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你翻開《史記.天官書》,便會發現中國早已將天空中的星星全記錄下來,並與地上國家的治亂興衰拉上關係:「秦始皇之時,十五年彗星四見,久者八十日,長或竟天。其後秦遂以兵滅六王,并中國,外攘四夷,死人如亂麻」、「漢之興,五星聚於東井」等等。可見中國的天文學,是以預測未來為目標的。譬如說,作為北半球天空的中心點,北極星被稱為「帝星」,受全天星宿朝拱。帝星若失輝,便預示著皇帝有危險了。
帝星也就是道教裏的紫微星,圍繞帝星的星,形成一個圈,就叫「紫微垣」,是皇帝內宮。那個圈,主要是由天龍座 (Draco;紫微左垣) 與鹿豹座 (Camelopardalis;紫微右垣) 所組成。地上的紫禁城,便是效法紫微垣而興建的。除了紫微垣,還有代表政府「太微垣」,由一眾將相朝拱著「太子」,以及平民居住的「天市垣」,合稱「三垣」,亦分別被稱為中垣、上垣、下垣。
三垣以外,就是有名的二十八星宿,分別為:
- 東宮蒼龍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 南宮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
- 西宮白虎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
- 北宮玄武七宿:斗、牛、女、虛、危、室、壁
那時候,就算印有天宮圖的古籍,都只有右圖,實在難以按圖索驥。時至今天,在網絡上找到的,一般都是中西星座的對照表,要靠自己逐顆逐顆的把星星圈起來。偶爾間找到一本古天文書籍,那些星圖則中西名稱混集,極難讀出所指的是何星,更遑論星座的形狀為何肖龍肖虎。再者,如果只用肉眼,在香港這個又污染又充滿光害的城市,要看到星星已是十分困難,不要說分辨星座了。
其實現在星名的翻譯,早已參考了中國古名。好像「天蠍座 σ」中文名為「心宿一」,就是因為它屬於東宮蒼龍的心宿。不過西方星名是跟亮度排次序 (α、β 等),不像中國那樣跟形狀順數,所以不容易把其他星圈出來。因此,我一至想把四宮星圖畫下來,卻苦於工程浩大,遲遲沒有實行。
結果,終於等到我發現了免費軟件 Stellarium 我的想法才被實現。其實 Stellarium 也不是很新的東西,不過我一直沒時間試玩。最近我卻發現原來它不只有西洋星座,還有中國星圖!雖然有些錯漏 (好像「壁宿」便畫錯了),但大體上能讓你看到四宮四象的圖案,還可以加速時間的飛逝,觀看星空的變化,甚至追蹤某一星球的軌跡。
於是,我就在 Stellarium 的基礎上,完成了三垣二十八宿的中西配對。先看看三垣 (要點擊放大):
你可以在上圖的天市旁看見牛郎 (河鼓) 與織女在遙望。在上圖中,我亦加上了紫微垣中北斗七星的星名。你會發現,北斗一星名為「天樞」,但又跟著「貪狼」。學過紫微斗數的朋友就知道,「貪狼為北斗第一星,為解厄之神,禍福之主」。貪狼,其實是掌管天樞的星君,亦即道教的神祉;其他的星與星君亦已同列於上圖。實際上,北斗七星,掌管「死」;南斗六星,掌管「壽」。因此民間有很多人拜北斗的。如果你記得紫微斗數排盤的方法,你會發現紫微與天府永遠在命盤中相對,原因是紫微代表北極星、天府則是南斗之首;前者在北邊的天空轉,後者在南邊的天空轉:
南斗就是北宮玄武之首,斗宿。以下就是我嘔心瀝血完成的四宮二十八星宿圖,相信是現時網絡上最清晰的 (必須放大至 1:1,再切割;歡迎轉載,轉載只需連結到這網址便成;你亦可向我索取個別檔案):
星宿的意思,其實是月亮每晚住的地方。如果你追蹤月亮,你會發現它會順序經過二十八星宿。前天晚上月亮就住在「角宿」:
如果有人正好在這晚出生,西方就叫這個為「月亮星座」。由於「角宿」相對應的星座是「室女座」,所以這晚出生的人的「月亮星座」就是星相裏的「處女座」。
任何人談到中國天文學,都會提到「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參」就是「參宿」,「商」則是「心宿」。西宮的虎面與東宮的龍心當然不會相見,要隱藏地平線才有機會看到它們在一起:
由於「昴宿」是一組星群,也就是「七姊妹星團」,要放大才能分別配對:
至於學《易》的, 會發現至此「六神」中已有勾陳與四獸,卻沒有「螣蛇」。由於 Stellarium 裏沒有這星座,我自己畫了一幅。《荀子.勸學》:「螣蛇無足而飛」,你看像不像?
不知道什麼時候才可以在香港能用肉眼看到牛郎織女在銀河兩岸呢?
2 則留言:
昨日七夕嘗試用 Google Sky .. 但香港光害加雲厚,要用點象力去找 Altair and Vega
此文甚好,吾擇時細覽之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