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Hud)叫阿德人皈依,他們沒有聽從。神再派另一位先知到他們的後人賽莫德人那裏去傳教,那就是撒立哈(Salih)。賽莫德人的領袖要求撒立哈行奇蹟以證明他是神的使者,於是撒立哈從石中生出一頭母駝作為跡象(古蘭經,7:73-74),可惜賽莫德人最終也沒有皈依正道,結果被毀滅。「開啟」就是打開啟示的大門,呈現神的種種跡象。神若沒有「開啟」這門,揭示自己,受造物便永遠不知道有神的存在。
葉忒羅(Jethro)是摩西的岳父,在伊斯蘭教裏名叫舒阿卜(Shu'ayb),意思是「分支」,所以也象徵「心臟」。在《古蘭經》中他被派去引導米甸人和艾凱人,但不成功。不過,他被信奉一神的德魯茲教徒(Druze,中東的神秘主義者)尊為先知之首,被認為曾與神直接溝通,並把神的訊息傳達給摩西。因此,葉忒羅代表了能經歷精神覺醒的「心靈」的智慧。
所多瑪城的人民要求羅得(Lot)把兩位作客的使者(天使)交出來淫慾(古蘭經,11:77),羅得無法「掌控」他的民眾,因此求助於神,希望得到「力量」,結果神降下連續的陶石(古蘭經,11:82;或硫磺和火,見創19:24),把所多瑪與蛾摩拉兩城徹底摧毀(古蘭經,11:100;創19:25)。因此,羅得代表了「掌控」的智慧。伊本.阿拉比提到,掌控的力量,增加了我們的自由;不過,知識的增加,讓我們更瞭解神的旨意,因而不再需要這些力量與自由。
以斯拉(Ezra)是領導流亡巴比倫的猶太人回到耶路撒冷的先知,曾三次與天使對話並有四次神視。相傳他也是瑪拉基先知書的作者,預言了以利亞(耶穌)的來臨。預言的應驗,代表了要發生的事情神早已預定,無法改變。以斯拉代表的,是「預定」的智慧。但當以斯拉想瞭解預定的本質時,神要求他先放棄先知的身份,成為聖徒(修道者),否則他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耶穌(Jesus)是精神(加百列天使)與人(瑪利亞)所生,是神生命噓氣的載體,能起死回生。他也是個為罪人代禱,好讓罪人免受神懲罰和復仇的先知。神與他有區分但又融合一體,所以說與他「分離和支持」,代表了「先知」的智慧,因為他的預言是永恆的。在伊斯蘭教裏,使者與先知都是為神傳達訊息的人,但先知會留下律法,所以使者不一定是先知,先知一定也是使者。耶穌帶來了福音書,與同樣頒下律法的挪亞、亞伯拉罕、摩西和穆罕默德同為伊斯蘭教的五大先知。
《古蘭經》(27:30)記載,所羅門(Solomon)想吞併示巴王國,於是寫了封信給示巴女王,信中以「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而不是自己的名字開始,且在最後並沒有入侵和毀滅示巴王國,所以他代表的智慧是「慈憫」。在故事中,所羅門的大臣亞薩變了個法術,折服了示巴女王。伊本.阿拉比藉那法術,解釋了世界是剎那生滅的世界,神正不斷重造這世界。
某一件東西、某一個行為、某一條律法是否「存在」,全視乎神的意志。神若想某事物存在,那事物就存在;要它消失,它便消失。然而,祂任命了大衛(David)作為祂的「代理人」(khilāfa;Vicegerency),所以大衛也有立法與管治的權力,但某行為是否會存在,仍然是神的決定。大衛代表的智慧就是「存在」。
約拿(Jonah)逃避神的召叫,結果被大魚吞了(古蘭經,37:142)。他在魚腹向神呼號,象徵著我們的「氣息」(nafas;Breath),亦即「靈魂」,向神呼號,要回歸神一樣,而神最終亦釋放了(naffasa;Relieved)他。「氣息」正是約拿代表的智慧。
約伯(Job)受魔鬼的試煉,飽歷痛苦,但依然能忍受,最終神拯救他並賜給他眷屬(古蘭經,38:41-44)。他能如此堅忍是因為他與「幽玄」(Unseen,即近在咫尺但又看不見)的神有聯繫,知道無論祝福還是詛咒,就是來自看不見(幽玄)的神。在痛苦中,我們一旦記起神,瞭解祂的目的,並把一切託付給祂,神自會用清涼的水,解除我們的痛苦。約伯就是「幽玄」的智慧珍寶。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