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08

Hand (母親的手)

遠遠回看,媽一點都不像五十多歲,除了有點老花,總是像三、四十歲的樣子,一臉堅強與活潑。與兒子姊弟相稱也不算太誇張。

卻可能正因為這樣,從來沒有想過她要攙扶,也沒有習慣拖著她的手。

聽媽說,兄弟倆還小的時候,總是拖著她,像「三劍俠般四處去」。這對小兄弟身高總是差不多,穿的總是相同的衣服,看上去像孖生一樣,在母親眼中,想必是十分可愛。

不知從何時開始,小男孩要變成男子漢,不再要別人拖著走,而要自己走自己的路。男孩的自尊與驕傲,築起了一道圍牆,再也容不下親人的接近,叮嚀都變成囉嗦。

最傷心的,可能是小男孩開始拖其他的小女孩,卻再也沒有再拖著她了。



我想,在孩子心中,媽是負責拖著弱小的我們,免得我們跌倒;所以當我們長大了,不再跌倒了,便不要再做弱小的男孩,卻想扮演堅強的男人,拖著別的弱小女孩。

難道真的要像今天神父所說的:我們一定要「離開自己的父母,依附自己的妻子」(創 2:24)?

常常覺得,生仔,太過傷心;還是生女好,無論嫁了沒有,總是體貼細心。

除非,你的兒子像我弟弟。他有著親密的鑰匙。

也許,那裏根本沒有門,只有自己築的牆?



遠遠回看,兩老都托賴,還算健壯靈活;然而,媽的神色總像是有點落寞,可能行上雪山有點累吧?

我一直走在前面,終於等到了機會:下山的時候到了。我盡量自然地扶了媽一把,拖著她的手。

整個旅程,我迷過路、趕過飛機、第一次開大大架的貨車,卻都沒有那一刻那麼緊張。差點引發高山症。

總算是一個開始。



後記

在回程的飛機上,看過《相約星期二》的作者 Mitch Albom (2006) 的新作:《For One More Day》。書中的男人一直以父親為榜樣,總想討他歡心;但一直在他身邊支持他的,是他的母親。所以到他母親死去之後,他便開始酗酒,甚至自殺。

其中最動人的,是他將母親支持他的事列出來,也將他傷母親心的事列出來;儘管都是一些成長中的瑣事,卻看出做母親有多難,特別是一個驕傲男孩的母親。當中他母親說了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會因母親而感尷尬 (Embarassed) 的孩子,只是還沒有長大的孩子。

2 則留言:

道士 說...

這篇不是比上下兩篇還吸引﹑感性?

是這樣困難的一回事嗎? 自己一家也是剛烈性子﹐吵是吵得多﹐卻未試過有什麼過夜的介蒂。有上雪山﹐又第一次開大大架的貨車﹐似乎很不錯的行程!

真恨可滑雪!

paulsin 說...

對,對。道士兄,你一口氣留五個留言,叫我在那裏回應你呢?這些都是旅途上寫的,所以一次過上載。是時候再續我上次失的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