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7

Madhyamaka (中論)

經過了兩年三個月的漫長時間,讀了一大堆譯本與參考書,還要溫習梵文文法,我才終於把《中論》的 27 品 448 偈逐字逐句翻譯成一般人會明白的意思。你在這裏每看到一篇網誌,就代表我譯完一品。為什麼要花這個精力呢?這要從龍樹講起。

龍樹菩薩被稱為「第二佛陀」,亦同時被尊為「八宗共祖」,包括三論宗、法相宗、天台宗、華嚴宗、禪宗、淨土宗、密宗和律宗等,主要就是因為他寫的這本《中論》。《中論》奠定了大乘佛學的正統,把其他邪見一概掃走,並為修道的方法提供了哲學上的基礎。

然而,《中論》是本極為深奧的論書,因為它在「頌」的文體限制下,高度濃縮,於是留下了大量詮釋的空間。過去千多二千年裏已有無數人註釋與翻譯,包括月稱、清辨、吉藏、鳩摩羅什、宗喀巴、印順法師、稻田龜男 (Kenneth Inada)、David Kalupahana、Jay Garfield 等等印、中、日、藏、歐專家。他們揉合了不同學派的思想,有些要證明龍樹是來自部派佛教的、有些則說他是大乘般若的、有些又要整合瑜伽師地論,讓初學者更加難以理解,更遑論應用在生活上。因此我決定盡量用譬如形式,嚐試去解釋《中論》所隱藏的智慧。

在近代譯本中,稻田龜男 (1970)、David Kalupahana (1986) 與 Jay Garfield (1995) 三家是我覺得最有幫助的。他們都是以梵文原文為藍本,卻分別加入中、印、藏三個傳承的解釋。David Kalupahana 參考了稻田龜男的版本,並提出不少批評;Jay Garfield 作為三位中最晚的譯者,並對照了藏文版,因此亦有很多不同意兩位前輩的地方。在他們三位大師隔代砥礪切磋所閃耀出來的智慧光芒下,我們現在要破解《中論》算是容易多了。然而,他們的著作都只有英文版,讀者亦需要俱備一定的佛學甚至西方哲學的基礎,才能看懂他們的解釋。

因此我非常痛苦地搞了個「通俗版」出來,務求毫無背景的讀者都能讀明白,試過一個譬喻構思了三天。

信一個宗教,是很容易流入迷信的,佛教亦然。《中論》是一股清泉,把佛教的智信傳統重新提倡,破除大眾的誤解與信徒的執著。至此,我想請問各位一直有追看的朋友,會否認識一些高僧學者,能撥冗看看小弟的譯本有什麼錯漏的地方?亦想看看有沒有認識的出版商會有興趣把全文出版,好讓更多人能接觸《中論》的智慧。若有任何建議,請把電郵發到:khsin@technologist.com,謝謝!

下表是這兩年多以來有關的網誌,是原文的摘要:

鹹性
骨牌
三、四傷感
生命就是經驗
十、十一薪火相傳
十二痛苦
十三
十四、十五、十六解脫
十七
十八妄想
十九
二十因果
二十一剎那生滅
二十二如來
二十三無明
二十四
二十五涅槃
二十六十二因緣
二十七宇宙

5 則留言:

閑人 說...

Thank you I really enjoy your blog.

匿名 說...

因為這是值得流傳後世的好文章,又有出版的計畫,
所以幫忙校對一下。一蓋 => 一概

Unknown 說...

http://tbsn.org/chinese3/news.php?cid=23&csid=80&id=1447
建議參考蓮生活佛文章開示

Chowson 說...

功德無量 阿隬陀佛

Unknown 說...

thank you very mu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