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胡巴勒有位母親,她就是拉特(al-Lāt),即「大女神」(Great Goddess),亦即眾生之母,掌管戰爭、繁榮和生育,有點像中國的女媧。她的名字又寫作「Elat」,即陰性的神「El」,或神的妻子。她很可能就是聖經中的阿舍辣/亞舍拉(Asherah)。拉特另有兩位姐妹,分別是默那(Manāt)和歐薩(al-'Uzzā)。三位女神中默那最為古老,掌管命運、生死、禍福和時間。歐薩則掌管力量與守護。這三位女神是天房中最崇高的女神,一般一起被信徒朝拜。
之後,阿拉伯半島出了一位先知,名叫穆罕默德。他從天使加俾額爾/加百列(Gabriel)那裏得到天啟,寫下可吟唱的詩篇《古蘭經》,提出「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的一神論,把其他所有神祇和偶像廢掉,建立了伊斯蘭教。然而,傳說他在天啟中聽到天使說,拉特、默那和歐薩是真主安拉的女兒,是崇高的神祇,可以為世人代禱。先知以為是真的,把有關詩句寫入《古蘭經》。後來,穆罕默德發現那些詩句不可能是天啟,應該是魔鬼撒旦的謊言,所以又把那些詩句刪除,並在《古蘭經》(53:19-20)中留下這兩句經文:
他們告訴我吧!拉特和歐薩,以及排行第三,也是最次的默那,怎麼是真主的女兒呢?
這件事便是著名的「撒旦詩篇」(或正確來說,「撒旦詩句」)。在往後的二百年(七、八世紀),這是伊斯蘭教裏家傳戶曉的故事,說明先知也有和魔鬼鬥爭的時候,就像魔鬼三次引誘耶穌,又或耶穌在山園祈禱時想逃避十架一樣。然而,到了十三世紀,由於伊斯蘭學者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不會犯錯的,特別是在接收《古蘭經》的時候,因此否認「撒旦詩篇」這事曾經發生過,只是早期為先知作傳記的作者杜撰。這事的真確性成了後世一個持續不斷的辯論。
時至二十世紀,有位作家叫薩爾曼.魯西迪(Salman Rushdie),以「撒旦詩篇」為題寫了一本小說,中譯《魔鬼詩篇》(The Satanic Verses)。書中兩名主角之一名叫加百列,他不斷夢到自己回到過去,成了神的天使長加百列。他發現在歷史裏不同人看見他後,會號稱從他那麼得到神諭,來實現他們的欲望,而先知穆罕默德在遇見他時,正面對一場政治角力。統治麥加城的大公是三位女神的信徒,並透過人們對三位女神的信仰斂財。因此,當先知穆罕默德提出「唯有真主」時,他威脅到大公與統治階級的利益而被迫害。由於先知和他的信眾勢弧力弱,先知考慮和大公妥協,讓三位女神成為真主的女兒。最後,先知後悔作了這個妥協,於是把有關詩句從《古蘭經》中刪除,並由麥加逃到麥地那(al-Madīnah)。當然,這只是小說中主角的夢境,沒有人說是歷史事實。雖然這個設想會刺激激進的伊斯蘭教徒,但未至於會惹來殺身之禍。事實上,先知的確因為在麥加被迫害而逃到麥地那,這也是眾所周知的。
再者,《魔鬼詩篇》這書的主題不是討論先知穆罕默德或伊斯蘭教,而是作為身在英國的新移民,特別是來自印巴伊斯蘭教的新移民,面對的一個重要選擇:要麼融入英國文化,要麼堅守祖國文化。書中眾多角色都在這個身分危機中尋找出路。其中,主角加百列在印度本是電影明星,工作原是戴著面具扮演不同的神祇;另一位主角薩拉丁(Saladin,與領導穆斯林及阿拉伯人對抗英國獅心王理查和十字軍的蘇丹同名)則在英國長大並以其英國口音聲演白人角色聞名。兩人因為空難不死,竟分別轉化為頭戴光環的天使和公羊模樣的魔鬼。加百列後來又重操故業拍印度式的電影,薩拉丁則因著憤怒而變回人形。作者以此暗喻新移民,無論有多融入英國文化,都會被當作怪物,只有接受自己是戴著面具的演員或釋放自己的憤怒,才能正常生活。反正,做人不一定要非黑即白,非英即印,大家也可以同時擁有不同的文化內涵。
怎料不久,就有人說書裏除了重提「撒旦詩篇」,還指先知穆罕默德的十二位妻子是妓女。這個指控其實是扭曲了書中的第六章。原來的故事是說,加伯列在夢中看見,先知穆罕默德為了拉攏不同的大家族,在他勝利回歸麥加後,娶了十二位妻子。於是麥加城的男人們都對先知的閨房生活很有興趣,但那當然是秘密。曾寫詩諷刺先知的詩人巴力(與異教主神巴力同名)為了躲避先知的追殺,逃到妓院裏藏身,並提議十二位妓女裝作先知的十二位妻子來增加生意。果然業績立即翻了幾倍,十二位妓女亦嫁了給巴力作妻子。最終先知派人關掉妓院並把妓女和巴力都殺掉。歷史上,先知穆罕默德在首位夫人過身後,的確娶了十二位妻子,其中一位早死,因此據說他每天都要巡迴十一個營帳分別探望她們。有讀過原書的人就知道,有關侮辱先知妻子的指控,是無稽之談。
那麼為什麼有這樣的指控呢?主要原因是書中的第四章講到一位伊瑪目(Imām),即教長或領袖,在加伯列的夢中,要求天使加伯列把敵人女王阿伊莎(Ayesha,與先知最愛的妻子名字發音相同)打敗,好能統治全國並讓鐘錶停擺。作者魯西迪寫這段故事是為了諷刺當時的伊斯蘭什葉派流亡領袖高美尼(Khomeinī),指他透過革命成功後政教合一所賦予的權力,把伊朗變回先知時代般保守和落後的專制極權國家。這個諷刺讓作者如同書中的詩人巴力般被追殺,而追殺令(Fatwa,是每個什葉派教徒都要遵守的教令)正是高美尼所下的,另有至今累積超過三百萬美元的懸紅。書的內容亦不斷被扭曲,好能合理化這個追殺令。結果魯西迪在2022年遇刺受傷,一目失明。全球好幾位譯者與出版商也遇襲,其中日文譯者死亡。有趣的是,第一個派警察廿四小時保護魯西迪的,正是他經常在書中諷刺的首相戴卓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因此,這書亦成了保護言論自由的試金石。
雖然這書如此出名,但很少人真的讀完整部小說。我想有兩個原因。一是小說文體為魔幻現實主義(Magic Realism),就像《百年孤寂》一樣,作者會把現實寫得非常仔細但又荒誕離奇。就如書中的薩拉丁,他變成了一頭公羊在城市走動,身邊的人卻一點都不覺得奇怪或恐懼。這種文體並不是人人都喜歡的。二是書中的語帶相關,牽涉到大量知識。譬如薩拉丁被暱稱「湯匙」(Spoono),來自他的姓氏(Chamcha)在印度語意思。當然,若讀者不認識先知穆罕默德或伊斯蘭教的歷史,也會如墮五里霧中。這種寫法一般用來諷刺專制獨裁的社會,但儘管這樣寫,魯西迪仍難逃被全球追殺的厄運。
今天,移民海外的朋友越來越多,特別是移到英國的。雖然華人在面對西方文化時的衝突沒有印度裔伊斯蘭教徒那麼嚴重,但也應該對此書有不少共鳴吧。至於書裏有關宗教的看法也是發人深省的:人們向神靈祈禱,神靈也許什麼都沒有做,一切結果都只不過是我們欲望的反映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