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在大學裏讀哲學與佛學,我隨口問了一句:「你知道大乘佛教的起源嗎?」朋友答:「老師說是因為有些僧人有錢了,所以分裂出大乘佛教。」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有這個想法,但這個想法卻是混淆了「大眾部」(Mahasamghikas) 與「大乘」(Mahayana) 的說法。我再到維基百科看看,卻又將「大眾部」的分裂全歸咎於「大天五事」,這也不一定正確。
我也不敢說我知道的是絕對正確,但我決定在這裏提供一些學者們的說法,供大家參考。首先,大家要明白,印度是一個沒有歷史的地方。佛陀什麼時候出現在歷史上也是靠估,有過百年的誤差。如果阿育王 (Asoka) 不是派僧團到外國傳教,而又記下了當時外國統治者的名字,我們連阿育王的孔雀王朝 (Maurya) 建立在什麼時候都不知道,甚至阿育王是不是真有其人都曾被質疑。僧團本身也有紀錄歷史 (Vamsa,音譯「毘婆沙」),但這個歷史是從作者流派的角度寫的歷史,也不是客觀的紀錄。因此,關於佛教有多少次集結、十八部派的演變、大乘的興起等等,到今天還是學者們的博士論文題目,也是考古學者仍在努力的方向。
說回正題,要知道大乘如何興起,要由佛滅後的第一次結集 (Sangiti) 講起。佛陀入滅時並沒有指定繼承人,說明「依法不依人」。因此,弟子們第一要事是把這個「法」定下來。傳說,當時大迦葉尊者 (Mahakassapa) 為主持,優婆離尊者 (Upali) 背出律藏 (Vinaya),阿難尊者 (Ananda) 背出經藏 (Sutra),五百位阿羅漢確認無誤,便從此成了正統。不過,佛陀曾要求弟子以自己體驗的為真,別盲目信人。因此,佛經存在自由詮釋的空間。其次,佛陀遺命:「阿難!自今日始,聽諸比丘捨小小戒。」即,戒律也有彈性。在第一次結集時,便已有其他僧團因為遲到,而不承認這次結集的結果,揚長而去。
佛滅時印度是戰國狀態,有所謂「十六雄國」,最終由摩揭陀國 (Magadha) 統一北印度,首都正是王舍城 (Rajagrha)。之後經過了暴君、篡位、叛變等等動盪,最後迎來了亞歷山大帝的希臘大軍壓境。亞歷山大帝折返後,原本以養孔雀為家業的月護王 (Candra-gupta) 率領民兵,把希臘人趕走,之後再推翻當時的難陀王朝,統一全印度,建立了孔雀王朝。月護王的孫子,就是阿育王。
當時,佛教已十分興盛,並建立了中印度與西印度 (摩偷羅城 [Mathura],近今天的德里) 兩個中心。中印度的僧人認為西印度的僧人違返了十條戒律,史稱「十事」,因而召開第二次結集。十事中,最難決定的是能否收受金錢佈施。原來,僧人只能收實物,如飯菜、衣物、院舍等,卻不能收金錢,叫「金銀淨」。若有人捐錢,他們要找個中間人來花掉這些錢,換成實物。然而,化緣的成果是不穩定的,有時食物多到吃不完,結果爛掉,有時卻又要捱餓。於是,西部僧人開始用鹽醃製食物,犯了「鹽淨」的戒律,也開始收取金錢捐獻,好能在需要時買食的穿的。好了,你可以說,佛陀只准大家化一個鉢的緣,就是不要你有資產屯積,一旦可以屯積就有貪念,此外,無常帶來苦是大家都明白的,叫你苦修就是要克服它,而不是像俗人一樣想辦法製造虛假的安全感,以無常為常。話雖如此,這並不是殺盜淫妄等大罪,也許正是佛陀所謂的「小戒」。
無論如何,第二次結集中主持人判定十事為非法,得到七百人贊成,成了「上座部」(Theravada)。在他們的歷史裏,他們是正統,並放逐了違反十事的僧人。然而,被放逐的有成萬人!他們就是「大眾部」(Mahasamghikas)。這個分裂叫「根本分裂」。這萬人另外搞了個結集,叫大結集。這個金銀淨的問題,也就產生了朋友的誤會。
下一篇,將會解釋佛教如何演變成十八部派。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