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10

Narrative (敍事治療)

有人將心理輔導的發展分成三個階段:個人 (Individual)、人本 (Humanistic)、與敍事治療 (Narrative Therapy) 的時代,可見敍事治療以及其他的後現代療法在今天的重要性。

佛洛依德 (Sigmund Freud) 開托的年代,個人化的心理輔導主要是建基於當時的個人主義,假設了大家有精神病,成因要回溯到童年,因而需要一位權威性的精神科醫生,以不同的治療方法為大家「治病」。在醫生的眼中,大家不過是病人,是一件有問題的貨物。自此,「童年陰影」便成了家傳戶曉的名詞。到了人本主義興起,羅傑斯 (Carl Rogers) 提出了以人為本的心理治療,認為自我的概念是由大家自己根據對外界現象的詮釋來建構的。如果你認為你父親不愛你,治療師不能硬說你有戀母情意結而妒忌你父親,治療師只能承認你看見的真相對你來說是真,並以此為基礎進行輔導。

然而,到了後現代的解構主義興起,我們發現「自我」只是一個空殼,實質不存在,裏面裝的東西都是社會強加進去的。譬如說,當一位男子自覺是一個有承擔的好男人時,他只不過在認同「男主外、女主內」這個社會強加的概念,並將其內化。最可怕的,是當大家聽多了心理學的名詞後,便將它們內化,認為自己「是」抑鬱、「是」焦慮、「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等等。結果無論是精神分析還是人本主義的治療師,目的都是想把你的「自我」從這些「標籤」下解放出來。然而,解構主義則認為,若「自我」是一個杯子,你可以把裏面的東西逐一倒出來:那些是你的經驗、那些是你的詮釋、那些是你的幻想、那些是社會強加的概念等等,直至你發現你的「自我」其實不過是一個故事,任由你去創作與改寫為止。這便是敍事治療法的精神。

舉例,若我很傷心,到了一個地步連上班都不願意,那以往的「醫生」會把我診斷成「抑鬱症病人」,並開藥給我吃。若是人本的現實療法,也許會告訴我「出不出家門」是一個「選擇」(Choice),若我覺得上班太難,可以先訂下「每天到公園坐坐」的目標,一個星期後看看成不成功。但對敍事治療師來說,我根本無問題,只不過是「悲傷」這個損友不時來攻擊我 (Externalization),它甚至就在門外埋伏,等候我;然而,我也有戰勝「它」的時候,好像我昨天便因為看電視而大笑,曾經把「它」擊退。

當然,這只是一個非常簡化的例子。雖然敍事治療是澳洲的麥克.懷特 (Michael White) 與紐西蘭的大衛.艾普斯頓 (David Epston) 創立的療法,但他們的書比較哲學化,讀者要對傅科 (Michel Foucault),甚至黑格爾、胡塞爾等近代哲學思潮有一點認識,才能完全瞭解他們的《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Narrative Means to Therapeutic Ends)《敘事治療的工作地圖》(Maps of Narrative Practice) 等鉅著。因此,如果你有興趣,我會建議讀馬丁.佩尼 (Martin Payne)《敘事治療入門》(Narrative Therapy: An Introduction for Counselors)。這書不單融入了懷特後期對療法的修正,也加入了作者自己執業時的個案分析,非常實用。

幾個月前,我加入了所服務的善終團體的董事會,因而認真地開始研究「敍事治療法」,找了八十多份學術文獻來讀。它為我帶來的衝擊是很大的。我曾在這裏介紹過不少家庭治療的書,亦無形中接受了背後的假設:「自我」是龐大的家庭與社會系統下的產品,所以我們無謂怪別人,更不應怪自己。自由是自由了,但卻從此無依無靠。現在敘事治療的意思,是你是你的自傳的作者,你喜歡怎樣的人生便自己寫出來,甚至能超越客觀的條件與世俗的制約。

以苦為樂,以樂為苦,也是傾倒。

3 則留言:

Unknown 說...

自我只是社會強加的東西,這說得好,但人們卻不認為這是假的啊!

解構主義則認為,若「自我」是一個杯子,你可以把裏面的東西逐一倒出來:那些是你的經驗、那些是你的詮釋、那些是你的幻想、那些是社會強加的概念等等,直至你發現你的「自我」其實不過是一個故事,任由你去創作與改寫為止。這便是敍事治療法的精神。
這跟佛家的道理有點相像,這個解釋太棒了。
我要好好的讀書啦!
原來只是誦經,無法將內心的表達出來,和人溝通就是需要文字敘述,但又不能太著像,謝啦!
我在寫敘事治療的報告,謝謝你的資料啦!

paulsin 說...

很高興能幫到你 ;)

匿名 說...

如果說「自我」是龐大的家庭與社會系統下的產品, 那麼自我是透過個體和社會環境的互動才擁有的東西嗎? 為什麼有些人的自我特別清晰,有些人則欠缺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