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31

Experience (生命就是經驗)

我們來做一個「思維實驗」(Thought Experiment)

如果你完全沒有眼、耳身體去感受這個世界,活在一個無光、無聲、無臭、無味、無冷暖痛苦快樂、亦感受不到自己的心跳,那你是否活著?

好,假設你有眼、耳、口、鼻、身等感官,但它們卻失去了看、聽、嗅、嚐、觸等功能,那上面問題的答案是否仍是一樣?

現在,假設你五感俱在,功能正常,卻懸浮在一個漆黑、寂靜、空無的密室裏,那你如何證明自己是活著?

又如果,你一出生就在以上的環境中成長,你能有怎樣的語言思想?思想,其實就是自言自語;沒有經驗,就沒有語言,也就沒有思想。

因此,若經驗等於感受與思考,那生命就等於經驗。沒有經驗,就等於沒有生命。從以上實驗可以看得出,感官、感受與被感受的東西,三者是缺一不可的。隨便少了一樣,經驗就不成立。結果,生命是依賴這三者而存在的,而這三者亦互相依賴而存在。

「眼睛」不會比「看見」早出現,「看見」亦不會比「被看見的東西」早出現。三者是一起出現的。沒有「看見」的時候,「眼睛」也不存在。這個就是「父」與「子」必然同時出現一樣。「父」不會比「子」早出現。當三者隨便一樣消失時,三者便一同消失。

生命並不存在於腦袋或心臟裏,縱然不少換心者會有捐贈者的一些記憶、腦幹死亡就等於死亡。這個道理就像森林並不存在於一棵樹裏。森林包括了內裏的花、草、樹、蟲、鳥等等。它們都不是森林,但它們也就是森林。生命並不是一個小小的駕駛員藏在一處操作一台大機器,而是整台機器以及它所經驗的世界。身心靈本是一體,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因此都需要照顧。

邏輯上,當造物主要從「混沌」中創造出光時,祂同時亦創造出「眼」與「看見」。當祂說「有光」時,必須先有見過「光」的經驗,才能想出這句「聖言」。因此,造物主必然與世界同時出現。仔細想一想你就會明白。

我們每一天透過感官與思考,不間斷地感受與分析這個世界,這就是生命本身。不需要想是否有靈魂、輪迴、天堂等等,每一刻都是生命、都是永恆。如果你死後真的變成一隻有翅膀的小天使,飛到一個流奶流蜜的地方享福,那你的「眼睛」、「看見」和「被看見的東西」都已完全不一樣,也就已經是另一個新的生命。

以法知有人 以人知有法
離法何有人 離人何有法
--《中論.觀本住品第九》

生命就是一連串的經驗,一年接著一年、一天接著一天、一刻那接著一刻。每一剎那都是新的生命,每一天都可以活得更好。在此,祝願各位新年快樂,身心平安。

2015-12-20

Peekay (醉漢)

早些時看了一套十分精彩又爆笑的電影,叫《來自星星的PK》,破了印度有史以來的票房紀錄,收入逾億美元。內容大致是說一位外星人降落在印度,卻被人搶走了回家用的飛船遙控器,結果四處尋訪,但人們都說:「天曉得在哪」(God Knows)。結果他真的跑到不同宗教的寺廟,參加不同的儀式,務求找到神,得到神的答覆。於是大家都叫他「醉漢」(Peekay)

結果當然不成功。於是他到處張貼「尋神」告示。下圖裏「लापता」(音:Lapata) 是「失蹤」(Missing) 的意思。最左兩位,便是濕婆神 (Śiva) 的太太雪山神女 (Pārvatī)毗濕奴 (Viṣṇu) 的化身黑天神 (Kṛṣṇa)。前者代表繁殖與肥沃,後者則是神降生成人,經常以孩童的模樣讓人崇拜。


電影意在諷刺印度教派林立,特別是不少人藉宗教歛財的情況;但電影同時亦捕捉了印度這個古老國度裏一些甚為特別的信仰與儀式。就讓我在這裏為大家介紹一下。


上圖就應該不用多解釋了。左上是聖餐,右上是十架,左下是教堂,右下是浸禮。據說,早於耶穌宗徒的時代,聖多默/多馬 (St. Thomas;也有說聖巴爾多祿茂/巴多羅買 [St. Bartholomew]) 便曾來印度傳教了,再加上英國、葡萄牙等國的殖民,基督教在印度有一定的位置。上圖的浸洗便有機會是浸信會的儀式,聖餐卻是天主教、聖公會或信義會的儀式。


在蒙古人統治整個歐亞大陸的時候,印度亦被佔領了,史稱蒙兀兒帝國。帝國的皇帝是成吉思汗的後裔,信奉伊斯蘭教,亦即回教,並一直管理印度三百多年,直到英國把他們廢掉為止。著名的泰姬陵就是蒙兀兒帝國時期的伊斯蘭建築。印度上千年來都信奉婆羅門,即後來的印度教;忽然來了個伊斯蘭教國王,把伊斯蘭教變成國教,自然引起不少衝突。在英治時期,情況還能維持。到英國人離開印度時,印度教徒與回教徒的衝突最終導致一些回教城邦分裂出去,變成今天的巴基斯坦國。印巴自始爭鬥不斷,甚至雙方都配備核武,瞄準對方。連把英國人趕跑的聖雄甘地,也無法讓印度教徒與回教徒和平共處,最終竟被同是印度教的同胞暗殺,原因是不滿甘地對回教徒過於寬容。當然,這不損甘地作為國父的地位,電影中外星人主角便曾誤會他的相片就等於印度貨幣。

在上圖裏,穿白衣帶白色小帽 (Taqiyah) 的是回教遜尼派 (Sunnah),黑衣的是回教什葉派 (Shi'ah)。由於回教禁酒,主角在最右圖出示酒後,便被回教徒追打。

遜尼派與什葉派的分裂,源於先知穆罕默德的繼承問題。當回教創辦人穆罕默德去世時,一批人選出一直以財力支持穆罕默德的岳父繼任,即阿布.伯克爾 (Abu Bakr);另一批人則認為只有和穆罕默德有血緣的人才能繼任,所謂「聖裔」,因此支持了他堂弟亦是女婿的阿里.本.阿比.塔利卜 (Ali ibn Abi Talib),我簡稱為阿布阿里之爭。前者趁後者在忙於準備穆罕默德的喪禮時,進行了選舉並繼任成為哈里發 (Caliph),即回教集團裏軍政教的最高領袖。

穆罕默德幼年喪父,全靠他叔叔,也就是阿里的父親養大。穆罕默德之後又把堂弟阿里養大,情同父子 (阿里出生時其父親已經六十歲,穆罕默德則比他年長三十一歲)。因此穆罕默德後來把唯一的親生女兒嫁了給他。穆罕默德的兒子都夭折了,其他女兒是養女,你現在可以想像他們之間的感情有多深。阿里雖然沒來得及參選,但他也不願見到回教分裂與內戰,因此不願和阿布爭哈里發的位置,甘願隱居麥迪那,製作今天大家仍在用的《古蘭經(Qur'an)。直到第三位哈里發倒行逆施,阿里才出來擔任第四位哈里發,那時他已五十五歲,卻又在短短六年後遇刺逝世。他的支持者不承認再被選出來的穆阿維亞一世 (Muawiyah I),推舉了阿里的兒子哈桑 (Hasan ibn Ali) 為他們的伊馬目 (Imam)。但哈桑並未公然和穆阿維亞反目。


回教徒每天要禮拜祈禱五次,因此當一大班人俯伏地上祈禱時,便很大機會是回教徒。電影裏上圖最左的是德里的賈瑪清真寺 (Jama Masjid),世界三大清真寺之一,為蒙兀兒國王沙賈汗所建,他也就是興建泰姬陵的國王。中間的應是在孟買 (Mumbai) 的回教古爾邦節 (Eid al-Adha),日期在麥加朝聖期過後,紀念易卜拉欣 (Ibrāhīm/Abraham,即亞巴郎/亞巴拉罕) 獻祭獨生子的信心。在印度,人們會走到街上集體禮拜。

右圖表面像是苦行者自殘的儀式,但留心一看,他們穿著黑衣,是什葉派教徒。這個大家捶打胸口或揮舞鏈刀 (Zanjeer、Qama) 自殘 (Matam) 的節日叫阿舒拉節 (Day of Ashura),本來是猶太人慶祝出埃及並為之後拜金牛的行為懺悔的「贖罪日(Yom Kippur),但什葉派教徒則用來紀念在伊斯蘭內戰中全家被殺的穆罕默德外孫胡笙.本.阿里 (Husayn ibn Ali)

胡笙 (也譯為海珊) 是阿里的次子、哈桑的弟弟及繼承人,即什葉派的第三位伊馬目。當遜尼派的穆阿維亞死後,他兒子葉濟德繼位,引起一些人不滿。反對者於是邀請什葉派胡笙去領導他們叛變,胡笙卻在途中被葉濟德的支持者包圍並全族殺害。自始遜尼派與什葉派誓不兩立。阿舒拉節這一天,在遜尼派教徒慶祝贖罪日的同時,什葉派教徒則用刀自殘,紀念胡笙被遜尼派所殺。什葉派最高領袖曾禁止這個儀式,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則叫大家改去捐血,不要浪費血液。


在印度教與回教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有位人兄想到把二教合一,希望能把矛盾化解,結果當然是產造了更多的爭端。這個教派就是錫克教 (Sikhism),創辦人拿那克宗師 (Guru Nānak)。滿天神佛的印度教,如何與穆罕默德的像都不准崇拜的回教結合呢?秘密在於印度教的神祇,其實只是化身,背後是同一個神。所以嚴格來說,印度教不是多神宗教 (Polytheism),而是單一主神教 (Henotheism)。基督教的三位一體,也可以說是單一主神教;大乘如來佛化身成恆河沙數的報身與化身,也可以說是單一主神教。現在你只需要把印度教諸神背後的主神叫做真主安拉,那合併便大功告成。錫克教有很多偉大的發明,包括追求男女平等,並自第十位宗師之後,不再以人作宗師,改為以他們的聖典「古魯.格蘭特.薩希卜(Gurū Granth Sāhib) 為領袖,避免了日後如回教那般的鬥爭。因此,在上圖的錫克教寺裏,祭台上供奉的,一般就是這本書。


在印度,最大的宗教當然是印度教。開始的時候提過濕婆神的太太。上圖左邊的就是濕婆神,一般拿著三叉的就是。梵天 (Brahmā,有四張臉,所以一般人叫四面佛)毗濕奴 (一般騎在神鳥上,佛教叫那羅延天)濕婆神 (佛教叫大自在天) 並稱三相神 (Trimūrti),分別代表「創造、維護、毀滅」。一般人都祈求神維持他的幸福和害怕神毀滅他的世界,所以大部印度人都崇拜毗濕奴和濕婆。右邊的是象頭神 (Ganesha),是濕婆的兒子。

據說有天濕婆公幹回來,不知道自己老婆生了兒子,以為家門前的小伙子是老婆的情夫,結果生性暴燥的他把兒子的頭砍了下來;到他知道真相後,便求毗濕奴把兒子救回。毗濕奴跟他說,你到森林去,把碰到的第一隻動物的頭砍回來,我幫你裝上你兒子的身上。結果他兒子便得了個象頭。象頭神代表解決障礙與獲取財富,因此是印度蓬勃的軟件工業背後的守護神,差不多每位印度開發員都用它來做桌面壁紙。上圖的象神不在印度,而是在泰國柳府的象神廟 (Wat Saman Rattanaram),應是至今世上最大的象神像。印度教對東南亞影響甚深,著名的吳哥窟亦是印度教寺廟。


主角在上圖中並不是在浸洗,而是利用聖河「恆河」(River Ganges) 的水把累世的罪孽洗淨,好能免除惡業的報應,死後輪迴到更好的地方。印度人相信每當太陽和木星到達不同宮位時,便是時候到恆河進行這個儀式,每三年有一個機會,叫「大壺節」(Kumbh Mela)


左上圖是一個祭禮,主角把奶倒在靈甘 (Lingam;小柱子)優尼 (Yoni;小盤子) 上,兩者分別象徵男性陽具與女性子宮,亦即生育的力量;奉獻給它們其實是奉獻給這力量背後的神:濕婆。右上也是獻祭。這次是獻椰子。椰子一般有兩個象徵:長髮三眼的濕婆與牢不可破的「自我」(因此在後者的儀式中會破開椰子)。左下是婆羅門為善信繫上聖線 (Rakhri),象徵認你作兄弟,從此會保護你。右下是「瓦塔普尼馬」(Vat Purnima) 儀式,意思為「滿月榕樹」。榕樹或菩提樹一般象徵三相神:梵天為根、毗濕奴為幹、濕婆為枝葉。把線繞著樹轉,作用是為丈夫祈福,紀念薩維特里 (Savitri) 公主從閻摩 (Yama) 手上把丈夫救回來的典故。


相信電影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會是上圖與下圖裏的場面。上圖是供奉在印度傑久里 (Jejuri) 廟裏「牧人神」(Khandoba) 出巡的六日慶典。他是濕婆的化身,能戰勝邪魔,受印度教、耆那教、甚至回教徒的膜拜。人們在這天向自己與牧人神拋姜黃粉 (Turmeric),象徵淨化,並爭著觸摸牧人神出巡乘坐的轎子。下圖的儀式,我找不到中譯,姑且叫「浴食」(Made Made Snana)。主要是低級種姓的印度人,為了洗掉自己的惡業,讓自己能輪迴到高級種姓,於是在地上滾動,利用黏上最高階級的祭師「婆羅門」種姓掉在地上的食物餘屑來潔淨自己。這個儀式有很強的階級歧視,因此印度法庭仍在研究是否應該明文禁止。


最後介紹一下耆那教 (Jainism)。在公元前五百年時,不止佛陀想改革印度婆羅門教,還有不少修道人,統稱「沙門(Śramaṇa),耆那教是其中之一。耆那教創辦人的名字好易記,叫大雄 (Mahavira),原名為笩駄摩那 (Vardhamana),即佛經裏的尼揵陀若提子。耆那教後來分裂成「天衣派」與「白衣派」。「天衣」即裸體,所以佛教徒又稱耆那教為「裸形外道」。下圖最右的是巴胡巴利巨像 (Gomateshwara Bahubali Bhagwan Statue),可見巴胡巴利 (Bahubali) 是天衣派耆那教聖者。巴胡巴利曾放棄王位,並證得解脫 (Moksha)。圖中是十二年一次紀念巴胡巴利的慶典。


今天耆那天衣派的徒眾已不多,上圖左邊的兩幅,是白衣派耆那教徒。他們嚴格奉行非暴力 (Ahiṃsā) 主義,不殺生,因此經常戴著口罩,免得不小心把小昆蟲吸入;亦會經常佝僂著身子,掃除前面地面的昆蟲,才踏出每一步。

要一篇文章把印度上千年五花八門的宗教一一介紹,實在不容易。譬如說,象頭神的典故其實有好幾個版本,大壺節的「大壺」(Kumbh) 亦來自一個有關「乳海」(Kshir Sagar) 的有趣故事。自問亦不是所有東西都懂。這裏只是藉著這套很有心思的電影,拋磚引玉。有興趣的朋友可用我文中提及的關鍵字 (特別是英/梵文),到網上作進一步研究。

2015-12-11

Forest (森林)

學者一日路過農舍,看見農夫在伐木。學者於是問他在幹什麼。

農夫答說:「森林長大了,闖進了我的田。現在冬天將至,森林開始衰老凋零,我把它趕回山邊。」

學者不禁問:「森林有生命嗎?會生老病死嗎?」

農夫答:「有,也沒有。森林裏的動植物,每天都在繁衍,亦每天都在死亡。但這個森林早已存在千百萬年。所以說,它有生有滅,卻也不生不滅。」

學者又問:「這樣說,冬天過後,森林又活過來了?那明年的森林與今年的森林仍是同一個森林嗎?還是不一樣的森林?」

農夫答:「一樣,也不一樣。由始至終,我所知道的森林就只有眼前這一個。雖然今天這棵樹木被我砍伐了,明年它的種子又會再長出一棵新的。樹木都換了,森林卻仍是同一個森林。不一,也不異。」

學者有點明白,又問:「那這個森林是永恆地存在,還是暫時存在?不斷變化中還是不會變化?」

農夫不厭其煩,繼續答:「它冬天便會凋零,春天卻又茂盛;但這個森林早就存在,亦不見得會跑掉。所以它既是『無常』,亦『非無常』。」

學者覺得很有趣,終於問:「其實『森林』是否真正存在?」

農夫一指,問:「這是什麼?」

再帶學者走進森林裏的樹蔭下,問:「『森林』在哪?」

然後把學者的手按到樹身上,告訴他說:「如果親眼看到、親手碰到的,便是真實存在,那你既能說你正在觸摸著森林,也可以說你只是在觸摸一棵樹,卻無法觸摸森林。說到底,『森林』是你腦海裏的投射,是『心』的產物。當你看見茂密的樹木、嗅到芬芳的花香、聽見潺潺的流水等等,你便是在感受著森林的『色』。然而,你內心把這許多東西歸納成一個叫『森林』的存在,那便是你內心的投射,是由感官所引起在心中的概念,並不能用感官去感受,是『空』。

「森林仍是同一個森林,不會因為你叫它做『森林』,還是叫它做『一千棵樹與三百隻松鼠』而有任何分別。所以說,『色即是空、色不異空』。又說,『一切唯心造』。這樣說,不等於說森林不存在,只是『森林』不存在。所以,『空』(梵:śūnyatā) 不是虛空 (梵:ākāśa) 的意思。畢竟,森林是存在的。『一切唯心造』也不是說一切都是幻象,而是說,我們心裏有很多東西,都是心的投射,不是客觀存在,例如『貧富』、『美醜』、『愛恨』、『靈魂』、『輪迴』等等。我說你的鼻子很美,他說不美,不等於你有兩個鼻子;他有一億身家,還不一定覺得富有、有安全感。

「森林裏,有純良的小兔子,也有凶殘的母獅子;有有益的靈芝,也有有毒的蘑菇。這一刻你有善良的念頭,下一刻你有邪惡的念頭。那你是善良還是邪惡?關鍵在於『你』是什麼?『善良』和『邪惡』又是什麼?所以說『不垢不淨』。就算獅子把兔子吃了,森林還是『不增不減』。」

學者頓時發覺面前的農夫並不是一個普通的農夫,於是求道:「大師,能把你的知識教給我嗎?」

農夫回答:「分辨真實存在的東西,例如蘑菇與毒菇的分別,叫知識。分辨真實與內心投射,叫智慧,又叫『般若』(梵:prajñā)。吃一碗飯,把飯一顆一顆地咀嚼、吞下,感覺到飽,停下。這些感覺都是真的,是如如當下的真相。如果你一邊食,一邊與昨天的飯比較,覺得今天的飯更好吃;又或你知道這是最後一斗米,一邊食一邊擔憂明天沒飯吃,那你便不是在觀照如如當下,你活在過去或未來,活在『心』的妄想中。你被你的『心』騙了,你沒有吃『飯』,只是在吃『晚餐』。前者是『色』,後者是『空』。雖然一樣是吃飯,卻是不一樣的一餐。你明白了,我就再沒有東西可以教你了。」

學者豁然開朗,明白面前的農夫是一位悟者。他曾經聽說過,有六種由「迷」過渡到「悟」的方法,叫「波羅密多」(梵:pāramitā)。他禁不住問農夫:「這就是『波羅密多』嗎?」

農夫回答:「用智慧去降伏『心』(梵:hṛdaya) 的方法,便是『般若.波羅密多(梵:prajñāpāramitā)。你要記著,『迷』與『悟』都是『空』,生活的內容仍是一樣:一樣地吃飯、一樣地睡覺。只是心裏不一樣:少了不安,多了平安。」

學者頓時把他的『心』放下,捲起衣袖,和農夫一起伐起木來。

2015-12-03

Categories (天賦理性工具)

有位希臘人說,人出生時是一張白紙。透過日常經驗,我們累積了知識。譬如說,我們透過看見、嗅到、品嚐一個蘋果,來理解什麼是蘋果。

我經常和學生說,沒有嚐過榴槤的人,是沒辦法透過文字與想像來理解什麼是榴槤的。神秘主義者所描述的「得道」、「開悟」便是這樣的經驗。

所以,有位英國人說,經驗便是知識的基礎。換句話說,知識是透過五官而來的。超出感官的東西,我們沒法子學習與理解。

然而,有位法國人卻認為:五官容易受騙,經常搞不清幻象、夢境、海市蜃樓等現象與真實之間的分別。因此,理性才是知識的基礎。沒有理性,經驗是沒法變成知識的。透過理性,我們知道有哪些現象「不合理」,於是推論什麼不是真的,什麼是幻象。

自從有蘋果樹和人類以來,無數人看見蘋果從樹上跌下,甚至被擲中,卻不會因而想到「重力」的存在,更不會推斷地球與太陽的關係也是靠重力來維繫。這是利用理性去總結經驗,變成知識,進而推論其他經驗不到的事物的結果。透過理性,我們知道病毒、紅外線、黑洞等等的存在,並利用這些知識實際提高了生活的質素。回頭一看,這些概念都沒法從感官經驗中得到的,這是理性的作用。

於是,有位德國人提出,理性先於經驗存在,或者再簡短一些:理性是「先驗」的。然而,在萬物之中,為什麼偏偏只有人類有理性?噢,還不簡單,那是因為人類是按照神的肖像造出來的。神是智慧的化身,人自然有理性。結論,人誕生的時候,已經不是一張白紙。神早就賦予了人理性。於是,那人再具體一點,認為神賦予了人十四種先驗的理性工具。它們分別是:

  • (Unity)、多 (Plurality)、全部 (Totality)
  • (Reality)、非 (Negation)、限制 (Limitation)
  • 主屬 (Inherence-Subsistence)、因果 (Causality-Dependence)、交互 (Community-Reciprocity)
  • 會否 (Possibility)、存在 (Existence)、必然 (Necessity)
  • 時間 (Time)、空間 (Space)

先說第一套工具。透過經驗,你可以見到摸到一隻白色的天鵝,也可以見到摸到一隻黑色的天鵝。你可以說,有一隻白天鵝在中央公園的水池裏,不信你去親眼看看。這是知識。但如果你說,天鵝「全部」都是白色的,或者有很「多」天鵝是白色的,又或者只有「一」隻天鵝是白色的,這便不是透過經驗得出的知識,而是在看過很多天鵝後,推論出來的知識。「一、多、全部」這三個概念,本身並不能被經驗,必須應用在能被經驗的實物上。你可以看見「很多天鵝」,但不能看見「很多」。「很多」是神賦予人的理性概念,不能靠經驗學回來,是天生就擁有的思考工具。沒有這些概念,就沒有今天的數學。

第二套工具,主要讓你把知識以這樣的模式表達:天鵝「是」鵝,天鵝「不是」雞。只有部份鵝是天鵝,不是所有鵝都是天鵝,能稱為「天鵝」的鵝是有「限制」的。為什麼這套工具不是從經驗裏學回來的呢?因為所謂「是」,並不等於完全一樣的感官訊息。你明明看見一隻白天鵝和一隻褐色鵝,一隻會飛一隻不會、一隻會叫一隻不會,你卻仍然說牠們都「是」鵝。牠們是「一」還是「異」呢?要看分類的層次。用現代生物學的說法,牠們可能同科不同屬、同屬不同種等等。反正明明看見的東西是不一樣,你的理性卻當作是一樣的東西來思考,便是依靠著天生的理性思考工具。

第三套工具,用來釐清事物的關係。譬如白天鵝的「白色」與白馬的「白色」是同一個概念,是白天鵝與白馬的屬性。白天鵝與白色之間存在著「主體」與「屬性」的關係。你是永遠不會只看到「白色」本身的,「白色」必須出現在白紙、白雲、白布等等之上。所以主屬是純理性的概念。如果把「一匹白馬」、「白色」、「馬」拆開做三個概念,然後用第二套工具裏的「是、非」來詮釋本來是「主、屬」的關係,就會出現「白馬非馬」的詭辯。

至於今天的科學知識,大多是「因果」關係。因為細菌感染,所以病;因為藥能殺菌,所以痊癒。你也許會爭辯,說「因果」是能從經驗裏觀察得到的:我打你,你痛,這不需要理性推斷呀!然而,不少「因果」只不過是一件事老是在另一件事之後發生而已,未必真有因果關係。曾經有人發表了一個研究,說嬰兒的腳掌越大,智力越高。那是當然的,背後的原因是嬰兒本身正在成長,而腳掌與智力也在一起增長,彼此有關連 (Correlation) 但無因果 (Causation) 關係。你不能說腳掌變大能導致智力升高。

於是有人曾說,這個世界根本沒有「因果」。「因果」不過是兩件事湊巧先後發生,我們卻產生了因果的錯覺。事實上,這正是所有迷信的成因。如果你湊巧兩次考試合格都是用某支鋼筆,你便會覺得那支筆是「幸運筆」;如果你湊巧兩次贏錢都是拜過財神,你亦會覺得財神是靈驗的。儘管之後十次考試都不再合格、廿次賭局都輸掉,你都不容易改變這些「因果」觀念,正所謂「寧可信其有」嘛。

說了半天,就是要解釋「因果」關係其實只是我們用來整理感官得回來的訊息,讓我們活得更有安全感,卻並沒有能被經驗去確定的概念。試想想,如果我們腦袋裏沒有把不同事件連結成因果的話,每件事都是隨機發生的,那有多麼恐怖:人不用讀書,知識隨時出現,又隨時失去;財富也是一樣,不用努力去賺取;壽命亦與飲食運動醫療等無關;愛情親情亦無原無故地消失。那請問大家還為什麼而活?偏偏事實上不少人無原無故地失去財富、生命、愛情等等,那你又憑什麼說種因必然會有果?

第三套工具裏的「交互」關係,是指當一位「醫生」來醫你的時候,你立即變成「病人」;治療完成後,你們兩位又變回普通人。在我的感官經驗看來,你們兩人的外觀各樣在治療前後並無分別。「醫生」與「病人」只是一個理性賦予的概念。有位印度人便曾經寫過:父親並不比兒子先出現,「父親」與「兒子」是一起出現的,未有兒子前的父親並未是父親。

第四套工具較易理解。在經驗世界裏,你只能說一件事有出現還是沒有出現。但一件事出現的「可能性」或「概率」則是理性的詮釋。至於一件東西是「存在」還是「不存在」,這也是一個理性的判斷。同樣是看見一位美女,為什麼在夢中的是假的,在現實中的是真的?莊周夢蝶,還是蝶夢莊周?這不是單憑感官能判斷的。我們看見魔術師把人切開三份,我們不會相信那是真的,儘管雙眼是看見了,但理性知道那是掩眼法。所以「存在」或「真假」的分辨是靠天賦的理性去判斷的,不能從感官經驗得出來。如果神沒有賦予你「存在」這個概念,其他話都是白說。至於「必然」與「偶然」,則是指「一匹馬必然無角」但「一匹馬偶然是白色的」等知識模式。馬無角,建基於「馬」的定義,因為我們會把有角的馬稱為獨角獸。如何定義「馬」端視乎我們的理性。不排除森林裏有精靈把「馬」與「獨角獸」叫成同一個名字。反正感官就只能看見一隻四腳沒角的動物。

最後,亦也許是最初,我們有了「時間」與「空間」。大家可能習慣了「時間」與「空間」的存在,卻從沒有想到,它們倆是不能被感覺到的。你只能看見被佔去的空間,不能「看見」被騰出的空間。時間就更加困難。試問你如何證明時間的存在?如何證明「開心的時光過得特別快」?二千年前,無數印度人曾為此吵起來:有人認為「空間」和世界一切的元素一樣,是組成世界的一部分 (「法」);有人則認為,沒有元素就是「空間」;有人認為,過去、現在、將來都是同時存在的,像一條路一樣,我們則正在上面緩緩前行;有人則認為,只有現在這一剎那是存在的,像電影膠卷的一格,剎那生、剎那滅。於是有人問,記憶如何出現?大家都會同意:記憶是果,已發生的事件是因。然而,如果過去的剎那已不存在,那過去的事件如何產生這一剎那的記憶?

這一大幫印度人沒有意識到,所有「因果」、「時間」、「空間」等概念,都是沒有經驗基礎的理性工具,是讓我們用來整理和詮釋感官世界種種訊息的工具。胡亂運用,就會出現「妄想」。理性推論出來的東西,必須與經驗印證才算真,否則就是超越了人類知識的範圍。在人類知識的範圍以外的地方,叫做「信仰」。理性推出來的「相對論」,可以透過看見太陽的重力把星光移偏來證明。但是有沒有「第一因」或「造物主」、有沒有「自由意志」、有沒有「靈魂」和「輪迴」、有沒有「時間的起點」等等,則是無法用經驗去印證的理性推論,基督教叫「信仰」,佛教叫「妄想」:

「如虛空兔角,及與槃大子,無而有言說,如是性妄想。」《楞伽經.卷二》
兔子有角,石女生兒,明明不存在,卻可用言語來描述,無非都是自心的妄想。

《楞伽經.卷三》曾把理性引起的妄想列了出來,包括:「一切所作(由造物主所創造)?一切非所作耶?一切耶?一切無常耶?一切耶?一切不生耶?一切耶?一切耶?一切 (同時存在) 耶?一切不俱耶?有耶?無我耶?有此世耶?有他世耶?有解脫耶?一切剎那耶?虛空耶?涅槃耶?有中陰耶?無中陰耶?」等等。佛陀說:「如是說者,悉是世論 (外道),非我所說。」可見印度人早就有這些理性工具的概念,而且發現了它們的限制。

以上所提到的理性工具,在哲學裏有個特別的名字,叫「範疇」(Categories)。研究知識如何產生的學問,叫做「認知論」(Epistemology)。定義這些範疇的那位人兄,最後說了一句名言:「我發現必須否定知識,才能給信仰保留地盤。」他的名字,叫康德 (Immanuel K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