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民族,都有一套神聖的語言,只有祭司才明白。所以就算耶穌與佛陀,講道時都不用希伯來文或梵文,皆因這些都不是凡夫俗子用的語言,而是神用來與人溝通的語言。至於古代中國的天啟,則是用一組符號來標記的。這些符號就是「卦象」。凡人都只可依靠聖人傳下來的說明書才能理解這些卦象:這種書就是「易」。
在三皇五帝的上古文明裏,卦象是真正的包羅萬象,比現在的卦象多很多。後來因為古人不想盡洩天機,故此去掉了一大部分,只留下《周易》那六十四卦,讓後人揣摩那些曖昧不明的訊息。最早的易書,叫《連山》,屬於夏代,故又稱《夏易》,以代表山的「艮」卦開始,故稱《連山》,足有八萬字之長;《歸藏》則屬於商代,又稱《商易》,以代表地的「坤」卦開始,故稱《歸藏》,被刪減至四千三百字 (見《太平御覽》卷 608)。至於《周易》,從考古出土的版本看來,差點刪到只剩下二千多字;不過由於當時《歸藏》仍有流傳,才補成現在的四千餘字。
無論如何,《連山》易數的秘密,至此可謂失傳。小說《鬼吹燈》曾描述古代先天易數有「十六字」,比現傳的八卦多一倍,就是因為不想洩露天機而被毀掉一半。當然,那是小說家言,但是上古的確似有更厲害的易法。不過,如果真有更完善的易數,並不會只是由八卦變成十六卦。八卦變十六卦,只需在三爻以上加多一爻:23 = 8;24 = 16。這樣說,伏羲早就將八卦化成六十四卦:26 = 64,比十六卦多得多了。那失落的上古易數,究竟是怎樣的呢?
真正的上古易數,似是一爻有三種變化,三爻就有:33 = 27 種變化;六爻就有 729 種變化。如此要用八萬字說明,就一點都不奇怪。為什麼說一爻有三種變化呢?那要從起卦說起。
爻,就是卦象上的一劃;每爻都可以是陽或是陰:乾卦就由三支陽爻組成,坤卦就由三支陰爻組成。如果這樣簡單,那我用一個銅錢就可以起卦:擲到「字」,就是「陽」,「背」就是「陰」;擲三次就有八卦,擲六次就有六十四卦。然而,那就失去了「易」的真諦:「易」同時有「恆常不易」與「恆常變易」的意思。孔子曰:「易者,易也,變易也,不易也。」因此,要同時測出事情「本卦」與「變卦」。
熟悉易卜的人,都知道占卦要有三個銅錢,占卜結果有四個:一個字是「少陽」、三個字是「老陽」、一個背是「少陰」、三個背是「老陰」。「少陽」就是陽氣初生,「老陽」或「太陽」則是陽氣太盛,很快會變陰的意思;「少陰」與「老陰」則相反。因此,若你占出「少陽」、「少陽」、「老陽」,代表「本卦」是三支陽爻的「乾」卦,「變卦」則是「陽陽陰」的「兌」卦,象徵事情由「乾」變成「兌」。查閱《周易》時便看「乾」的卦辭,代表事情本身,再看三爻那變爻的爻辭,代表變化的關鍵,最後看「兌」卦的卦辭,乃變化後的結果。六爻六十四卦的占卦方法也是一樣,不過會有體用之分,又有官鬼等考慮,詳情可參看邵偉華先生的《周易與預測學》。
換言之,《周易》的基礎是兩陰兩陽。我現在大膽假設,失落的上古易數《連山》的基礎,是三陰三陽,分別是:「少陰」、「太陰」、「陰厥」、「少陽」、「太陽」與「陽明」。由此推斷,有五個銅錢,就能起《連山》之卦。
沒錯,給我這個構想的,是由上古流傳下來的《黃帝內經》。《內經.陰陽離合論》:「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在《內經》裏,十二經脈分別是手三陰手三陽與足三陰足三陽,分別配對著五臟六腑與三焦,並且互為表裏,極有可能脫胎自《連山》。如果《連山》也是以六爻為基礎,每爻有三變,則卦數的一半就正是全身體表的穴道總數。再看看穴道的名字,內藏不少淵海丘谷山澤等名字,越看越似卦名,與《連山》以山為始的精神相互呼應。餘下的一半卦名,則可能是體內的穴道名字。
再說遠點,《連山》可能來自「山中升仙」的年代,《歸藏》則屬於「大地之母」的時期,而《周易》便進化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亦即是說,若能掌握《連山》,人類便不再敬天父拜地母,而是直接升格成神;只是歷代皇室一直守衛這個秘密,直至失傳……
在你開始要反駁、甚至撕裂衣服罵我褻瀆之前,我只想說:這些都是我無聊亂侃而已,大家不必當真。我只不過覺得,這些似乎能被寫成一部頗有趣的小說或劇本吧?
1 則留言:
很有意思...需要花点时间才看得明白。
对易数了解不多,无法判断你的推测合理与否。
相当有趣:)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