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28

Condemnation (定罪)

今早在本港台第一次看到平約瑟 (Joseph Prince) 牧師的講道,說得甚為精彩。然而,講道的內容,卻牽涉信仰裏一個基本的命題:得救是靠「自力」還是「他力」?

平牧師的邏輯大概如下:我們生活裏有很多痛苦,諸如醫不好的疾病、戒不了的惡習、救不到的婚姻、付不起的帳單等等。這些問題,根源自壓力。壓力,又來自恐懼。那恐懼呢?來自被定罪 (Condemnation)。他說,在聖經裏,「恐懼」第一次出現,是在亞當違反誡命,吃了「知善惡樹」的果子後 (創 3:10)。然後,他得出一個跳躍式的推論:「知善惡」,就是誡律。我們正是因為嚐試靠自己去遵守誡律,卻因為人性本身軟弱,而屢屢犯錯,就是獨處一室,也會感到十夫所指,所以才出現恐懼與壓力,最終導致生活裏的種種不幸挫敗

那怎麼辦呢?他提出讓聖神/聖靈進駐我們的心靈,讓基督的恩寵/恩典引導我們的生活。那我們就自由了,可以「從心所欲而不逾矩」,自此變得美麗、健康、快樂等等。

這個,正是舊教 (天主教/東正教) 與新教其中一個重要的分別,後者主張「因信稱義」,也是佛門諸宗與淨土宗的分別 (詳見前文《他力》)

這種說法,並沒有不對,卻有可能導致大家不再為自己生命負責、從此放浪形骸的後果。反正全能的神自會撥亂歸正,祈禱「爾旨承行」就成了。

很多時,在這個世界裏,不走極端就是真理,走向極端就是歪理。不同的教義適合不同的人,無所謂對錯,都是方便法門。佛陀曾經有位弟子在修行時對自己太苛刻,碰巧他出家前是樂師,佛陀於是問他:「弦線是太緊好還是太鬆好?」答案當然就是「適中」最好,也是「中道」的一個實踐。

平牧師的講道,適合很努力去當基督徒的朋友。對本身信奉享樂主義的朋友,就未必適合了。不過我個人仍是比較喜歡天主教裏相信人要配合神去一起努力的教義,然後利用修和聖事 (即告解) 去減輕罪咎感。尋求修和的過程本身,竟是我最常體現神臨在的時候。

話說回來,平牧師的背景都頗特別:父親是印度錫克教徒,母親是華人,在馬來西亞受教育,在新加坡成立新創世教會,卻巡迴到美國最大的教會講道。有興趣可以到網上看他的精彩表演。

2015-06-21

By-Product (副產品)

今早與一位老朋友聊天,大家都覺得工作太過累人。他於是又一如既往地提出好多創業點子,其中包括專業培訓服務。

我想了想,把這些年的經驗總結成一句說話:要用時間換錢的生意,是不會發達的,因為我們最有限的資源,就是時間,就是生命本身。

其次,創業的人只要有一絲「私欲」,便註定失敗。貪婪並不是發達的基礎。要解決別人的問題才是成功的關鍵。小則為乘客找的士,大則為中小企找海外買家,這些生意才會成功。如果你要解決的,正是上天要你解決的,那過程縱然辛苦,你也不會累。否則,你每天都會累得不想上班。

發達,是盡力完成上天使命時的副產品,卻不能是目的。

同樣,健康是副產品,不是目的。把生命用在延長生命上,難道不是有點傻?君不見,有心願未了的人,生命力特別頑強,抵抗力自會提高?

美麗,是副產品。相由心生,心裏善良豁達的人,自然歡容。

還有無數人人都渴望擁有的東西,包括尊重、魅力、口才等等,絕不會是什麼領袖訓練班可以練出來的。它們是人格、經歷、學識等等的累積,漸漸出現的副產品。

最重要的,是要明白快樂本身,也是副產品。一心追求快樂的人,是不會得到快樂的。

結論:大家還是仔細聆聽上天指派的下個任務吧。如果下一個任務不牽涉私欲,又進行得頗順利,所謂如有神助,那便錯不了啦。

2015-06-15

Virtue (善惡)

有天,學生在為花園除草,一時感歎地說:「天地之間,為什麼善很難培養,而惡則很難除去?」

老師於是說:「上天對生育花與草是一視同仁的。只是你要賞花,才覺得草是惡;若我要的是草,便覺得花是惡。那全看你內心的想法。」

學生問:「那豈不是無善無惡?」

老師說:「無善無惡,是天理;有善有惡,則是氣動。」

學生問:「無善無惡?這是否佛、道思想?」

老師說:「只是無善無惡,不過是無知覺。聖人是會循著天理去存善去惡,卻不帶一點私欲。」

學生問:「那究竟如何除草才是循著天理?」

老師說:「如果除草是因為草已經開始妨礙花的成長,那便除吧。但若除不盡,也不用心煩,反正是天意。若動機是要看到更多你喜歡花、消滅討你厭的草,那你會有個感覺:累。當你覺得累了,你便不是循著天意,而是追隨一己的私欲了。所以平常亦要多反省:目己每個行為背後的動機是什麼?記著:『循理便是善,動氣便是惡』。訓練自己事事循理,便叫『誠意』,也就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基礎。」

這位老師,名叫王陽明

Home (家是一份工)

有位任職銷售的朋友在客戶願意簽單後,才發覺公司審評合約的過程障礙重重。原因無他,在資源緊絀的機構裏,除了對外銷售外,對內銷售 (Internal Selling) 亦不可忽略。

同樣,有位任職銀行的朋友跟我訴苦,說辛苦一整天後回到家裏,不單一點安慰也沒有,還麻煩一大堆,為子女為傭人等問題跟太太爭執,還被冤枉有外遇等等。我們聊了半天,什麼原生家庭系統、發展心理學、信仰等等,但最後我仍只有一句話:家,不是歇息的地方,是另一份工。一份只有付出,沒有收入;只有努力,沒有讚賞;只有增聘,沒有辭退;只有入職,沒有離職;只有累死,沒有休假的工作。

既然是一份工作,那就自然會有無理取鬧的僱主、蠢鈍如豬的員工、冥頑不靈的同事、時高時低的士氣。如果在公司裏老闆無端端懷疑你有異心,你一定會笑著叫他別傻,又或一臉認真地誓死效忠;那為什麼回到家裏碰上同樣情形卻覺得委屈與氣憤呢?員工跟你說通貨膨漲,要調整薪金,你唯恐加得不夠快,導致好員工流失;那為什麼對願意全職待在家裏工作的「員工」卻吝嗇起來呢?最後,當你要派員工到外地開拓新市場,你都會盡量找一個沒有家庭負擔、願意拋下一切的年輕人去。那你為什麼覺得家裏那照顧著大大小小的,會願意跟你去異地闖一闖呢?你是否應該做多些「對內銷售」的功夫呢?

說到底,你並沒有認真地去「經營」一頭家。家,是另一份工。必須花時間認真思考經營的方法,冷靜地處理不同的人事問題,不能掉以輕心。家,不是沒有歇息的空間、不是沒有歡樂的時候,但那都是花紅,不是每天都有的,是要看業績的。

在此,敬祝各位爸爸,父親節快樂!

2015-06-06

Philosophy (境界)

不諱言,年輕時讀書,目的只有兩個字:虛榮。因此,選書只有一個條件:名著

結果,少不免讀了一大堆文哲史的東西:四書五經從未讀過?太遜了吧。醫卜星相一點不懂?怎能對話。讀老莊不夠,要讀帛書上的老子、郭象注的莊子。讀易經不夠,再鑽研一下參同契。四書都未讀懂,便啃《近思錄》、《傳習錄》。讀過《世說新語》,便自命風流;翻過《無門》、《碧巖》,便頓悟世情。

國學還未瞭解又讀西學,什麼希臘古哲、康德尼釆,總之出名難懂的,都囫圇吞棗,然後背一、兩句名言,便四處賣弄。今天回想都有點汗顏。

經過了那麼多年的折騰,終於在讀一本書的時候產生了明悟,那就是羅素的《西方哲學史》。它未必是最完整的、也不是最中肯的哲學史,但它讓我明白到,每一個套學說、每一門哲學、每一本名著,都有它想回應或駁倒的前提。因此,在讀哲學以及任何學問之前,應先讀其歷史。學問,並不是有天才橫空出世,無中生有的東西。它是在某個背景、某些前人所搭建的舞台上,自然而然地出現的東西。如果物理學家不是發現了不能解釋的偏差,愛因斯坦也不會去想相對論。

所以,無論西方哲學、神學佛學、心理學經濟學等等,最快能讓你掌握全局的,是讀有關的歷史。我敢說,在讀原著之前,必先讀史,否則只會永遠地迷失在五里霧中。

不知是否近鄉情怯,我卻一直沒有讀書架上幾乎塵封的《中國哲學史》。也許馮友蘭先生一生有不少褒貶,但他廣博的學問根基是無容置疑的。讀很多書的人不少,讀通的人不多,讀到能批判原著的就算是大師了。馮友蘭先生絕對是大師之一。

近日我終於決定拿起讀一讀。鑒於全書太浩瀚,先讀讀簡史。一讀之下,簡直有茅塞頓開之感,好像以往零零碎碎的拼圖一瞬間被結合成一幅精彩的圖像一樣。我想信不少人讀過四書,但誰又會想到主張性惡的荀子與主張性善的孟子會被一起選進四書裏?(這裏有很多說法,有說是荀學承繼了子思的中庸,也有用郭店楚簡來辯說中庸是孟學,在此就不謷。) 誰又會想到主張兼愛與非攻的墨子,是個徹頭徹尾的功利主義者?一毛不拔的楊朱,又為什麼與道家有關?天天酗酒的劉伶,怎的又和向秀、郭象分別代表著新道家的兩大流派?陸王反對程朱的原因究竟是什麼?能把這些錯綜複雜的學說有系統地娓娓道來,卻又不流於學究訓詁,正是大師的功力。

然而,就算拼圖再精彩,都只是學問。馮友蘭先生在最後提出了一個讓我深有同感的觀點:讀哲學 (也泛指讀書以及信仰),是為了提高人生的「境界」。畢竟,人生的際遇有起有跌、有順有逆、有喜亦有悲;其中不少都是來自我們無力改變的客觀情況。如何可以在這些際遇中過得平安、喜樂、逍遙、滿足、又或充滿意義,純粹看你用什麼角度看人生。一杯水半滿還是半空?一棵樹有用還是無用?一個人是怯懦還是忍辱、是愚蠢還是有骨氣,端視乎你的價值觀。同樣是吃飯拉屎,禪師吃飯和拉屎時的「境界」就是與我們不同。

經過了這些年的歷練,我才終於明白:讀書,不過是求個「境界」而已。到了今天,真是「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