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時看了一套十分精彩又爆笑的電影,叫《
來自星星的PK》,破了印度有史以來的票房紀錄,收入逾億美元。內容大致是說一位外星人降落在印度,卻被人搶走了回家用的飛船遙控器,結果四處尋訪,但人們都說:「天曉得在哪」
(God Knows)。結果他真的跑到不同宗教的寺廟,參加不同的儀式,務求找到神,得到神的答覆。於是大家都叫他「醉漢」
(Peekay)。
結果當然不成功。於是他到處張貼「尋神」告示。下圖裏「लापता」
(音:Lapata) 是「失蹤」
(Missing) 的意思。最左兩位,便是
濕婆神 (Śiva) 的太太
雪山神女 (Pārvatī) 與
毗濕奴 (Viṣṇu) 的化身
黑天神 (Kṛṣṇa)。前者代表繁殖與肥沃,後者則是神降生成人,經常以孩童的模樣讓人崇拜。
電影意在諷刺印度教派林立,特別是不少人藉宗教歛財的情況;但電影同時亦捕捉了印度這個古老國度裏一些甚為特別的信仰與儀式。就讓我在這裏為大家介紹一下。
上圖就應該不用多解釋了。左上是聖餐,右上是十架,左下是教堂,右下是浸禮。據說,早於耶穌宗徒的時代,聖多默/多馬
(St. Thomas;也有說聖巴爾多祿茂/巴多羅買 [St. Bartholomew]) 便曾來印度傳教了,再加上英國、葡萄牙等國的殖民,基督教在印度有一定的位置。上圖的浸洗便有機會是浸信會的儀式,聖餐卻是天主教、聖公會或信義會的儀式。
在蒙古人統治整個歐亞大陸的時候,印度亦被佔領了,史稱
蒙兀兒帝國。帝國的皇帝是成吉思汗的後裔,信奉伊斯蘭教,亦即回教,並一直管理印度三百多年,直到英國把他們廢掉為止。著名的泰姬陵就是蒙兀兒帝國時期的伊斯蘭建築。印度上千年來都信奉婆羅門,即後來的印度教;忽然來了個伊斯蘭教國王,把伊斯蘭教變成國教,自然引起不少衝突。在英治時期,情況還能維持。到英國人離開印度時,印度教徒與回教徒的衝突最終導致一些回教城邦分裂出去,變成今天的巴基斯坦國。印巴自始爭鬥不斷,甚至雙方都配備核武,瞄準對方。連把英國人趕跑的聖雄甘地,也無法讓印度教徒與回教徒和平共處,最終竟被同是印度教的同胞暗殺,原因是不滿甘地對回教徒過於寬容。當然,這不損甘地作為國父的地位,電影中外星人主角便曾誤會他的相片就等於印度貨幣。
在上圖裏,穿白衣帶白色小帽
(Taqiyah) 的是回教
遜尼派 (Sunnah),黑衣的是回教
什葉派 (Shi'ah)。由於回教禁酒,主角在最右圖出示酒後,便被回教徒追打。
遜尼派與什葉派的分裂,源於先知穆罕默德的繼承問題。當回教創辦人穆罕默德去世時,一批人選出一直以財力支持穆罕默德的岳父繼任,即
阿布.伯克爾 (Abu Bakr);另一批人則認為只有和穆罕默德有血緣的人才能繼任,所謂「聖裔」,因此支持了他堂弟亦是女婿的
阿里.本.阿比.塔利卜 (Ali ibn Abi Talib),我簡稱為
阿布與
阿里之爭。前者趁後者在忙於準備穆罕默德的喪禮時,進行了選舉並繼任成為
哈里發 (Caliph),即回教集團裏軍政教的最高領袖。
穆罕默德幼年喪父,全靠他叔叔,也就是阿里的父親養大。穆罕默德之後又把堂弟阿里養大,情同父子
(阿里出生時其父親已經六十歲,穆罕默德則比他年長三十一歲)。因此穆罕默德後來把唯一的親生女兒嫁了給他。穆罕默德的兒子都夭折了,其他女兒是養女,你現在可以想像他們之間的感情有多深。阿里雖然沒來得及參選,但他也不願見到回教分裂與內戰,因此不願和阿布爭哈里發的位置,甘願隱居麥迪那,製作今天大家仍在用的《
古蘭經》
(Qur'an)。直到第三位哈里發倒行逆施,阿里才出來擔任第四位哈里發,那時他已五十五歲,卻又在短短六年後遇刺逝世。他的支持者不承認再被選出來的
穆阿維亞一世 (Muawiyah I),推舉了阿里的兒子
哈桑 (Hasan ibn Ali) 為他們的
伊馬目 (Imam)。但哈桑並未公然和穆阿維亞反目。
回教徒每天要禮拜祈禱五次,因此當一大班人俯伏地上祈禱時,便很大機會是回教徒。電影裏上圖最左的是德里的
賈瑪清真寺 (Jama Masjid),世界三大清真寺之一,為蒙兀兒國王
沙賈汗所建,他也就是興建泰姬陵的國王。中間的應是在孟買
(Mumbai) 的回教
古爾邦節 (Eid al-Adha),日期在麥加朝聖期過後,紀念易卜拉欣
(Ibrāhīm/Abraham,即亞巴郎/亞巴拉罕) 獻祭獨生子的信心。在印度,人們會走到街上集體禮拜。
右圖表面像是苦行者自殘的儀式,但留心一看,他們穿著黑衣,是什葉派教徒。這個大家捶打胸口或揮舞鏈刀
(Zanjeer、Qama) 自殘
(Matam) 的節日叫
阿舒拉節 (Day of Ashura),本來是猶太人慶祝出埃及並為之後拜金牛的行為懺悔的「
贖罪日」
(Yom Kippur),但什葉派教徒則用來紀念在伊斯蘭內戰中全家被殺的穆罕默德外孫
胡笙.本.阿里 (Husayn ibn Ali)。
胡笙
(也譯為海珊) 是阿里的次子、哈桑的弟弟及繼承人,即什葉派的第三位伊馬目。當遜尼派的穆阿維亞死後,他兒子
葉濟德繼位,引起一些人不滿。反對者於是邀請什葉派胡笙去領導他們叛變,胡笙卻在途中被葉濟德的支持者包圍並全族殺害。自始遜尼派與什葉派誓不兩立。阿舒拉節這一天,在遜尼派教徒慶祝贖罪日的同時,什葉派教徒則用刀自殘,紀念胡笙被遜尼派所殺。什葉派最高領袖曾禁止這個儀式,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則叫大家改去捐血,不要浪費血液。
在印度教與回教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有位人兄想到把二教合一,希望能把矛盾化解,結果當然是產造了更多的爭端。這個教派就是
錫克教 (Sikhism),創辦人
拿那克宗師
(Guru Nānak)。滿天神佛的印度教,如何與穆罕默德的像都不准崇拜的回教結合呢?秘密在於印度教的神祇,其實只是化身,背後是同一個神。所以嚴格來說,印度教不是
多神宗教 (Polytheism),而是
單一主神教 (Henotheism)。基督教的三位一體,也可以說是單一主神教;大乘如來佛化身成恆河沙數的報身與化身,也可以說是單一主神教。現在你只需要把印度教諸神背後的主神叫做真主安拉,那合併便大功告成。錫克教有很多偉大的發明,包括追求男女平等,並自第十位宗師之後,不再以人作宗師,改為以他們的聖典「
古魯.格蘭特.薩希卜」
(Gurū Granth Sāhib) 為領袖,避免了日後如回教那般的鬥爭。因此,在上圖的錫克教寺裏,祭台上供奉的,一般就是這本書。
在印度,最大的宗教當然是印度教。開始的時候提過濕婆神的太太。上圖左邊的就是濕婆神,一般拿著三叉的就是。
梵天 (Brahmā,有四張臉,所以一般人叫四面佛)、
毗濕奴 (一般騎在神鳥上,佛教叫那羅延天) 和
濕婆神 (佛教叫大自在天) 並稱
三相神 (Trimūrti),分別代表「創造、維護、毀滅」。一般人都祈求神維持他的幸福和害怕神毀滅他的世界,所以大部印度人都崇拜毗濕奴和濕婆。右邊的是
象頭神 (Ganesha),是濕婆的兒子。
據說有天濕婆公幹回來,不知道自己老婆生了兒子,以為家門前的小伙子是老婆的情夫,結果生性暴燥的他把兒子的頭砍了下來;到他知道真相後,便求毗濕奴把兒子救回。毗濕奴跟他說,你到森林去,把碰到的第一隻動物的頭砍回來,我幫你裝上你兒子的身上。結果他兒子便得了個象頭。象頭神代表解決障礙與獲取財富,因此是印度蓬勃的軟件工業背後的守護神,差不多每位印度開發員都用它來做桌面壁紙。上圖的象神不在印度,而是在泰國柳府的象神廟
(Wat Saman Rattanaram),應是至今世上最大的象神像。印度教對東南亞影響甚深,著名的吳哥窟亦是印度教寺廟。
主角在上圖中並不是在浸洗,而是利用聖河「恆河」
(River Ganges) 的水把累世的罪孽洗淨,好能免除惡業的報應,死後輪迴到更好的地方。印度人相信每當太陽和木星到達不同宮位時,便是時候到恆河進行這個儀式,每三年有一個機會,叫「大壺節」
(Kumbh Mela)。
左上圖是一個祭禮,主角把奶倒在
靈甘 (Lingam;小柱子) 與
優尼 (Yoni;小盤子) 上,兩者分別象徵男性陽具與女性子宮,亦即生育的力量;奉獻給它們其實是奉獻給這力量背後的神:濕婆。右上也是獻祭。這次是獻椰子。椰子一般有兩個象徵:長髮三眼的濕婆與牢不可破的「自我」
(因此在後者的儀式中會破開椰子)。左下是婆羅門為善信繫上聖線
(Rakhri),象徵認你作兄弟,從此會保護你。右下是「瓦塔普尼馬」
(Vat Purnima) 儀式,意思為「滿月榕樹」。榕樹或菩提樹一般象徵三相神:梵天為根、毗濕奴為幹、濕婆為枝葉。把線繞著樹轉,作用是為丈夫祈福,紀念薩維特里
(Savitri) 公主從閻摩
(Yama) 手上把丈夫救回來的典故。
相信電影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會是上圖與下圖裏的場面。上圖是供奉在印度傑久里
(Jejuri) 廟裏「牧人神」
(Khandoba) 出巡的六日慶典。他是濕婆的化身,能戰勝邪魔,受印度教、耆那教、甚至回教徒的膜拜。人們在這天向自己與牧人神拋姜黃粉
(Turmeric),象徵淨化,並爭著觸摸牧人神出巡乘坐的轎子。下圖的儀式,我找不到中譯,姑且叫「浴食」
(Made Made Snana)。主要是低級種姓的印度人,為了洗掉自己的惡業,讓自己能輪迴到高級種姓,於是在地上滾動,利用黏上最高階級的祭師「婆羅門」種姓掉在地上的食物餘屑來潔淨自己。這個儀式有很強的階級歧視,因此印度法庭仍在研究是否應該明文禁止。
最後介紹一下
耆那教 (Jainism)。在公元前五百年時,不止佛陀想改革印度婆羅門教,還有不少修道人,統稱「
沙門」
(Śramaṇa),耆那教是其中之一。耆那教創辦人的名字好易記,叫
大雄 (Mahavira),原名為
笩駄摩那 (Vardhamana),即佛經裏的尼揵陀若提子。耆那教後來分裂成「天衣派」與「白衣派」。「天衣」即裸體,所以佛教徒又稱耆那教為「裸形外道」。下圖最右的是
巴胡巴利巨像 (Gomateshwara Bahubali Bhagwan Statue),可見
巴胡巴利 (Bahubali) 是天衣派耆那教聖者。巴胡巴利曾放棄王位,並證得
解脫 (Moksha)。圖中是十二年一次紀念巴胡巴利的慶典。
今天耆那天衣派的徒眾已不多,上圖左邊的兩幅,是白衣派耆那教徒。他們嚴格奉行
非暴力 (Ahiṃsā) 主義,不殺生,因此經常戴著口罩,免得不小心把小昆蟲吸入;亦會經常佝僂著身子,掃除前面地面的昆蟲,才踏出每一步。
要一篇文章把印度上千年五花八門的宗教一一介紹,實在不容易。譬如說,象頭神的典故其實有好幾個版本,大壺節的「大壺」
(Kumbh) 亦來自一個有關「乳海」
(Kshir Sagar) 的有趣故事。自問亦不是所有東西都懂。這裏只是藉著這套很有心思的電影,拋磚引玉。有興趣的朋友可用我文中提及的關鍵字
(特別是英/梵文),到網上作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