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說起心理學,讓我想起讀心理學的很多啟發。心理學是一門科學,而不是老生常談。在這門學科裏,有很嚴謹的科學方法,每個結論都講求證據。舉個例,如果有一份很無聊的工作,叫兩個人去做,一個人工資很高,一個人工資很低,那一個會更認為這份工作無意義?
用常識推斷,當然是工資低的那個會更多怨言。可是「實驗」證明,工資高的更多怨言。原因很簡單,工資低的那個人,工資那麼低還要繼續做,只好「覺得」份工好有趣,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這便是十分著名的「認知失調論」(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Festinger & Carlsmith, 1959)。所以如果你是主管,而你要找人做的工作很沒意思,那你千萬別訂太高的人工!也有位心理學家叫 Stanley Milgram,研究為什麼在希特勒治下的納粹德國,有那麼多人會服從他的冷血指令。殊不知在實驗室裏,平常的好好先生,竟會為服從指令而用高壓電狂電一個他不認識的人;部分原因是他不覺得這是他的責任,他只是服從命令罷 (Blass, 1991)。這和很多人圍觀罪案發生卻不拔刀相助是同出一轍 (即 Bystander Effect; Garcia, Weaver, Moskowitz, Darley, 2002)。
這些有趣的心理學理論真是俯拾皆是,而它們的應用卻十分廣泛,除了診治精神病和心理輔導外,還有市場推廣、證詞辨偽、人事管理、教育制度、軍事訓練、機械可用性設計等等。這些應用大多源自大戰時的軍隊招募與武器設計的需要,因此心理學的發展也主要集中在過去的一百年。至於有友人想讀心理學而知別人在「想」什麼,那就入錯科了。心理學是行為科學 (Behavioral Science),關心的主要是可以量度的外在行為,而非「讀心術」或「他心通」。要學「他心通」,要到佛門裏學哦!
前文說過,要做執業的心理學家,一般都要有博士學位。其實,學士、碩士和博士又有什麼分別呢?愚以為,學士只是學基礎的概念和知識,很多內容已是三數十年前的了,重點只在認識一種學問的架構 (Framework)。至於碩士,又有兩種:哲學的 (Master of Philosophy) 與科學的 (Master of Science)。前者讓你走到「已知」的盡頭,再走就是「未知」了,因此哲學碩士是很重視研究方法的,事關再向前便要靠自己了。科學碩士,以及各種應用科學的碩士,好像 MBA、MSW 等等,則比較著重應用,一邊要你學懂怎樣理解象牙塔裏的最新發現,一邊要你走出象牙塔貢獻社會。那博士又有什麼分別呢?博士並不是博學的意思。博士是站在未有人踏足的土地,為人類開拓知識疆界的人。他們才是真正的「什麼都不懂」。然而,站在「已知」和「未知」之間,是特別令人很興奮的。師友討論的問題,不再像中學時那樣有標準答案。大家手上的,是數個月前才出版的學術報告,隨時在推翻你在學士裏學的「常識」。再沒有人告訴你真理,只有假設、實驗、抨擊與推翻。想讀博士,別怕想不到研究題目:每一行都有一些「老行尊」,閒來歸納一下大家的研究成果,判辨真偽,然後「仙人指路」,告訴大家繼續研究的方向。這些報告叫 Literature Review 或 Meta-Analysis,其中一定有你感興趣的題目。
很多人很想改變自己的生活:有些覺得自己工作枯燥,有些覺得自己隨波逐流。其實只要有自信心,加一點點毅力,總有辦法更上一層樓。心理學最愛強調思想的力量,諸如「假藥效應」(Placebo Effect;就是只要病人相信那是真藥,假藥便也有七成機會治好你的病!)、Hawthorne Effect、Self-Fulfilling Prophecy (人會因為自己相信某結果而努力讓其發生) 等等。我現任老板便常說:「It's all in your mind (全是心理作用)!」最近我才在週刊讀到曾是邊緣少年的陳可勇博士,如何從一個校工最後自學成博士。所以無論你因為覺得自己沒經濟能力、有家庭負擔、年老色衰、甚至天性魯鈍等等而不再學習,你都只是在找藉口。千萬別看扁自己,一看扁自己,你的一生便成定局。人死的時候,很多東西帶不走,而知識與愛是最有可能帶走的了 (Weiss, 1988),清朝詩人袁枚也說:「書到今世讀已遲」;加上不為人不為錢而去讀書,本來就是人生一大享受嘛。
Note:
特別建議有興趣讀心理學,或讀碩士、博士的朋友,到下面載有 Festinger 與 Carlsmith (1959) 的網站,看看一份正式的論文是什麼樣子的。
Reference:
Blass, T. (1991). Understanding behavior in the Milgram obedience experiment: The role of personality, situation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0(3), pp. 398-413. Retrieved from the PsycARTICLES database.
Festinger, Leon & Carlsmith, James M. (1959). 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forced complianc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58, 203-210. Retrieved from http://psychclassics.yorku.ca/Festinger/index.htm
Garcia, S. M., Weaver, K., Moskowitz, G. B., & Darley, J. M. (2002). Crowded minds: The implicit bystander effec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3(4), pp. 843-853. Retrieved from the PsycARTICLES database.
Weiss, B. L. (1988). Many lives, many masters. Simon & Schuster Adult Publishing Group.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0671657860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