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問: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師曰:無。僧曰:上自諸佛下至螻蟻,皆有佛性,狗子為甚麼卻無?師曰:為伊有業識性在。又有僧問:狗子還有佛性也否?師曰:有。僧曰:既是佛性,為什麼撞入這個皮袋裹?師曰:為他知故犯。
簡單點說,有僧人問趙州禪師,狗有沒有佛性?趙州說:「無」。當然,公案不是用來分析的,而是用來將腦袋推向「當機」(Hang) 的狀態。不過,如果要作戲論,我想關鍵在於「無」並不是「沒有」,「無」就是「佛性」,「佛性」就是「無」。
這公案讓我想起「牛頓擺」(Newton's Cradle)。當一邊的鋼珠撞下,另一邊的鋼珠便彈起。在這麼熱鬧的活動中,鋼珠自己有沒有生命?鋼珠的本質是什麼?
物理上,鋼珠會彈起,與鋼珠的本質無關。在整個系統裏,有一個常數,叫能量。當鋼珠彈到最高時,能量以位能的形式存在;當鋼珠飛下時,能量變成動能。動能所產生的動量 (質量與速度的乘積) 又傳了給另一邊的鋼珠,如此週而復始。要成就這個活動,鋼珠的存在只是其中一個條件 (Condition,即「緣」),框架、吊線、甚至走來走去的能量,都是條件。若把它們分開,便不會有這樣規律的運動,所以它們並無運動的「本性」,它們的運動是「因緣和合而生」。不過,整個系統背後有一套法則,好像「能量守恆」、「動量守恆」等等。若你硬要我把這套法則拿出來給你看,我可以告訴你,拿不出來,因為並無一個「東西」叫「能量」,更沒有一個「東西」叫「能量守恆」。但,我也可以告訴你「可以」,然後拿出一個「牛頓擺」,告訴你「這」便是「能量」,「這」也是「能量守恆」。
然而,有幾粒鋼珠卻開始研究,不斷彈起與靜止的鋼珠裏,有沒有不滅的「靈魂」;又有幾粒鋼珠,忽然洞悉了整個系統的運作,然後帶著喜樂滿足的心情,繼續彈上彈落,無懼有天會停下來。亦有鋼珠,厭倦了彈上彈落的生活,毅然累積足夠的能量,脫離整個系統,滾在一旁。
無論如何,鋼珠裏除了鋼,什麼都沒有。它與吊線或框架的分別在於,它可以承載能量。
到此,作為一個很粗糙的比喻,「佛性」大概像「牛頓擺」裏的能量,「法性」則大概像「能量守恆」。兩者都不是「東西」,都是「空性」。能量與能量守恆存不存在?都存在。有沒有「相」?都沒有。不過,有負載能量經驗的鋼珠,比較有機會明白能量守恆的法則。但若你問,有沒有個東西叫能量或能量守恆?《道德經》說「有」,它叫做「無」。趙州也答:「無」。
話說回來,一般佛教徒說要皈依「佛、法、僧」三寶,都是指具體真實的佛陀、佛經裏的教法、寺院裏的僧人。不過,如果讀佛經原文,可能會有不同的體會。「佛」是「覺」,「僧」是「眾」,至於「法」,字根是「dhṛ」,是「持」的意思,即支持與維持整個世界的基礎,「能量守恆」便是其中之一。因此,「法」在佛經裏,衍生出無數個意思:「教法」(好像「方便法門」中的「法」)、「真相」或「真理」、「正義」(「法王」中的「法」)、「法律」、「緣起」(即事物產生的條件)、「物質」(其中一樣重要的條件)、「本質」(最終的條件)。然後《阿含經》補一句:「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再加上《金剛經》:「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不過是叫我們不要再浪費時間研究這些形而上問題,「只管打坐」(Shikan-Taza) 好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