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7

Madhyamaka (中論)

經過了兩年三個月的漫長時間,讀了一大堆譯本與參考書,還要溫習梵文文法,我才終於把《中論》的 27 品 448 偈逐字逐句翻譯成一般人會明白的意思。你在這裏每看到一篇網誌,就代表我譯完一品。為什麼要花這個精力呢?這要從龍樹講起。

龍樹菩薩被稱為「第二佛陀」,亦同時被尊為「八宗共祖」,包括三論宗、法相宗、天台宗、華嚴宗、禪宗、淨土宗、密宗和律宗等,主要就是因為他寫的這本《中論》。《中論》奠定了大乘佛學的正統,把其他邪見一概掃走,並為修道的方法提供了哲學上的基礎。

然而,《中論》是本極為深奧的論書,因為它在「頌」的文體限制下,高度濃縮,於是留下了大量詮釋的空間。過去千多二千年裏已有無數人註釋與翻譯,包括月稱、清辨、吉藏、鳩摩羅什、宗喀巴、印順法師、稻田龜男 (Kenneth Inada)、David Kalupahana、Jay Garfield 等等印、中、日、藏、歐專家。他們揉合了不同學派的思想,有些要證明龍樹是來自部派佛教的、有些則說他是大乘般若的、有些又要整合瑜伽師地論,讓初學者更加難以理解,更遑論應用在生活上。因此我決定盡量用譬如形式,嚐試去解釋《中論》所隱藏的智慧。

在近代譯本中,稻田龜男 (1970)、David Kalupahana (1986) 與 Jay Garfield (1995) 三家是我覺得最有幫助的。他們都是以梵文原文為藍本,卻分別加入中、印、藏三個傳承的解釋。David Kalupahana 參考了稻田龜男的版本,並提出不少批評;Jay Garfield 作為三位中最晚的譯者,並對照了藏文版,因此亦有很多不同意兩位前輩的地方。在他們三位大師隔代砥礪切磋所閃耀出來的智慧光芒下,我們現在要破解《中論》算是容易多了。然而,他們的著作都只有英文版,讀者亦需要俱備一定的佛學甚至西方哲學的基礎,才能看懂他們的解釋。

因此我非常痛苦地搞了個「通俗版」出來,務求毫無背景的讀者都能讀明白,試過一個譬喻構思了三天。

信一個宗教,是很容易流入迷信的,佛教亦然。《中論》是一股清泉,把佛教的智信傳統重新提倡,破除大眾的誤解與信徒的執著。至此,我想請問各位一直有追看的朋友,會否認識一些高僧學者,能撥冗看看小弟的譯本有什麼錯漏的地方?亦想看看有沒有認識的出版商會有興趣把全文出版,好讓更多人能接觸《中論》的智慧。若有任何建議,請把電郵發到:khsin@technologist.com,謝謝!

下表是這兩年多以來有關的網誌,是原文的摘要:

鹹性
骨牌
三、四傷感
生命就是經驗
十、十一薪火相傳
十二痛苦
十三
十四、十五、十六解脫
十七
十八妄想
十九
二十因果
二十一剎那生滅
二十二如來
二十三無明
二十四
二十五涅槃
二十六十二因緣
二十七宇宙

Universe (宇宙)

《尸子》:「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

宇宙,就是時間與空間,包含存在的整體。然而,人卻有個愛妄想的天性,會想像宇宙的邊際,時間的始終,繼而產生有關「創世」、「末日」等種種學說。然而,宇宙的定義就是包含一切的時空,若它有邊際,那邊際以外的又是什麼呢?

其實我們的世界 (Lokadhātu) 與我們的生命一樣,都是一個在不斷變遷的現象。若我有前世今生,前世的我所經驗的世界,與今生的我所經驗的世界,肯定大有不同:語言演化了、潮流改變了、高樓重建了、科技進步了、甚至連宇宙的背景溫度都降低了。那還是否是同一個世界?

再者,世界的存在建基在觀察者的存在上。同樣一間公司,你覺得是天堂,他卻覺得是地獄。如果「我」消失了,「我的世界」也就一併消失。因此,你大可以說,「前世的我的世界」已經隨著「前世的我」的消失而「末日」了。當「今生的我」出生時,「今生的我的世界」又「創生」了。「世界」既然依賴「我」才能生起,那就揭示了「世界」本身是「空」的,亦即因緣和合而生。如果生命像骨牌一樣,一刻一刻、一生一生地倒下去,世間也是一樣,每分每秒地從上一個世界變化成下一個世界,互為因果,不一也不異,不常也不斷。討論世界何時開始與何時終結,等於討論生命是否永恆,結果只是「戲論」,是妄想。

一切法空故 世間常等見
何處於何時 誰起是諸見
--《中論:觀邪見品第二十七》

世界的真相、生命的真諦,必須透過直觀去經驗,千萬不要添加理論與妄想,否則便容易產生執著。《中論》二十七品,背後只有一個道理,就是「諸法皆空」;而這個「空」,若用兩個字解釋,就是「變化」。正因為一切都能變化,所以我們要常存希望,別讓環境與過去把自己束縛住,努力讓生命與世界變得更好更美更精彩。正因為一切都能變化,所以我們也要隨緣放下,別老是要抓緊要消失的東西,要明白沒有一樣東西是永恆的但也沒有一樣東西是真正消失了的。

最後要聲明:這裏寫的,都是來自龍樹;而龍樹自己又聲明:他寫的,都是來自佛陀。

瞿曇大聖主 憐愍說是法
悉斷一切見 我今稽首禮
--《中論:觀邪見品第二十七》

《中論》系列,至此完結。

2016-04-26

Link (十二因緣)

要從輪迴中解脫,首先要瞭解它的本質。輪迴是由「十二因緣」構成的,即「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等十二個環節,一環扣一環。只要能打破其中一環,整個輪迴過程便瓦解,人世間的所有痛苦便從此消失。但那一個環節才是輪迴的破綻呢?

「無明」,是缺乏智慧的意思,即愚昧。因為愚昧,我們腦裏產生了很多念頭,繼而變成說話與行為。這些「行為」慢慢變成習慣,變成性格,再變成我們自我的「意識」。過去的挫折總結成「『我』是一個失敗的人」;過去的佈施總結成「『我』是一個慷慨的人」。這個「我」的意識一旦出現,便會結合心靈與肉體,即「名」與「色」,變成胎兒。「無明、行、識」是前世所作,「名色」則是今生的開端。

有了胎兒,就有眼、耳、鼻、舌、身、意等感官,即「六入」。有了「六入」,便能「接觸」世界,產生「好看」、「難吃」等等「感受」。這些「感受」又讓我們產生「愛欲」,繼而變成執著,即「取」。「取」有四種:「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意思是:對擁有物質外物的欲望、對學習思想理論的追求、對儀軌戒律的執著、對永恆生命的迷思。於是我們見到有人日夜縱慾、有人四處拜師、有人苦修自殘、也有人念咒燒香。

這些執著,產生了在輪迴中流轉不已的生命,即「有」。這個「有」便是來生「生」與「老死」的基礎。

破綻,就在「取」。只要停止愛恨執著,「有」便不再出現,輪迴便消失。

因愛有四取 因取故有有
若取者不取 則解脫無有
--《中論.觀十二因緣品第二十六》

若能透過修證智慧來破除「無明」,更能當下解脫,從此不再痛苦。

Freedom (涅槃)

誤解「空」,便容易誤解「涅槃」(nirvāṇa)。「涅槃」是自由、解脫的意思,但並不是說我們從現世或「輪迴」(saṃsāra) 中逃離,進入另一個像「天堂」一般的時空。早期佛教的論師叫「涅槃」做「無為法」,意思即是不依靠因緣和合而生的存在,聽起來好像一個自有永有的空間一樣。這個理解並非佛陀的意思。

「輪迴」泛指整個服膺「緣起法」的現象世界,意思是在我們身處的這個時空裏,所有現象都是因果、集合或相對地出現,互助依靠才存在。簡單點說,「輪迴」就是「存在」的全部。當有人認為「涅槃」是跳出了「輪迴」或「存在」以外的地方,那它還是不是「存在」?還是「不存在」?這純粹是語言做成的障礙,是把東西過度概念化的妄想,即所謂「戲論」(prapañca)

龍樹有一識別「戲論」的絕招,叫「四句」(catuṣkoṭi)。方法是看那「概念」是否能用「是」、「非」、「同是」或「同非」來表述。如果都不能,那就是「戲論」,本性是「空」。例如某一生物,一是男,一是女,一是雌雄同體,一是無性。若四者都不是,那「性別」這屬性便不能配給這生物。若我問你「一家人」是什麼性別?這便是「戲論」。因為「家」是一個集合,不是父母兄弟姊妹本身,因此儘管每位成員都有性別,「家」沒有。「家」是「空」。

同樣,「涅槃」又不是存在又不是不存在,「四句」都套不上,因為它是相對「輪迴」的束縛而出現的概念,因而是「空」。若不叫「涅槃」,叫「自由」,便容易明白了。若我把你縛在樹上,你便被束縛了;當我釋放你的時候,你便自由了。但請留意,你由始至終都沒有離開過這個時空或這個世界。「自由」是相對「束縛」而出現的概念,是「空」。因此,世間與「涅槃」,並非兩個不同的地方,而是站在不同的境界去看同一個世界

涅槃與世間 無有少分別
世間與涅槃 亦無少分別
--《中論.觀涅槃品第二十五》

記得兩年前我剛開始寫《中論》時,寫了一篇叫《骨牌》,解釋生命是一連串的骨牌在倒下,一塊推倒一塊,看似有東西在前進,但其實骨牌都只動了一剎那,並留在了原地。這就是生命流轉的真相。今天的我跟昨天的我,無論是肉體、感情或思想等等,都不一樣;但昨天的我是因,今天的我是果。因此每一刻、每一天、每一生的「我」,都不一亦不異。每分每秒的努力,都能讓下一刻的「我」活得更好。

那「涅槃」是什麼?「涅槃」就是一塊不會被推倒的骨牌。如果「輪迴」是一個骨牌的圓環,那「天堂」的概念只是改變了骨牌的方向,讓它向無限遠伸延開去。「涅槃」不是提供永恆福樂的「天堂」。「涅槃」是那塊不倒下的骨牌。它不會被因緣左右,因此有無限的可能性,能倒向任何一個方向。這就是「自由」的意思。它不被推倒,完全靜止,所以又叫「寂滅」。但它並不是已經倒下的骨牌。那些已經倒下的骨牌,已經死亡;它卻蠢蠢欲動、躍躍欲試,充滿生命力。這才是「涅槃」的真義。

我們看見美味的食物,嘴裏便流出口水;看見性感的美女,心裏便生出貪戀。這是條件反射 (Conditioning)、動物本能,是「緣起」。別人罵我,我反唇相譏;別人摑我,我揮手還擊。這也是條件反射,是「緣起」。我們聽到一個殊勝的修練、一個卻病的陣式、一個靈驗的寺廟等等,便趨之若騖。這亦是「緣起」。一塊骨牌倒下,你立即跟著倒下。這就是束縛。幾時你看見美好的東西,心裏如如不動;幾時別人摑你右邊,你轉過左邊;幾時你看見異象,腦裏不作妄想,這才是真正的「自由」。這樣的你,變成了一塊不會倒下的骨牌,讓世間紛擾的一切,如水過鴨背一樣,不再騷擾你的平安。這個境界,就是「涅槃」。這裏,就是「涅槃」。這一刻,就是「涅槃」。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



另附:

第五福音《多默/多馬福音》(Gospel of Thomas) 有這樣的一段說話,說明天國並不是另一個地方,而是就在當下的一個境界:

Jesus said, "If your leaders say to you, 'Look, the (Father's) imperial rule is in the sky,' then the birds of the sky will precede you. If they say to you, 'It is in the sea,' then the fish will precede you. Rather, the (Father's) imperial rule is inside you and outside you... What you are looking forward to has come, but you don't know it." (Gospel of Thomas 3, 51; Pagel, 2004).

耶穌說:「如果你的領袖們跟你說:『看,天國就在天上』,那飛鳥便會比你更早到達。如果他們對你說:『它就在海裏』,那魚兒便會比你更早到達。然而,天國卻在你內,也在你外……你在等待的,早已來臨,只是你不知道而已。」(多默/多馬 3, 51;筆者譯)

也因此,婁卋鐘在《耶穌靈道論語‧多瑪斯福音》裏寫到:「要是把《福音四書》 比作基督宗教的淨土宗,那麼《多瑪斯福音》就是基督宗教的禪宗。」甚是。

2016-04-21

Temple Theology (聖殿神學)

從前,有一個被揀選的民族,掌握了一個神秘的儀式。這個儀式,能讓人上升到天上,受傅聖化,與神合一,然後成為神的眾天使之一,從而參天地之化育,跟天地萬物融為一體。

為了讓人進行這個儀式,神啟示了人如何建造「聖殿」。第一步,是建立「至聖之處」或「至聖所」(Kodesh ha Kodashim;Holy of the Holies),讓神光輝的「臨在」(panim,與「臉」同,故常被譯為「聖容」) 能出現在人間。「至聖之處」裏放的,是一個寶座,座下有法律與權柄的象徵。神的指示是:「有光」。

第二步,是用帷幔 (Veil) 把這至聖之處圍起來。神的指示是:「將水分開」。

第三步,是把用麥做的餅 (Showbread) 供奉在聖殿內,把創世智慧的印記印在餅上。神的指示是:「地上要生出青草……蔬菜……樹木……種子」。

第四步,是把象徵日、月、金、木、水、火、土等七顆星體的七燈燭臺 (Menorah) 供奉在殿內。神的指示是:「在天空中要有光體」。

第五步,是放上用來祭祀牲畜的祭壇。神的指示是:「水中要繁生蠕動的生物,地面上、天空中要有鳥飛翔」。

第六步,就是讓這民族的領袖,即受傅的王,也同時是大祭司,帶著羔羊的血,與整個民族的罪,進入「至聖之處」,進行「贖罪祭」(Atonement),然後與神結成一體 (At-One-ment),回到萬物從神裏流溢 (Emanate) 出來的那一刻。神的指示是:「讓我們我們的肖像,按我們的模樣造人……造了一男一女」。

聖殿的建造於此完成。第七步,是靜止、默觀:「停止了所作的一切工程」。

由於神 (Elohim,眾數) 的肖像裏有一「男」,也有一「女」,因此聖殿裏除了父神,也供奉了母神。父神名為「El」,是創世的神。祂的妻子叫「阿舍辣」(Asherah),亦會以「El Shaddai」出現,是大地與生育之母。他們的兒子們,就是眾天使。父神是存在的整體,萬物是構成整體的部分:「他在萬有之先就有,萬有都賴祂而存在」(哥/西 1:17)。至於母神「El Shaddai」裏的「Shaddai」,是「乳房」(Shadayim) 的意思,後世譯為「全能」(Almight)

由於父神在整體,因此不會干預萬物的意志,因此每次下凡與人說話的,都是母神。母神的象徵包括了有雙乳的女神像、有翅膀的日輪 (即「革魯賓/基路伯」)、燃燒中的樹等等。厄則克爾/以西結見過她在聖殿的寶座上出現 (則/結 4:5)、梅瑟/摩西曾見過她在「荊棘叢的火焰」中出現 (出 3:2)、耶肋米亞/耶利米則記載「母女揉麵給天后做餅」(「天后」乃「Melekhet ha Shamayim」即「Queen of Heaven」;耶 7:18)

因此,在公元前十至九世紀,撒羅滿/所羅門王用三萬人花了七年把聖殿建成了 (列/王上 6:1-13),並把父神母神的象徵都供奉在聖殿裏。他解釋,聖殿是為了讓人從罪裏解放出來,並與神重新合一而建的 (列/王上 8:31-39)。聖殿建成了,誰是祈禱與獻祭的大祭司?就是身兼司祭與君王兩職的撒羅滿/所羅門王自己 (列/王上 6:54, 62)

撒羅滿/所羅門王承繼的傳統,來自身兼司祭與君王的默基瑟/麥基洗德:「撒冷王默基瑟德也帶了餅酒來,他是至高者天主的司祭(創 14:18)。在聖殿裏,司祭王變成「主」(Lord),並回到人中間,成為神的臨在,名叫「厄瑪奴耳/以馬內利」(依/賽 8:8),即神與我們同在。

這個聖殿,叫第一聖殿或撒羅滿/所羅門聖殿,屹立了四百多年。直至在公元前 586 年巴比倫入侵,把它燒燬為止。之後這民族流亡了,直到公元前 539 年波斯王居魯士大帝 (Cyrus the Great) 打敗了巴比倫人,讓這民族重建了聖殿,亦即第二聖殿:「波思王居魯士這樣說:上主的神『雅威』將地上萬國交給了我,囑咐我在猶大的耶路撒冷為他建築一座殿宇」(編/代下 36:23)。這聖殿存在至約公元七十年,這民族在羅馬人統治下叛亂,才被羅馬人焚燬。

就在第二聖殿建成後,八歲的約史雅/約西亞 (King Josiah) 成了王,並於進行了宗教改革。這次改革簡單來說,就是引進了「一神論」(Monotheism)。當時的祭司號稱找了一卷「法律書」,也就是《申命記》(Deuteronomy),並把神定義成「忌邪」的神 (申 5:9)。於是聖殿內所有阿舍辣女神的像都被拿走燒掉,把不在耶路撒冷的各地廟宇拆掉,把僧侶裁撤甚至殺掉揚灰等等 (列/王下 23:4-20)。被焚燬的包括了「奉獻給太陽的車輛」,也就是代表母神的「革魯賓/基路伯」,以及象徵母神的木和柱,從此加入了全球「父權主義」的潮流。

在這次改革之中,舊約聖經被重新修訂 (Deuteronomistic Redaction),所有女神阿舍辣的名字,都被隱去或改掉。例如她向梅瑟/摩西顯現時說「我是阿舍辣神」(Ehyeh Asherah YaH),被詮釋成「我是自有者」(Ehyeh Asher Ehyeh,這是因為希伯來文是不標響音的;出 3:14),並禁止放「燃燒中的樹」亦即「生命樹」在聖殿裏:「在你為上主你的天主所建的祭壇旁,不許豎立任何木頭的神柱(申 16:21)。祭司的權柄從猶大達味/大衛的後裔手裏,轉交到肋未/利未的後裔手裏。自此,母神不再下凡,祭司亦不能超凡入聖,與神合一,變成天使,亦即「神的兒子」。神秘經驗完全被禁止,只剩下律法:「隱密的事,屬於上主我們的天主,已啟示的事,卻永遠與我們和我們的子孫有關,為叫我們實行這法律上的一切話」(申 29:28)

第一聖殿的祭司與僧侶,為了保存對女神的記錄與崇拜,用了另一個名稱代表她:智慧。他們指明「智慧」代表著神的妻子:「我愛慕智慧……因她與天主共同生活……萬有的主宰也喜愛她。她實在透澈天主的奧秘,自行決擇天主的工程。」(智 8:3-4)。在「她為掌握她的人,是一株生命樹;凡堅持她的,必將納福」(箴 3:18) 裏的「納福」或「快樂」,與「阿舍辣」的發音是一樣的。這代表他們會「堅持」守護住第一聖殿與女神的傳統。

「聖殿神學」認為,這就是耶穌時代的背景。耶穌的來臨,是重新把君王職與司祭職合併,並透過用「聖神/聖靈」(女性位格) 來代表智慧女神、代表他天上的母親:「聖神有如鴿子降在他上面;又有聲音從天上說:『你是我的愛子,我因你而喜悅。』聖神立刻催他到曠野裏去。」(谷/可 1:10-12)。因此,耶穌來是要恢復第一聖殿的信仰。他示範了進入「至聖之處」變成「神的兒子」或天使的過程:「在他們面前變了容貌發光有如太陽,他的衣服潔白如光」(瑪/太 17:2)。並用自己的血進行了一次而永遠的贖罪祭,讓人與神從此合而為一,永不分離。耶穌被稱為「納匝肋/拿撒勒人(nazōraios),就是「守護者」(nôṣrî) 的意思;他的跟隨者就是「納匝肋/拿撒勒教派」(nōṣrîm,即「守護者們」;宗/徒 24:5)。他們守護的,就是在第一聖殿時期父、母、子三位一體的信仰、讓人成聖並與神合一的神秘儀式、以及反對學究般遵守申命記的律法。

聖殿神學」是瑪格麗特.巴克 (Margaret Barker) 所提出的學說。巴克是新教衛理會的神學博士,亦是舊約研究學會的主席。在尋找證據支持「聖殿神學」觀點的過程中,巴克引用了不少典外經,特別是近幾十年出土的「拿戈瑪第經集(Nag Hammadi Library)。因此,她所說的是否正確,就要靠大家自行判斷了。我傾向相信巴克所提出的大框架,並認同早期基督徒是神秘主義者。不過巴克的辯證也有太牽強的時候。無論如何,她一系列的著作還是挺有趣的。不想花錢買書的話也可以先讀她放在網上的論文

2016-04-18

Emptiness (空)

不少人誤解佛陀所謂「空」的意思,以為一切都是虛幻,就像電影《廿二世紀殺人網路(The Matrix) 一樣。這樣想的話,人生一切痛苦便都是幻覺,得失喜悲都是多餘,還為什麼要修道?要離的「苦」與會得的「樂」都是幻覺的話,苦、集、滅、道等「四聖諦」與佛、法、僧等「三寶」都毫無意義。印度人早就有這個想法,他們叫這個幻覺做「摩耶(Māyā)

這種「空」,並不是佛陀的「空」(Śūnyatā)。要明白「空」,首先要明白佛陀提出「空」時所針對的是什麼。「空」的對頭是「自性」(Svabhāva)。「自性」的意思,大概等於「本質上的存在」。例如,人之初,性本善或性本惡,背後的意思就是人有善或惡的本性,無論這人做什麼,本性都不會改變。又或有人認為眾生皆有佛性,都會成佛,那便無論大家幹什麼,甚至殺人放火,都會成佛,只是時間問題。當我們說人生是苦,「苦」便成了人生的本質,有了苦的「自性」。無論你生於幸福家庭還是苦海孤雛,樂觀豁達還是怨天尤人,生活都是「苦」。把「善」、「惡」、「苦」、「悟」、「輪迴」、「涅槃」等等概念想像成本質上的存在,是人類腦袋天生的傾向。但這又有什麼問題呢?

舉個例,有隻小豬很聰明,主人把它訓練到能跳舞算數做家務,但它始終是一隻豬,今生都不會變成人,因為它有「豬」的本質,或「自性」。當我們說「男人」都是這樣、「女人」都是那樣的時候,我們抹殺了所有可能性。「自性」的問題,在於否定了變化的可能。那「空」的意思是什麼呢?真正的「空」,有三種:因果、相對、集合

「種子」在陽光泥土空氣與水等適合的條件下變成「樹」,這是因果或「緣起法」,此中間「種子」和「樹」都沒有本性,否性便會像「豬」不能培訓成「人」一樣,「種子」永遠不會變成「樹」。「長」必需有「短」,才顯出「長」;「長壽」必需有「早夭」,才顯出「長壽」。這是相對的空。在花草鳥獸所組成的「森林」中,並沒有一個事物叫「森林」,「森林」只是一個集合或所謂「假名」。這三種「空」,概括了我們世間一切現象與我們日常會提到的所有概念。

這三種「空」,背後都是指一個現象依靠另一個現象而生起。「樹」依靠「種子」,「長」依靠「短」,「富」依靠「貧」。因此,「緣起」(Pratītyasamutpāda) 的梵文是由「相對」(Pratītya)、「集合」(Sam) 與「生起」(Utpāda) 組成的。「空」,其實就是「緣起法」

眾因緣生法 我說即是無
亦為是假名 亦是中道義
--《中論.觀四諦品第二十四》

當人把「空」的現象想像成本質上的存生,便會生起種種執著,導致貪嗔癡等煩惱。例如,因為父母婚姻有問題,便對自己建立家庭失去信心,有問題便把責任推給原生家庭,這便是把家庭幸福與否當成一種「本性」存在,像基因一樣能被遺傳。事實上,家庭幸福與否端視乎你每天的努力。一旦覺得性格不能改,命運不能變,怨恨不能恕,那幸福便與你無緣了。迷的人看見「幸福」,悟的人看見背後的因果,明白「幸福」是空。

同樣,賺多少錢才算富有?有家庭月入幾萬,覺得很富足,因為鄰居都未能吃飽;有家庭身家千萬,卻覺得貧乏,因為朋友都有遊艇名錶。迷的人看見「貧富」,悟的人看見背後的相對性,明白「貧富」是空。

又有不少母親,在子女長大離巢後,老是覺得不快樂,因為「家不成家」,再無辦法經常一家人團聚吃飯,甚至因為有子女未能結婚生子,而感到失敗。她們心裏渴望得到的,是那個其實沒有實體存在的「大家庭」。迷的人看見「家庭」,悟的人看見背後的集合,明白「家庭」是空。

若「幸福」是空,那是否便沒有天倫之樂?非也。每天的噓寒問暖,都是窩心的、真實的,只是「幸福」這個詞兒是「假」的,是一個抽象概念,是不能被抓緊的。家庭裏沒有一個東西叫幸福,也沒有誰比誰更幸福。有的,只是每天一點一滴的關心與照顧。但是,我們日常仍會用「幸福」這個字兒,那是因為方便。用「幸福」比用「上班前的一吻」、「回家後的擁抱」、「失意時的鼓勵」等等方便,沒有那麼累贅。就像獵人跟太太說,我一會到「森林」裏去打獵。他不用解釋他是去有堆花草鳥獸的地方打獵,因為「森林」是一個約定俗成的概念。儘管「森林」只是一個假名。

我們日常為了方便而用著一堆假名,它們不是幻覺,背後有現實裏的經驗,龍樹稱這些假名為「世俗諦」。然而,迷的人容易把這些假名當真,繼而產生執著。悟的人內心保持清明,永遠記得這些假名背後是因果,是相對,是集合,也就是「空」。這個「一切皆空」的真相,龍樹稱為「第一義諦」。這不是說凡夫俗子與得道高僧看到的世界不一樣。其實後者「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分別只是不會把經驗概念化,從而產生執著,特別是修道時出現的境界。那是修道人最大的障礙。那些境界,就如「幸福」一樣,不能被追求,也不能被抓緊。當條件成熟,自然會生起。輪迴與涅槃的差異,也就是這一念之差。

諸佛依二諦 為眾生說法
一以世俗諦 二第一義諦
--《中論.觀四諦品第二十四》

那佛陀傳教時為什麼還是要提「善惡」、「業力」、「輪迴」、「涅槃」等等假名?因為不利用「世俗諦」的概念,無法解釋「第一義諦」裏一切皆空的道理。

若不依俗諦 不得第一義
不得第一義 則不得涅槃
--《中論.觀四諦品第二十四》

大智大慧的老師都會利用「世俗諦」作比喻。聖經便曾有這麼一段:

門徒們前來對他說:「為什麼你用比喻對他們講話?」耶穌回答他們說:「因為天國的奧妙,是給你們知道,並不是給他們知道。(瑪/太 13:10-11)

《觀四諦品第二十四》是《中論》的高潮,也可能是最多人引用,同時亦最多人誤解的一篇。

2016-04-04

Siddhartha (流浪者之歌)

很久沒有讀到一本讓我熱淚盈眶的書。

《流浪者之歌》(Siddhartha),一本德國小說家赫曼.赫塞 (Hermann Hesse) 於 1922 年所寫的名著,留下了很久沒有過的感動。

年少時,看見書名,以為是佛陀的生平,錯過了。

後來,未讀完第一部分,以為是一般尋道者最後皈依佛陀的故事,又錯過了。

時至今日,我才明白,書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在尋道者拒絕了皈依佛陀之後才開始。尋道者把一生的時間都花在尋找上,太忙了,以致竟沒時間讓自己「找到」,結果一生都在尋找,險些兒浪擲了一生。

我讀的是英文版,保留了不少詩意。書中有不少對話,都能撥動我的心弦。有些書,是要先有人生的歷練,才能夠好好品味,產生共鳴。

赫塞在一個新教家庭長大,父母曾因宣道而到過印度,少年時與父母鬧返,亦曾試過自殺。因此,不少書中的句子也可能是赫塞的親身感受。書中的主角在兒子離開後,傷心不已,看著河裏自己的倒影,卻驚覺自己和當年的父親有多像,而自己當年也是這樣傷了父親的心。我想,那肯定是很深刻的一種感慨。

祝願在努力地生活的各位,終有一天能找到你要找的東西。

2016-04-02

Avidya (無明)

一切痛苦,來自生命在輪迴中遇上的種種煩惱。然而,無論煩惱抑或輪迴本身,都源自「無明」。

「無明」,就是無知,會做成兩種錯誤的見解,導致兩種錯誤的態度。

第一種錯誤的見解,是「以不淨為淨」。我們每次大快朵頤,吃肉吃得津津有味時,都沒有想起正在吃動物的屍體。這些食物如果放著一、兩天,都是會發臭的穢物。但我們卻甘之如飴。我們每次見色心喜,擁著美女心跳加速時,都沒有想起正在擁著一團血汗肉骨等混合的身體。當美女衰老腐朽時,亦會變成發臭的穢物。當我們「以不淨為淨」時,便產生了第一種錯誤的態度,那就是「以苦為樂」。

第二種錯誤的見解,是「以無常為常」。我們一旦擁有渴望的東西,不論是青春美貌權位財富等等,便老是想如何去保著它們,牢牢抓住不放。到真的失去了,便痛不欲生,完全不接受世間一切現象都是變化不定的,都是「無常」的。當我們「以無常為常」,便產生了第二種錯誤的態度,那就是「以無我為我」,即把自己的生命想像成「常」或不朽也不變的實體,然後為自己累積錢財聲望。

這四種錯誤的思維,被稱為「常樂我淨」等四種「顛倒」(Viparyāsa),都源自「無明」。

然而,四顛倒並不是一隻病毒,像感冒一樣會被感染。四顛倒的本質是對世間現象出現了錯誤的看法。它是在「美女」等外在條件,加上我們內心的思考,例如覺得「美」、「想擁有」等想法,因緣和合而生。只要任一條件消失,顛倒便消失,煩惱也因而消失,無明便不存在,輪迴亦隨之而瓦解。

如是顛倒滅 無明則亦滅
以無明滅故 諸行等亦滅
--《中論.觀顛倒品第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