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因緣拜訪了一間很特別的公司:《溫暖人間》的編輯部.承蒙創辦人吳總編與他太太的厚愛,我與朋友很榮幸能與編輯部同仝共享了一頓美味的住家素食,菜式都是由公司的廚師研發的.他們曾把菜譜輯錄成書,吳總編更特別向我保證曾親嚐書中每道菜,絕無虛構.有興趣的朋友可在到他們的網站訂購《素便當,好好吃!》.
自己色弱無法搞烹飪,故並無買食譜,但卻破例買了兩本實體書 (近年買的書都是電子書).一本是我藏文老師侯松蔚教授的《顯密佛法淺談》,主要是捧捧場;另一本是《念佛與西方淨土》,主要因為其中一位作者是我中學時的偶像之一:潘宗光教授.
中學時的我,醉心電子電腦工程,由中二開始便苦讀大學程度的《電晶體大全》,研製 TTL/CMOS 電路設計,更用一台 Apple II 和鴨寮街的破銅爛鐵,參加聯校科學展覽,比賽了四屆,得過季軍.早期的評審便有潘教授.以潘教授的科學造詣,信佛不出奇,奇就奇在他最後選擇了「淨土」.我曾在這裏解釋過,「淨土」就是一種像基督教一樣的「他力」救贖.不過潘教授說得很對:「末法時代的眾生很自我,自以為很了不起」,所以「淨土」雖然簡單,卻反而是「難信之法」.道理和只有變成小孩才能進入天國一樣.
百忙中仍想寫點東西,是因為讀到書中安徽宏願寺淨宗法師的一句話.淨宗法師認為,小乘佛法就像種子,內裏蘊含了大乘的基因;而這些基因之一,就是「對願力的崇拜」.在大乘裏,有很多著名的大願:阿彌陀佛憑四十八個大願,生起了整個西方淨土、藥師佛發了「眾病悉除、轉女為男」等十二個大願、地藏菩薩則發了個「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像毒咒一般的願.這些願其實是什麼?就是菩提心,就是慈悲,就是愛,愛眾生的愛.
我最近除了新的崗位工作繁重外,更因為在研讀《神學大全》,所以無暇筆耕.不過,這句「對願力的崇拜」,讓我想起《神學大全》第一部裏天主聖三的定義:父是創世的第一因,在祂內有兩種「運作」(Operations):一是「念」(Intellect),而另一種,就是「願」(Will).當父的思想裏出現一個念頭時,這「念」會變成一個說出來的字,這就是「聖言」,也就是子.父藉子創造萬物;萬物都本是父的念頭.這就等於《華巖經》裏「心如工畫師」的意思.至於「願」,這是父和子在萬物裏種下的向真善美推進的力量,是神對萬物的愛,是祂呼出的一口氣,也就是聖神或聖靈.所以在《神學大全》裏,聖子與聖神,被定義為「聖言」與「旨意」,或「智慧」與「愛」,也就是佛經裏四處就是的「念」與「願」、「般若」與「淨土」.
順帶一提,讀《神學大全》時,由第二到第四十三個問題都是在討論三位一體的奧秘,過程只能用「波譎雲詭」來形容,差點讀到一夜白頭.有天我忽然記起自己小學時,無端端想,三位一體不也就是水、冰和水蒸汽一般的概念,為什麼竟有那麼多的討論與異端?於是竟然就用水、冰和水蒸汽的譬喻寫了篇幾百字的稿,投了去《公教報》.那不用問,當然沒有刊登啦!現在回想還是覺得很好笑.
2 則留言:
神對萬物的愛
maybe the garbage landfills are loved also...
Nice essay! Thanks for sharing !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