主義去評論當時的埃及社會的。他認為,文要載道。所以,當他寫元千多頁的《開羅三部曲》後,埃及正巧真正獨立了,並廢除了國王而共和了,他竟再三考慮還要不要出版這套書。他怕社會已不再需要內裏的訊息。幸好他還是出版了,我們才能看得到這套鉅著。作者三番四次強調,他的作品裏可以不寫愛情、不寫任何主題,但一定會寫政治。他亦透過書中主角解釋:
「鑒於我國的政治狀況,寫文章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文章有目共睹、直截針眨時弊,所以是很危險的,尤其是上邊有許多雙眼睛盯著我們。而小說則有無數的表達方法,它是一種狡猾的藝術,當今已成為一種流行的文學形式,在不久的將來,將奪取文學界的首要位置。你難道沒發現,許多文學泰斗沒有一個不是通過創作--哪怕是一部小說來確立自己在這個領域裏的地位的嗎?」(《怡心園》.179 頁.上海譯文)

事實證明,他是對的,亦成功了。然而,終其一生,馬哈福茲都是一位富有人文主義精神的作家。他無黨派,反對激進極端的手法,評擊穆斯林兄弟會的原教旨主義者。就算他對社會主義充滿同情,他一生都沒有參加過共產黨。他只想利用藝術作出貢獻:
「藝術就是要表現人類世界,為此,文學家用自己的藝術在世界輿論戰中作出貢獻,藝術由他的手變成了世界鬥爭中的武器,藝術不可能是一項沒有用處的活動。」(《怡心園》.129 頁.上海譯文)
書中透過一家人來述說歷史的方法,很像電影《悲情城市》的手法,特別是鎮壓遊行的片段。對埃及上世紀生活的細節描寫,也讓我想起《歲月神偷》背後的精神。由於原著是阿拉伯文,橫豎看不懂,我決定看圖書館裏的中文譯本。原則上都算良好的閱讀經驗,只是讓那些超長的阿拉伯名字搞到頭昏腦脹!阿拉伯人的名字是由自己的名字,拼上父親的名字,再拼上祖父的名字而成。所以艾哈邁德.阿卜杜.嘉瓦德就是阿卜杜.嘉瓦德的兒子,阿卜杜.嘉瓦德又是嘉瓦德的兒子。艾哈邁德.阿卜杜.嘉瓦德的兒子變成凱馬勒.艾哈邁德.阿卜杜.嘉瓦德。然而,孫子為了紀念爺爺,又取他的名字,結果來來去去都是那些名字,A.B.C 跟 C.A.B 談天,A.C.B 又跟 B.A.C 逛街,往往看到一章的一半才記得誰是誰!不過,這也無損一個中國人去理解一個埃及人的世界,因為,我們的世界實在太相似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