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說起心理學,讓我想起讀心理學的很多啟發。心理學是一門科學,而不是老生常談。在這門學科裏,有很嚴謹的科學方法,每個結論都講求證據。舉個例,如果有一份很無聊的工作,叫兩個人去做,一個人工資很高,一個人工資很低,那一個會更認為這份工作無意義?
用常識推斷,當然是工資低的那個會更多怨言。可是「實驗」證明,工資高的更多怨言。原因很簡單,工資低的那個人,工資那麼低還要繼續做,只好「覺得」份工好有趣,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這便是十分著名的「認知失調論」(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Festinger & Carlsmith, 1959)。所以如果你是主管,而你要找人做的工作很沒意思,那你千萬別訂太高的人工!也有位心理學家叫 Stanley Milgram,研究為什麼在希特勒治下的納粹德國,有那麼多人會服從他的冷血指令。殊不知在實驗室裏,平常的好好先生,竟會為服從指令而用高壓電狂電一個他不認識的人;部分原因是他不覺得這是他的責任,他只是服從命令罷 (Blass, 1991)。這和很多人圍觀罪案發生卻不拔刀相助是同出一轍 (即 Bystander Effect; Garcia, Weaver, Moskowitz, Darley, 2002)。
這些有趣的心理學理論真是俯拾皆是,而它們的應用卻十分廣泛,除了診治精神病和心理輔導外,還有市場推廣、證詞辨偽、人事管理、教育制度、軍事訓練、機械可用性設計等等。這些應用大多源自大戰時的軍隊招募與武器設計的需要,因此心理學的發展也主要集中在過去的一百年。至於有友人想讀心理學而知別人在「想」什麼,那就入錯科了。心理學是行為科學 (Behavioral Science),關心的主要是可以量度的外在行為,而非「讀心術」或「他心通」。要學「他心通」,要到佛門裏學哦!
前文說過,要做執業的心理學家,一般都要有博士學位。其實,學士、碩士和博士又有什麼分別呢?愚以為,學士只是學基礎的概念和知識,很多內容已是三數十年前的了,重點只在認識一種學問的架構 (Framework)。至於碩士,又有兩種:哲學的 (Master of Philosophy) 與科學的 (Master of Science)。前者讓你走到「已知」的盡頭,再走就是「未知」了,因此哲學碩士是很重視研究方法的,事關再向前便要靠自己了。科學碩士,以及各種應用科學的碩士,好像 MBA、MSW 等等,則比較著重應用,一邊要你學懂怎樣理解象牙塔裏的最新發現,一邊要你走出象牙塔貢獻社會。那博士又有什麼分別呢?博士並不是博學的意思。博士是站在未有人踏足的土地,為人類開拓知識疆界的人。他們才是真正的「什麼都不懂」。然而,站在「已知」和「未知」之間,是特別令人很興奮的。師友討論的問題,不再像中學時那樣有標準答案。大家手上的,是數個月前才出版的學術報告,隨時在推翻你在學士裏學的「常識」。再沒有人告訴你真理,只有假設、實驗、抨擊與推翻。想讀博士,別怕想不到研究題目:每一行都有一些「老行尊」,閒來歸納一下大家的研究成果,判辨真偽,然後「仙人指路」,告訴大家繼續研究的方向。這些報告叫 Literature Review 或 Meta-Analysis,其中一定有你感興趣的題目。
很多人很想改變自己的生活:有些覺得自己工作枯燥,有些覺得自己隨波逐流。其實只要有自信心,加一點點毅力,總有辦法更上一層樓。心理學最愛強調思想的力量,諸如「假藥效應」(Placebo Effect;就是只要病人相信那是真藥,假藥便也有七成機會治好你的病!)、Hawthorne Effect、Self-Fulfilling Prophecy (人會因為自己相信某結果而努力讓其發生) 等等。我現任老板便常說:「It's all in your mind (全是心理作用)!」最近我才在週刊讀到曾是邊緣少年的陳可勇博士,如何從一個校工最後自學成博士。所以無論你因為覺得自己沒經濟能力、有家庭負擔、年老色衰、甚至天性魯鈍等等而不再學習,你都只是在找藉口。千萬別看扁自己,一看扁自己,你的一生便成定局。人死的時候,很多東西帶不走,而知識與愛是最有可能帶走的了 (Weiss, 1988),清朝詩人袁枚也說:「書到今世讀已遲」;加上不為人不為錢而去讀書,本來就是人生一大享受嘛。
Note:
特別建議有興趣讀心理學,或讀碩士、博士的朋友,到下面載有 Festinger 與 Carlsmith (1959) 的網站,看看一份正式的論文是什麼樣子的。
Reference:
Blass, T. (1991). Understanding behavior in the Milgram obedience experiment: The role of personality, situation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0(3), pp. 398-413. Retrieved from the PsycARTICLES database.
Festinger, Leon & Carlsmith, James M. (1959). 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forced complianc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58, 203-210. Retrieved from http://psychclassics.yorku.ca/Festinger/index.htm
Garcia, S. M., Weaver, K., Moskowitz, G. B., & Darley, J. M. (2002). Crowded minds: The implicit bystander effec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3(4), pp. 843-853. Retrieved from the PsycARTICLES database.
Weiss, B. L. (1988). Many lives, many masters. Simon & Schuster Adult Publishing Group.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0671657860
2006-02-28
2006-02-26
Psychology (心理學博士)
我本未想過正式讀心理學。大學一年級的時候,那科「心理學入門」是早上八時半的課,分明阻撓我去認識它。後來有了點人生體會,看多了書,好像《熱鍋上的家庭》(Napier & Whitaker, 1988)、《家庭會傷人》(Bradshaw, 1990) 和《心靈地圖》(Peck, 2002) 等,以及各種小說與傳記體的心理學叢書。其中很多值得推介,好像談到「解離性人格症」(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舊稱「多重人格」,不同於「精神分裂症」) 的《二十四個比利》(Keyes, 1982) 與下集《比利戰爭》(因版權問題,還未出英文版);關於在虐待與寄養中成長,還未有中譯本的 Dave Pelzer 三部曲 (Pelzer, 1995; 1997; 2000);述說患有精神分裂的父親的《當天使穿著黑衣出現》(Lachenmeyer, 2001);模擬自閉天才兒童的小說《深夜小狗神秘習題》(Haddon, 2004);還有無數關於絕症與死亡的書,令我對心理學多了些正確的認識。
這些書,單看副標題便能引起人們的興趣:「探索父親與精神病摶鬥的過去」、「一個寄養孩子尋找家庭的溫暖的故事」、「愛、傳統價值、與靈性成長的新心理學」等。心理學家,原來也不止是只會開抗抑鬱藥的精神科醫生 (Psychiatrist),也不一定是坐在你對面輔導你的 Insight Therapist,好像差點笑死我的電影《教父咪搞》(Analyze This!) 裏的臨床心理學家 (Clinical Psychologist)。心理學家還有搞輔導的 (Counseling Psychologist)、教育的 (Education/School Psychologist)、組織的 (Industrial-Organizational Psychologist)、與很多其他更有趣和有人性的應用。
如果你有興趣讀心理學,我建議你先看看這些沒有那麼嚴肅的書;到真的想認真讀,你可能考慮讀全日制學士。如果你已經大學畢業,你可以選擇一個一年制的後學士證書 (Post-Graduate Certificate) 課程,讀畢便能入讀碩士。香港和所有舊英聯邦建度下的大學都有提供。我知道有友人也去了英國讀這個證書課程。但如果你覺得為了興趣而放棄一年收入好像不很符合經濟原則,你可以選擇讀美國的函授心理學碩士或博士課程。好像 Walden 和另一間歷史沒那麼久的 Capella,都有認可 (Accredited) 的網上博士課程 (暫時亦只有這兩間),讀畢可以考臨床執業的牌照 (Licensure)。要執業,學士畢業是不夠的,所以有認可的函授博士課程是最可行的選擇。而實際上,考 GRE Psychology 是不需要的,除非你要入讀排名最高的三數間大學。
認識很多人,常常想進修、增值,卻又不能坐言起行,浪費了大好青春,實在可惜。其實今天科技那麼發達,要留在家中上網讀一個學位,甚至碩士或博士,實在不難。有興趣可到 Peterson's Distance Learning 搜尋一下。如特別對心理學的選校與就業有興趣,可看 John Suler, Ph.D. 的 Graduate School and Careers in Psychology。
Reference:
Bradshaw, J. E. (1990). Bradshaw on: The Family: A Revolutionary Way of Self-Discovery. (2nd Ed.). Health Communications.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1558744274
Haddon, M. (2004). Curious incident of the dog in the night-time. Knopf.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1400032717
Keyes, D. (1982, 1995). The minds of Billy Milligan. New York: Bantam.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0553263811
Lachenmeyer, N. (2001). The outsider: A journey into my father's struggle with madness. New York: Broadway Books.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0767901916
Peck, M. S. (2002). The road less traveled: A new psychology of love, traditional values and spiritual growth. (25th Ed.). Simon & Schuster.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0743243153
Pelzer, D. (1995). A child called "it". Health Communications.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1558743669
Pelzer, D. (1997). The lost boy: A foster child's search for the love of a family. Health Communications.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1558745157
Pelzer, D. (2000). Man named Dave: A story of triumph and forgiveness.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0452281903
Napier, A. Y., & Whitaker, C. A. (1988). The family crucible. HarperCollins.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0060914890
這些書,單看副標題便能引起人們的興趣:「探索父親與精神病摶鬥的過去」、「一個寄養孩子尋找家庭的溫暖的故事」、「愛、傳統價值、與靈性成長的新心理學」等。心理學家,原來也不止是只會開抗抑鬱藥的精神科醫生 (Psychiatrist),也不一定是坐在你對面輔導你的 Insight Therapist,好像差點笑死我的電影《教父咪搞》(Analyze This!) 裏的臨床心理學家 (Clinical Psychologist)。心理學家還有搞輔導的 (Counseling Psychologist)、教育的 (Education/School Psychologist)、組織的 (Industrial-Organizational Psychologist)、與很多其他更有趣和有人性的應用。
如果你有興趣讀心理學,我建議你先看看這些沒有那麼嚴肅的書;到真的想認真讀,你可能考慮讀全日制學士。如果你已經大學畢業,你可以選擇一個一年制的後學士證書 (Post-Graduate Certificate) 課程,讀畢便能入讀碩士。香港和所有舊英聯邦建度下的大學都有提供。我知道有友人也去了英國讀這個證書課程。但如果你覺得為了興趣而放棄一年收入好像不很符合經濟原則,你可以選擇讀美國的函授心理學碩士或博士課程。好像 Walden 和另一間歷史沒那麼久的 Capella,都有認可 (Accredited) 的網上博士課程 (暫時亦只有這兩間),讀畢可以考臨床執業的牌照 (Licensure)。要執業,學士畢業是不夠的,所以有認可的函授博士課程是最可行的選擇。而實際上,考 GRE Psychology 是不需要的,除非你要入讀排名最高的三數間大學。
認識很多人,常常想進修、增值,卻又不能坐言起行,浪費了大好青春,實在可惜。其實今天科技那麼發達,要留在家中上網讀一個學位,甚至碩士或博士,實在不難。有興趣可到 Peterson's Distance Learning 搜尋一下。如特別對心理學的選校與就業有興趣,可看 John Suler, Ph.D. 的 Graduate School and Careers in Psychology。
Reference:
Bradshaw, J. E. (1990). Bradshaw on: The Family: A Revolutionary Way of Self-Discovery. (2nd Ed.). Health Communications.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1558744274
Haddon, M. (2004). Curious incident of the dog in the night-time. Knopf.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1400032717
Keyes, D. (1982, 1995). The minds of Billy Milligan. New York: Bantam.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0553263811
Lachenmeyer, N. (2001). The outsider: A journey into my father's struggle with madness. New York: Broadway Books.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0767901916
Peck, M. S. (2002). The road less traveled: A new psychology of love, traditional values and spiritual growth. (25th Ed.). Simon & Schuster.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0743243153
Pelzer, D. (1995). A child called "it". Health Communications.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1558743669
Pelzer, D. (1997). The lost boy: A foster child's search for the love of a family. Health Communications.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1558745157
Pelzer, D. (2000). Man named Dave: A story of triumph and forgiveness.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0452281903
Napier, A. Y., & Whitaker, C. A. (1988). The family crucible. HarperCollins.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0060914890
Challenge (考試自律期)
很不足為外人道的,是小弟熱愛考試這種「運動」。當然,有很多考試是大家都要考的,諸如大大小小的公開試、畢業試等。有些是為進修的,好像 TOEFL、GMAT、GRE 等。也有些是為餬口的,如 PMP、Six Sigma Blackbelt、和不同的軟件等。然而我更有興趣的,是其他無謂的考試,例如考來其實無用的電單車牌、網上各種免費的測試 (特別是 Brainbench,我還留有兩張證書!),以及以一個音樂白痴的身份去考鋼琴、薩克斯風 (Saxophone)、甚至正準備考五級樂理。在我反思我的動機前,先讓我趁機丟丟書包。
在發展心理學 (Development Psychology) 裏,有一位很有名的心理學家叫柯柏 (Lawrence Kohlberg, 1963),他發展了一套「道德發展論」。內容主要是說人的道德發展分三大個階段:(一) 道德成規前期 (pre-conventional);(二) 道德成規期 (conventional);與 (三) 道德自律期 (後道德成規期;post-conventional)。簡單點來說,在「前期」(約九歲前),小朋友的對錯建基在賞罰制度之上。父母誇讚的便是「對」的,師長責罰的,便是「錯」的。到了「成規期」 (約九至十五歲),也是出現艾瑞克森 (Erik Erikson, 1968) 的「認同危機」(Identity Crisis) 的時候 (約十二至十八歲),青少年的對錯開始建基在社群的認同中,特別是服從權威的指導或參照心中的英雄、偶像。成熟的成年人在「自律期」時則會發展出一套自己的道德觀,開始有良心、人權、公義、尊嚴等概念。這套「道德發展論」多少有些漏洞,也引來不少批評,但是卻無損它廣泛的應用性。如果用心一想,你大可以將不同的宗教教義配對到不同的階段:有的思想可能只適合九歲前的小朋友!
我小時候考試,正正因為父母的教育裏「只有讀書高」:成績好,不單有讚賞,也有物質的鼓勵。還記得每次考試一百分,會得到一塊錢的「獎金」;而在那個匱乏的年代,我們的玩具都是憑讀書成績「攢」回來的。那是「考試成規前期」。到了中學,有所謂名校、精英班等分類。成績,不單止是成就,也是江湖地位的基礎。考試成績不夠好的同學,便為運動場上的獎牌努力。那時是「考試成規期」。成年的我 (雖然心智未必就成熟),現在去考試是為了「挑戰」:不單止為玩遊戲機的那種快感,也為挑戰這個制度、出於對整個制度不能自已地冒出的輕蔑。不知算不算「考試自律期」?
說到考 GRE Psychology,想來只是有點不忿罷。我當時很想讀心理學博士,但在英聯邦制度下的大學,全都要求你先讀全日制學士,或至少讀一個一年制的後學士證書 (Post-Graduate Certificate) 課程,好像沒有讀過學士便不可能有心理學的基礎知識,我沒有正式讀過心理學,但我以很高的分數證明,這個要人花一年時間讀一個證書的制度,是多餘的。
考鋼琴,是因為現在很多家長都迫小朋友學琴、練琴;而他們的理據是,小朋友學得快一點,手指未硬,也有空閒。暗地裏是自己喜歡又想學,卻又覺得自己已沒精力和時間,且不算那些只想用兒女來比較和炫耀的家長。其實,我覺得練琴是生命中最沉悶的事之一,記憶中我只上過幾個小時的鋼琴課。然而,為了證明只要有毅力,年紀絕不是你不學琴而假手於子女的原因,一把年紀的我於是開始研究怎麼考二級鋼琴。但凡考試,必有範圍 (Syllabus) 與計分方法 (Marking Scheme)。只要你清楚分析形勢,要高分可能不易,要合格卻不難。
於是我便當彈琴如打字一樣,苦練考試的那三首曲譜,最後不止合格,還比合格分數僥倖多出四分!坦白說,除了那三首歌曲,其他的歌我一首都沒彈過,之後亦沒有碰過鋼琴,亦不敢說我會彈琴。我只能說,級數與音樂修養並無必然關係,學琴也並無年齡限制。蘇洵也是四十歲才和兒子們一起做詩人嘛。後來考薩克斯風 (Saxophone) 三級,我竟不止合格,還有 Merit,究其原因,動口始終比動手適合愛吹水的我,加上今次有正經跟老師學。說到底,玩同時只能發一個音的樂器比起同時能發十個音的樂器,實有輕鬆多了。相對地,考五級樂理這種完全不用協調手腳的考試,就變得易如反掌了。凡需要手腳協調的考試,我總是要考兩次的。
除了挑戰一個制度外,考試有考試的快感。平淡的人生,又不是原始時代可以打打獵,如果不考試調劑調劑,腎上腺素都發霉了。從學習效益來說,有壓力比沒壓力有效多了。學日文的時候,準備考三級日語,只花了三個月便讀完;到學泰文的時候,由於沒有試考,讀了六個月還沒真的學懂!
許久以前,父親曾說我一生挺順利的,最怕我「失敗」便一沉不起;吾弟亦認為,「逢考試都失敗」對我來說會是個很大的打擊。這實在是一個誤解。沒錯,在神的看顧下,我在學「歷」上 (不是學術上、也不是事業上) 算得上有點成就;然而,說未嚐失敗又似乎誇張了點。只是我為人樂觀,總覺得「有賭未為輸」;關於我的「敗績」,且待我下篇再敘。友人創業,用丘吉爾的名言作座右銘:「成功並非完結,失敗亦非終站,重要的是能繼續的勇氣」(註),我十分同意。不恥於重考的人,是只會成功,不會失敗的。另一位友人大學物理系畢業,才回去考高考物理,只是想為自己喜愛的科目爭回一個甲等的成績,亦是一例。
最後,你並不能真的輸掉一場比賽、一場戰鬥、又或一場考試;你可以輸的就只有你的自信和勇氣。
註:
丘吉爾 (Sir Winston Churchill) 的原句:Success is not final, failure is not fatal; it is the courage to continue that counts.
Reference:
Erikson, E. H. (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London: Faber & Faber.
Kohlberg, L. (1963).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orientation toward a moral order. I. Seque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thought. Vita Humana, 6, 11-33.
在發展心理學 (Development Psychology) 裏,有一位很有名的心理學家叫柯柏 (Lawrence Kohlberg, 1963),他發展了一套「道德發展論」。內容主要是說人的道德發展分三大個階段:(一) 道德成規前期 (pre-conventional);(二) 道德成規期 (conventional);與 (三) 道德自律期 (後道德成規期;post-conventional)。簡單點來說,在「前期」(約九歲前),小朋友的對錯建基在賞罰制度之上。父母誇讚的便是「對」的,師長責罰的,便是「錯」的。到了「成規期」 (約九至十五歲),也是出現艾瑞克森 (Erik Erikson, 1968) 的「認同危機」(Identity Crisis) 的時候 (約十二至十八歲),青少年的對錯開始建基在社群的認同中,特別是服從權威的指導或參照心中的英雄、偶像。成熟的成年人在「自律期」時則會發展出一套自己的道德觀,開始有良心、人權、公義、尊嚴等概念。這套「道德發展論」多少有些漏洞,也引來不少批評,但是卻無損它廣泛的應用性。如果用心一想,你大可以將不同的宗教教義配對到不同的階段:有的思想可能只適合九歲前的小朋友!
我小時候考試,正正因為父母的教育裏「只有讀書高」:成績好,不單有讚賞,也有物質的鼓勵。還記得每次考試一百分,會得到一塊錢的「獎金」;而在那個匱乏的年代,我們的玩具都是憑讀書成績「攢」回來的。那是「考試成規前期」。到了中學,有所謂名校、精英班等分類。成績,不單止是成就,也是江湖地位的基礎。考試成績不夠好的同學,便為運動場上的獎牌努力。那時是「考試成規期」。成年的我 (雖然心智未必就成熟),現在去考試是為了「挑戰」:不單止為玩遊戲機的那種快感,也為挑戰這個制度、出於對整個制度不能自已地冒出的輕蔑。不知算不算「考試自律期」?
說到考 GRE Psychology,想來只是有點不忿罷。我當時很想讀心理學博士,但在英聯邦制度下的大學,全都要求你先讀全日制學士,或至少讀一個一年制的後學士證書 (Post-Graduate Certificate) 課程,好像沒有讀過學士便不可能有心理學的基礎知識,我沒有正式讀過心理學,但我以很高的分數證明,這個要人花一年時間讀一個證書的制度,是多餘的。
考鋼琴,是因為現在很多家長都迫小朋友學琴、練琴;而他們的理據是,小朋友學得快一點,手指未硬,也有空閒。暗地裏是自己喜歡又想學,卻又覺得自己已沒精力和時間,且不算那些只想用兒女來比較和炫耀的家長。其實,我覺得練琴是生命中最沉悶的事之一,記憶中我只上過幾個小時的鋼琴課。然而,為了證明只要有毅力,年紀絕不是你不學琴而假手於子女的原因,一把年紀的我於是開始研究怎麼考二級鋼琴。但凡考試,必有範圍 (Syllabus) 與計分方法 (Marking Scheme)。只要你清楚分析形勢,要高分可能不易,要合格卻不難。
於是我便當彈琴如打字一樣,苦練考試的那三首曲譜,最後不止合格,還比合格分數僥倖多出四分!坦白說,除了那三首歌曲,其他的歌我一首都沒彈過,之後亦沒有碰過鋼琴,亦不敢說我會彈琴。我只能說,級數與音樂修養並無必然關係,學琴也並無年齡限制。蘇洵也是四十歲才和兒子們一起做詩人嘛。後來考薩克斯風 (Saxophone) 三級,我竟不止合格,還有 Merit,究其原因,動口始終比動手適合愛吹水的我,加上今次有正經跟老師學。說到底,玩同時只能發一個音的樂器比起同時能發十個音的樂器,實有輕鬆多了。相對地,考五級樂理這種完全不用協調手腳的考試,就變得易如反掌了。凡需要手腳協調的考試,我總是要考兩次的。
除了挑戰一個制度外,考試有考試的快感。平淡的人生,又不是原始時代可以打打獵,如果不考試調劑調劑,腎上腺素都發霉了。從學習效益來說,有壓力比沒壓力有效多了。學日文的時候,準備考三級日語,只花了三個月便讀完;到學泰文的時候,由於沒有試考,讀了六個月還沒真的學懂!
許久以前,父親曾說我一生挺順利的,最怕我「失敗」便一沉不起;吾弟亦認為,「逢考試都失敗」對我來說會是個很大的打擊。這實在是一個誤解。沒錯,在神的看顧下,我在學「歷」上 (不是學術上、也不是事業上) 算得上有點成就;然而,說未嚐失敗又似乎誇張了點。只是我為人樂觀,總覺得「有賭未為輸」;關於我的「敗績」,且待我下篇再敘。友人創業,用丘吉爾的名言作座右銘:「成功並非完結,失敗亦非終站,重要的是能繼續的勇氣」(註),我十分同意。不恥於重考的人,是只會成功,不會失敗的。另一位友人大學物理系畢業,才回去考高考物理,只是想為自己喜愛的科目爭回一個甲等的成績,亦是一例。
最後,你並不能真的輸掉一場比賽、一場戰鬥、又或一場考試;你可以輸的就只有你的自信和勇氣。
註:
丘吉爾 (Sir Winston Churchill) 的原句:Success is not final, failure is not fatal; it is the courage to continue that counts.
Reference:
Erikson, E. H. (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London: Faber & Faber.
Kohlberg, L. (1963).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orientation toward a moral order. I. Seque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thought. Vita Humana, 6, 11-33.
2006-02-11
Masters (當受傅的遇上覺悟的)
一天在涅盤的境地,覺悟者 (The Enlightened) 遇上了受傅者 (The Anointed)。
受傅者說:「嗨,覺悟的那位,好久不見,最近可好?」
覺悟者曰:「唉,千萬信徒日夜誦念本尊名號,讓老衲食不安睡不寧,還要在大家往生的剎那救他們免於輪迴,工作壓力大呀!」
受傅者說:「哈,你又怎能和我相比。我的信徒不單呼喚我,還不斷告訴我他們塵世的需要和罪衍,甚至以我的名號互相殘殺,我的壓力更大耶!」
覺悟者曰:「唉,現在回想,本尊明明出身帝皇之家,竟放棄了榮華富貴,把自己累個半死,真是活該!」
受傅者說:「哈,那我明明被人民黃袍加身,夾道歡迎,卻又被他們釘死,豈非更無辜?」
覺悟者曰:「唉,你是為了向你的人民宣揚喜訊,叫他們別再盲目信從肋未 (利未;Levite) 司祭與經師。現在你的族人早已非富則貴;我的呢?還是極度貧困啊!我叫他們別信婆羅門 (Brahmin) 祭師,叫他們別將人分階級貴賤,除了阿育王 (Asoka) 外,從沒人理我。他們寧願信老穆那套都不聽我的!至今只有社會最低下的種姓 (Dalits) 才會聽我說的那套,還只因他們沒有其他選擇吧!」
受傅者說:「哈,起碼你的學說曾經流行過,阿育王還為你四處立四獅子柱呢!沒錯全球有三分一人宣稱信我,卻各有各信不同的東西,還常常打起來!再說,你謂我的子民非富則貴,其實他們現在信的和二千年前我遇到他們的時候是一樣的,他們從未接受過我那套,且尚在等他們『真正』的救世主哩!所以我常說,先知在家鄉是不受歡迎的。」
覺悟者曰:「唉,人類真是無救、無救。枉我當年不食不喝不衣不住,捱了六年去尋找真理,如果不是有位村女餵食,救了小命,我早就來報到了!」
受傅者說:「哈,我沒你捱那麼久,只是和我表哥一樣去了沙漠待了四十日。說起來,我受難的時候,關心我的也是女信徒呢。那些男門徒真是收不收也罷。」
覺悟者曰:「甚是、甚是。所以我二千五百年前打破禁忌,讓女尼加入僧團,更要禁止種姓歧視。你道為啥要入我門者都姓『釋』?還不是因為他們死性不改,總是歧視出身低下種姓的同胞!」
受傅者說:「我老老實實告訴你,我們的努力都白費啦。由我幫小徒改名的那一天開始,我又建立了新的祭師階級。我將天國的奧義傳給他們,他們竟當作赦罪的權柄,還常說小徒在這裏守門口呢!」
覺悟者曰:「甚是、甚是。我叫他們別拜偶像,他們竟為我做像,還發展出一大套系統,什麼手印呀、咒語呀,真是凡人、煩人!我只不過用他們能懂的神話作個譬喻罷,他們竟又將我說成毘濕奴 (Vishnu) 的化身!」
受傅者說:「哈,你估你的像多還是我的像多?所以還是別怨罷。凡人那麼魯鈍,不用譬喻還是不成的。你的信徒到底是社會的知識份子,我的只是漁樵耕匠呢!」
覺悟者曰:「甚是、甚是。我本是用平民用的巴利語 (Bali) 傳道,不知那個傻子將我的教誨神聖化,改用梵語 (Sanskrit) 紀錄我的說話,至使我的『正道』都進了博物館、象牙塔,從此在印度息微。反而,將我的教誨發揚到亞洲的禪宗弟子比我更聰明,完全不立文字;正是『道,可道,非常道』(老子.一),善哉、善哉。」
受傅者說:「我本也是用亞拉姆語 (Aramaic) 傳道哩。人類就是這樣,總是將簡單的道理複雜化,現在還有『神學』,又要學希伯來文 (Hebrew)、又要學希臘文 (Greek),還要用他們有限的語言辯證三位一體的道理,恐怕我再臨人世都考不上神學博士!」
覺悟者曰:「算了吧,你只是傳了三年道,我卻傳了四十年耶!加上你的廿多部福音,流行的只有四部。相對地,我的大藏經浩翰如煙海,讀罷都已滿頭白髮了吧!你現在知道為什麼我的門徒那麼和平,少有宗教戰爭與教派仇殺了:雖然部分和我的出世主張有關,但最主要還是因為他們太忙於讀經了!」
受傅者說:「那也是。也許我要再降生一次,像摩門教 (Mormon) 所說的那樣,留多數千塊金版,並刻印多幾百本經書,才能止息干戈。千多年來,我的同胞便和他們的弟兄打過不停。由 Esau 與 Jacob 的子孫互鬥開始,到十字軍東征,到現在美國與北約攻打中東國家,總是用我和老穆宣示的神的名號互相殘殺,卻沒有人留意 Yahweh (雅威,即 Jehovah、耶和華;Ex 3:14, Ex 6:2-3) 與 Allah (真主阿拉;Qur'an 3:38) 根本是同一個名字,就是『自有者』:
- And God said unto Moses, I AM THAT I AM: and he said, Thus shalt thou say unto the children of Israel, I AM hath sent me unto you (Ex 3:14, KJV). And God said to Moses, I am Yahweh. I let myself be seen by Abraham, Isaac, and Jacob, as God, the Ruler of all; but they had no knowledge of my name Yahweh (Ex 6:2-3, BBE).
天主向梅瑟說:『我是自有者。』又說:『你要這樣對以色列子民說:那『自有者』打發我到你們這裏來 (出 3:14)。天主訓示梅瑟說:『我是雅威。 我曾顯現給亞巴郎、依撒格和雅各伯為『全能的天主,』但沒有以『雅威』的名字將我啟示給他們 (出 6:2-3)。 - Say: We believe in Allah (Yahweh) and what has been revealed to us, and what was revealed to Ibrahim (Abraham) and Ismail (Isaac) and Ishaq (Esau) and Yaqoub (Jacob) and the tribes, and what was given to Musa (Moses) and Isa (Jesus) and to the prophets from their Lord; we do not make any distinction between any of them, and to Him do we submit (Qur'an 3:84).
你說:『我們確信真主,確信我們所受的啟示,與易卜拉欣、易司馬儀、易司哈格、葉爾孤白和各支派所受的啟示,與穆薩、爾撒和眾先知所受賜於他們的主的經典,我們對於他們中的任何人,都不加以歧視,我們只歸順祂。』(古蘭 3:84)
- And the angel said unto her, Fear not, Mary: for thou hast found favour with God. And, behold, thou shalt conceive in thy womb, and bring forth a son, and shalt call his name JESUS. He shall be great, and shall be called the Son of the Highest: and the Lord God shall give unto him the throne of his father David: And he shall reign over the house of Jacob for ever; and of his kingdom there shall be no end. (Lk 1:30-33)
天使對她說:『瑪利亞,不要害怕,因為妳在天主前獲得了寵幸。看,妳將懷孕生子,並要給衪起名叫耶穌。衪將是偉大的,並被稱為至高者的兒子,上主天主要把衪祖先達味的御座賜給衪。衪要為王統治雅各伯家,直到永遠;衪的王權沒有終結。』(路 1:30-33) - When the angels said: O Marium (Mary), surely Allah gives you good news with a Word from Him (of one) whose name is the Messiah, Isa (Jesus) son of Marium, worthy of regard in this world and the hereafter and of those who are made near (to Allah) (Qur'an 3:45).
當時,天神說:『麥爾彥啊!真主的確把從他發出的一句話向你報喜。他的名字是麥爾彥之子麥西哈‧爾撒,在今世和後世都是有面子的,是真主所親近的。』(古蘭 3:45)
覺悟者曰:「據說你也來過印度學習本尊與我們祖上的偉大瑜伽思想耶!」(Prophet, 1988)
受傅者說:「哈,關於我的煲水新聞、八卦傳聞還真不少呢,早在 1982 年,Baigent、Lincoln 和 Leigh (1982, 1989) 便開始搜括我的傳說,Dan Brown (2003) 還因此發了達耶!」
覺悟者曰:「哈,可惜你不能分他的版稅耶!說了那麼久,還是五代的張拙說得好:『光明寂照遍河沙,凡聖含靈共一家』,眾生本是一體,萬法終歸一;手指雖不同,所指的月亮還是一樣;不同的不是我們的法,是人們的心罷。所以他才說:『隨順世緣無掛礙,涅盤生死等空花』。要涅盤便涅盤,那需名號?」(南懷瑾,1992,第廿八品)
受傅者說:「噢,談了那麼久,為何不見老穆?」
覺悟者曰:「哈,他說他要看看那個漫畫家究竟畫了些什麼,為何引起那麼大的騷動云云。」
受傅者說:「噢,莫非他沒有上網?大可以到 Face of Muhammed 看呢。唉,這種衝突由來已久矣,但丁便曾將他兩父子都打進地獄 (Dante, Inferno XXVIII, 19-42),說他們是分裂的散佈者 (Sowers of Discord),還將他們開膛切腹。其實,只要大家都多點包容,再多點幽默感,世界便美好多了,這也不枉我們到人間辛苦傳道一場。」
覺悟者曰:「甚是、甚是。天國還不是在人間,極樂總常在心中。善哉、善哉。」
Note:
此盡狂人狂語而已,回教徒對耶穌的看法與基督教有若干不同,如真有興趣研究,可參看:http://www.islam.tc/prophecies/jesus.html
BBE (Bible in Basic English) & KJV (King James Version): Retrieved from http://bible.ccim.org/multi_b5.html
Studium Biblicum OFM, Hong Kong (思高聖經學會中譯): Retrieved from http://olrchurch.catholic.org.hk/Bible/bible_table_nt.html
The Holy Qur'an (古蘭經), Electronic Text Center, University of Virginia Library: Retrieved from http://etext.lib.virginia.edu/koran.html
Reference:
Baigent, M., Lincoln, H., & Leigh, R. (1982). Holy Blood, Holy Grail. Bantam Doubleday Dell Publishing Group.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0440136482
Baigent, M., Lincoln, H., & Leigh, R. (1989). Messianic Legacy. Dell Publishing.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0440203198
Brown, D. (2003). The Da Vinci Code. Doubleday Publishing. Retrieve from http://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oksearch/isbnInquiry.asp?isbn=0385504209
Prophet, E. C. (1988). The lost years of Jesus: Documentary evidence of Jesus' 17-year journey to the east. Summit University Press. Retrieved from http://www.amazon.com/gp/product/091676687X, see also http://www.reluctant-messenger.com/issa.htm
南懷瑾 (1992),金剛經說什麼,老古。載於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126383
2006-02-05
Mercy (印度之慈悲)
在印度,慈悲是奢侈的。善心是脆弱的。因為窮人實在太多太多。你太清楚你幫不了所有人,幫得到的,亦只是一餐半餐的週濟,而無法助他從此脫貧。加上印度窮人特凶,問你乞討還像是應份的,彷彿是他的社會責任。除了乞討,便是敲詐。一個沒有人清潔的廁所,卻會有人在門外收錢;一個要你脫掉鞋子才可參觀的寺廟,又有人問你收鞋子的看護費;更貴重的相機要看管就更不用說。神聖的寺廟,並不應該讓人拍照,但如果你付了香油錢,讓你拍拍又如何。乘自動三輪車,車伕開天殺價、半途勒索,又或迫你購物,已是司空見慣。有一回,車伕游說我們「順路」去看看一間商店,還說那店主是他已亡好友的遺孀,照顧她是他的承諾:這就是「同情有價」。最厲害的是一個明明免費的博物館,卻有人關了燈,並聲言要五盧比 (即約港幣一元) 才開燈,真是創意市場學。在我們為了這裏一元那裏半塊的收費而極度煩厭時,這亦不啻是一個令人開懷的笑話。
當我的軟心腸已被鍛鍊成鋼鐵時,上天卻讓我遇上了一個台灣女尼釋正言師傅。她在佛祖初轉法輪的鹿野苑徘徊,給我們遇上了。她誠懇地說她想幫那裏的窮人,一個聽來很像典型敲詐的理由。我見她態度誠懇,本打算給她一、二百盧比便離去。怎料她不肯收錢,還找出她持修的戒律來說明。商討多時,我才明白她是想我們陪她去買米和水果,再四處分派。幸好我們不是跟團,有的是時間,於是便和她折騰了大半個小時,派了三千克的米和幾千克的橘子。這事表面上看是杯水車薪,但卻讓我想起《心靈雞湯》裏拯救海星的故事:縱然苦海無邊,卻救得一隻便一隻。我佩服她,但她卻感動不了我;「理性」令我心硬,「愛」總令我慚愧。
當我的軟心腸已被鍛鍊成鋼鐵時,上天卻讓我遇上了一個台灣女尼釋正言師傅。她在佛祖初轉法輪的鹿野苑徘徊,給我們遇上了。她誠懇地說她想幫那裏的窮人,一個聽來很像典型敲詐的理由。我見她態度誠懇,本打算給她一、二百盧比便離去。怎料她不肯收錢,還找出她持修的戒律來說明。商討多時,我才明白她是想我們陪她去買米和水果,再四處分派。幸好我們不是跟團,有的是時間,於是便和她折騰了大半個小時,派了三千克的米和幾千克的橘子。這事表面上看是杯水車薪,但卻讓我想起《心靈雞湯》裏拯救海星的故事:縱然苦海無邊,卻救得一隻便一隻。我佩服她,但她卻感動不了我;「理性」令我心硬,「愛」總令我慚愧。
Railway (印度之火車)
在印度,乘火車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印度冬夜的氣溫可跌至六、七度,而當你在昏暗又寒冷的晚上到了火車站時,你卻找不到一個清晰的指示牌,告訴你在那一個月台等車、車到了沒有、以及最重要的:你的車廂會在列車的那個位置。事關火車經常誤點,而誤點的火車又特別趕時間,所以你可能只有五分鐘,在擠滿人和牛的月台上奔跑,尋找那沒標記的車廂。沿途可能會被行李絆倒、可能會踢到睡死了的窮人、可能被小偷搶劫、可能有賣拉茶 (Chaiye) 的小販擋路、亦可能被成群未成年乞丐圍堵。那車廂卻只有一張列印著你名字的電腦紙,軟弱地掛在車門外,沒有編號也沒有張揚,像大部分印度人一樣沉默地將自己埋沒在車廂群當中。
這時候,你需要朋友。我便結識了一個。在茫然地等車的時間裏,我認識了一位站長。他的名字我聽不清楚,但他的熱情我記得。我們初初到步的時候,曾問過他一次路,但是他竟已記住了我們。到離開的時候,我沒有跟大家一樣,好好排隊問問題,卻誤打誤撞地從後門走進他的辦公室。我只是想知道我們的車廂在哪,但他卻熱情地和我握手,噓寒問暖,甚至無視在他詢問處外排了整天隊的同胞,邀請我到他辦公室喝拉茶。在冷漠凶狠的印度人群中,他實在是一個異數。那次,也是我唯一一次知道我的車廂會在那裏停,而無需重演滾滾紅塵場面的一次。
上到火車,竟有火車餐招待。當然在印度沒有免費的火車餐,除非你是我的同床好友們:蟑螂與老鼠。對,是老鼠,沒有誇張。由於只有派火車餐,卻沒有收火車餐的服務,所以大家都將剩餘的餐盤放在床下底,加上人畜皆隨意在路軌上大小便,如果你找不到老鼠伴你入睡,你雙眼一定有問題。
火車的床只有尺多兩尺寬。火車餐只是港幣十元。忽然間,我想,人生需要什麼?如果只為三餐一宿,我們那麼努力為啥?
這時候,你需要朋友。我便結識了一個。在茫然地等車的時間裏,我認識了一位站長。他的名字我聽不清楚,但他的熱情我記得。我們初初到步的時候,曾問過他一次路,但是他竟已記住了我們。到離開的時候,我沒有跟大家一樣,好好排隊問問題,卻誤打誤撞地從後門走進他的辦公室。我只是想知道我們的車廂在哪,但他卻熱情地和我握手,噓寒問暖,甚至無視在他詢問處外排了整天隊的同胞,邀請我到他辦公室喝拉茶。在冷漠凶狠的印度人群中,他實在是一個異數。那次,也是我唯一一次知道我的車廂會在那裏停,而無需重演滾滾紅塵場面的一次。
上到火車,竟有火車餐招待。當然在印度沒有免費的火車餐,除非你是我的同床好友們:蟑螂與老鼠。對,是老鼠,沒有誇張。由於只有派火車餐,卻沒有收火車餐的服務,所以大家都將剩餘的餐盤放在床下底,加上人畜皆隨意在路軌上大小便,如果你找不到老鼠伴你入睡,你雙眼一定有問題。
火車的床只有尺多兩尺寬。火車餐只是港幣十元。忽然間,我想,人生需要什麼?如果只為三餐一宿,我們那麼努力為啥?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