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23

Love Languages (愛之語)

感情是否一定會丟淡,以至分手收場?子女是否一定會反叛,以至離巢不歸?傷痕是否永遠會流血,以至無法痊癒?

多年以前,便已讀了無數有關家庭與兩性關係的書籍:由大家都讀過的《男女大不同》(Men Are from Mars, Women Are from Venus),到《熱鍋上的家庭》(The Family Crucible)、《心靈地圖》(The Road Less Traveled) 等等,以至專門的心理學書籍,好像《薩提爾的家族治療模式》(The Satir Model: Family Therapy and Beyond)。他們總只是指出原生家庭對子女的影響,又或兩性間的不同;因而大家學到的主要是「理解」,只能明白到問題產生的原因,由此希望學會「諒解」與「堅持」。對於真正的抓住幸福的方法卻欠奉。然而最近,家裏的朋友陳修女送了一本書給我。收到別人送的書,我一定讀,卻因此讓我第一次看見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厲害的是,它很簡單,又似乎很有效。它就是「愛之語」。

巧門博士在他的《愛之語》(The Five Love Languages: How to Express Heartfelt Commitment to Your Mate) 中,提出了「五種愛之語」: 
  • 肯定的言詞 (Words of Affirmation) 
  • 精心的時刻 (Quality Time) 
  • 接受禮物 (Receiving Gifts) 
  • 服務的行動 (Acts of Service) 
  • 身體的接觸 (Physical Touch) 
他認為,不論男女老幼,都有自己主要的「愛之語」;因此,無論你如何愛對方,如果你用的方法不是對方最能接收的,那也只是徒勞。舉例,你太太喜歡「服務的行動」,那你送多大的鑽戒,她也會覺得你不愛她;只有幫她倒垃圾或洗碗碟,她才會感到你的愛。同樣道理,大部分女人認為男人最需要性,但我認識的男人們大都需要「肯定的言詞」,即希望得到別人的讚美與感謝。讚他洗碗洗得乾淨,他也許會開心到再幫你抹地。相反,若說錯了「愛之語」,感情慢慢就丟淡了,最後便可能會讓第三者有機可乘。

書後來也把這一套應用到兒女身上。原來孩子六、七歲時便會透露自己的「愛之語」:當父親回家時,有些孩子會跳上爸爸身上抱抱,作「身體的接觸」,有些則會拖爸爸入房看自己今天的勞作,以得到「精心的時刻」。因此,用錯誤的語言,如「禮物」,會使孩子覺得父母不愛自己,最後便選擇在朋輩間尋找「愛」,甚至年齡輕輕便濫交等。

讀這本書,最感動的,是那些實例。有丈夫已經有第三者,並經過痛苦的掙扎後,選擇離開妻子兒女;但最後因為妻子用了合適的「愛之語」,竟能避免家庭破碎的悲劇,讓丈夫回到身邊。在一般情況下,大部分朋友都會勸作妻子的放棄,並讉責作丈夫的;結果就算能挽回一個家,亦無法在創傷下重燃愛情。不過,奇蹟就這樣發生了。書中甚至有瀕臨離婚的夫婦之後再去重渡蜜月!

書中亦有妻子,到了用「憎恨」來形容對丈夫的感覺的地步,但本著基督的精神,她願意花幾個月,試用合適的「愛之語」去愛她視作仇敵的丈夫。初開始時她丈夫還在奚落她,認為她正在作無謂的努力;然而,數個月之後,她丈夫竟積極回應,並跟妻子一起學習對方的「愛之語」!

我們在大部分情況下,都真心想愛身邊的人;走進一段關係,都想長久,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就更加是一生一世的。可惜,大家卻因為用錯方法,白白讓愛在關係中死掉了。我不敢說這個世界就只有這五種「愛之語」,但我相信大家可以從對方喜歡怎樣表達對自己的愛,來猜出對方希望怎樣被愛

下次當你想對朋友說「分手罷啦」之前 ,也許可以考慮先送這本書給他或她讀讀,順便積積功德。

2 則留言:

Ka Yun 說...

幾個月前睇過你推介,最近卒之嚮圖書館借左,睇完. 真係好有用!

除左你提到的部份外,我好欣賞佢坦白講出"in-love"時期可能只得兩年,之後就係雙方滿足對方的emotional needs. "Long-lasting emotional love is a choice." "When an action doesn't come naturally to you, it is a greater expression of love."

paulsin 說...

Glad that you found the book useful, and indeed the greatest manifestation of love is to bend yoursel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