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27

Mantra (千年咒語:有獎競猜)

最近有朋友想把道教的咒語翻譯成羅馬拼音,據倉海君的朋友說,雖然很多咒語都是以梵文為基礎,但夾雜了不少其他的東西,不容易完全翻譯。我研究了一下,有些東西還可以,好像奏斗科儀裏有「嚩日哆」,應該便是一般佛教或密教譯出的「縛直囉」、「跋折羅」、「瓦指拉」、「邊雜」等等,即是代表不可破壞、寶中之寶的「金剛」(Vajra);但有很多其他的字,好像「夷敕」等,想是中文,混在其中。

話說回來,小弟一直秘藏了一篇咒語,曾經被古人傳頌了千年,直到約四百年前才開始逐漸被遺忘。它的來源甚為神聖,由當時一個地下教會的教主親自授予其入室弟子。諸位看官,誰知道這是什麼咒語,無論你身處世界何方,我願意連運費贈上好書一本;手上有讀完的南懷謹的《老子他說.續集》和薛慶的《悄無聲息》,任擇。嗯,以一個月為限、名額兩名吧!即說咒曰:
波諦羅娑諦 拘耶尸印墀利悉
三堤伐墀嚧 奴摩都
阿縛呢阿 咧呢唵馱
伐阿塔 縛奴怛悉馱 悉拘印墀樓耶印堤羅

波南奴悉陀吽 伽提喋唵奴 達那比悉吽
耶 帝藐堤那鼻悉 提鼻他那悉他
悉拘印那悉 帝藐堤穆悉
提鼻馱利菩悉 那悉堤悉
耶尼那悉 印兔卡醯 印蹬怛醯唵南
舍利跋羅那悉阿嘛奴

2011-03-23

Love Languages (愛之語)

感情是否一定會丟淡,以至分手收場?子女是否一定會反叛,以至離巢不歸?傷痕是否永遠會流血,以至無法痊癒?

多年以前,便已讀了無數有關家庭與兩性關係的書籍:由大家都讀過的《男女大不同》(Men Are from Mars, Women Are from Venus),到《熱鍋上的家庭》(The Family Crucible)、《心靈地圖》(The Road Less Traveled) 等等,以至專門的心理學書籍,好像《薩提爾的家族治療模式》(The Satir Model: Family Therapy and Beyond)。他們總只是指出原生家庭對子女的影響,又或兩性間的不同;因而大家學到的主要是「理解」,只能明白到問題產生的原因,由此希望學會「諒解」與「堅持」。對於真正的抓住幸福的方法卻欠奉。然而最近,家裏的朋友陳修女送了一本書給我。收到別人送的書,我一定讀,卻因此讓我第一次看見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厲害的是,它很簡單,又似乎很有效。它就是「愛之語」。

巧門博士在他的《愛之語》(The Five Love Languages: How to Express Heartfelt Commitment to Your Mate) 中,提出了「五種愛之語」: 
  • 肯定的言詞 (Words of Affirmation) 
  • 精心的時刻 (Quality Time) 
  • 接受禮物 (Receiving Gifts) 
  • 服務的行動 (Acts of Service) 
  • 身體的接觸 (Physical Touch) 
他認為,不論男女老幼,都有自己主要的「愛之語」;因此,無論你如何愛對方,如果你用的方法不是對方最能接收的,那也只是徒勞。舉例,你太太喜歡「服務的行動」,那你送多大的鑽戒,她也會覺得你不愛她;只有幫她倒垃圾或洗碗碟,她才會感到你的愛。同樣道理,大部分女人認為男人最需要性,但我認識的男人們大都需要「肯定的言詞」,即希望得到別人的讚美與感謝。讚他洗碗洗得乾淨,他也許會開心到再幫你抹地。相反,若說錯了「愛之語」,感情慢慢就丟淡了,最後便可能會讓第三者有機可乘。

書後來也把這一套應用到兒女身上。原來孩子六、七歲時便會透露自己的「愛之語」:當父親回家時,有些孩子會跳上爸爸身上抱抱,作「身體的接觸」,有些則會拖爸爸入房看自己今天的勞作,以得到「精心的時刻」。因此,用錯誤的語言,如「禮物」,會使孩子覺得父母不愛自己,最後便選擇在朋輩間尋找「愛」,甚至年齡輕輕便濫交等。

讀這本書,最感動的,是那些實例。有丈夫已經有第三者,並經過痛苦的掙扎後,選擇離開妻子兒女;但最後因為妻子用了合適的「愛之語」,竟能避免家庭破碎的悲劇,讓丈夫回到身邊。在一般情況下,大部分朋友都會勸作妻子的放棄,並讉責作丈夫的;結果就算能挽回一個家,亦無法在創傷下重燃愛情。不過,奇蹟就這樣發生了。書中甚至有瀕臨離婚的夫婦之後再去重渡蜜月!

書中亦有妻子,到了用「憎恨」來形容對丈夫的感覺的地步,但本著基督的精神,她願意花幾個月,試用合適的「愛之語」去愛她視作仇敵的丈夫。初開始時她丈夫還在奚落她,認為她正在作無謂的努力;然而,數個月之後,她丈夫竟積極回應,並跟妻子一起學習對方的「愛之語」!

我們在大部分情況下,都真心想愛身邊的人;走進一段關係,都想長久,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就更加是一生一世的。可惜,大家卻因為用錯方法,白白讓愛在關係中死掉了。我不敢說這個世界就只有這五種「愛之語」,但我相信大家可以從對方喜歡怎樣表達對自己的愛,來猜出對方希望怎樣被愛

下次當你想對朋友說「分手罷啦」之前 ,也許可以考慮先送這本書給他或她讀讀,順便積積功德。

2011-03-14

Funeral (喪禮的任務)

上星期六為贐明會講了一個講座,內容有關喪禮與殯儀在哀傷治療上的價值。由於題目冷門,加上來聽講的都花了百元買票,我結果用了比平常多幾倍的時間備課,並為此翻閱了過去十年八十多份的學術期刊,才夠膽開壇說法。我亦同時被邀在他們三月份的會訊裏以同一題目撰文,以下便是原文。由於字數所限,當然沒有幾小時的講座裏涵蓋的那麼多內容,不過綱領還是一樣的,即管在此與各位朋友分享一下。贐明會將會開新一期的義工訓練班,有興趣參與善終服務的,請到他們的網站或直接與職員贐明會的職員聯絡啦。

* * *

喪禮是很多人都有過的共同經驗,也是我們文化的一部分。不同的文化傳統與不同的宗教信仰,衍生出不同的喪葬儀式。要剛剛不幸喪親的朋友,在悲痛之中還要處理如此多的繁文縟節,又或在頓失經濟支柱下還要花費大量金錢,大家不禁會問:究竟為了什麼晏子便曾說過,既然人都死了,「焚之亦可,沉之亦可,瘞之亦可,露之亦可,衣薪而棄諸溝壑亦可,袞衣繡裳而納諸石槨亦可」1,因為死者到時都不會知道,亦不會想管了。

那麼,喪禮其實是如何開始的呢?原來早於距今五萬多年前的石器時代,人類的祖先尼安德特人 (Neanderthal) 便已開始有用花陪葬的喪禮。不過,他們的動機不是懷念死去的同胞,也不是要安慰未亡人,而是出於對死亡的恐懼2。當時的喪禮,可謂一個驅逐死神的儀式。在周口店出土的古屍,不少雙腳被綁,也是因為怕疆屍。時至今天,我們的道教喪禮仍是吵吵鬧鬧的,目的也是驅趕邪靈,好保佑闔家平安;甚至披麻帶孝等裝束,亦是希望死神看不見認不得家人的樣子,放大家一馬。

時至醫學昌明的今天,我們已明白導致死亡的是細菌或病毒,而不是死神或屍體。喪禮的意義亦由出於恐懼,變成出於關懷。傳統上,我們的儀式主要關懷亡魂的歸宿。基督教的神職人員一心要赦免亡者的罪,讓他們得享天國的福樂;佛教的法師又念咒又梵唱,無非想超渡亡魂,好讓他們住進淨土。至於有六成人採用的傳統道教儀式,則把中國不同流派對生死的思想都融入了儀式裏,目的還是離不開讓死者往生,不用留在地獄受苦。故此,傳統的喪禮關心的,是死者的亡靈。

然而,隨著人類的生命不斷被延長、個人主義不斷蓋過傳統的家庭觀念、以及宗教信仰在現代的生活裏不斷褪色3喪禮的意義便由關懷死者變成幫助喪親者4。在日趨世俗化的社會裏,有近四成人認為喪禮最主要的目的在於給喪親者一個宣泄悲傷的機會,兩成人認為喪禮是為了讓親友給予喪親者支持與慰問而辦的,只有一成多的人認為這與宗教或亡靈的往生有關5。簡單來說,現代的喪禮是為在生的人舉行的。因此,我們關心是,是怎麼的喪禮才能滿足喪親者的需要。

失去摯愛的傷痛,有機會演變成長期的心靈創傷。當喪親者沈溺在悲傷中不能自拔,甚至無法進行日常的生活時,這種悲傷便叫「複雜性悲傷」(Complicated Grief)。「複雜性悲傷」包括了慢性的 (Chronic)、延遲的 (Delayed)、誇大的 (Exaggerated) 與偽裝的 (Masked) 四種,引申出的徵狀包括長時間的哀痛、在不相關的事情上失聲痛哭、開始依賴酒精與藥物、或身體無端出現嚴重的病徵等情況6要避免「複雜性悲傷」,喪親者要在一定時間內完成四個主要的「哀悼任務」(Grief Work)7,它們分別是:
  • 接受喪親的事實
  • 處理及疏導喪親帶來的哀傷與痛苦
  • 適應一個死者已不再存在的環境
  • 重新為死者在日常生活中定位,並繼續好好生活
喪禮在完成這四個「哀悼任務」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例如在喪禮上瞻仰遺容,正是一個有效地讓喪親者接受喪親事實的方法,特別是在那些因意外而突然喪親的情況下,喪親者很。喪禮同時提供了一個能讓喪親者安全地宣泄情緒的環境,並讓親友適時地給予安慰與支持。回顧亡者的生平與頌唱聖詩或歌詠,都能幫助喪親者表達對亡者的懷念與不捨。在喪禮的進行中,喪親者亦能在親友中試著適應沒有死者的社交方式,以及在言談與懷念之中為死者重新定位。

總括而言,喪禮對喪親者能否盡快疏導哀傷、恢復正常生活的目標上,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作為陪伴喪親者的朋友,特別是殯儀支援的義工們,你們的工作是非常地有意義。同時,大家亦要留意在喪禮的準備與進行上,有沒有提供足夠的機會讓喪親者完成必須完成的「哀悼任務」。

Reference:
  1. 《列子.楊朱篇》
  2. Nazaretyan, A. P. (2005). Fear of the dead as a factor in social self-organization. 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r, 35, 155-169.
  3. Walter, T. (2005). Three ways to arrange a funeral: Mortuary variation in the modern West. Mortality, 10(3), 173–192.
  4. Cook, G. & Walter, T. (2005). Rewritten rites: language and social relations in traditional and contemporary funerals. Discourse & Society, 16(3), 365-391.
  5. Emke, I. (2002). Why the sad face? Secularization and the changing function of funerals in Newfoundland. Mortality, 7(3), 269-284.
  6. Horowitz, M. J., Wilner, N., Marmar, C., & Krupnick, J. (1980). Pathological grief and the activation of latent self images.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37, 1157-1162.
  7. Worden, W. J. (2005). Grief counseling and grief therapy: A handbook for the mental health practitioner. New York: Springer.

2011-03-09

Energy (列子.天瑞)

《老子》、《莊子》與《列子》並稱「道家三經」,又因唐玄宗的封號而分別被稱為《道德經》、《南華經》與《沖虛經》。傳說老子 (李耳、字聃) 出關時傳道與關尹子 (尹喜),關尹子傳給壺丘子 (壺丘林),壺丘子傳給列子 (列禦寇),列子再如何傳到莊子 (莊周),又或者是經過文子 (辛鈃) 傳給范蠡再一直傳到莊子,則不得而知。總之在學說上,他們三位有傳承關係。然而,後人都喜歡研究老莊,而很少談到《列子》,以至玄學裏的「三玄」也只包括《易》、《老》、《莊》三書。究其原因,可能與《老子》裏含有權術、《莊子》裏則滿是寓言,因而比較有市場;《列子》卻從討論形而上的《天瑞》開始,讓人不禁敬而遠之。

講開又講,一直以來,誰是莊子的老師是一個謎。肯定的是,老子不是莊子的老師,因為老子死後一百年莊子才出生。有人因《齊物論》等篇章而推斷是南郭子綦;康有為則認為是田子方,田子方是子夏的弟子,孔子的徒孫 (《孔子改制考》)。這也不出奇,孔子也曾向老子問道嘛。道教認為扁鵲的老師長桑君 (《真誥.稽神樞》) 便是莊子的老師,長桑君則是太微天帝君的弟子 (《雲笈七籤》),太微天帝君卻是玄圃仙伯的弟子 (《金陽素經》),玄圃仙伯嘛,可能就是軒轅黃帝。不過「玄圃」其實是西天王母的仙境,因此也很難說誰是仙伯。至今我未見一個肯定的說法。

話說回來,最近讀了南懷瑾老師的《列子臆說》,發現他很明智地由尾講起,將首篇《天瑞》留待最後才教。我想這是有需要的,否則第二堂便無同學來上課了;但這也大大違背了南師的作風。南師授課,一直注重古書舖排的次序,好像《論語別裁》與《莊子諵譁》便是。他能夠解出《論語》裏看似東拉西扯的片言隻語背後的邏輯,曾讓我大為嘆服。所以將《天瑞》放到最後,可能也有點無奈罷。

《天瑞》之所以難,因為講的是「宇宙論」(Cosmogony),也這是世界起源的問題。又岔開講,早幾天叔叔和我們吃飯,席間就是問這個問題,還不斷敦促我更新這裏,我只好就著這個問題又寫兩句。未提出小弟的見解前,不如先讀讀原文,看看有多玄:
子列子居鄭圃,四十年人無識者。國君卿大夫眎之,猶眾庶也。國不足,將嫁于衛。弟子曰:「先生往無反期,弟子敢有所謁;先生將何以教?先生不聞壺丘子林之言乎?」子列子笑曰:「壺子何言哉?雖然,夫子嘗語伯昏瞀人,吾側聞之,試以告女。

這是解釋列子傳道的因緣,跟著是正文:
其言曰:有生不生,有化不化。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生者不能不生,化者不能不化,故常生常化。常生常化者,無時不生,無時不化。陰陽爾,四時爾,不生者疑獨,不化者往復。往復,其際不可終;疑獨,其道不可窮。

讀到這裏,大部人腦海裏會出現四個字:「生化危機」,亦是時候放棄了吧?南師處理的方法,是援引佛教的宇宙論,加上當時寒假將至,時間緊迫,所以也不是解釋的很詳細。因此我就大膽越庖代俎,用現代的科學試解。

有什麼東西「有生不生,有化不化」?就是說,有個東西,創造出其他東西,但自己不是被創造出來的;它也在轉化東西,但自己的本質卻不被轉化。在林林總總的概念裏,「能量」(Energy) 最像。科學裏有兩條定律:「能量守恆」(Conservation of Energy)「物質守恆」(Conservation of Mass)。不過,愛因斯坦已經證明了物質可以轉化為能量,因此宇宙裏只有一個數不變:總能量。

所謂物質可以轉化為能量,並不是像別人說的,一杯水可以炸掉一個城市;而是說,當一個網球分裂成兩個乒乓球時,本來總重量 (質量) 應該是一樣,但事實上卻輕了。少掉的重量變成了能量,以輻射的形式散發了出去,這叫核裂變,也就是 E = mc2 的意思。反之亦然,用大量能量便可以將兩個重一克的兩個乒乓球變成一個重二克多一點的網球,這叫核聚變

太初的能量,因為分佈不平均,形成了簡單的粒子;它們再吸收大量能量,融合成更大粒的粒子,最後變成新的物質。新的物質互相碰撞,用少少能量黏在一起,成為有機物。因此,制造新物質用的,是大量的能量,像將氫氣變成氦氣便是;更改物質的組合時用到的,是少少能量,像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加水變成碳水化合物便是。前者是「生」,屬於物理學,後者是「化」,屬於化學。兩者用的,都是那觸不到摸不著的「能量」。兩種能量本質一樣,因此我們才能用核電廠發電,又可以燒煤油去引發核聚變,產生新物質。

這個「能量」,不生不滅。太陽的輻射能經過光合作用,成為農作物裏的碳水化合物。當人吃下農作物時,碳水化合物又變回二氧化碳和水,被排出體外,亦同時釋放出化學能。人用這個能量,將東西由低處提升到高處,就將化學能轉成位能。東西跌下來,把位能變成動能。觸地的一刻停下來,把動能轉成砰的一聲,即聲能。在整個過程裏,總能量是不變的,只是不斷在轉化。

能量是不能停下來的,因為能量的作用產生了我們對時間的觀念。若整個世界都停下來,包括你自己都定了格,那你便不會察覺到時間的流逝。亞里斯多德便說過,時間就是運動,是星體的運動。現代科學則用熱力學,亦既當熱的東西變冷、整齊的東西變亂的時候,我們便能察知時間的流逝。「生者不能不生,化者不能不化」,熱的東西不能不變冷、整齊的東西不能不變亂 (你可以跟你媽或伴侶引用這一條定律),總之能量必然流動,但是能量本身不會變化,變的只是外物。

「不生者疑獨,不化者往復」,讓人想起古希臘哲學的辯論:究竟宇宙是「一」還是「變」呢?有興趣的可讀《通向哲學的後樓梯》裏的《巴門尼德與赫拉克利特:一對相反的孿生子》。從「能量」的角度來說,整個世界的物質與現象,背後都是「一個能量」在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壺子叫這個「能量」為「疑獨」:「疑」是觸不到摸不著,「獨」則是一個東西、一個能量。研究「疑獨」,就是物理學,是愛因斯坦的統一場假設,是量子物理的 M 理論。物質與現象的不斷轉化,二氧化碳和水跟碳水化合物的互換,熱的東西不得不變冷等等,就是「往復」,就是「生者不能不生,化者不能不化」的生化作用。

接著《皇帝書》那一段,講的是能量會積聚,為之「息」;到了臨界點爆發出來,然後慢慢衰退,為之「消」,就像地面版塊每天在移動,做成壓力,到了一個地步便爆發成地震,之後有餘震,平靜後又再重新積聚壓力。

列子接著講的,初看有點像柏拉圖的理型論。他將宇宙創生分成四個階段: 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易到太初,是能量的開始,也許是由零能量變成正能量與負能量兩個宇宙的開始,也就是太極分成兩儀的時候。太初到太始,能量的不同形式出現了,包括質子中子電子間的強弱力場、原子間的金屬鍵離子鍵共價鍵、以及剛才提到的動能位能電磁能等等。太始到太素則是能量變成質量,既產生物質的時候。「氣形質具而未相離,故曰渾淪」,似乎就是大爆炸前的狀態了。

「易變而為一,一變而為七,七變而為九。九變者,究也,乃復變而為一」,「一」是開始,「九」是終極的意思,易經以「九」為陽極,盛極則衰,否極泰來,復變為「一」。「七」大概是元素的意思。在丹道裏,甚至在西方煉金術裏,元素就是日、月、金、木、水、火、土。這七種元素,化生成你身體的五臟六腑,以及宇宙萬物。因此,「一變而為七」就是核聚變,產生物質的階段,就是太始到太素的時候。

「天地無全功,聖人無全能,萬物無全用」那一大段,就是說,宇宙是一個進程。在任何系統裏,分佈得不平均的能量都會一步步地邁向均衡狀態 (Equilibrium),但過程中會有生滅往復。譬如說,你將一顆珠丟到一個盤子裏,最終的均衡狀態是停在盤底最低點,但它一開始會向下滾,衝過盤底,憑著慣性再向上滾一小段,然後又滾回來,直至把當初的位能都消耗掉 (在磨擦時的熱能與聲能上),才會停在盤底。何時才「全」?「全」就是「完」。完全完全,一切歸於寂寥,也正是涅槃的意思。

我們又如何感知能量呢? 能量會透過光,刺激我們的視覺;聲波,刺激我們的聽覺;化學能,制造出嗅覺味覺;熱,產生觸感 (壓力也是熱力學裏熵的體現);甚至腦裏的思想,都是靠生物電能來進行 (一個人的電功率大概等於一顆四十瓦特的燈泡)

到此,列子講完了形而上的東西,之後也不會再講。他接著談的,是萬物因緣際會,互相化生,以至於人的身體,也是能量與物質的交會,最終仍是會化成別的東西。不過我們的生命,並不是我們化生的身體,而是背後的「精神」。這個「精神」,亦即死後能走來走去的「鬼」,其實也是「能量」的一種,因此也是無形的。身體只是聽從精神而活動,只是影子。

之後連續四段, 包括榮啟期、林類和子貢等對話,都是說人死後有靈魂,也許能活得比現在更好。所謂「生者寄也,死者歸也」,回家又有什麼可怕呢?

既然生死不足懼,也不能逃避,兼且我們正在一天天地變老,那我們應該怎樣生活呢?首先,我們不該憂慮老死。這就是「杞人憂天」那故事的意思,也是鬻熊那段的意思。然後列子指出有兩種操縱「能量」的方法。如果真正的生命不是肉體而是精神,而精神的本質就是能量,那能操縱能量的,就能操縱生命。那兩個方法就是:「省」與「偷」。

「省」就是節約能源。不應該費心的,不去費心;時機未成熟的事情,不去幹。這就是為什麼道家人物都精於術數,因為不想浪費氣力做一些沒結果的事情。「靜也虛也,得其居矣」,就是「省」。「偷」就是吸取日月精華、修鍊金丹等等,偷盜天地的能量為己用。這就是最後那個「齊之國氏」裏的意思。

在《人的宗教:人類偉大的智慧傳統》(The World's Religions) 裏,休斯頓.史密士 (Huston Smith) 精要地指出道教的三個面向:省電、偷電、借電。「借電」就是借用鬼神符咒的力量,即後來的齋醮科儀。此書我第二次在這裏介紹,也是我在理大教授宗教的參考書,絕對是本好書。關於道教,我至今還未讀過解釋得比休斯頓.史密士更精準的。說回道家,你看諸葛亮早年不仕,因為想「省電」,後來又借箭又借東風甚至想借壽元,背後的哲學都是道家的。

在社會學裏,宗教必定有三個組件:宇宙的創生 (Cosmogony),苦的原因 (Theodicy) 與離苦得樂的方法 (Ethics)。一篇《天瑞》就包含了這三個部分:宇宙就是由能量不斷生化而成,人類痛苦來自不瞭解生化的必然性,妄圖抗拒無常,而離苦得樂的方法就是修道。慧根淺的,讀《老子》,學省電的方法;慧根深的,讀《參同契》,學偷電的方法。

既然至道無言,我嘛, 本已決定封筆,「省省電」,卻又寫了這許多,正是「吹者不能不吹」也。

2011-03-08

Running (跑道)

一個人跑長跑,是一種出世的修行。最初那幾公里,雜念紛擾,胡思亂想;十數公里後,思想開始沈澱,濁水漸變成清水。跑到廿多公里,開始忘我,身體不再感到痛苦。到三、四十公里,開始體會死亡。

兩個人跑長跑,是一種入世的修行。人與人之間建立起夥伴的關係,要互相遷就,就必須放棄自我中心的目標時間。放棄無意義的目標,才能留意沿途的風光,好好珍惜容易忽略的親情、友情、愛情。個多小時裏,無言或聊聊,總會想著,原來身邊的人健康快樂,是最大的福氣。

最後,還是一個人跑長跑,不為人、不為己、不修道,完全不為什麼。沿途遇上的,認識不認識,都是夥伴、都是朋友、都打招呼,都不執著。旁觀的、打氣的、拍照的,處處告訴你人間有情,讓你暖暖的。跑著跑著,發現自己仍是一個人在跑,不徐、不疾、逍遙、自在。

註:右圖乃是老爸與小弟牽著高舉的雙手衝線的英姿。老爸退休好幾年,今年第一次處女跑,老當益壯,壯志凌霄,佩服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