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01

Martial Art (武術)

從不諱言自己的國學知識,最先都是來自武俠小說;可以說,金庸是我啟蒙老師,黃藥師則是我年少時的偶像。當然,長輩的藏書贈書、以及遇上倉海君等朋友亦很大影響,但最早仍是武俠小說真正引起了我對這些的興趣。我最初讀《易》、研究奇門遁甲,亦只因看完《三國演義》與《神鵰俠侶》,想排出「八陣圖」和「二十八星宿大陣」而矣。還記得當年會考試場外,人人都拿著課本作最後衝刺時,我卻捧著梁羽生讀得津津有味!

因此,我以前書櫃裏最多的,除了各種旁門左道以外,便是「武功秘笈」!可能有點難以置信,但我收藏的「秘笈」種類極多,由少林七十二絕技、武當劍譜、洗髓易筋五禽戲、輕功點穴暗器童子功、各大門派的氣功練法、醉拳形意拳八卦掌、甚至奧運的拳腳套路、十八般武器的耍法等等,幾乎齊全過嵩山藏經閣!

不過,這絕不代表我懂得武功。不少武術都十分難練。例如武當劍譜,其實是一堆堆的圓圈 (劍花圖譜),實際動作要自己想像;又例如少林七十二絕技中的「拈花指」,一開始便聲明要用左手練,免得你一時衝動用右手殺死人!驟聽上來好像好吸引,卻原來叫你用三隻手指,日日夜夜捏著粒豆子磨。到你能磨碎一顆豆時,就改磨小沙小石,如此練下去,三年小乘、七年大乘云云。其他的絕技都大同小異,起碼重覆做一個動作三五七年。亦有不少武功要三歲開始練,好像輕功童子功,有些甚至嬰兒時便要浸藥酒。可恨我早已超齡,否則馬拉松比賽裏幾時輪到非洲人跑贏我……

結果,我真正有練的,有三種。第一是氣功。正所謂「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以意引氣,再「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先跑任督二脈小周天、再跑大周天,幾乎所有門派都一樣。不過,練氣功往往到了一個地步時,便需要一位師傅「護法」,以致我這種自閉練武的「電車武俠」不敢再練下去,免得走火入魔。

第二,是我花了最多時間研究的「楊式太極拳」。我當時只有十多歲,硬拉著住在鄰座的同學一起晨早到球場練,正是「子午常練功」嘛。當身邊的公公婆婆在模仿師傅的動作時,我們則不斷翻閱那本兩寸厚的《太極拳全書》,揣摩楊澄甫先生當年的英姿。我不單學套路,亦念口訣:事關趙半山教胡斐太極時,也只是傳了他口訣 (見《飛狐外傳》)。記得那時並沒有互聯網,好辛苦才在舊書局裏找到成套口訣。後來又買了另一堆書,瞭解為什麼慢吞吞的套路可以用來格鬥 (還打敗了白鶴派,成了誕生香港武俠小說的契機;雖然現在重看那短片,一點不像大師比武)。我一直練到中學畢業、能熟練地打出八十五式全套的楊式太極拳為止。之後便又漸漸遺忘了。(右圖是從當年在大學裏與兩位兄弟以武術為題的多媒體功課裏抽出來的圖片。)

相信你已發現,由於我年少氣盛、囂張自大,加上銀根短缺,所以到此都沒有正式跟過師傅。一直到我工作了數年後,我才真正拜師學第三套武術:詠春。

也許奇怪的人總會遇上奇怪的人,我跟過的兩位師傅都很特別。先談談我尋師的經過。其實香港不少有名的詠春師傅,但都有點拖鐘騙財之嫌。一式三套的詠春拳,每套才兩、三分鐘,卻教足三年。經過一番調查,最後決定拜訪葉問親傳的徐尚田師傅。可惜徐尚田師傅年事已高,被他婉拒了。於是我再四處尋訪,找到另一位李師傅。李師傅的主要事業是跌打,教拳只是副業。因此他教曉我「小念頭」後,便不斷鼓勵我自己打木人摏和與其他師兄過招,好讓他專心看症。結果我每星期兩次上拳館,主要的練習是「被打」。一個只學了「小念頭」的新手,是無可能和一位學過「尋橋」馬步的師兄過招的;結果只有不斷被來自不同方向的「寸勁」彈埋牆、臉上被掌摑了無數次、又中掌又中拳搞到差點吐血。



別誤會,其實李師傅教了我不少東西。他雖然在看症,但每次我們過手犯錯時,例如「飛踭」,他都會出言指定。他亦多次示範如何只用「小念頭」的入門招數,在自己不用力、純粹借力打力的情況下,化解各式各樣的攻擊。很難想像,身材短小的他,能在一眨眼間將六尺高的師兄彈開三米!他還錄下掌斷雲石的示範放上網!時至今日,我仍然很享受能和別人純憑感覺過手的快感。那種速度、那種讓你心裏一念不生的空靈感覺,很難在其他運動裏感受得到。這些都是李師傅教的。不過,他一直沒時間教我「尋橋」,我亦後來搬了屋,找到第二位師傅。

第二位師傅不單是跌打醫師,在文革前更是留學俄國的腦科醫生,曾當武術隊的軍醫,亦是一位茅山師傅,幫人驅鬼捉妖……找到他,純粹是因為路過,或者是物以類聚吧!鄭師傅不單學過葉問傳下來的詠春,亦學過佛山傳下的少林永春拳。看他精神奕奕,出手又快又狠又重,很難相信他已經七十多歲!他教的詠春拳,可謂雜綿套路。在教「小念頭」時,摻合了「尋橋」的「挖手」、「拋拳」;教「尋橋」又加入了「標指」的「毒蛇出洞」(他最喜歡的叫法)。不出幾個月,你已經學完整套拳而自己都不知道!那邊廂,他又忽然間耍起棍掄起刀來。

最後,正宗的葉問詠春拳,我還是在 YouTube 裏的徐師傅偷學的!慚愧慚愧。鄭師傅曾說,以前偷師學拳,會爬上鄰座的天台,遠觀拳館裏的師生。現在你只需要在網上逐格重播便成。不過,對完全無學過的朋友,就算能因此將「小念頭」、「尋橋」、「標指」練到滾瓜爛熟,都不能用來黐手過招;但對我這種半桶水的電車武俠,這不啻是大大的驚喜。你可能問,為什麼不買拳譜自閉練功?卻原來坊間的拳譜很多都不全,或寫得不清楚。YouTube 卻是非常清晰!



為何在芸芸武術裏,我會選氣功、太極與詠春呢?主要是因為學這些拳術的師傅,大多很長壽:楊澄甫雖然不幸在奔波中染病去世,但其祖父與父親都過七十歲;在兩個世紀前可是「七十古來稀」呀。葉問曾沉迷鴉片,卻仍七十多歲才逝世;徐尚田師傅生於三三年,至今仍精神矍鑠、目光炯炯。我兩位師傅的外表至少比真實年齡年輕十多廿年,鄭師傅還要煙不離手!究其原因,這些拳術都屬於「內家拳」,由意引氣,意在拳先,打通一身經脈,絕對能強身健體。

舉例,「標指」一開始有一招很奇怪的,用腕力把手掌縱向橫向各揮動三次。武術家可能可以舉出很多摶擊上的用途,但從中醫學上,手腕那裏有一系列的原穴,元氣從指尖的井穴出發,在這裏儲存能量,再向體內射出,提供臟腑所需的原動力。雙手手腕有肺經的「太淵」、心經的「神門」、心包的「大陵」、小腸的「腕骨」、大腸的「合谷」、三焦的「陽池」。這和現在流行的「拍手功」原理相同。又例如,每一下扭腰上馬「膀手」或「批踭」,都會牽動腋下平常不會碰到的陽蹻脈、帶脈等奇經,進而把營衛之氣迫入足太陽、足少陽、手太陽、手陽明等主要經脈。因此,你不要小看詠春這種小架式的武術,背後可隱藏著嚴密的養生基礎。

屬於大架式的太極拳更不用說,十三勢裏第一句「虛靈頂勁」,就已打通了最難打通的督脈!第一式「起式」,便打通小週天,並氣貫手掌勞宮穴與各井穴。不信?有人就在八十五式裏單單抽出「起式」,創立「無極氣功」,成為一個氣功派別!據說,楊澄甫當年揮掌,其氣感能牽動十呎以外的燭光。燭光是鈉、鉀等離子,帶電,被生物電所產生的磁場影響,不是不可能;但元氣能運用到這個距離這個地步,則應能百病不侵了。

至於氣功,則更是捨末逐本,直指源頭。那些花拳綉腿,又那堪灌滿真氣的一下掌擊?話說當年無極氣功的創辦人蔡松芳師傅,曾在九龍公園與門生佈氣站樁,大家都不敢站在蔡師傅的正前方,否則隨時會被彈開!也許在將來,我應該謙虛下來,又再登門拜師去也!

在此聲明,這些東西,並非用來作學術研究的,我也沒時間翻查各典故出處,只是姑妄言之,大家也就姑妄聽之罷。

6 則留言:

Water Moon 說...

我半輩子都在拍動作片,本來我是很討厭功夫的,可是,到如今,我必得承認勁的功夫真的是很厲害,並且學功夫訓練毅力。

匿名 說...

I found your blog is very entertaining and you have very special "hobbies". Panpy

paulsin 說...

Thanks ;)

oz 說...

我想請問你第二位師傅是誰?可否介紹好讓我登门探訪. 還有老兄學貫中西, 我想找位老實有料氣功醫師幫我一位老友, 可有好介紹?

paulsin 說...

Oz:

第二位師傅:http://www.ck-vt.com/

至於氣功師傅,我則不敢說了,對不起…

Paul

Snowdrops 說...

Very interesting. My aunt in HK is a retired Tai Chi master, and to this day her apprentices still refer to her as sifu. She is also one of those who looks and sounds much younger than her age, and she has a joie de vivre that is truly infectious. Although my cousins never did formally learn any kungfu from her, they all inherited her self-discipline, which she instilled in them from a very young age.

Thanks for sharing your experiences of learning these different martial arts. Hope you will soon meet another good ma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