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09

Tibetan (藏文)

每次有人問,為什麼要學藏文?我都只會笑笑說:「學來唸咒。」

如果要唸咒,就不能唸錯。藏密咒語,不是詛咒人用的,而是成道用的。佛教三乘中的「金剛乘」(Vajrayana),又叫「真言乘」(Mantrayana)。「真言」(Mantra) 就是咒語,可想而知咒語的重要性。咒語是秘密,所以「金剛乘」又叫「密宗」,有西藏的藏傳與日本的東密等。「金剛乘」與大小二乘的分別主要在於:後者要修很多世,才能成佛 (所以有「一還果」、「不還果」等階段),但「金剛乘」能讓人現世成佛,可謂「成佛速成法」。

如果你以為,只要將藏文字母翻成羅馬字母轉寫,便能讀出咒語,那便錯了。就以不少人聽過的「六字大明咒」為例,六字大明咒的藏文是:

ༀ་མ་ཎི་པད་མེ་ཧཱུྃ

羅馬轉寫為:
om mani padme hum

不少中文翻譯轉寫成:
唵嘛呢叭咪吽

單看轉寫,基本上無可能讀得對。因為在藏文中,但凡後加字是「d」與「s」,便不發音,並把之前的「a」改成「e」。所以「pad.me」應讀成「pe.me」,來自梵文的「padma」,即紅蓮 (白蓮叫「pundarika」、青蓮叫「utpala」,都有不同的名字)。至於「pe」的「p」,並不是一般印歐語中的噴氣音。藏語中噴氣的音翻成「ph」。「p」與「b」都不噴氣,分別在於聲調。用普通話作比喻,「p」是一聲,「b」是二聲。「pa」像「巴」,「ba」像「拔」或粵音「把」。

「mani」意思是「珍寶」。我常想,這個應該是魔術師「mani mani hum」的來源吧。

我曾經寫過,梵文、巴利文、藏文等,都是一脈相承。藏文當然也有自己的土話,但不少佛教用語仍是來自印歐語的根。好像「般若波羅密」的「波羅密」,藏文「phar.chin」:「phar」,即拉丁語系的「para」,對面的意思 (好像英文「parallel」,但拉薩語又把「r」在白讀時讀成長音,即「phaa」);「chin」則是「去」的過去式。「波羅密」就是梵文「paramita」,中文意譯就是「到彼岸」。「彼」當然比「此」勁得多,所以「parami」又有「至高無上」、「完美」等意思。

無論如何,學一種語言的樂趣,就如最近電視播的「極地狂奔」一樣,只有過來人才明白,外人只會覺得你發神經、自討苦吃。特別是學一些沒有實際用途或商業價值的東西,簡直會被社會當成怪物。不過,當你能一步一步地走近古老而神秘的智慧源頭,並開始見證人類文明的演變過程,感覺便只能用「過癮」來形容。

所以,每次有人問,為什麼要學藏文?我都只會笑笑說:「學來唸咒。」

2 則留言:

祁佳仕 說...

我也想學藏文,好讓了解許多古瓷器上的藏文是什麼意思。惟遲遲未成事,但又越來越忙...

paulsin 說...

隨緣啦施主…每週咁多新戲上,睇拍都幾難有時間 ;)

要翻譯瓷器上的藏文,只需在手機下載 Monlam Dictionary,加上 Multi-Lingual Keyboard 便成,那用上課那麼麻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