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多月沒寫,是因為我在做一個小研究。緣起
三年前,由於自覺無書想讀,於是決心讀一讀《資治通鑑》,以為可以十年不再選書。怎料三年後,已漸漸進入尾聲,中國又四分五裂,淪為地獄。讀史三年,先分享一點體會。
首先,中國歷史只有兩個時期:治世和亂世。治世一般很短,漢文景之治,前後三十九年;唐貞觀之治,廿二年、開元之治,廿九年。亂世則很長,五胡亂華,前後一百三十五年;五代十國,七十二年。中國人不太可能一生都在治世(也許康雍乾是唯一例外),但絕對會一生都在亂世。治世的一年,有時只有一、兩條紀錄,也就是無事發生。偶爾紀錄了君臣討論政策,也不會特別有趣,最多就是溏心風暴式的爭產戲碼。亂世則往往風起雲湧,英豪輩出,屍橫遍野,幾天都讀不完一年的紀錄。
亂世有多亂?查一查人口的減少便明白。唐開國時人口約七百萬,貞觀時翻了一倍,到一千六百萬,開元時接近五千萬,安史之亂前應接近八千萬,平亂後回落到一千七百萬。這是什麼意思?就是短短五年之間(755-760 AD),死了六千三百萬人。別說要殺六千三百萬人,殺六千三百萬隻雞也要花不少時間吧?這就是所謂亂世的人間地獄。
當時,郭子儀建議廣平王李豫(即後來的唐代宗)向回紇借兵收復長安、洛陽兩都,開出了一個條件:「克城之日,土地、士庶歸唐,金帛、子女皆歸回紇。」(
資治通鑑,220卷)結果在收回洛陽後,回紇縱兵大肆姦淫擄掠,直到「父老請率羅錦萬匹以賂回紇,回紇乃止」。數年後史思明再叛,佔領洛陽,唐又請回紇幫忙收復,但這次「回紇入東京,肆行殺略,死者萬計,火累旬不滅。」(
222卷)同時,著名的睢陽城被圍,
城中糧盡,守將張巡、許遠等用茶葉、紙張充飢,「茶紙既盡,遂食馬;馬盡,羅雀掘鼠;雀鼠又盡,張巡出愛妾,殺以食士,遠亦殺其奴;然後括城中婦人食之;既盡,繼以男子老弱。人知必死,莫有叛者,所餘才四百人。」(
220卷)
一個大城互相吞食,最後只剩四百人。這就是那六千三百萬人的命運。人食人很恐怖?那你便不適合繼續讀下去了。之後的五代十國,天天挖心剮肉互相吞食,動不動腰斬將士、屠滅全族,各式酷刑比《恐懼鬥室》還變態。故此,我經常和朋友說,我們有幸在戰後繁榮的太平盛世過了半生,已是極為幸運,絕對要感恩。
歷史除了很暴力,也很黃。皇帝淫亂,姦污自己下屬的妻子甚至自己的兒媳,可算是家常便飯;皇帝姦污自己母后亦時有所聞。但其中更有著名的北齊胡皇后,瞞著皇帝和下屬私通,淫亂宮闈;到做了胡太后,又把和尚偷運入宮淫亂,直到皇帝以為那些和尚是尼姑,想姦污他們時才發現。到北齊亡國,胡太后竟帶同兒媳穆皇后打著「前皇后」的招牌開妓院,可謂嘆為觀止。因此,歷史就和聖經一樣,有不少章節必需用膠袋封好,標籤成「十八禁」。
好了,那我的小研究是什麼呢?就是像剛才提到的回紇那些外族,亦即所謂胡人的歷史。讀了幾年歷史,打破了兩個很大的錯覺,一、這並不是「中國」的歷史,因為從來沒有一個國家叫「中國」,這些只是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歷史;二、這不是漢人的歷史,因為這塊土地上還有另外兩個很大的民族,即「阿爾泰民族」和「藏緬語族」。
「阿爾泰民族」是個假設,指來自草原的原始蒙古、原始突厥和通古斯族。他們互相結盟、互相統治、互相通婚,有著相似的語言、文化、信仰等等。至於同在這塊土地上的藏緬語族,主要來自古羌族。這幾個民族大大影響了這塊今天叫「中國」的土地的歷史。下圖是我繪製的傳承圖,可點擊放大。當中有不少地方仍有學者在爭議,我姑且把最多人相信的關係列出來。要知道,這些外族經常通婚,又到全歐亞姦淫擄掠,今天已不能簡單地用基因去鑒定種族了。
漢朝時,匈奴雄霸大草原。當時不少外族都在他們治下,包括了在東邊的東胡。後來漢朝傾盡全力才將他們趕走,王昭君、蘇武、衛青、霍去病、李廣等著名故事都來自匈奴。
東胡就是來自原始蒙古和原始突厥的後裔。在東胡併入匈奴後,分裂成烏桓和鮮卑。烏桓後來被曹操滅了,但鮮卑卻繼匈奴成為北方的霸主。鮮卑有兩大部,即慕容與拓跋,在南北朝時分別成立了五胡十六國中的四個燕國與三個魏國(北魏前身是代國),另一部乞伏氏則建立西秦。「拓跋」另一支音譯成了「禿髮」,成立了南涼。由於仰慕漢文化,魏王拓跋取了「元」為漢姓,所以北魏又叫元魏。鮮卑另一支宇文部後來篡位,成立了西魏,這個宇文部,與奚族和後來的契丹,有著同一個源頭,都是鮮卑的一支。
五胡十六國時,匈奴雖已沒落,但仍有鐵弗部的赫連氏,建立了胡夏;也有被漢賜姓劉的一支,建立了漢趙;亦有盧水胡的沮渠氏建立了北涼。匈奴南部有個分支,叫羯,姓石,建立了後趙。唐末大名鼎鼎的沙陀人,就是來自這一支。
西邊另有藏緬語族的一支,叫古羌族,演變成羌、氐和後來的党項。曾經一統北朝的前秦苻堅,正是氐人。其他如成漢、後涼、仇池等都是氐族的國家。叛前秦並建立後秦的姚萇則是羌人。他們其實都是古羌族的後人。
匈奴、鮮卑、羯、羌、氐就是所謂「五胡亂華」中的五胡。除了氐人秦王苻堅外,最強大便是鮮卑族。
就在五胡鬥得難分難解時,東胡有另一支叫柔然,開始接管草原。於是,本來臣服於匈奴的丁零改成了臣服柔然。丁零又叫高車,後來分裂成突厥與敕勒。突厥漸漸強大,柔然卻因為和鮮卑纏鬥而衰弱,結果突厥打敗了柔然獨立並控制了草原。就如漢的大敵是匈奴,後來唐的大敵就是突厥,在玄武門之變後,突厥更去到離長安四十里,差點滅掉唐朝。柔然後來到了歐洲,成了波希米亞人。
敕勒又名鐵勅或鐵勒,在南北朝時建立了翟魏,在唐時是強大的薛延陀汗國,而在晚唐便是在安史之亂時大掠洛陽的回鶻或回紇了。有趣的是,回紇打敗的安祿山與史思明是粟特人,亦即突厥的一支。換句話說,他們全是丁零或高車族人,源自原始突厥。回紇在元時演變成畏兀兒,也就是今天的維吾爾族人。突厥的一支則西遷,混合了很多其他的民族,成了土耳其人。
東胡宇文部衍生出的契丹,後來建立了遼國,皇族都姓耶律或蕭(所以喬峰叫蕭峰)。而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的後晉石敬瑭,則是沙陀人,也就是匈奴族裏的羯人。除了後晉,後唐被賜姓李的朱邪氏,以及後漢和北漢的劉氏,全都是沙陀人。如果說北朝最強的是鮮卑,那五代最強的便是沙陀了。
至此,阿爾泰民族的第三支通古斯族開始進場了,他們就是靺鞨。當中,粟末靺鞨曾建立渤海國,但為遼所滅。黑水靺鞨則演變成女真,而女真的完顏氏建立了金。同時,在党項西邊建立了西夏。因此,宋朝面對的,其實仍是古老的東胡、通古斯和古羌族的後人。
東胡還有一支,叫室韋,其中一部叫蒙兀室韋。他們就是後來雄霸歐亞大陸的蒙古帝國的始祖。蒙古帝國分裂後,成了明朝時的韃靼和瓦剌。在土木堡之變裏綁架明英宗的便是瓦剌。兩部後來都被女真人所立的後金所滅。後金,就是後來的滿清。
此外,唐太宗李世民的祖母與母親都是鮮卑人,而在唐太宗時已有和尚法琳提出李氏是鮮卑拓跋之後,近代也有學者持此說,甚至有提出他們是丁零或高昌人。
這樣看來,所謂中國的歷史,又怎會是漢人的歷史?所謂中華民族又要怎樣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